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最终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开发区基本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
总体方案
根据《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我区创新发展模式的要求,为理顺我区基本建设“投、建、管”关系,大幅提高投资效益、提高我区发展建设速度,促进国企科学发展,按照区党委、管委会的工作部署,参照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做法,提出我区基础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
一、现状分析
㈠投融资体制的沿革。
⒈投融资方式。建区初期,我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依靠财政投资。1993年开始通过区国资公司、东区公司、永和公司等代财政融入资金用于建设。随着基建规模的逐年增长,为保障区建设发展的资金需求,2000年,我区通过凯得公司向中行融入了我区第一笔财政性长期贷款。目前,已通过区国资公司及凯得公司代财政向银行融入相当数额资金,用于我区基础设施建设。区财政融资工作原由区财政局主管,2002年明确为由区计划与科技局主管(2003年正式交接),现由区发展和改革局主管,财政局负责资金管理。
---------------------------------------------------------精品文档
⒉建设模式。建区初期,我区的基建任务由“工总”、“建总”两大总公司分专业承担(工总负责工业小区的开发建设,建总负责征地、填土、绿化、电力工程及工、民、建项目的建设等)。1988年,经市建委同意,将原委托“建总”代管的建设管理职能交由区“基建规划办”具体负责协调实施。1991年至1993年间,由区市政管理处负责区市政建设与管理,由区规划办负责房地产和环境监测管理工作。1993年,区社会事业管理局成立,由该局按照工作职责对市政设施、公用事业进行建设和管理。1996年以后,由区国资公司等业主具体负责全区财政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的实施。至今,逐渐演变为由10家业主及若干代业主共同承担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⒊国企发展。我区成立之时,即成立了“工总”、“建总”、“商总”三家政府全资的国有企业(广州市正局级),根据管委会的指令,承担区经济发展的业务。又陆续成立了“国投”、“新总”、“能总”等20多家国企,经过10多年的运营,部分国企被清算停业,部分被重组、兼并,区属全资国企减少至13家。2003年后,区国企进行改革,区属全资企业减少到现在的6家(工、建、商、世星、国资、凯得),承担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
---------------------------------------------------------精品文档
㈡现行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投融资体制面临的新形势。
现行的体制,经过不断的演变,基本适应我区发展的阶段性需要。随着我区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区域面积不断加大、投资总量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年来全面建设新城区、落实贯彻“三促进一保持”政策的新任务,对我区的基本建设管理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提出了改革要求。
⒈单一的投融资方式与建设国际化新城区的新要求不适应。目前,我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依靠财政投资和银行贷款,投融资方式较为单一。近年来,区财政投资基本建设规模逐年大幅增长,2009年年度计划安排逾百亿元,财政负担较重,按现行方式,新增融资面临较大压力,现行财政投融资模式“难以为继”。另一方面,财政性基建项目战线长,建设业主力量分散且专业能力不足,建设管理模式单一,项目的投资、工期、质量“三控制”效果不佳,且建设与管理衔接不紧,有的项目出现脱节,投资效益不高,建设管理模式“难以为继”。我区的建设形态已从以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形态转变为新型综合性城市建设形态,今后,我区要建设“科学城北区”、“知识城”,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必须解决好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资产经营管理等方方面面的问---------------------------------------------------------精品文档
题。
⒉财政性存量资产增长迅速,急需明确相应管理主体和运营模式。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我区已建成和在建的准公益性、经营性资产总值已超过100亿元。如何确定相应的管理主体、建立适当的运行模式、盘活存量资产、回收财政投资、减轻财政负担等方面的问题,已迫切需要解决。而在建的准公益性、经营性项目也急需明确相应管理主体和运营模式、科学确定建设标准和规模,以保证投资的有效性和效益性等问题。
⒊区属国企缺乏活力、实力,不适应我区的建设发展。我区区属国企均存在资产规模小、主业不明、业务雷同、无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基本不具备投资能力和融资能力,在市场竞争中难以发展。与其他开发区相比,实力过小,活力不足。随着我区开发建设速度的加快和建设规模的扩大,应通过深化产权改革、建立现代企制度、赋予新的建设任务拓展业务空间等方面来挖掘和释放区属国企投融资管理能力,将其培育成为推动我区经济增长,参与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效安全运营管理国有资产的重要力量。
二、改革目标及原则
㈠目标。
---------------------------------------------------------精品文档
⒈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拓宽投融资渠道。改变当前区基础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投入以财政资金为主、投资渠道相对单一的状况。建立“财政资金支持、区属国企投入、社会资金参与”的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复合型投融资体制,进一步提高投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分散投资风险。
⒉适度整合业主力量,加强专业化建设。适度整合我区建设业主力量,提高各建设业主建设、管理专业化水平,建立统一管理、制度完善、高效廉洁、监督有力的建设队伍,确保我区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完成。
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企投融资能力,充分发挥国企在全区基本建设中的重要职能作用。以专业化为导向,营造区属国企的核心竞争力,以市场化为导向,建立区属国企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从而增强区属国企实力、活力,以使其具备承担区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和投融资的能力。
㈡主要原则。
⒈总体设计,明确目标。投融资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投融资模式及国企体制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需总体设计,综合考虑,统一规划。
⒉稳中求进,重点突破。投融资体制改革工作较为复杂,要制定各阶段具体方案,逐步推进,成熟一个推进一个,保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