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人体衰老机制与老人患 病特点
◇生物衰老是一个多因素、途径复杂、综合的
生理变化过程,是个体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特 殊阶段。
◇自古以来祖国医学十分重视摄生养生、延年
益寿等问题,春秋战国时的《黄帝内经》、汉代 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 方》等名著中均有详实的论述。
中国古代医家对人体盛衰之认识
◇青壮年期 《黄帝内经》:女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 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男 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中年期 《黄帝内经》: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 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始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 ,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 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 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⑷呼吸系统疾病
○慢阻肺Ⅰ型及Ⅱ型呼衰表现特点的研究; ○老慢支血中纤维连接素含量测定及老年肺心病血 液流变学研究; ○老年人肺部感染病原学及免疫功能改变研究; ○老年肺结核临床特点的研究; ○老年肺心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研究。
⑸消化系统疾病 ○老年人溃疡病临床特点及预后的研究。 ○老年人慢性胃炎转归的研究; ○胃癌早期诊断的研究; ○结肠癌肠粘膜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的研究; ○老年人病毒性肝炎合并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研究。 ◇老年心理学 ○脑血管疾病中的心理治疗; ○抑郁症与脑卒中的关系。
3.老龄化发展趋势
2000年我国与全球同步宣告进入老龄化社会,我 国已把高龄老龄化社会作为21世纪的一个重要国 情认真对待。江苏省也是我国率先进入老龄化的 省份之一。 ⑴快速老龄化阶段(2001年-2020年) ⑵加速老龄化阶段(2021年-2050年) ⑶稳定高龄老龄化阶段(2051年-2100年)
◇老年基础医学 ⑴衰老与抗衰老研究 通过体外培养细胞和人外周淋巴细胞在衰老过程 中的观察研究,在衰老过程中见DNA修复能力下 降,染色体异常增多,细胞分裂能力减退,超微 结构发生改变,以及脂质过氧化物和脂褐素增多 等现象。
⑵免疫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研究
○研究老年人外周血T细胞总数和T4亚群的变化; ○研究老年人中性粒细胞体外吞噬能力的降低,
◇老年临床医学 ⑴心血管疾病 ○城乡老年人膳食的不同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研究; ○核素心脏造影踏车试验诊断老年冠心病的研究; ○核医学诊断右心梗塞和心室壁瘤的研究; ○老年人心梗临床和病理特点的研究; ○免疫遗传因素与发生心梗关系的研究; ○体表电位图诊断陈旧性下壁心梗的研究。
⑵代谢内分泌疾病 ○老年糖尿病人血浆脂质过氧化物增多与微血管病 关系的研究; ○老年糖尿病人甲状腺功能的研究; ○根据血浆胰岛素水平、血糖水平和临床特点对老 年糖尿病进行临床分型的研究; ○老年人原发性痛风的临床特点及提高诊断准确率 的研究。
⑶神经性疾病 ○老年性痴呆的病因和脑CT检查研究; ○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研究; ○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对早期诊断椎基底动 脉缺血性疾病的研究。
中南医院一项调查显示:老年痴呆患病年龄20年间 陡降10岁 ○去年至今,中南医院老年痴呆症数据库共收集了 300名老年痴呆患者资料。 ○数据统计显示,最年轻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年龄为38 岁,最年长的为91岁。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比20 年前的65岁提早了10岁,年轻化趋势明显。 ○数据统计还显示,压力过大的脑力劳动者出现轻度 认知损害的比例超过五成,且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⑶老年人脑血管病 ⑷老年人呼吸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仍是老年人的多发病, 2002年重新修订了《中国COPD 诊治指南》 ⑸老年人消化系统疾病 我国老年慢性胃炎的患病率达85%,其中慢性萎 缩性胃炎占55%以上。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检出率是 中青年的2倍,约1/3伴有食管裂孔疝。老年人消 化功能随增龄逐渐减退,又患有多种其他系统疾 病,需口服药物治疗,多种药物相互作用对胃粘 膜的损伤和功能的影响不容忽视。
2.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
⑴老年人口规模大 我国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已占世界老龄 人口总数的1/5。到2050年将超过4亿! ⑵老龄人口增速快 我国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从此步入人口老龄化 加速发展阶段。老年化水平从10%到30%仅用50年 时间,而英法美却用100年左右.
⑶提前未富先老 进入老龄化社会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足 1000美元,欧美国家为1万至2万美圆,发达国家是 先富后老,我国是未富先老。 ⑷“空巢老人”增加迅速 “空巢老人”即独居老人和仅与配偶居住在一起的 老年人。三代同堂的家庭愈来愈少,421家庭(一对 夫妇瞻养4个老人和1个小孩)愈来愈多。
2.老年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老年流行病学任务
⑴控制构成公共卫生问题的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 ⑵积极在社区内倡导老年人健康促进活动
⑶老年保健及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研究
⑷研究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⑸将现代流行病学及统计学方法用于老年医学研究
⑹对长寿地区和长寿老人、百岁老人开展长寿调查 ⑺积极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
⑷老年人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萎缩性胃炎、非萎缩性 胃炎、胃癌及癌旁组织基因表达谱,显示出不同 病变有各自的特征和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可 根据基因表达谱将病变准确归类,基因芯片证实 胃癌的发生、发展涉及包括细胞周期、代谢、运 动和信号传递等在内的多种复杂分子机制。 ⑸老年人泌尿系统疾病和骨代谢研究 国内多家单位开展成骨细胞、破骨细胞体外培 养的实验研究,建立了培养细胞功能检测指标, 与骨质疏松防治药物的细胞药效评价相结合,对 推进我国骨质疏松防治药物研究的进展有明显促 进作用。
三、中国老年医学研究现状
(一)面临问题
1.老人医疗服务需求大 伴随就诊率、住院率及医疗费用的提高,人口老 龄化给老年医疗保健带来重大影响,老年人对医 疗保健的需求增长速度与卫生资源配臵不相适应。 2.老年医疗机构数量少 江苏省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机构、 临终关怀机构不仅数量少,且多数硬件设施条件 较差,多数病残弱老人主要由家庭提供基本护理, 4-2-1家庭、“空巢”家庭越来越多,对老人照料 缺乏的社会矛盾十分突出。
3.我国老年医学学科的形成
1955年:当时卫生部北京医院院长计苏华同志倡 导开展老年医学研究; 1964年:在前任基础上建立第一个老年医学研究 室; 1984年:成立由国家科技部和卫生部注册的国家 级老年医学研究所,首任所长郭晋远。 1988年:卫生部批准成立了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 究会。
4.我国老年医学研究现况
3.养老机制不健全 江苏省老年人的“养与医”在管理机制上脱节。 一方面,需要在养老护理机构,特别是民营养老 护理机构中接受全护理照料的老人难以享受到医 疗保障;另一方面,隶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 老年护理机构又得不到民政系统规定的优惠与扶 持。 4.从业人员缺乏 首先缺少老年医学专科医生;二是缺乏护理人 员;此外经过培训的护工又因得不到相应的待遇, 造成人员流动性很大,严重影响护理质量。
2.老年医学之范畴
老年医学的研究范畴可包括如下: ⑴老年基础医学 研究衰老的机制,老年期的基本特征,老年器 官组织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的衰老变化,以及探索 延缓衰老的对策等。 ⑵老年流行病学 调查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常见老年病发病情 况,老年人致残和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提出 相应防治规划。
⑶老年临床医学 探索老年人患病的临床特点,老年病的早期诊断 和临床药理学的特殊问题,老人患病后的康复护理 等。重点研究导致老人病残和过早死亡的常见老 年病。 ⑷老年预防医学 研究如何预防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如何保护老年 人的身心健康;加强老年人的保健。 ⑸老年社会医学 研究重点是老年人的心理、智能和行为,老年人 的社会福利、教育、保健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与抗微生物侵入能力的衰退之间的关系;
○研究锌对老年人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与抑制性T
细胞之间平衡状态的调节作用,以及补锌和用猪 胸腺素保护和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等。
⑶动脉硬化研究 ○老年人和实验性动脉硬化扫描电镜及超微结构的 研究; ○动脉硬化斑块中多种元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老年冠心病发病与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 低和脂质过氧化物增多相关的研究。
5.服务机构间缺乏有效衔接 省内虽已建有老年病医院、医院老年科、老年护 理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各自为政,其间 没有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尚未在老年人就医和 转诊流程中建立规范化的程序。
(二)研究进展
1.老年基础医学研究进展 ⑴衰老的生物学研究 衰老细胞的DNA甲基化改变可能是多种蛋白质参 与的复杂过程。 ⑵老年人神经系统疾病研究 中药复方研究表明:可有效提高氧化损伤的阿 尔茨海默(AD)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提高神经细胞存活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作用。 ⑶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
☆老年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 ⑴高龄老人 ⑵独居老人 ⑶丧偶老人 ⑷新近出院的老人 ⑸老年精神障碍者
☆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进行全科医生和
社区康复护理人员的培养;加强老年疾病的防治 研究;
3.老年临床医学研究进展
⑴对老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积聚的干预 我国提出了多种危险因素并重的综合干预策略, 其中尤以控制血压、超重、血糖、血脂异常和戒 烟为重,并已初见成效。 ⑵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治疗与达标 血压的控制模式从既往对舒张压治疗的重视逐 渐转变为对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及脉压控制的关注。 血脂异常的开始重视周围血管病、老年代谢综合 征的临床研究及干预治疗。
我国老年医学的研究现况与展望
南京医科大学 张前德
2010年3月 于金陵
一、老年医学的发展进程
1.老年医学之涵义
◇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出现一个老化的过程。 人的老化可分为正常生理的老化和不正常的老化。 前者叫做“变老”,后者叫做“衰老”或“早 衰”。 ◇老年医学是研究人类衰老的机制、人类老年性变 化规律、老年疾病的防治特点以及老年社会医学 概念等的一个专业学科。 ◇早在13世纪,由R.BOCON开创了老年病研究,但 直到1909年Nacher提出Geriatrices,即老年医学 这一学科概念之后,老年医学才作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出现,并伴随研究发展逐渐成为临床医学中 一个新的分支学科。
◇婴幼儿期 ○《黄帝内经》: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 气,命之曰人。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小儿骨气未成,音声未 正,悲啼喜怒,变幻无常。 ○吴鞠通《温病条辨》: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少年期 ○《黄帝内经》: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 ,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 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4.老龄化带来的困境
⑴养老保障压力大 退休人员每年以6%的速度递增,养老保险个人账 户空账以每年1000亿元的规模增加。 ⑵看病难问题突出 我国卫生医疗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老年慢性病患 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老年人看病难、 看不起病的问题尤为突出。 ⑶养老服务供给缺口大 老年人对养老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是经济发 达地区,养老护理需求越高。但目前老龄服务机 构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二、人口老龄化加快促进老 年医学研究
1.人口老龄化
◇老龄化问题被公认为21世纪重大世界性社会问 题之一。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 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 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 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 ◇截止2006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 1.49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唯一国家。 ◇西方发达国家根据俾斯麦(Bismarck)提出65岁 为退休年龄,并以此作为老年期的开始。
⑹老年人肾脏疾病 有关病因研究,发现缺血性肾病可能是中老年 人(尤其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各种血液净化技术的进步,明显延长老年尿毒症 患者的寿命。 ⑺老年人骨质疏松 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高于年轻人,尤其老年 女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骨质量、骨转换及骨 力学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意义予以高度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