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分类与临床应用
关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种类及应用你了解吗?
关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种类及应用你了解吗?发表时间:2019-08-09T10:33:32.26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4期作者:高璐[导读]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种类为目前世界各个国家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药物,每天全世界大概有3000万人在使用,每年的处方量已经超过了5亿。
高璐四川省绵竹市中医医院 618200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种类为目前世界各个国家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药物,每天全世界大概有3000万人在使用,每年的处方量已经超过了5亿。
使用该类药物的人有40%都超过了40岁。
因为非处方药的不断增加和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并且该药可以应用在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其他类型关节炎的治疗中,以及其他类型的疼痛、阿尔兹海默病的预防、结肠癌、的预防,所以该药的用量每年都在不断的上涨。
下文针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种类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1.什么是非甾体类抗炎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是进行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首选药物,该类抗炎药有上百种种类,目前我国已经上市的抗炎药物的种类与剂型也相对较多。
其中包括不同结构的药物,如吲哚类的消炎痛、水杨酸类的阿司匹林、丙酸类的布洛芬等等。
还有不同半衰期的药物,如长效的炎痛喜康、中效的萘普生、短效的布洛芬等等。
药物剂型也有很多种类,如片剂、栓剂、缓释剂、肠溶片、针剂、凝胶剂等等。
2.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种类及应用有哪些?第一,阿司匹林。
又被称作为乙酰水杨酸、醋柳酸。
阿司匹林属于一种和缓性的止痛剂与抗炎剂。
阿司匹林的应用剂量,主要以对症状进行充分缓解,且不会引起中毒为宜;并且需要有规律的进行用药,而不是零星的进行用药。
大部分成年人每天用药3-5g,通常情况下,老年人对大剂量的耐受性相对较差。
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以后,用量可以进行减半。
想要降低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可以在饭后进行服药,或者是在睡前、清晨,和食物、抗酸剂一起进行服用。
阿司匹林肠溶片无法对胃炎的问题进行完全缓解,并且不易于吸收。
第二,贝诺酯。
非甾体抗炎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整理]
非甾体抗炎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非甾体抗炎药的疗效NSID选择性抑制不同COX类型,将产生不同疗效。
NSID药物可依据以上机制可将其分为四类。
1、非甾体抗炎药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机制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阻断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PG),而产生抗炎、解热、镇痛等治疗作用。
二十世纪90年代对非甾体抗炎药(NSIDs)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发现COX有两种同功异构体,即COX-1和COX-2。
COX-1存在于正常组织中,在生理状态下可刺激花生四烯酸产生血栓素、前列腺素E2 (PGE2)和前列环素I2(PGI2),起到保护胃肠道、肾脏、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因此也称为结构酶。
COX-2则是一种由细胞因子诱导而产生的COX,在炎性刺激下生成,它介导花生四烯酸转化产生的PGE和PGI, 是原炎性前列腺素,具有很强的致炎、致痛作用。
COX-2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不表达,一旦受到致炎因子刺激后,可迅速大量表达,因此称诱导酶。
然而,随着对COX异构体理论的不断认识,人们逐渐发现初期的COX异构体理论存在偏差,COX-1也参与了炎症反应,而COX-2也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2、非甾体抗炎药的种类根据临床对COX1和COX2的选择性不同,将NSID分为4类,( 1 ) 特异性抑制COX1的NSID:只针对COX1而对COX-2无作用,现公认小剂量阿司匹林属此类;(2)非特异性抑制COX的NSID:传统NSID,非选择性抑制COX1和COX2,如奈普生、双氯芬酸、芬必得等。
他们既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也有较明显的胃肠道副作用;(3)选择性抑制COX 的NSID,如美洛昔康、尼美舒利、奈丁美酮和依托度酸,在治疗剂量时对COX 2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COX1,用人全血法测定这类药物对COX 2的选择性比对COX1大20倍以内。
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少;但当大剂量时,也会抑制COX1,并产生较明显的胃肠道不良反应;(4)特异性抑制COX 2的NSID,目前主要是指塞来昔布和罗非昔布。
非甾体类抗炎药临床应用要点
免疫介 导 的风湿 病 的病程 ,抗 炎只 是控 制症 状 ,不 能
从根本上控制疾病的活动度, 更不能防止疾病 的发展 。
由于 中药饮 片应 用 不便 ,使天 麻 的临床推 广 受到 定 限制 ,天 麻注射 液 由天麻 经过 现代 制药 工艺 提取 精 制 而成 ,使用 方便 ,为临床 推广应 用 带来 了更 多便
利【。天麻素是天麻的主要药物活性成分之一 ,其化 3 】
学结构 为 4羟 甲基苯 甲醇 . 一 一 1 D吡 喃葡 萄糖 甙 。天麻 3 素在体 内迅 速代 谢 为期活 性 中间体一 天麻 苷元 发挥 作 用 ,产 生镇 静 、安 眠和镇 痛等 中枢抑 制 作用口。近 年 】
前常用的 N A D 中,双氯酚酸、 S Is 舒林酸、 尼美舒利、 布洛 芬等 的副反应 较低 。 2 注意起效时间 止痛 作用起 效 快 ,一般在 用药 后 即可判 断疗效 。 所 以对 于非 炎症性 的疼痛 ,若用药 ( ~2 1 )天无效 , 即可 考虑 更换 药物 。而抗 炎作 用较 慢 ,往往 需要用药
药理研 究表 明,天麻 素对 中枢 神经 系统 、心血 管 系统
参考文献:
[] 云海 . 药理研 究 新进展 I] 国中药杂 志 , 0,31: 810 1陶 天麻 J. 中 2 8 () 0 —1 0 3 1 【] 正平 , 裕 国. 素天 麻甙 元作 用机 制研 究[】 西医科 大学 学报 , 2郭 钟 天麻 J. 华
的肾毒性 较大 ,不 宜长 期使用 。
临床上这类药物更是用于抗炎 ( 抗风湿 ) 在众多 ,
的 NS Ds ,应 用频 率最 高 的有 :双氯酚 酸 、舒林 AI 中
酸 、呲 罗昔康 、布洛 芬 、萘普 生 等 。双 氯酚 酸 、舒林
抗炎药(临床药理)
2.影响血栓形成: 影响血栓形成
小剂量( 小剂量(75mg)抗血小板聚集和抗 ) 血栓形成,预防心肌梗塞及脑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 , 预防心肌梗塞及脑血栓形成 。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常见 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 机制: ) 机制:1)对胃粘膜的直接刺激作用 2)兴奋延脑CTZ )兴奋延脑 3)抑制PGs对粘膜的保护作用 )抑制 对粘膜的保护作用 2.凝血障碍:术前一周及临产妇不宜应用。 凝血障碍:术前一周及临产妇不宜应用。 凝血障碍 3.过敏反应:阿司匹林哮喘(某些哮喘患者 过敏反应:阿司匹林哮喘( 过敏反应 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药后诱发 的哮喘) 的哮喘) 4.水杨酸反应:剂量过大时(≥5g)可引起。 水杨酸反应:剂量过大时 可引起。 水杨酸反应 可引起 5.Reye`s综合征:较严重。 综合征:较严重。 综合征
膜磷脂 PLA2 花生四烯酸 环加氧酶 环内过氧化物
PGI2合成酶 (血管内皮) 血管内皮) TXA2合成酶 (血小板) 血小板) 趋化) (WBC趋化) 趋化 5-脂氧酶 脂氧酶
5-HPETE LTA4 LTB4
LTC4
PGI2 扩张血管、 扩张血管、 抑制血小 板聚集 PGF2 收缩血管 收缩支气 管 PGE2 诱发炎症 发热致痛 扩张血管 TXA2 收缩血管 血小板聚集
3.疾病调修药:包括免疫抑制药(如:环孢素、 疾病调修药:包括免疫抑制药 免疫抑制药( 环孢素、 疾病调修药
环磷酰胺、甲氨喋呤、青霉胺、金诺芬等) 环磷酰胺、甲氨喋呤、青霉胺、金诺芬等)、免疫 增强药(如:卡介苗、左旋咪唑、胸腺激素、干扰 增强药( 卡介苗、左旋咪唑、胸腺激素、 素等) 免疫调节剂( 异丙酯肌苷等) 素等)、免疫调节剂(如:异丙酯肌苷等)
1.吸收:口服易吸收,吸收部位在胃及小肠上段 吸收:口服易吸收, 吸收 在体内被酯酶水解为水杨酸 在体内被酯酶水解为水杨酸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80%~90%)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 ) 2.分布:体内分布广。 分布: 分布 体内分布广。 3.代谢:肝脏代谢,能力有限: 代谢:肝脏代谢,能力有限: 代谢 口服剂量<1g,一级动力学消除 口服剂量 , 口服剂量>1g,零级动力学消除 , 口服剂量 4.排泄:肾脏排泄,排泄受尿液 值影响较大。 排泄: 值影响较大。 排泄 肾脏排泄,排泄受尿液pH值影响较大
非甾体抗炎药物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非甾体抗炎药物的药理及临床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NSDs)是一类广泛用于缓解疼痛、消炎和抗风湿的药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非甾体抗炎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非甾体抗炎药物主要通过抑制体内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局部组织的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达到消炎、镇痛和抗风湿的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物还可以抑制缓激肽的生成,从而起到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减轻局部组织损伤的作用。
水杨酸类药物:例如阿司匹林、二氟尼柳等。
此类药物具有消炎、镇痛、抗风湿等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出血等。
苯胺类药物:例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
此类药物具有消炎、镇痛、抗风湿等作用,且副作用相对较小,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其他类:例如奈普生、双氯芬酸等。
此类药物具有消炎、镇痛等作用,适用于轻至中度疼痛的缓解。
非甾体抗炎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主要用于缓解各种疼痛,如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等。
它们还广泛应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非甾体抗炎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在于消炎、镇痛及抗风湿作用显著,且对于大多数患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然而,它们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出血、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不良反应的监测。
针对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不足之处,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非甾体抗炎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研究非甾体抗炎药物的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减少剂量和副作用。
探讨非甾体抗炎药物在特定疾病(如癌症、神经病理性疼痛等)中的治疗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对于缓解疼痛和改善风湿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非甾体抗炎药物,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治疗。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率持续上升。
它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心脏病、脑卒中、肾病等疾病的风险。
非甾体抗炎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
23
消化道疾病
在使用所有NSAIDs治疗过程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胃 肠道出血、溃疡和穿孔的不良反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伴有或不伴有警示症状,也无论患者是否 有胃肠道不良反应史或严重的胃肠事件病史。当患者服用该 类药物发生胃肠道出血或溃疡时,应停药。老年患者使用 NSAIDs出现不良反应的频率增加,尤其是胃肠道出血和穿 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
特殊人群需进行剂量调整,注 射用帕瑞昔布钠®对于≥50kg老 年患者不必进行剂量调整
16
药理作用
帕瑞昔布是伐地昔布的前体药物。伐地昔布在临床剂量范围是选择 性COX-2抑制剂。环氧化酶参与前列腺素合成过程。现已发现存在 COX-1和COX-2两种异构体。研究显示COX-2作为环氧化酶的异构 体由前-炎症刺激诱导生成,从而推测COX-2在与疼痛、炎症和发热 有关的前列腺素样递质的合成过程中发挥最主要作用。COX-2还被 认为与排卵、受精卵植入、动脉导管闭合,肾功能调节以及中枢神 经系统的功能(诱导发热、痛觉及认知功能)有关。此外,COX-2 还参与了溃疡愈合。已发现COX-2存在于人体胃部溃疡组织的周边, 但尚未确定COX-2与溃疡愈合之间的相关性。
非甾体抗炎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
湖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 黄艾平 主任药师
1
目录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发展史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作用特点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副作用 • 选择性COX-2抑制剂 • 帕瑞昔布的作用特点
2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药物发展史
分类 水杨酸类 苯胺类 吡唑酮类 吲哚乙酸类 代表药物 阿司匹林、二氟尼柳 对乙酰氨基酚 安乃近 吲哚美辛、舒林酸
~5000
非甾体抗炎药的分类与及应用
• COX酶:NSAIDs的主要作用靶点,PGs合成的限速酶,分为COX-1和COX-2两者亚型
• COX-1:结构型酶,在多处组织均有生理性表达,包括:胃肠道、血小板、肾脏等;其功能主要是:保 护消化道粘膜,调节肾脏血流、水及电解质平衡,防止血小板聚集及维持正常止血功能,对维持机体自
• 临床地位: 由于镇痛剂量的阿司匹林容易导致严重的消化道溃疡及出血,目前国内该药主要用于抗 血 小 板 , 预 防 心 肌 梗 死 及 脑 梗 死 发 生 , 每 日 剂 量 不 超 过 3 0 0 m g ; 解 热 镇 痛 时 应 避 免 用 于 儿 童 (1)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镇痛 机制:抑制炎症局部的PGs合成,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神经系统。 慢性钝痛由局部产生的某些致痛化学物(也是致炎介质)如缓激肽、PGs和组胺等作用于神经末
梢所致,PGs本身有一定的致痛作用,并显著地提高痛觉神经末梢缓激肽等致痛物质的敏感性。NSAIDs 抑制炎性局部的PGs合成,因而对致痛化学物质所致的慢性钝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致炎作用。皮内、静脉或动脉内微量注射PGE或PGI,均可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在炎症组织中,包括类 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腔中,均发现有大量PGs。
特点:可明显缓解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的症状,但不能根除病因,也不能阻止病程 的发展或并发症的出现。特例:对乙酰氨基酚无抗炎作用
• 其他 试用于全身性肥大细胞增多症、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先天性醛固酮增多症和肿瘤的化学预防
布洛芬、萘普生、非诺洛芬、酮洛芬、氟比洛芬、奥沙普秦
选择性COX-2抑制药
塞来昔布、罗非昔布、伐地昔布、帕瑞昔布、艾托昔布、鲁米昔布
其他
尼美舒利、阿扎丙宗
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 1.胃肠道损害 这是 NSAID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阿 司匹林、水杨酸钠、吲哚美辛、保泰松、吡罗昔康都 可以引起消化不良、黏膜糜烂、胃十二指肠溃疡出 血 ,甚至穿孔。有资料表明NSAID的使用使消化性溃 疡增加 3~5 倍。其中以吡罗昔康胃肠道副作用出现 频率最高 ,而布洛芬最小。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临床上的应用
1.风湿性疾病:除了对乙酰氨基酚和非那西丁 外, 均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作用 , 用于治 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痛风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 及其他结缔组织的关节疾病如SLE。
2.炎性疾病 NSAID 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可用于各 种局灶性和全身性感染或炎性、癌性疾病引起的发 热、肿胀和疼痛。如扁桃体炎、牙周炎、癌性发热、 血吸虫发热、 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感染等。
NSAID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使用
COX-2抑制剂与非选择性NSAID使用均与冠心病患者死 亡风险增加有关。Gislason等人分析了58000余例来自 丹麦国家注册研究的心梗患者,其中20000余例患者至 少使用一种NSAID。在这些患者中,罗非考昔的死亡风 险比为2.8,塞来昔布为2.57,布洛芬为1.5,双氯芬 酸为2.4,其他NSAID为1.29。2004年罗非考昔已被召 回。
昔康类
吡罗昔康(炎痛喜康)
非酸类
尼美舒利
环氧化酶-2特异性抑制剂:塞来昔布、 罗非昔布
机制:目前的NSAIDs
花生四烯酸
目前的NSAIDs
环氧化酶 X
前列腺素
{抗炎 止痛 胃肠道毒性 肾毒性
维持肾脏和血小板功能
炎症和疼痛
保护胃肠道粘膜
1、NSAID 的直接损伤 有的 NSAID 呈弱酸性 ,在胃酸低 pH的情况
[医疗药品管控]解热镇痛和非甾类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依其主要的临床用途可分为
(医疗药品管理)解热镇痛和非甾类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依其主要的临床用途可分为解热镇痛和非甾类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依其主要的临床用途可分为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这俩类药物均具有类似的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本类药物的镇痛作用机制不同于作用于中枢阿片受体的镇痛药,其消炎作用的机制不同于具甾体结构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类抗炎药物。
近年来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作用机制被逐渐阐明,均是作用于体内环氧合酶,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这俩类药物且无本质的区别,故总称非甾体抗炎药。
第壹节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药,是壹类能降低过高的体温(对正常人的体温没有影响),且能缓解疼痛的药物。
其镇痛范围仅限于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等,即作用部位主要是于外周,对创伤性疼痛和内脏平滑肌痉挛所致的绞痛则无效,因此不能代替吗啡类镇痛药使用。
这壹类药物的大多数对风湿病和痛风疼痛能减轻其症状。
除苯胺类药物外,均有壹定抗炎作用。
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按化学结构分为水杨酸类、苯胺类及吡唑酮类。
1、水杨酸类植物来源的水杨酸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解热镇痛药之壹。
由于水杨酸的酸性较强,pKa值为3.0,对胃肠道刺激大,现只供外用治疗皮肤病。
水杨酸乙酰化后成为阿司匹林(Aspirin),副作用较低,于临床上广泛应用,已有百年的历史。
水杨酸阿司匹林但阿司匹林于口服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时仍对胃粘膜有刺激,甚至引起胃出血。
被认为是游离羧基对胃壁刺激所致,因此将阿司匹林作成盐,酰胺或酯的衍生物,它们对胃肠道刺激性较小。
于临床上应用的有乙酰水杨酸铝(Aluminiumacetylsalicylate),乙氧苯酰胺(Ethoxybenzamide),赖氨匹林(LysineAcetylsalicylate),和贝诺酯(Benorilate)等。
乙酰水杨酸铝乙氧苯酰胺赖氨匹林贝诺酯这些阿司匹林的衍生物有些是阿斯匹林的盐,如乙酰水杨酸铝和赖氨匹林;有些是阿斯匹林的前药(prodrug)形式,即于体外无活性或活性较小,于体内经酸或酶水解成阿司匹林起作用,如贝诺酯,阿司匹林则为它们的原药。
非甾体抗炎药
本品的镇痛、消炎和解热作用与乙酰水杨酸、吲哚美辛和萘普生相似,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优点为半衰期长,t1/2为35-45小时。尚有促尿酸排泄作用。主要经肝脏代谢,代谢产物为吡啶环上的羟基化合物,无抗炎活性,以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形式自尿排泄。
本品呈弱酸性,可溶于氢氧化碱或碳酸钠溶液中,可与赖氨酸成盐。本品性质稳定。有一对对映异构体,,临床用其消旋体。
本品口服后迅速吸收,1-2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峰值。血浆t1/2为2小时。排泄迅速,吸收量的90%以上主要以羟基化合物和羧基化合物形式从尿中排泄。
本品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对急性痛风有一定的疗效。还可用于缓解术后轻、中度疼痛、软组织损伤、腰背痛、痛经等。
(四)芳基烷酸类
苯丙酸类:是在乙酸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乙酸变为丙酸,不但消炎镇痛作用增强,且毒性下降。60年代末期,布洛芬(异丁苯丙酸, brufen,ibuprofen)上市,使非甾类抗炎药的发展又有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长期的临床使用证明:它的毒副作用很少,比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还小,它的抗炎作用虽略逊于后起之秀,但它具有很好的解热、镇痛作用。加上专利期已过,生产工艺又有新的改变,价格低廉,慢慢地已成为最有潜在竞争力的解热镇痛药。萘普生(naproxen)作用很强,副作用很少,1993年它的专利到期。现和布洛芬一样为非处方解热抗炎镇痛药,临床用其S(+)异构体。酮洛芬(酮基布洛芬,ketoprofen)作用优于布洛芬,且毒性更小。氟比洛芬(苯氟布洛芬,flurbiprofen)1976年研制成功,已载入B.P,经临床观察,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其作用与酮基布洛芬相似,市场上已有片剂、控释片、与可待因的复方和儿童用栓剂。非诺洛芬钙(苯氧布洛芬钙,fenoprofen calcium)对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有效率近90%,对发热、术后疼痛、牙痛等总有效率97.8%。
非甾体类抗炎药
化学结构没有可以及120位精氨酸 结合的羧基
由不同作用机制进而引发的药理学作用 选择性2抑制剂选择性及2结合
2
结构中的苯基及疏水的 (通道)结合
C端活性片段
化学结构具有(亲水端)可以和2 亲水的 (侧袋)结合
亲水的(侧袋)
120 端
亲水的磺胺基及 侧袋内的513位精氨酸、90 位组氨酸形成氢键
, . 1996 19-26;384(6610):644-8.
2酶晶体结构 美丽的蝴蝶型蛋白
由不同作用机制进而引发的药理学作用 1及2两种环氧化酶的结构特点
1
C端活性片段
疏水(通道) 523位有结构较 大的异亮氨酸() 将亲水的(侧链) 封闭
端 在120位置的精 氨酸()
腔小
2
C端活性片段 疏水(通道)
523位有结构 较小的缬氨酸 ()将亲水的(侧 链)可以形成
C端活性片段
的羧氨酸及 120位精氨酸 结合
, . 1996 19-26;384(6610):644-8.
由不同作用机制进而引发的药理学作用
化学结构中较大的磺酰侧链阻 碍塞来昔布进入1的通道
选择性2抑制剂及1结合很弱 1
C端活性片段
, . 1996 19-26;384(6610):644-8.
非甾体类抗炎药
提纲
概述 分类 作用机制 临床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的优劣 的使用原则
概述
非甾体类抗炎药:基于抗炎作用,区别于糖皮质激素及其衍生物 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绝大多数还兼有抗炎和抗风湿作用
的历史回顾
古希腊/罗马:用柳树皮浸出液治疗炎症、疼痛等病症 1763年: 向英国皇家学会报告了用柳皮粉医治发烧 1838年: 从柳树皮种提取到水杨酸, 1860年: 德国拜耳公司化学合成了水杨酸 1875年: 首次将水杨酸钠用于治疗,这便是最早的一种 1899年: 德国拜耳公司 合成了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 1949年: F D A批准了第一个开始使用名称的保泰松 1960年: 纷纷面世,吲哚美辛、双氯芬酸、萘普生、萘丁美酮 1971年: 等发现抑制,使产生减少。 丙酸类、苯乙酸类、昔康类相继推出。 1991年: 等用分子克隆技术证实了有两种同工酶 1998年: 根据理论研制的首个昔布类特异性2抑制剂诞生
非甾体类抗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由于其化学结构和抗炎机制与糖皮质激素甾体抗炎药(SAIDS)不同,故又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阿司匹林是这类药物的代表,故又将这类药物称为阿司匹林类药物。
目录一、NSAID的作用机制不同种类的NSAID有相同的作用机制。
它们都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花生四烯酸最终生成前列环素(PGI1),前列腺素(PGE1,PGE2)和血栓素A2(TXA2)。
前列腺素有许多功能: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各种组织动脉扩张;调节肾血流,使肾滤过率增加;促进钠排泄,降低血压;抑制胃酸分泌;使子宫肌纤维收缩,溶解黄体;舒张气管平滑肌;使鼻粘膜血管收缩;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骨吸收;抑制甘油脂分解等。
NSAID除了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外,还可抑制炎症过程中缓激肽的释放,改变淋巴细胞反应,减少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迁移和吞噬作用。
也正因为NSAID抑制了前列腺素的合成,所以除了有止痛和抗炎作用外,还同时出现相应的副作用。
主要表现在胃肠道与肾脏两方面。
二、NSAID的分类和用法(一)NSAID的分类NSAID种类繁多,美国食品医药管理局(FDA)确认的NSAID分成三类:即乙酰水杨酸盐类,包括阿司匹林;非乙酰基水杨酸盐类,包括水杨酸镁、水杨酸钠、水杨酸胆碱镁、二氟尼柳(二氟苯水杨酸)、双水杨酸酯;非水杨酸盐类,包括布洛芬、吲哚美辛(消炎痛)、氟比洛芬、苯氧基布洛芬、萘普生、萘丁美酮(萘普酮)、吡罗昔康(炎痛喜康)、保泰松、双氯灭痛、芬洛芬、酮基布洛芬、酮咯酸、四氯芬那酸、舒林酸、托美丁等。
也有文献按药物的半衰期长短分类。
半衰期长的药物,如萘普生、芬布芬、舒林酸、吡罗昔康等每日服2次或1次即可,而半衰期短的药物则应每日给予3~4次。
若给予阿司匹林每日3000mg以上,则半衰期明显延长。
(二)NSAID的选择为评价NSAID的药效,对绝大多数NSAID都和普通阿司匹林进行过比较。
非甾体抗炎药
第六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之答禄夫天创作1、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一类具有五元脂环带二个侧链(上链7个碳原子,下链为8个碳原子)的20碳的酸,是内源性的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2、解热镇痛药(antipyretic analgesics):临床上主要用于降低发热和镇痛的一些药物,其中除苯胺类外,大都也具有抗炎作用。
其作用机制被认为是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故也属于非甾类抗炎药。
3、非甾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减少体内从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和血栓素前体的一大类具有分歧化学结构的药物。
这些药物都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的作用。
其抗炎作用的机制与甾类抗炎药如可的松分歧。
广义的非甾类抗炎药也包含解热镇痛药、抗痛风药。
4、COX-2抑制剂(COX-2 inhibitors):环氧酶存在两种异构体,基础性的COX-1和诱导性的COX-2。
COX-1和COX-2是一种结合在细胞膜上的血红糖蛋白。
它们都能将花生四烯酸氧化成PGG2,并转化为PGH2,但在其它方面二者有较多区别。
COX-1和COX-2属于分歧的基因表达。
COX-1在正常静态条件下就存在与胃肠道、肾脏和血栓烷A2合成的促进,有呵护胃肠道粘膜、调节肾脏血流和促进血小板聚集等内环境稳定作用。
COX-2在正常组织细胞内的活性极低,只有受到外来刺激时,才在某些细胞因子、有丝分裂物质和内毒素等的诱导下,在巨嗜细胞、滑膜细胞、内皮细胞和其它某些细胞中大量发生。
COX-2通过对PG合成的促进作用,介导疼痛、炎症和发热等反应。
COX-2抑制剂可选择性抑制COX-2,不抑制COX-1,可防止非甾类抗炎药的肠道刺激。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药物中那个药物不溶于NaHCO3溶液中()A. 布洛芬B. 阿司匹林C. 双氯酚酸D. 萘普生E. 萘普酮2)下列环氧酶抑制剂,哪个对胃肠道的副作用较小()A. 布洛芬B. 双氯酚酸C. 塞利西布D. 萘普生E. 酮洛芬3)下列非甾体抗炎药物中,那个药物的代谢物用做抗炎药物()A. 布洛芬B. 双氯酚酸C. 塞利西布D. 萘普生E. 保泰松4)下列非甾体抗炎药物中那个在体外无活性()A. 萘普酮B. 双氯酚酸C. 塞利西布D. 萘普生E. 阿司匹林5)临床上使用的布洛芬为何种异构体()A. 左旋体B. 右旋体C. 内消旋体D. 外消旋体E. 30%的左旋体和70%右旋体混合物。
非甾体抗炎药的合理应用
非甾体抗炎药的合理应用本文从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合理用药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应用NSAIDs的过程中要严格掌握适用症,谨慎合理用药,争取用最小的药量获得最满意的治疗效果,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标签:非甾体抗炎药;合理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具有解热、止痛、抗炎、抗风湿作用。
这些药物虽有抗炎、抗风湿作用,但在化学结构上与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同,故称为非甾休抗炎药。
NSAIDs在我国应用较广泛,是仅次于抗感染药的第二大类药物[1]。
而临床上不合理使用的现象较为普遍。
因此,NSAIDs的合理应用,虽然不是新课题、却非常值得重视和讨论。
1NSAIDs的分类11按化学结构NSAIDs可分为以下种类:甲酸类,如阿司匹林;乙酸类,如双氯芬酸、吲哚美辛;丙酸类,如布洛芬、萘普生;昔康类,如吡罗昔康、美洛昔康;昔布类,如塞来昔布、罗非昔布;吡唑酮类,如保泰松、氨基比林;其他,如尼美舒利[2]。
12根据NSAIDs对环氧化酶(COX)作用的选择性可分为非选择性COX抑制剂和选择性的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罗非昔布、尼美舒利。
2作用机制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中COX使前列腺素(PG)合成减少,是NSAIDS 解热、止痛、抗炎的共同作用机制。
PG是参与休内炎症、疼痛及发热的重要生理物质,NSAIDs通过减少PG的生成而达到解热、镇痛、抗炎的效果。
3不良反应31胃肠道不良反应胃肠道不良反应是NSAIDs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原因是阻断了COX-1,使PGs生成减少,而PGs能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粘膜。
表现为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等。
32皮肤反应皮肤反应是NSAIDs的第二大常见的不良反应,以舒林酸、萘普生、吡罗昔康多见[3]。
表现为皮疹、荨麻疹、光敏性皮炎等,但有时也可发生一些非常罕见的可致命的不良反应。
33肝脏损害NSAIDs造成肝脏不良反应的原因是药物的直接毒性、特异体质反应、超敏反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与水同时服用 • 直位服用 • 减少诱发胃炎的因素
如:酒,烟
预防NSAID所致上消化道溃疡/并发症
药物 H2拮抗剂 奥美拉唑 硫糖铝 米索前列醇 溃疡 否/是 是 否 是 并发症
否 否 否 是
小结
剂量个体化:老年人选用半衰期短的药物 中、小剂量退热止痛,大剂量有抗炎作用
选用一种药,渐加量。在足量2-3周后无效可更改另 一种,有效后渐减。
NSAIDS对肾的副作用
因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使肾血流减少,影响了体液 和电解质紊乱。从轻微的水钠潴留,高血钾到可逆性 的急性肾功能衰竭;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等。
NSAIDS其他副作用
肝毒性:转氨酶升高(可逆性); 过敏反应,皮疹,哮喘,耳鸣,听力丧失,头痛,无 菌性脑膜炎,粒细胞减少,恶性贫血。
化学分类 相对酸度
蛋白结合率
半衰期 滑液渗透能力 代谢 剂型 药物相互反应
NSAIDs分类差异
可以根据化学分类、相对酸度、蛋白结合程度、半衰期、渗透滑液的情况、代谢、 剂 型和药物相互作用区别不同的NSAIDs。 大多数NSAIDs是弱酸。药物的非离子形式易于在细胞内聚集。Pka 低的NSAIDs 更易聚集在细胞内。 NSAIDs可以分为半衰期短和半衰期长的药物二类,半衰期并不一定与服药的频 率相关多数NSAIDs都与蛋白广泛结合。 NSAIDs主要在肝脏代谢成无活性的代谢产物,再经肾脏排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 而从体内清除。肾或肝脏功能衰竭可以延长一些NSAIDs体内的清除时间。 NSAIDs扩散入和扩散出滑液的速度都较慢,NSAIDs在滑液中浓度的波动不如血 浆浓度明显。 服用 NSAIDs 的 时 间是 获 得 最 大程 度 症 状 缓解 的 重 要 因素 。 医 生 认为 大 多数 NSAIDs的疗效是相同的。
不同的NSAID制剂能减少胃肠道并发症 的危险性吗?
非乙酰水杨酸或布洛芬
胃肠道并发症减少,可能因为使用小剂量
阿司匹林肠溶片和非酸性片
与普通阿司匹林有相同的胃肠道毒性
其它给药途径(肌肉注射,直肠给药)
不减少溃疡并发症的危险性
药物前体
不减少溃疡并发症的危险性
提高NSAID治疗的胃肠道耐受性
• 与食物同时服用
NSAIDS时导致胃肠道副作用的危险 因素
原有溃疡及其并发症者 喝酒(腐蚀作用); 吸烟(抑制前列腺素和碳酸氢盐分 泌) 同时使用皮质激素,或用华法林抗凝者 大于60岁的老年人; 儿童; 孕妇 大剂量或长期使用者 对NSAIDS不耐受者 近期出现的上腹痛 合并有心血管、肾、高血压、肝病等病者
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分类 水杨酸类 乙酰 水杨酸 乙酰 水杨酸 ●丙酸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英文
商品名
半衰期 ( h) 2-3 小剂量 20 大剂量 2 14 2 12
总剂量 (mg/d) <2500 3000-6000
用法 (次/日 ) 500/3 10002000/3 600/4 375500/2 200/4 600/2
1200-3200 250-1500 200 600
常用非甾体类抗风湿药(NSAIDS)
分类
●
英文 Diclofenac Idomathacin Sulindac Piroxicam
Phenylbutazone
商品名 Voltaren
半衰期 ( h) 2 3-11 18 24-36 72
总剂量 (mg/d) 150 150 400 20 400
、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他们也能增加伤害感受器对疼痛刺激的敏感性
PGE2和PGI1对胃肠道和肾脏功能有多种保护作用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主要作用机制。
NSAIDS的作用
NSAIDS除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止痛、抗炎作用外, 还有抑制炎症过程中的缓激肽(致痛、抗炎作用)释 放;高浓度改变淋巴细胞反应,抑制DNA合成和淋巴 细胞增殖,减少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迁移和吞噬。 胃肠道和肾副作用常见
• NSAID会导致严重的胃肠道并发症如: 穿孔 溃疡/梗阻 严重的出血 • 在6个月MUCOSA研究中的安慰剂组并发症 发生率为0.95% • 与FDA估计的每年2-4%相近
1.Silverstein et al. 1995 2.F-D-C Reports,November 30,1987
应用NSAID与其它原因导致的死亡比较
正常胃肠道的保护机制
酸和胃蛋白酶
HCL HCL
HCO3-
胃内PH 1-2
PG提供的保护作用
HCO3-
粘液层 胃上皮组织 胃小凹
HCO3-
粘液层的厚度
PH梯度
PH 7
碳酸氢盐分泌
粘膜血流
发生与NSAIDs有关的上消化道并发症的 危险因素包括
高龄 既往溃疡病史 既往GI出血史 心血管疾病病史 同时合用糖皮质激素 关节炎致残的程度 共存疾病(其他疾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
NSAIDs的常见不良反应
GI溃疡和不能耐受
肾功能减低
阻断血小板聚集
CNS不良反应,如头痛和头脑不清醒 肝肾毒性和
抑制子宫收缩
危险因素
年龄大于60岁 动脉硬化,或同时服用利尿剂者 血肌酐2.0mg/d1,肾功下降者 肾低灌注:如低钠,低血压,肝硬化,肾病综合征, 充血性心衰,使用利尿剂等
与NSAIDs相关的严重胃肠病变*
大多数病人为无症状
N=141 58% 42%
N=1,921
81% 19%
无症状
有症状
Armnstrong,Blower. Gut. 1987;28:527?32.
*出血,穿孔,及胃幽门梗阻
Singh et al. Arch Intern Med 1996;156:1530?536.
Acetysalicylate Acid Acetysalicylate Acid
Aspirin Aspirin Mortrin,Brufe n Naprosyn Alrheuma Orudis Lederfen
布洛芬 奈普生 酮布洛芬 芬布芬
Ibuprofen Naproxen Ketoprofen Fenbufen
严重消化道并发症
穿孔、出血、胃梗阻
NSAID所致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
阿司匹林(57) 酮洛芬(59) 依托度酸(25) 氟比洛芬(35) 吡罗昔康(226) 吲哚美辛(180) 45.7% 31.4% 32.2% 37.0% 30.2% 35.2% 29.3% 29.2% 50.0% 48.6% 52.0% 61.4% 61.0%
机制:目前的NSAIDs
花生四烯酸 目前的NSAIDs
环氧化酶
X
前列腺素
{
抗炎 止痛 胃肠道毒性 肾毒性
维持肾脏和血小板功能 保护胃肠道粘膜
炎症和疼痛
花生四烯酸代谢 感染或理化因素
脂氧化酶
脂氧化物 血 小 板 白 细 胞 白三烯
细胞膜 花生四烯酸
磷脂酶活化 O2 紫外线
皮质激素
趋化性脂 NSAIDS
0.4
0.35 0.3 年死亡 危险度 (%)
0.36
0.3 吸烟
癌症
0.2 眼用NSAID 车祸 家庭意外 0.024 飞机失事 0.011 0.005
0.25
0.2 0.15 0.1 0.05 0
Fries et al.1991;Wilson & Couch 1987
胃肠道副作用的防治
选用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副作用与用药剂量成直线关 系,与用药时间成几何关系 抗溃疡药物并用:H2受体阻断剂(雷尼替丁,西咪替丁); 抗酸药物(次水杨酸铋等) 二线药物合用: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SASP),金制剂 与NSAIDS合用可防止溃疡发生。“金”能抑制幽门螺 旋菌的生存
用法 ( 次 /日 ) 50/3 50/3 200/2 20/1 100/3
●
●
●
苯乙酸类 双氯芬酸 吲哚乙酸类 消炎痛 舒林酸 息康类 炎痛喜康 吡唑酮类 保泰松
Clinoril Feldene
NSAIDs之间的差别
NSAIDs之间在化学、药动学上有差别,在药效学上也有
一定程度的差别。他们之间的重要差别包括:
非甾体类抗炎药 的分类与临床应用
非甾体类抗炎药
(Non-Steroid Anti-Inflammtory Drugs. NSAIDS)治疗急、慢性风湿性疾病的常用药。 作用快,称为一线药。仅次于抗菌素、维生素 的第三大类药。
NSAID的历史
1853年 法国化学家戈尔哈特(Charles F. Gerhardt) 以柳树皮为原料提取出性能 不稳定的原始乙酸 水杨酸 1 1899年 拜尔公司以“阿斯匹林”为商标出售性能稳定的乙酰水杨酸制剂 1 1964年 推出首款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布洛芬”。 1 1971年 科学家范尼(John Vane)提出阿司匹林及相关 的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 理在于阻止环氧酶的 产生,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进而终止了发炎过程。 范尼爵士由于这项发现而荣获诺贝尔奖。 1 1989-1990尼德尔曼博士和他在华盛顿大学的同事们提出存在着两种形式的环氧 酶,即COX-1和COX-2 。COX-1 被认为是“起积极”作用的酶,可促使胃壁膜和血液 的细胞维持正常 功能。而COX-2会对炎症的刺激(如与前列 腺素相关的关节炎)作 出反应,加重炎症。
NSAIDs的应用十分普遍
每天全世界有约3千万人使用NSAIDs 每年的处方量达5亿 40%NSAIDs使用者年龄超过40岁 NSAID用量正在增加 非处方药的增加 人口老龄化 对于其它疾病作用的认识
NSAIDs药物
甲酸类 乙酸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