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热镇痛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

合集下载

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

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

对乙酰氨基酚
常用的解热镇痛药,适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解热 、镇痛作用。它适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的疼痛,如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与 其他解热镇痛药相比,对乙酰氨基酚的胃肠道反应相对较小,安全性较高。
其他解热镇痛药
多种药物具有解热镇痛作用,适用于不同症状和需求。
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 出血、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应饭后 服用,减少胃肠道刺激。
非甾体抗炎药应遵循医嘱,按剂量使 用,避免长期大量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与某些药物合用可能产 生相互作用,如抗凝药、利尿药等, 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与禁忌症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如抗凝药、利尿药等,合用 时应告知医生。
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 抗炎药
• 药物概述 • 解热镇痛药 • 非甾体抗炎药 • 药物应用与注意事项 • 药物安全性评价
目录
Part
01
药物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和发 热。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解热镇痛药的一种,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和 花生四烯酸代谢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PGs)的合成,发挥抗炎、镇痛和退热作用 。
联合用药需谨慎
避免与其他药物随意联合使用, 以免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解热镇痛药之一。
吲哚美辛
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常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性疾 病。
吲哚美辛是一种强效的抗炎药,常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和其他炎症性疾病。它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 成来发挥抗炎作用,但不良反应较多,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 使用。

解热镇痛和非甾体抗炎药

解热镇痛和非甾体抗炎药

第五章解热(镇痛)和非甾体抗炎药教学重点:1. 解热(镇痛)药。

2. 非甾体抗炎药物。

3. 抗痛风药。

教学难点:1. 手性中心在药物结构中的作用。

2. 药物结构修饰的方法和思路。

3. 药物与受体的作用方式对药效的影响。

教学设计:1. 从阿司匹林的结构修饰介绍如何消除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2. 芳基乙酸和芳基丙酸类药物的区别。

3. 通过Darzens反应介绍芳基丙酸的合成方法。

4. 手性中心在芳基丙酸类药物中的作用。

5. 以选择性COX-2抑制剂为例,介绍药物作用靶点对药效和副作用的影响。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

教学时数:4学时。

抗炎药物包括甾体抗炎药及非甾体抗炎药。

甾体抗炎药除了具有抗炎作用外,还具有其他多种生物活性。

本章主要讨论非甾体抗炎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类型较多,就作用机制而言,非甾体抗炎药物主要针对炎症机制而发挥抗炎作用的药物和抑制尿酸沉淀而起作用的药物,前者包括解热镇痛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物,而后者则又称为痛风治疗药物。

这三类药物的治疗用途各异,但在药物品种及其作用机制上密切相关。

第一节解热(镇痛)药(antipyretic analgesics)解热镇痛药是指能降低超过正常体温温度的药物。

该类药物在治疗剂量内对正常体温没有影响,并且能够升高痛觉的阈值,使痛觉神经对疼痛的感觉变得迟钝,所以该类药物在降温的同时,通常也有止痛的效果。

解热镇痛药的作用位点为下丘脑的热量控制中心,通过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和花生四烯酸的转化,对牙痛、头痛、神经肌肉痛等常见的慢性钝痛有良好的作用,而对创伤性剧痛和内脏痛无效。

由于解热镇痛药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与吗啡类镇痛药的作用机制不同,所以该类药物不易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

一、水杨酸类1860年化学合成了水杨酸,1875年发现水杨酸钠具有解热镇痛和抗风湿作用而应用于临床,但其对胃肠道刺激较大。

1898年,德国Bayer药厂的Hoffmann 从一系列水杨酸衍生物中找到了阿司匹林(aspirin),其解热镇痛效果优于水杨酸钠,且副作用较低,临床应用至今100余年仍不失为有效的解热镇痛和抗风湿药,广泛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发热、神经痛、关节痛及急性和慢性风湿痛等。

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课件

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课件

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
20
三、吡唑酮类
(一)概述
1884年安替比林第一个用于临床,毒性较大。 改变安替比林的4位取代基,引入二甲氨基得到了氨基 比林,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症等,已淘汰。 引入水溶性基团亚甲基磺酸钠,得到安乃近,其解热、镇 痛作用迅速而强大,有良好的水溶性,可制成注射液,但可 引起粒细胞缺乏、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严重的过敏反应,目前 许多国家已停止使用。 其它结构改造衍生物中异丙基安替比林和烟酰氨基安替比 林镇痛效果好,毒性较低。
NHCOCH3 水解
NH2
NH
氧化
OH
OH
O
解热镇粉痛红药色及非→甾棕体色抗→炎药黑色
19
4.体内代谢
主要以葡萄糖醛酸结合物或硫酸酯的形式排出体外,小部 分生成N-羟基乙酰氨基酚,进一步转化为有毒代谢物N-乙 酰亚氨基醌,是本品肝毒性的主要来源,但遇谷胱甘肽解 毒。
5.临床应用
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作用温和而持久,但几无抗炎 抗风湿作用。临床上用于发热、疼痛等,常做感冒药的复 方成分之一。
烟酰氨基安替比林nicotinoylaminoantipyrine R = NHC ON
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
22
(二)典型药物
安乃近
CH3 NN
O N
H3C
CH3
O S
O
ONa
.H2O
化学名:[(1,5-二甲基-2-苯基-3-氧代-2,3-二氢-1H-吡唑4-基)甲氨基]甲烷磺酸钠盐一水合物。又名罗瓦尔精。
HO O
HO O
O
CH3
O
H2O
OH + CH3COOH
HO
O
OH

2022年医学专题—第六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2022年医学专题—第六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O OH
O
OH PGI2(前列环素,Prostacy clin)
OH
O 血栓素B2 (TXB2)
HO HO
OH
O OH
O 6-keto PGF1 第四页,共八十一页。
吗啡类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
作用机制: 作用于阿片受体 适应症: 中枢镇痛、
内脏绞痛
副作用: 麻醉、成瘾、 耐药、呼吸抑制
抑制PG的生物合成(héchéng) 外周钝痛
第十七页,共八十一页。
2. 稳定性: Paracetamol在空气中稳定. 水溶液的稳定性与pH值有关. ▪ pH=6时最稳定. ▪ 在酸碱性条件(tiáojiàn)下, 稳定性差,
易水解
第十八页,共八十一页。
3. 鉴别 反应: (jiànbié) Paracetamol的水溶液与三氯化铁溶 液反应→蓝紫色
Antipyrine)。Antipyrine在1884年应用于临床。以3-吡唑酮的结构出发进行结构改造,
主要是环4位上取代基的改变,找到了一些强效的解热镇痛药。仿照吗啡结构中的甲
氨基,在Antipyrine分子中引入二甲氨基,得到了氨基比林(Aminopyrine)。
第二十九页,共八十一页。
一、吡唑酮类
性致热原刺激的激活,或抑制其在外源性致热原刺激下释放内源性白细胞致热原.
第三页,共八十一页。
磷脂酶A2 细胞膜磷脂
花生四烯酸
OH O
环氧化酶
(Aspirine可抑制此酶)
OH
O
OO O
O
OH
O
PGH2 O
血栓素合成酶
前列腺素合成酶 (非甾抗炎药可抑制此酶)
OH
OH O 血栓素A2 (TXA2)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药物化学课件)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药物化学课件)
• 2.溶于丙酮,略溶于甲醇、乙醇、氯仿及乙 醚,微溶于苯,不用于水。溶于氢氧化钠溶 液,pKa为4.5。
1.弱酸性:羧基;
化学性质
2.强酸强碱下可水解:酰胺键;
3.对光敏感:分子中含有吲哚基。
避光 保存
吲哚美辛
4、显色反应
吲哚美辛
• 1.本品的强碱性溶液与重镉酸钾 和硫酸反应显紫色。
• 2.本品与亚硝酸钠和盐酸反应显 绿色,放置后渐变黄色。
OH
吡罗昔康 美洛昔康
• 吡罗昔康又名炎痛喜康,是临床使用的第一个长效抗风湿药。每 日一次,具有疗效显著、作用持久、耐性良好、不良反应少等特 点。
• 美罗昔康为高度COX-2选择性抑制剂。
其他1,2-苯并噻嗪类药物
烯醇结构
(二)药物临床应用
吡罗昔康:长效抗风湿药;具有疗效 显著、作用持久、耐受性好、不良反 应少等特点。
• 3.本品含有吲哚环,可与新鲜的 香草醛盐共热,显玫瑰紫色。
临床应用 ➢强力的镇痛消炎药
– 约为保泰松的25倍 – 解热作用强于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 – 镇痛作用为阿司匹林的10倍 ➢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毒 副 作 用 较 严 重 , 常 做 成 搽 剂 、 栓 剂 等
典型药物2----双氯芬酸钠
Ar
R
芳环或芳杂环
H
芳环或芳杂环
CH3
芳基乙酸类 芳基丙酸类
• 发展快、应用最多的一类非甾体抗炎药
(一)芳基乙酸类
典型药物1----吲哚美辛
• 化学名:2-甲基-1(4-氯苯甲酰基)-5-甲氧基-1H-吲 哚-3-乙酸
• 又名:消炎痛
吲哚美辛
物理性质
• 1.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 臭、无味。

14 解热镇痛抗炎药

14 解热镇痛抗炎药

强,毒副作用少,因而合成单独应用。
NH 2
NHCOCH 3
NHCOCH 3
OH
OC 4H9
对乙酰氨基酚
解热作用强, 止痛效果较差, 无抗炎抗风湿
作用。临床用于解热镇痛。
治疗量,不良反应少,长期大剂量应用可 造成肾毒性。过量急性中毒可致肝坏死。
三、吲哚基和茚基乙酸类
吲哚美辛(Indomethacin,消炎痛) 为最强的PG合成酶抑制剂之一,同时抑制COX-1及 COX-2,也能抑制磷脂酶A2和磷脂酶C。
丘脑下部 磷脂 NSAID
病毒 外 细菌 热 内毒素 源 抗原 -抗体
组织损伤
IL-1β IL-6 IFN-α IFN-β TNF-α
不饱和脂肪酸
COX
前列腺素(PGE2) 体温调定点↑
抑制
发热(产热>散热)
*降低发热者的体温 ←解热作用
NSAIDs的解热作用

对内热原引起的发热有解热作用,但对直接注射
镇痛药与解热镇痛抗炎药区别
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
药理作用 镇痛镇静抑呼吸 解热镇痛抗风湿 无解热、抗风湿 无抑呼吸 、便秘
主要应用 剧痛 、麻前给药 发热、钝痛、关节炎 作用机制 中枢,(+)阿片R 不良反应 耐受、成瘾 抑制PG合成 镇痛主要在外周 胃肠、血液、肝肾
过敏
每片含 氨基比林150mg、 非那西丁150mg、 咖啡因50mg、 苯巴比妥1阿司匹林哮喘(某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
或其他解热镇痛药后诱发的哮喘)。 阿司匹林哮喘的发病机制: (1)PGE2合成减少; (2) LTs生成增多。肾上腺素治疗无效,抗组胺药、糖
皮质激素有效。
哮喘、鼻息肉及慢性荨麻疹患者禁用。

解热镇痛抗炎药-非甾体类消炎药 ppt课件

解热镇痛抗炎药-非甾体类消炎药  ppt课件
五、芳基乙酸类:双氯芬酸 六、烯醇类:吡罗昔康 七、吡唑酮类:保泰松、羟基保泰松 八、烷酮类:萘丁美酮
20
第二节
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阿司匹林(aspirin)常用 水杨酸钠(sodium salicylate)
一、水杨酸类
21
阿司匹林 aspirin 乙酰水杨酸 acetylsalicylic acid
③儿科用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治疗 (川崎病)
26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① 最常见,口服直接刺激胃粘膜引起上腹不适,
恶心、呕吐,饭后服用,将药片嚼碎可减轻。 ② 抗风湿剂量(高浓度)可刺激延脑催吐化学 感受区(CTZ)也可致恶心、呕吐。 ③ PGs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抑制PGs合成可诱发 溃疡病,故溃疡病患者禁用。 27
的重要依据。
应用解热药应注意:
1.对热度过高和持久发热者可使用解热药。 2.不可用量过大,尤其是对老人和小儿 。 3.解热药的应用是对症治疗,应结合病因进 行治疗。
19
【药物分类】
一、水杨酸类: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
二、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
三、吲哚基和茚基乙酸类:吲哚美辛(消炎痛)
四、芳基丙酸类:布洛芬
22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解热镇痛及抗风湿
常用剂量( 0.5g )具有明显解热镇痛作用,也可与其他 药物配成复方( A.P.C 片)用于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
痛、关节痛、痛经及感冒发热等。
大剂量( 3-5g )有明显消炎抗风湿,使急性风湿热患者 退热,关节红、肿、痛缓解,血沉下降,主观感觉良好,急 性风湿热的鉴别诊断,是临床首选药之一。
10
COX-1和COX-2的特性

解热镇痛抗炎药药理学2021优秀文档

解热镇痛抗炎药药理学2021优秀文档

氢化可的松
甾体的一般结构
阿司匹林
药物发展史
1828年:从柳树皮中提取出水杨苷,水解后为水杨酸和葡萄糖 1853年:用水杨酸和醋酐合成乙酰水杨酸 1899年:拜耳(Bayer) 药厂合成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开创了NSAIDs发展的先河 20世纪50年代:合成了吡唑酮类(保泰松) 20世纪60年代:合成了吲哚乙酸类(吲哚美辛) 20世纪70年代:合成了丙酸类(布洛芬)、苯乙酸类等
【不良反应】- Aspirin
正常胃粘膜
胃粘膜溃疡
2. 凝血障碍 治疗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出血时间延长。 大剂量、长期:抑制凝血酶原形成, 加重出血(Vit k对抗)。 注意: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术前停用
【不良反应】-Aspirin
3. 过敏反应
少数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 哮喘患者易出现“阿司匹林哮喘” 。 原因:抑制cox途径,使lox途径加强,LTs生成过多。 治疗:肾上腺素无效。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治疗。 哮喘患者禁用。
六、其他抗炎有机酸类
吲哚美辛 (Indomethacin,消炎痛)
【药理作用及应用】
最强的PG合成酶抑制药之一 ; 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强。抗炎作用为aspirin的10~40倍; 不良反应多,仅用于其他药物不能耐受或疗效不显著者。 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痛风性关节炎。 关节强直性脊椎炎。 癌性发热。
发热及NSAIDs解热机制
NSAIDs
PG合成减少
体温调定点恢复至正常
散热↑ 产热↓
体温降至正常



(-)
实验证明,将微量PG尤其是PGE2注入动物脑室内,动物也会发热;我们对其使用NSAIDs,动物的体温会降至正常么?为什么?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课件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课件

留意药物的过敏反应,如有过敏史或 疑似过敏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与其 他药物同时使用导致不良反应或药物 间相互影响。
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解热镇 痛药与非甾体抗炎药时应特别谨 慎,遵医嘱用药,避免对胎儿或
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老年人和儿童在使用解热镇痛药 与非甾体抗炎药时应根据年龄和 体重调整剂量,注意观察不良反
良反应的发生。
04
解热镇痛药与非甾体抗炎药的比药主要通过抑制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解热和镇 痛作用,而非甾体抗炎药则通过抑制外周前列腺素的合成发 挥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
药物作用靶点
解热镇痛药主要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非甾体抗炎 药则作用于炎症部位,抑制炎症反应。
药物疗效比较
解热效果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在解热方 面都有较好的效果,但非甾体抗炎药 的解热作用更强,起效更快。
镇痛效果
非甾体抗炎药的镇痛效果优于解热镇 痛药,尤其在慢性疼痛和炎症性疼痛 的治疗方面。
药物副作用比较
胃肠道反应
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导致胃肠道不 适、溃疡和出血等副作用,而解 热镇痛药相对较少引起胃肠道反
密切监测。
06
解热镇痛药与非甾体抗炎药的用 药安全
遵循医嘱用药
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使 用药物,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 改变用药方式。
在用药期间,如有疑问或不适 ,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遵循用药时间,确保药物在体 内保持有效浓度,以达到最佳 治疗效果。
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身体反应, 如出现不适或异常症状,应及时停药 并咨询医生。
应。
肝肾损伤
长期大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对 肝肾造成一定损伤,而解热镇痛药 对肝肾的影响较小。

教学课件:第八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详解

教学课件:第八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详解
详细描述
解热镇痛药是一类非处方药,常用于治疗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等常见 疼痛和发热。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炎症介质的合成,发挥解热和 镇痛作用。
解热镇痛药的分类
总结词
解热镇痛药主要分为水杨酸类、苯胺类、吡唑酮类和其他类 。
详细描述
水杨酸类包括阿司匹林、美洛昔康等,苯胺类包括对乙酰氨 基酚(扑热息痛)、非那西丁等,吡唑酮类包括氨基比林、 安乃近等。其他类包括布洛芬、吲哚美辛等非甾体抗炎药。
06
案例分析
解热镇痛药的典型案例分析
解热镇痛药的典型案例: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 牙痛、关节痛等,也可用于感冒、流感等退热。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 镇痛、抗炎作用。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出血等。
非甾体抗炎药的典型案例分析
本章将详细介绍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的分类、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 应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目标
掌握解热镇痛药和非 甾体抗炎药的分类和 作用机制。
了解解热镇痛药和非 甾体抗炎药的最新研 究进展。
熟悉解热镇痛药和非 甾体抗炎药的临床应 用和不良反应。
02
解热镇痛药概述
解热镇痛药的定义
总结词
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解热和镇痛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疼痛 和发热。

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
解热镇痛药主要用于缓解轻至中 度疼痛,如头痛、牙痛、关节痛 等,以及发热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在使用解热镇痛药时,应根据患 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 合适的药物,避免长期使用或过
量使用。
解热镇痛药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时 使用,特别是抗凝药物、抗血小 板药物等,以免增加出血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毒:乙酰半胱氨酸
4.变态反应
主要表现:皮疹、荨麻疹、瘙痒、剥脱性皮炎、 光敏等皮肤反应,也可见血管神经性水肿、粘膜 水肿和哮喘。
哮喘症状:以阿司匹林较多见,阿司匹林性哮喘 严重者可出现哮喘持续状态,甚至窒息死亡。
阿司匹林性哮喘(Aspirin induced asthma)
部分支气管哮喘史患者, 在服用阿司匹林、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后 数分钟至2小时内, 诱发剧烈的哮喘发作, 化学结构完全不同的NSAIDs可有交叉反应, 这种因相同药理机制而非免疫机制诱发的过敏 称为阿司匹林性哮喘。
7.心血管风险 血小板合成的血栓素A2(TXA2)与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 前列环素(PGI2)的平衡失调,除小剂量阿司匹林外均 由心血管风险。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tion)是指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药物同时应用时所发生的药效变化。即产生协 同(增效)、相加(增加)、拮抗(减效)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以抗炎作用为主,兼有解热、镇痛
作用。由于这类药物在化学结构上与甾体类的糖 皮质激素不同,故称为非甾体抗炎药。
11.31% 18.66%
48.46%
21.57%
抗炎抗风湿 镇痛 抗血小板 解热
N
花生四烯酸的代谢
感染或理化因素
脂氧化酶
剂; 开发和应用选择性抑制环氧化酶-2(COX-2)的
NSAIDs。
2.NSAIDs 对肾功能的影响
PGE2
花生四烯酸
COX-1 COX-2
PGI2
NSAIDs
钠潴留
• 外周性水肿 • 血压 • 体重 • CHF (rarely)
CHF =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Brater. Am J Med. 1999;107:65S.
按结构分类及发展史
按结构分类及发展史
尼美舒利 (1985
年),塞来
布洛芬
昔布(199X
(1969
年)
年),洛索
保泰松 (1949 年),羟布
洛芬、萘普 生
磺酰丙
阿司匹林 (1988年),
赖氨匹林

乙酸类
丙酸类
昔康类
胺类
吡唑酮
苯胺类 类
吡罗昔康、
水杨酸 类(甲 酸)
对乙酰氨基 酚(1948
吲哚美辛 (1963年), 舒林酸、萘丁
COX-2 诱导型 炎症反应细胞为主 刺激后诱导生成
细胞间信号转导 骨骼肌细胞生长等
炎症反应
COX-1:环氧酶-1 COX-2:环氧酶-2
膜磷脂 磷脂酶A2
花生四烯酸
白三烯 •支气管收缩
抑制剂
•NSAIDs(non-COX-2)
•Asprin
COX-1 (结构酶)
血栓素A2、 PGE2、 PGI2
脂氧化物
血 小 板
白 细 胞
白三烯
羟基二十碳烯酸
细胞膜
花生四烯酸 环氧化酶 (COX)
内过氧化物
PGG2 PGH
前列环素 前列腺素 血栓素A2
PGI2 PGE1,PGE2
前列腺素的影响
致炎介质——PGs、白三烯、组胺、5-HT、细胞因 子、P物质
致痛因子——组胺、缓激肽、5-HT、钾氢钙离子、 PGs、P物质、细胞因子
致热介质——PGE、cAMP、Na+/Ca2+
炎症病灶
协同作用
PG合成增加
组胺、缓激肽、5-HT等释放
扩张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增加白细胞趋化、痛觉增敏
扩张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致痛
红、肿、热、痛
发热的机制
发热激活物 EP细胞
EPs 内生致热原
下丘脑 PGE2 ↑,Na+/Ca2+ ↑ ,cAMP ↑
H3C O O
又称乙酰水杨酸
药物相互作用
代谢
metabolism
血浆蛋白 结合率
Plasma Protein Combination
Rate
非甾体抗炎药会抑制其他有机酸的肾排泄,例如青 霉素、呋塞米、氢氯噻嗪、甲氨蝶呤,其中甲氨蝶 呤的浓度增加可能致死。
抗酸药、氨茶碱会使尿液PH升高,使弱酸性的非甾 体抗炎药排泄量增加,疗效降低。
0.0015 1.6 0.028 4.8 0.082 0.214 1.57 9.5 7.0 >10
15 0.018
0.906 277.0 1.680 72.8 0.102 0.171 1.10 5.0 1.0 0.07 0.04 0.0015
600 173
68 15.16 1.25 0.08 0.70 0.58 0.143 < 0.07
523位 有结构 较小的 缬氨酸
(valine) 让亲水的 [侧袋]可以 形成
N
亲水的

[侧袋]
Adapted from Kurumball et al, 1996
环氧合酶的生理学和病理学意义
环氧合酶亚型 来源 生成条件 主要生理功能
病理学
COX-1 固有型 绝大多数组织 自然存在
保护胃粘膜 调节血小板功能 调节肾功能等 损伤早期的疼痛
NSAIDs的临床应用
解热镇痛的合理用药
常用于解热镇痛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 酚、布洛芬、氨基比林、赖氨匹林;
疗程最多不应超过1周 急性高热可考虑赖氨匹林粉针剂静脉滴注 儿童用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赖氨匹林 妊娠妇女: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缓释剂型不可掰开服用
O OH
阿司匹林
美酮、双氯芬 酸
美洛昔康 (198X年)
年)
磺胺类药物过敏
常用分类: 按选择性分类
•非特异性COX抑制剂
如布洛芬、萘普生、吡罗昔康、双氯芬酸
•选择性COX-1抑制剂
小剂量阿司匹林
•倾向性(选择性)COX-2抑制剂
COX-2的IC50比COX1低2至100倍 在一定剂量具有止痛和抗炎作用,能抑制COX-2而不影 响 COX-1,如美洛昔康、尼美舒利
COX-2 (诱导酶)
诱诱导导物物
•细•白胞介因素子 •生•肿长瘤因坏子死因子
抑制剂 •COX-2抑制剂
•NSAIDs(nonCOX-2)
前列腺素(炎症介质)
•炎症反应 •疼痛 •发热
IC50(COX-2/COX-1)
将NSAIDs对COX-1和COX-2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强弱 用IC50(COX-2/COX-1)的比值来表示;
COX2/COX1(IC50)举例
COX2/COX1(IC50)的比值越大越容易引起阿司匹林哮喘
名称 易诱发哮喘的药物
阿司匹林 吡罗昔康
不易诱发哮喘的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
(扑热息痛) 几乎不引起哮喘药物
尼美舒利
COX2/COX1 意

166
主要抑制COX1
250
主要抑制COX1
对COX2、COX1抑
0.0027 < 0.0013
两者比值越小,提示疗效越好,不良反应越小。
NSAIDs的常见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肾损害 肝损害 变态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及厌 食。
大剂量长期服用,可致胃溃疡 或胃出血。口服诱发加重溃疡 发作。
因直接刺激胃粘膜和抑制PGs 合成而引起,内源性PGs对胃 粘膜有保护作用。
高钾血症
急性肾衰
肾损害
临床表现:急性肾功能不全、间质性肾炎、肾乳 头坏死及水钠潴留、高血钾等,布洛芬、萘普生 可致肾病综合征,吲哚美辛可致肾衰和水肿。
高危因素:原来已有肾脏疾病、肾脏低灌注状态 (充血性心力衰竭、使用利尿剂、肝硬化)、高龄、 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
临床使用注意
合并肾脏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慎用或不用此类药物; 使用剂量不易过大,应个体化用药; 用药过程中要监测肾功能,发现Ccr下降则立即停止
花生四烯酸的代谢过程
临床常用的非甾抗炎药物
通用名 1乙酰水杨酸 Aspirin
2吲哚美辛Indometacin 3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 4双氯芬酸钾 Diclofenac Potassium 5异丁苯丙酸Ibuprofen 6萘普生 Naproxen 4吡罗昔康 Piroxicam 5美洛昔康 Meloxicam 6塞来昔布 Celecoxib 7罗非昔布 Rofecoxib 8氨基比林亚硫酸钠 Metamizole Sodium 9布他酮 Phenylbutazone
商品名 阿司匹林 消炎痛 扶他林 扶他捷 布洛芬 芬威 炎痛喜康 莫比可 西乐葆 万络 安乃近
保泰松
引起阿司匹林哮喘的常见复方制剂
复方制剂名称 复方阿司匹林(APC) 去痛片(索密痛) 感冒通 安痛定针剂 复方茶碱 优散痛 阿苯片 抗感5号 瑞培林 保施泰 阿司匹林维生素C分散片
引起阿喘之成分 阿司匹林 氨基比林 双氯芬酸钠 氨基比林 氨基比林 氨基比林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 保泰松 布洛芬 阿司匹林
体温调定点上移
产热↑
散热↓
骨骼肌寒战 皮肤血管收缩
体温升高
NSAIDs作用位点
感染或理化因素
细胞膜磷脂
脂氧化酶
(-
脂氧化物
花生四烯)酸
糖皮质激素
血 小 板
白 细 胞
白三烯
环氧化酶(COX)
内过氧化物 PGG2 PGH
()
NSAIDs
羟基二十碳烯酸
前列环素 前列腺素 血栓素A2
PGI2 PGE1,PGE2
比值越大,说明其对COX-1的选择性抑制作用越强, 该药的不良反应越大;
比值越小,说明该药对COX-2的选择性抑制作用越 大,不良反应则较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