新形势下上海典型地区停车问题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info review, survey of management departments, interview of experts and case study of downtown district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key problems of parking management, and summariz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shortcomings of parking management in typical regions, then points out exploratory methods of parking managemen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words:parking-sharing; internal potential; parking management; typical area; new situation
图2 中心城泊位构成分布情况 停车设施供应规模在逐年增长,但其 增长的幅度依然跟不上机动车的增长速度 (私人小客车同比增长16%,小客车泊位增 幅约10%),停车设施供给整体不足,停车 缺口仍在不断扩大,尤其是中心城停车难 问题更为突出。 1.2 典型地区停车特征及问题分析
原因 分析
历史配建水平不足 内部车位挖潜困难 内部停车管理混乱
作者简介
高婷婷(1991—),女, 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 方向为交通政策研究、交 通规划与管理。Email: gaotingting2013@126.com
0 引 言
近年来,本市停车行业取得 了长足发展,停车设施总量规模持 续增长、行业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 善、法治建设稳步推进、专项规划 逐步健全、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 但总体而言,受到机动车保有量的 快速增长、停车需求不断增加、 设施供给空间不断压缩、道路乱停 车执法监管日益严格等因素影响, 停车服务和管理水平与人民群众对 美好的汽车生活的向往尚有一定差 距,停车新挑战不断涌现,停车难 日益突出,特别是居住区、医院等
本文对居住区和医院两类典型地区的
主要停车特征进行分析,梳理了各自的主要
停车矛盾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如表1所示。
表1 典型地区停车特征及问题分析
典型 地区
居民区
医院
停车 特征
时段性、不可替代 性、收费标准“价格
洼地”
不均衡、波动 性、多种需求并
存
中心城居住区夜间停 内部停车设施不足
车矛盾进一步加剧; 与停车就医需求供
2018.4 第2期 | 交通与港航
新形势下上海典型地区停车问题及对策研究
Research on Park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Shanghai Typical Areas under New Situation
高婷婷 上海市交通港航发展研究中心
摘 要: 为切实加强城市停车管理,改善城市停车环境,缓解城市交通拥 堵,上海以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形式出台了多项停车管理政策。在法律 法规方面,最新修订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1]也新增了“停车管 理”章节。“新形势”既是停车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压力,也是赐予的机遇与 动力。该文通过前期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行业管理部门的调研走访和业 内专家的咨询讨论,以杨浦区、徐汇区和静安区为研究案例,发现停车管理 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总结典型地区停车管理的成功经验 和不足之处,提出本市在新形势下的停车管理工作具有探索性的工作方法。 关键词:停车共享;内部挖潜;停车管理;典型地区;新形势
历史配建水平不 足
停车时间不均衡
1.2.1 居住区停车特征及问题分析 居住区的停车具有明显的时段性和不
可替代性,收费标准具有“价格洼地”特 征。白天车位相对比较空闲,夜间泊位占 有率较高,停车矛盾突出;晚间私家小汽 车均需就地解决其停车问题,车辆必须有 车位停放;一般而言,小区周边公共场库 停车收费标准是居住区停车收费标准的3~4 倍,即以居住区为中心,周边场库收费价 格高于中心地带收费价格,明显的价格优 势使得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在小区内部解决 停车问题。
典型地区,由于贴近民生需求,缓 解停车难、治理停车乱的需求更为 迫切。随着新能源汽车、租赁共享 汽车以及共享非机动车等体现绿 色、共享理念的新型交通出行方式 的出现以及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传 统交通出行理念开始逐渐向“公交 优先、慢行发展、集约共享”的新 型交通出行理念转变,停车供需调 节机遇已经显现。
1 典型地区停车管理现状及问题
1.1 停车供需现状 截至2016年底,上海市注册
机动车保有量约360万辆,同比增
69
城市交通 | URBAN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长7.8%;私人小客车保有量240.5万辆,千 人拥有率为99辆。另外,常驻上海的外省 市牌照小客车约139万辆,较上年增长15万 辆。在“十三五”期间,全市交通出行规 模预计增长15%,其中进出中心城的办公、 商业交通需求增长35%~40%,向心交通压 力持续加大,小客车使用强度和频率将仍 然保持在较高程度,由此引发的出行停车 需求相应保持明显的增长势头,见图1。
主要 郊区居住区夜间停车 需失衡带来的停车
问题 缺口有所加大; 矛盾,以及对医院
老旧小区比新建小区夜 周边道路动态交通
间停车矛盾更为突出
的ຫໍສະໝຸດ Baidu响
图1 上海机动车保有量及泊位数情况 (截至2016年底)
截至2016年底,本市经营性公共停车 场(库)场库数共2 632个,泊位数量总计 57万个,公共换乘(P+R)场库14个,泊位 数4 416个。收费道路停车场方面,收费路 段超过900条,收费道路泊位约3.6万个,其 中,中心城泊位数2.5万个,占比约69.3%。 上海中心城区域共划设小客车泊位约124万 个,其中,配建泊位占比约96%(居住类占 比约58%,非居住类占比约42%),独立规 划建设的公共泊位占比约1%,道路泊位占 比约3%,见图2。
图2 中心城泊位构成分布情况 停车设施供应规模在逐年增长,但其 增长的幅度依然跟不上机动车的增长速度 (私人小客车同比增长16%,小客车泊位增 幅约10%),停车设施供给整体不足,停车 缺口仍在不断扩大,尤其是中心城停车难 问题更为突出。 1.2 典型地区停车特征及问题分析
原因 分析
历史配建水平不足 内部车位挖潜困难 内部停车管理混乱
作者简介
高婷婷(1991—),女, 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 方向为交通政策研究、交 通规划与管理。Email: gaotingting2013@126.com
0 引 言
近年来,本市停车行业取得 了长足发展,停车设施总量规模持 续增长、行业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 善、法治建设稳步推进、专项规划 逐步健全、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 但总体而言,受到机动车保有量的 快速增长、停车需求不断增加、 设施供给空间不断压缩、道路乱停 车执法监管日益严格等因素影响, 停车服务和管理水平与人民群众对 美好的汽车生活的向往尚有一定差 距,停车新挑战不断涌现,停车难 日益突出,特别是居住区、医院等
本文对居住区和医院两类典型地区的
主要停车特征进行分析,梳理了各自的主要
停车矛盾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如表1所示。
表1 典型地区停车特征及问题分析
典型 地区
居民区
医院
停车 特征
时段性、不可替代 性、收费标准“价格
洼地”
不均衡、波动 性、多种需求并
存
中心城居住区夜间停 内部停车设施不足
车矛盾进一步加剧; 与停车就医需求供
2018.4 第2期 | 交通与港航
新形势下上海典型地区停车问题及对策研究
Research on Park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Shanghai Typical Areas under New Situation
高婷婷 上海市交通港航发展研究中心
摘 要: 为切实加强城市停车管理,改善城市停车环境,缓解城市交通拥 堵,上海以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形式出台了多项停车管理政策。在法律 法规方面,最新修订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1]也新增了“停车管 理”章节。“新形势”既是停车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压力,也是赐予的机遇与 动力。该文通过前期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行业管理部门的调研走访和业 内专家的咨询讨论,以杨浦区、徐汇区和静安区为研究案例,发现停车管理 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总结典型地区停车管理的成功经验 和不足之处,提出本市在新形势下的停车管理工作具有探索性的工作方法。 关键词:停车共享;内部挖潜;停车管理;典型地区;新形势
历史配建水平不 足
停车时间不均衡
1.2.1 居住区停车特征及问题分析 居住区的停车具有明显的时段性和不
可替代性,收费标准具有“价格洼地”特 征。白天车位相对比较空闲,夜间泊位占 有率较高,停车矛盾突出;晚间私家小汽 车均需就地解决其停车问题,车辆必须有 车位停放;一般而言,小区周边公共场库 停车收费标准是居住区停车收费标准的3~4 倍,即以居住区为中心,周边场库收费价 格高于中心地带收费价格,明显的价格优 势使得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在小区内部解决 停车问题。
典型地区,由于贴近民生需求,缓 解停车难、治理停车乱的需求更为 迫切。随着新能源汽车、租赁共享 汽车以及共享非机动车等体现绿 色、共享理念的新型交通出行方式 的出现以及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传 统交通出行理念开始逐渐向“公交 优先、慢行发展、集约共享”的新 型交通出行理念转变,停车供需调 节机遇已经显现。
1 典型地区停车管理现状及问题
1.1 停车供需现状 截至2016年底,上海市注册
机动车保有量约360万辆,同比增
69
城市交通 | URBAN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长7.8%;私人小客车保有量240.5万辆,千 人拥有率为99辆。另外,常驻上海的外省 市牌照小客车约139万辆,较上年增长15万 辆。在“十三五”期间,全市交通出行规 模预计增长15%,其中进出中心城的办公、 商业交通需求增长35%~40%,向心交通压 力持续加大,小客车使用强度和频率将仍 然保持在较高程度,由此引发的出行停车 需求相应保持明显的增长势头,见图1。
主要 郊区居住区夜间停车 需失衡带来的停车
问题 缺口有所加大; 矛盾,以及对医院
老旧小区比新建小区夜 周边道路动态交通
间停车矛盾更为突出
的ຫໍສະໝຸດ Baidu响
图1 上海机动车保有量及泊位数情况 (截至2016年底)
截至2016年底,本市经营性公共停车 场(库)场库数共2 632个,泊位数量总计 57万个,公共换乘(P+R)场库14个,泊位 数4 416个。收费道路停车场方面,收费路 段超过900条,收费道路泊位约3.6万个,其 中,中心城泊位数2.5万个,占比约69.3%。 上海中心城区域共划设小客车泊位约124万 个,其中,配建泊位占比约96%(居住类占 比约58%,非居住类占比约42%),独立规 划建设的公共泊位占比约1%,道路泊位占 比约3%,见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