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兽药业市场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兽药业市场分析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目前我国兽药市场份额为300 ~ 400 多亿元,其中禽药粉剂100 亿元左右,水针、粉针100 亿元左右,生物制品40 ~ 50 亿元,中药、添加剂40 ~ 50 亿元,水产品用药10 亿元。

2012-2016年中国兽药市场专项调研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兽药行业目前十大特点:

1兽药企业基础差、规模小、竞争日趋激烈

2国际兽药巨头对中国高端市场的冲击和影响凸显

3产品同质化、研发能力不足

4营销同质化、创新能力低

5市场不规范、竞争无序化

6处于规范的过渡期、行政政策出台频繁

7营销公司迅速发展、局部地区呈失控态势

8经营成本较高、法律和品牌意识淡薄

9管理不规范、人员流动大、职业化程度不高

10行业人才与企业招聘对接出现困境

具体如下:

1. 兽药企业基础差、规模小,竞争日趋激烈。目前我国兽药市场份额为300 ~ 400 多亿元,其中禽药粉剂100 亿元左右,水针、粉针100 亿元左右,生物制品40 ~ 50 亿元,中药、添加剂40 ~ 50 亿元,水产品用药10 亿元。

目前全国通过兽药GMP 认证的企业为1 527 家,年产值2 亿元以上的有9 家,1 亿元以上的22 家,5 000 万元以上的有60 余家,1 000 万元以上的有200 余家,也就是说我国的1 000 多家兽药企业中大多数企业都只能卖几百万或者几十万,一个月卖三四十万的企业也有很多,最近在河北陆续出现了放弃老板位置情况,要么将企业转让,要么出租。

近几年,兽药企业数量再次极度扩张,产能相继加大,部分省份已超出GMP 改造前的数量或产能,但规模化尚未形成。

2. 产品严重同质化,研发能力不足。长期以来,大多数兽药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全国具备新兽药研发能力的生产企业不足10%,我国2005 版《兽药典》共收载兽药品种1 500 多个,而市场上实际销售的品种却有十万个之多,其中大部分产品由多家甚至是上百家企业同时生产。大多数兽药生产企业的产品结构雷同、品种单一、重复报批、重复生产、恶性竞争现象普遍,新产品比例很少。

国内新兽药制剂研发能力较弱,专门从事动物用药研究的机构和厂家很少,特别是缺少对动物原料药的开发,即便是制剂研发工作也因缺乏较好的复配技术,或受高技术人才、实验环境等条件限制,难以独立开展。

大部分兽药厂基本上以生产仿制药为主,缺少科技研发支撑的兽药行业,难以实现突破性的快速发展。

那么目前新兽药的研发是什么状况呢?据统计,自2006 年至今,农业部共公布了55 家兽药企业的73 个国家级新兽药(包括生物制品,其中三类新兽药54 个),已批准的一类新兽药只有4 个,分别是海南霉素(抗球虫药物)、乙酰甲喹(抗菌药)、喹烯酮(抗菌促生长剂)和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粉。

我国产品的一个特点就是品种单一,剂型主要有粉剂、散剂、口服液、预混剂和普通注射剂,药物剂型和品种都比较少。目前研究开发的药物主要用于食品动物,其中60% 以上的药物为抗菌药,其它药物如抗寄生虫类药物发展相对缓慢。而国外兽药研发的特点之一就是一药多剂,原料和制剂的比例一般是1:5 ~ 1:7,在国内,目前只有1:2 ~ 1:3。国外兽药企业一般将10% ~ 15%的企业利润用于新药的开发,而国内企业用于研发的费用一般仅占企业利润的1% 左右。

不少人目前虽然已认识到科技先行的重要性,但即使有雄厚实力的企业也不肯在研发上投入太多,一是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祟;二是担心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一句空话,短期内被仿制或剽窃;三是更多的兽药企业根本没有创新的紧迫感,而是在等待、观望、得过且过。因此,目前更多的企业是在做概念炒作,行拿来主义,走低成本的仿制之路。

3. 国际兽药巨头对中国高端市场的冲击和影响凸显。目前大型养殖企业、种畜禽场以及宠物用药等更多地选用进口兽药,截至2006 年底,已有89 个国外兽药企业的460 种兽药在我国注册销售,年销售额已经超30 亿元,数目众多的国内企业只能在日趋薄利的中低端市场“搏杀”。高端市场、种畜禽市场、大规模养殖场使用的兽药产品,尤其是生物制品甚至包括益生菌制品多以国外企业为主,可见国际兽药巨头的进入是对民族兽药行业的严峻挑战。

6. 营销同质化、创新能力低。目前在国内兽药行业占主导地位的营销模式是从2001 年在行业中开始出现的,以“业务+ 技术”为主的营销模式,也称为“兽药技术营销模式”。此模式为推动兽药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没有行业壁垒,很快就被全行业模仿,使兽药企业的营销模式几乎惊人的一致。

近几年来,有部分兽药企业尝试过一些新的营销模式,如“深度营销模式”但失败的多,成功的少,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种新的营销模式能够超越技术营销模式。

7. 市场不规范,竞争无序化。市场不规范的最典型表现是,各企业之间的无序化竞争、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以及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三个方面。其直接恶果导致生产规范的企业其竞争力不升反降,由于其生产成品较高,无法和一些不规范的企业甚至假冒伪劣产品相比,结果在市场上反而处于竞争的劣势。

8. 处于规范的过渡期,行政政策出台频繁。近几年来,农业部先后出台了许多规范生产及市场的法规及管理条例,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两个原因不容忽视,一是个别政策在出台时不够严谨,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甚至极个别政策相互矛盾。二是一些地方主管部门在执行政策时不到位,规范的企业其发展反而受到抑制,丧失竞争力,这样就出现了一些混乱的局面。

9. 营销公司迅速发展,局部地区呈失控态势。从2000 年开始,由兽药生产企业主导的营销公司在兽药市场出现之后,处于一个相对缓慢的发展过程,在2005 年,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一度停滞不前,但从2006 年开始又恢复发展,特别是从今年以来,营销公司迅猛发展。

营销公司的出现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擅长生产的企业搞生产,而擅长营销的企业搞营销,这本身无可厚非,甚至是一种先进的商业模式。问题是: 有近90% 的营销公司没有注册,许多营销公司并没有长久的打算,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赚一点算一点,甚至个别公司公然造假,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