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唯物辩证法中关于“一个矛盾”知识点的教学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唯物辩证法中关于“一个矛盾”知识点的教学思考
作者:贺光明
来源:《读天下》2017年第22期
摘要:矛盾体是特定环境和条件下主次方面的结合,是事物内部主次方面的对立和统一。

对立性意味运动的绝对性,统一性意味静止的相对性,统一性只是对立性的特殊状态。

矛盾属于规律,也属于联系。

辩证的否定是矛盾的纵向特殊运行形式,革命的批判精神也蕴含于矛盾的动态过程性理解中。

关键词:主次方面;对立统一;环境条件
在高中政治必修四的教学中,矛盾观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准确理解关于一个矛盾的知识点,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师和学生。

基于此,本文做一些探讨。

矛盾具有特定参照下的含义。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即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同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于此,我们将矛盾的含义仅限于一个事物。

有的将某一事物外部诸多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的关系也看作是矛盾,笔者看来没有必要,这只是分析问题采取不同的参照范围造成的结果。

矛盾由双方和环境组成。

构成对立和统一关系必定是双方,一方谓之主要方面,另一方叫做次要方面。

不能忽视的是,统一关系还需要一定的环境(对立不需要条件),这就是主次方面依存的条件。

所以,要构成一个特定的矛盾,主要方面、次要方面和依存的条件这三者缺一不可。

事物必有性质的规定性。

事物也即矛盾,是由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构成。

特定条件下,构成一个矛盾的双方其地位、力量是不同的;一方居于支配、主要、统帅的地位,谓之主要方面;另一方居于被支配、次要、被统帅的地位,谓之次要方面;由此,事物即矛盾的性质由主要方面决定,所以事物的性质获得了确定。

那种认为主次方面各居其半的想法是不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要求的,因为事物的性质难以确定,将会给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带来不确定性。

同一性意味相对静止,斗争性意味绝对运动。

主次方面的同一性指的是双方的相互吸引、连接的属性和趋势。

具体说来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双方相互依存,二是双方相互渗透、包含。

事物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自身的矛盾,更确切地说就是因为主次方面的依存、同一。

凭借这一依存、同一关系,主次方面在特定的条件下成就了矛盾也即事物的暂时性存在,使得该事物所以为该事物。

只不过,这一依存、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只是属于整个世界绝对运动的特殊停留和表现。

统一性也包括特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趋势,这体现了双方的相互渗透和包含。

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转化的趋势;可以发生转化,发生
的是主次方面地位不变前提下的量变,不显著,仅是质变的准备;也可以不发生,仅是一种转化的倾向;是量变意义上动态和静态的趋势,而不是主次方面已经转化的结果。

正因为此,事物才所以是事物本身,保持自身性质的规定性,处于相对静止的暂时状态。

对立性指的是一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间相互排斥、对立的属性,即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就是因为事物自身的统一规定性,即特定条件下毫无联系的双方结合在了一起,构成了该事物。

然而,世界是变化的,矛盾双方依存的条件也会改变,主次方面之间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依存永远抵挡不住双方之间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分离性,即任何事物最终都会湮没在无限的运动之中。

于此,对立性蕴含在统一性之中,所以就有了“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的说法。

统一性代表暂时的依存、同一,斗争性代表绝对的运动;依存、同一意味着相对的静止,相对的静止属于绝对运动的特殊状态。

因此,矛盾主次方面之间的同一性是特殊的斗争性,以绝对的斗争性为前提,所以就有了“同一以差别为前提”的说法。

矛盾属于联系,也属于规律。

主次方面构成了单个的矛盾体,相互之间也相互吸引连接和排斥对立。

于此,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也就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发生了联系。

毫无疑问,这属于联系。

凡是联系这一上位知识的各种规定性,也适用于一个矛盾的分析。

由一个矛盾为逻辑分析的基点,生发出了其他各种矛盾分析法,内因和外因,共性和个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两点论和重点论。

由此,“提供了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

因此,矛盾也属于事物之间固有的必然的稳定的内部联系,即规律。

主次方面生发出主次矛盾。

显然,单个的矛盾体包含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所处的环境也较为简单。

由一个矛盾作为分析逻辑基点生发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不止一个矛盾了,是多个矛盾,所处的环境也较为复杂。

因此,作为简单事物矛盾体的主次方面和作为复杂事物的主次矛盾之间是不同的。

辩证的否定是矛盾的特殊运行及其结果。

矛盾的解决有三种情况,一是一方克服另一方得以保留,二是主次方面地位互换,三是双方同时消失。

在一方保留另一方消失的情况下,面对不同的环境或者原有的环境,保留的一方生发出其他事物。

所生发出的其他事物如果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就为新事物。

新事物在原有事物中酝酿、产生和成就,原有事物和新事物之间保持了纵向的时间关联,扬弃就是矛盾体的特殊运动形式,是纵向动态的过程性环节及其结果。

革命的批判精神也蕴含于矛盾的动态过程性理解中。

除了上述一方克服另一方在矛盾运行中的情况,在主次方面地位互换的情况下,原有环境或者新环境中产生出了其他事物。

所产生的其他事物不同于原有事物,二者之间也构成了时间上的关联。

其他事物还会以同样的运动方式运行下去,如此延续,构成事物的纵向运动过程。

因此,原有事物和所产生的其他事物之间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一切都是过程,万物皆在路途,没有绝对的暂时,只有动态中的过程性理解。

这就是革命的批判精神的意蕴,并且是矛盾运行中生发出的意蕴。

参考文献:
[1]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06.
作者简介:
贺光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瓮安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