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共19页21页PPT

合集下载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与变化讲义(PPT 53张)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与变化讲义(PPT 53张)
20
浮动汇率合法化(1)
《牙买加协定》承认了浮动汇率的合法化,使国际货 币体系进入了浮动汇率的时代。浮动汇率制是指各国货 币之间的比价随着市场的供求关系自由波动,不规定汇 率波动的幅度,各国中央银行也不承担维持汇率水平的 义务。
浮动汇率制从不同的角度又可分为四大类:按国家是 否干预外汇市场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按是否独立 浮动分为单一浮动和联合浮动。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3)
1973年美元危机再次爆发,国际金融市场上再次掀起 抛售美元、抢购德国马克、日元和黄金的浪潮。美国政 府宣布美元第二次贬值,黄金官价由每盎司38美元提高 到42· 22美元。美元与黄金脱钩和美元汇价的一跌再跌, 动摇了西方国家对美元的信心,并引起他们的不满。自 1971年加拿大率先实行浮动汇率制之后,其他许多国家 的货币也相继与美元脱钩。至1973年,西方发达国家普 遍实现浮动汇率制,致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另一个支柱 也摇摇欲坠。
25
三、 对牙买加体系的评价
牙买加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有其进步性
以浮动汇率为主的多种汇率安排体系能够比较灵活地适 应世界经济形势多变的状况和主要储备货币国宏观经济政 策的需要;
加强IMF的作用,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各会员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缴纳的基本份额由292亿特别提款权单位增加到390亿特别 提款权单位,并且对各国的份额比重进行了调整。 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设立信托基金,以优惠 条件向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以解决其国际收支 困难,同时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信贷部分贷款的额度。
14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2)
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元危机更加频繁。1971年,又先 后爆发了两次大规模抛售美元的危机,美元陷于更加虚弱 的地位,美国政府被迫于当年8月15日宣布停止美元对黄 金的自由兑换,割断美元与黄金的联系,美元贬值,黄金 官价由35美元一盎司提高到38美元,同时放宽各国汇率的 波动幅度。美元与黄金的脱钩,使以“双挂钩”支撑的国 际货币体系失去了一个支柱。

第十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第十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④增加成员基金份额
⑤扩大信贷额度,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
融资。


(1)黄金非货币化 (2)多样化的汇率制度安排 (3)以美元为主导的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 (4)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多样化
特 点
12.1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
②汇率政策 ①国内经济政策
国际收支调节 手段主要包括
③国际融资 ④国际协调
12.1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
PA R T - 1 2
第12章
国际货币体系
12.1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
国际货币体系也称国际货币制度,是指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结算的需要,对货币的兑换 、国际收支的调节等所做的安排或确定的原则,以及为此而建立的组织形式等的总称。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是:
各国货币比价的确定, 包括汇率确定的原则、 波动的界限、调整的幅 度等。
12.1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
金块本位制的特点如下:
①金币仍作为本位货币,但市场不再流通和使用金币,而是流通纸币。
②国家储存金块,将其作为储备。
③不许自由铸造金币,但仍以法律规定纸币的含金量。 ④纸币不能自由兑换金币,但在国际支付或工业用金时,可按规定的限制数 量用纸币向央行兑换金块。
12.1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
金块本位制与金币本位制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①在金块本位制下,没有金币流通,国内只限流通银行券、纸币、辅 币等价值符号。 ②在金块本位制下,有限制的金块兑换代替了自由的金币兑换。 ③在金块本位制下,买入金块制代替了自由铸造制。国家按一定价格 购买黄金,由中央银行或政府集中储存。
12.1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
12.2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2)欧洲单一货币的可行性

国际货币体系PPT

国际货币体系PPT

下面就依次介绍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 会、国际金融公司的产生、机构的宗旨、组 织机构,贷款来源以及贷款条件等,具体如 下:
第27页/共40页
1.世界银行的宗旨
(1)通过促进生产性投资以协助成员国恢复受战争 破坏的经济并鼓励不发达国家的资源开发;
(2)通过提供担保和参与私人投资,促进私人对外 投资;
第9页/共40页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
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对二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
1·美国可利用该国际货币制度牟取特殊利益。 2·国际清偿能力供应与美元信誉二者不可兼得,
即所谓的特里芬难题。 3·该国际货币制度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过分依赖
于国内政策手段,而限制汇率政策等手段的运 用。 4·在特定时期,它会引发特大规模的外汇投机风 潮。
1943年7月,44国参加了在美国布雷顿森 林举行的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 过了以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第18页/共40页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
1.建立常设机构,组织有关国际货币问题的磋商, 以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2.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并借此提高 就业和实际收入水平,扩大会员资源开发能力;
1.国际金融公司的贷款条件 2.国际金融公司的贷款特点
第40页/共40页
第11页/共40页
1973年初,在抛售美元风潮中,美国政府 又一次宣布美元贬值10%,1盎司黄金官 价由38美元调到42.2美元。而这次美元 贬值未能制止美元危机,西欧和日本的 外汇市场被迫关闭达17天之久。在这种 情况下,发达国家纷纷采用浮动汇率制 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第12页/共40页

第四章国际货币体系及其演变ppt

第四章国际货币体系及其演变ppt

2、各国货币间的汇率由各自货币的含金量决 定
金铸币本位条件下金币的自由铸造、自由 兑换以及黄金的自由输出和输入,使得外汇市 场上汇率的波动始终维持在金平价和黄金运输 费用规定的黄金输送点之内。因此,国际金本 位制是一种极其严格的固定汇率制。
3、国际金本位制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 英国经济学家休谟最早提出“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其具体内容是:当一国出现对外收支逆差时,黄金流出,国内 货币供给量减少,导致物价和成本的下降;于是会刺激出口、 抑制进口,国际收支得以改善;反之,当一国出现对外收支顺 差时,黄金流入,国内货币供给量增加,导致物价和成本的上 升;于是会抑制出口、刺激进口,国际收支顺差得以减轻。当 然,国际金本位制自动调节国际收支机制作用的发挥应满足三 个条件:其一,各国货币与黄金挂钩,并随时可以兑换黄金; 其二,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其三,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必须 在黄金准备的基础上发行货币。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参战国都实行黄金禁运和纸币 停止兑换黄金,国际金本位制停止实行。一战后许多国家相继 恢复了金本位制,但黄金的地位与战前相比大大被削弱了,一 些国家实行了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二)国际金块本位制和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1、国际金块本位制 国际金块本位制(Gold Bullion Standard)又 称“生金本位制”,是一种不完全的金本位制,其特 点是: (1)尽管规定金币作为本位币,但在国内不流通金 币,只流通银行券,银行券不具有无限的法偿力 (2)不能自由铸造金币,但仍然规定单位货币的含 金量,并且规定黄金的官方价格
所谓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就是 指,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由 44个国家参加会议(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并商定 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1944年7月1— 22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由44 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讨论了战后 国际货币制度的结构和运行等问题。会议通过了《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会议确立了新的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由于美国 的黄金储备当时已经占到资本主义世界的3/4,因此 如果建立的货币体系仍然与黄金有密切联系的话,实 际上就是要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也正好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

国际货币制PPT课件

国际货币制PPT课件
第11页/共28页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特征
• 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IMF,旨在促进国际货币合 作
• 规定了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美元-黄金本位 制,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与美元挂钩
• IMF向国际收支赤字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 困难
• 逐步废除外汇管制 • 制定了稀缺货币条款
第2页/共28页
2、主要内容
• 汇率决定及变动 • 国际收支调节 • 国际货币或储备资产的数量和形式 • 国际金融市场与资本流动 • 国际货币合作的形式与机构
第3页/共28页
二、国际货币制度的分类
• 从储备资产的保有形式和汇率制度的形态两个角度进行区分 • 储备货币或本位货币是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 • 金本位制度 • 金块及金汇兑本位制度
第12页/共28页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简要历程
• IMF协定于1947年正式生效,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运行 ; • 从1948—至1952年 ,美国开始了著名的马歇尔援助计划; • 1948年西欧国家建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来管理援助资金,这个组织
后来发展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 1959年1月,主要西欧国家取消外汇管制,货币开始实现与美元的自由兑换。
民出版社,2000年。 • (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海闻、刘伟等
译:《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 马君潞著:《国际货币制度研究》,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
1996年。
第27页/共28页
感谢您的欣赏
第28页/共28页
(二)欧洲货币联盟与欧元
1、《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Maas tric ht Treaty ) •1991年12月9月和10月,欧共体12国首脑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包

第七章国际货币体系PPT课件

第七章国际货币体系PPT课件

事国际结算、负责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国际金融机构,如国
际清算银行(BIS);3.从事各种金融业务、促进世界及各地
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WB)、亚洲开发
银行等。
第29页/共72页
•(三)国际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1930年5月,为处理一战后德国对协约国的赔款支付问 题,由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比利时和日本六国中 央银行及美国的银行共同出资在巴塞尔成立国际清算银行 (BIS),这成为国际金融机构发展的开端。 •二战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国际复兴开发 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45 年12月正式成立,为国际金融机构的迅速发展奠定良好基 础。 •进入50年代后,区域性的国际金融机构获得迅速发展, 如1957年的欧洲投资银行, 1960年的泛美开发银行, 1966年的亚洲开发银行。
第12页/共72页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IMF。 •规定以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实行美元-黄金本位制, 美国政府承担各国政府提出的以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 •实行固定汇率制。 •IMF向国际收支逆差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 决国际收支困难 •取消外汇管制—经常项目下。 •制定“稀缺货币”条款。
第17页/共72页
•为缓解美元危机,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建立黄金总库:美、英、法、德、意等八国建立2.7亿美元黄金总库 •2.“借款总安排” •3.货币互换协定 •4.黄金双价制(two-tier price system of gold) •5.创设特别提款权
第18页/共72页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1.美元停止兑换黄金 •1971年8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政府实行“新经济政 策”,对内冻结工资、物价,对外停止履行外国政府和中 央银行可以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并对进口商品 增加10%的附加费。 •2.史密森协议(The Smithsonian Agreement) •要内容是调整美元同各国货币汇率的比价和扩大平价波 动范围。

国际货币体系简述PPT课件(23张)

国际货币体系简述PPT课件(23张)
Chapter 7
国际货币体系
03.08.2020
1
第七章 国际货币体系第一节 概述来自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
是指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融机构以及由习惯和
历史沿革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三大任务
(1)确定国际清算和支付手段来源、形式和数量,并 确定国际货币及其同各国货币的相互关系准则;
瑞士等六国黄金集团瓦解。
最后的努力: 1936年9月英,美,法达成≪三 国货币协定≫ :维持汇率;不进行竞争性货币 贬值。1936年10月又签定≪三国黄金协定≫ 。
03.08.2020
6
第一节 概述
由于法国的黄金受投机冲击而外流, 1937年6月法国放弃金本位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燃起,西方国家购 买军事物资,引起黄金流失;并进一步 加强了对黄金流动的管制,金本位制最 终崩溃。
差额。根据各国缴纳份额 和现款,只是开设往来帐
的多少决定各国的投票权。 户。顺差时将盈余存入帐
5. 发行Unita的国际货币。 户;逆差时可以申请透资。 作为计算单位,含金量为 透资总额为300亿美元。
137 1/7格令。相当于10 5.发行Bancor作为清算
美元。
单位, Bancor等于黄金。
6. 稳定汇率。各国规定本 6. 顺差国和逆差国共同负
金汇兑本位制的三特点削弱了黄金的自动调节
作用。
3、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中各国纷纷放
弃货币与黄金的联系。
03.08.2020
5
第一节 概述
1933年,美国爆发货币信用危机,停止美元兑
换黄金;提高了黄金的官价。
1935年5月,德国放弃了金汇兑本位制。 1935年9月,英国停止黄金的兑换。 1936年,法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波兰,

《国际货币体系》PPT课件

《国际货币体系》PPT课件
率制并存
❖ (3)国际收支的多种调节机制
❖ 4、对牙买加体系的评价 ❖ (1)牙买加货币体系是比较灵活的复合汇率
体制。
❖ (2) 储备多元化,解决了特里芬难题。 ❖ (3)用综合机制共同调节国际收支,扩展了
调节渠道。
❖ (4)并不完美
❖ (1)在多元化国际储备格局下,储备货币发行国 仍享有“铸币税”等多种好处,同时,在多元化问 际储备下,缺乏统一的稳定的货币标准,这本身就 可能造成国际金融的不稳定; (2)汇率大起大落,变动不定,汇率体系极不稳 定。其消极影响之一是增大了外汇风险,从而在一 定程度上抑制了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活动,对发展 中国家而言,这种负面影响尤为突出;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并不健全,各种现有的渠 道都有各自的局限,牙买加体系并没有消除全球性 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
❖ 2、内容 ❖ (1)浮动汇率合法化。 ❖ (2)黄金非货币化。 ❖ (3)提高SDR的储备地位和作用。 ❖ (4)扩大基金组织的份额,从292亿SDR扩
大到390亿SDR,增加33.6%。 ❖ (5)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数量
❖ 3、牙买加体系的运行特征 ❖ (1)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 ❖ (2)汇率安排多样化,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
❖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 (1)1816-1879年,雏形期。1816英国 ❖ (2)1880-1914年,国际金本位制度时期 ❖ (3)1915-1944年,无统一体系。 ❖ (4)1945-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 ❖ (5)1974年至今,“牙买加体系”时期
❖ 1、1美元=1.4860/70法郎 ❖ 1美元=100/100.10日元 ❖ 1法郎兑日元? ❖ 2、1美元=1.6220/30马克 ❖ 1法郎=0.6910/20美元 ❖ 1法郎兑马克?

第五章国际货币体系-PPT精选文档

第五章国际货币体系-PPT精选文档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一)建立 1943年4月,美国发表以怀特(H.D.White)为首
起草的“国际稳定基金计划”(Proposals For The
United and Associated Nations Stabilization Fund),又称怀特计划(White Plan)。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金汇兑本位

背景:国际金本位出现崩溃的苗头;为了支持战争银 行券大量发行 1922年热那亚世界货币金融会议 四个组成部分 黄金依然是国际货币的基础 本国货币与黄金挂钩,或与另一种与黄金挂钩的货 币挂钩 本国货币只能通过挂钩货币兑换黄金,并需挂钩货 币所在国存入一定量黄金作为维持货币的平准基金 黄金是最后的支付手段
固定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
三、国际货币体系际收支的调节

汇率机制 对逆差国的资金融通 对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约束机制

确立有关国际货币的协商、监督机制
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制度
一、国际金本位制的形成与特点 二、对国际金本位制的评价
三、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三、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一些国家出于备战 的需要,金本位制的竞赛三原则均被破坏殆尽,金 本位制遂陷于瘫痪。 (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参战国均实 行黄金禁运并停止兑换黄金,国际金本位制暂时停止 实行。 (三)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原本脆弱的国 际金本位制最终崩溃。
(5)各国货币以“班科”标价,非经“同盟”理事会批准不得变更。
(6)会员国在“同盟”的份额,以战前3年进出口贸易平均额的75%来 计算。 (7)“同盟”总部设在伦敦和纽约,理事会会议在英、美两国轮流举行。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与类型PPT(61张)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与类型PPT(61张)
戴高乐此后20多年一直在反对布 雷顿森林体系,1960年代美元危机时 号召回归19世纪金本位。
尼克松总统参加他的葬礼时,脱 口而出“今天是法国的一个伟大日 子”———这句话被美国媒体评为全 球有史以来最愚蠢的776句话之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1、1960年第一次爆发了大规模抛售美元、抢购美 国的黄金和硬通货(如马克)的美元危机。 (59年底,黄金195亿美元,对外流动负债达 194亿美元)
的国际收支。 2.IMF的贷款机制并不能很好地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 3.国际收支调节任务仍然大部分落在逆差国家身上,牙买
有利于成本、收益核算,在当时为发展国际 贸易、国际投资起过积极作用。
4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英国休谟(D.Hume)
1、美国实行的是完整的金币本位制。
1934年4月放弃
2、英法实行金块本位制。
1931年9月英国放弃 1936年10月法国放弃
3、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和丹麦等三十几个 国家实行以美元、英镑和法郎为中心的金 汇兑本位制。
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概述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国际货币体系又称国际货币制度。 (1)确定各国货币的比价及汇率制度 (2)确定国际储备资产 (3)确定各国货币的兑换性与国际结算原则 (4)确定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机制。
1
第二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及类型
第一阶段:国际金本位 1816-1914年:典型金本位时期。 1914年-20世纪30年代初期:畸型金本位时期。
黄金与货币彻底脱钩,不再规定货币的含金量,即 黄金成为一种单纯的商品。
取消成员国之间、成员国与IMF之间以黄金清偿债 权债务的义务。
14
(三)牙买加体系的作用 1、允许实行浮动汇率,打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僵化的汇率制度。 2、国际储备多元化。 3、国际收支调节多样化 。 可动用本国储备, 可借入国外资金或IMF的贷款, 可调整汇率调节国际收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