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部分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部分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部分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部分习题及解答

1.求下列各线坐标所表示直线的方程:

(1)[1,-1,0] (2) [0,1,0]

解:(1) [1,-1,0]所表示的直线的方程是021=-x x

(2) [0,1,0] 所表示的直线的方程是02=x

2.下列各方程表示什么图形?

(1) 021=-u u (2) 0221=+u u (3) 022

21=-u u (4) 02321=+-u u u 解: (1) 021=-u u 表示点(0,1,-1)

(2) 0221=+u u 表示点(2,1,0)

(3) 022

21=-u u ,可化为0))((2121=+-u u u u ,故方程表示两点(1,0,-1)和(1,0,1)

(4) 02321=+-u u u 表示点(1,-1,2)

3.用本章知识求直线[1,-1,2]与两点(3,4,-1),(5,-3,1)之连线的交点坐标. 解: 先求两点(3,4,-1),(5,-3,1)之连线坐标

321::u u u =1314

--:5131-:3543-=1:(-8):(-29) 再求二直线[1,-1,2],[1,-3,-2]交点坐标

=29821---:12912

-:8111--=45:31:(-7) 4.求经过点A(1,-i ,2)的实直线方程.

解:因为过A 的实直线必过A 的共轭复点A (1,i ,2),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

021

2132

1=-i i

x x x 即02431=+-i x i x ,亦即0231=-x x

5.求复直线[2,i ,3-4i ]上的实点坐标.

解: 复直线[2,i ,3-4i ]与其共轭复直线[2,-i ,3+4i ]的交点是实点,所以,所求实点

坐标为:

321::x x x =i i i i

4343+--:243243i i +-:i i -22=)4(:16:6i i i -=3:(-8):(-2)

所以复直线[2,i ,3-4i ]上的实点坐标为(3,8,-2)

6.证明(2,i ,1-i )与(2+2i ,1-i ,2i )表示一对共轭复点,并求其连线方程. 证明:因为(2,i ,1-i )的共轭复点是(2,-i ,1+i ),但(1+i )(2,-i ,1+i )=(i 22+,i -1,2i ) 所以(2,i ,1-i )与(2+2i ,1-i ,2i )表示一对共轭复点. 先求其连线坐标.

321::u u u =i i i i

+--11:2121i i +-:i i -22=)4(:)4(:2i i i -- =1:(-2):(-2)

故所求连线方程为:022321=--x x x

材料化学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1

第二章参考答案 1.原子间的结合键共有几种?各自特点如何? 2.为什么可将金属单质的结构问题归结为等径圆球的密堆积问题? 答: 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金属键即无饱和性又无方向性, 其离域电子为所有原子共有,自由流动,因此整个金属单质可看成是同种元素金属正离子周期性排列而成,这些正离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都是全充满或半充满状态,电子分布基本上是球形对称,由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半径都相等,因此可看成是等径圆球。又因金属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 为使体系能量最低,金属原子在组成晶体时总是趋向形成密堆积结构,其特点是堆积密度大,配位数高,因此金属单质的结构问题归结为等径圆球的密堆积问题. 3.计算体心立方结构和六方密堆结构的堆积系数。

(1) 体心立方 a :晶格单位长度 R :原子半径 a3 4R= 3 4R a=,n=2, ∴68 .0 )3 / 4( )3/ 4(2 )3/ 4(2 3 3 3 3 = = = R R a R bcc π π ζ (2)六方密堆 n=6 4.试确定简单立方、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结构中原子半径和点阵参数之间的关系。 解:简单立方、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结构均属立方晶系,点阵参数或晶格参数关系为 ο 90 ,= = = = =γ β α c b a,因此只求出a值即可。 对于(1)fcc(面心立方)有a R2 4=, 2 4R a=,ο 90 ,= = = = =γ β α c b a (2) bcc体心立方有:a3 4R= 3 4R a=;ο 90 ,= = = = =γ β α c b a (3) 简单立方有:R a2 =,ο 90 ,= = = = =γ β α c b a 74 .0 ) 3 ( 3 8 12 )3/ 4(6 ) 2 3 2 1 ( 6 )3/ 4(63 3 hcp= ? = ?R R R R a a c Rπ π ξ= R a a c 2 3 8 = =

含答案与解析建设工程法规与相关知识复习题集第二章第三节建造师注册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复习题集第二章第三节 ?1Z302030 建造师注册执业制度 1.通过考核认定或考试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国建造师书并按《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注册、 取得注册建造师注册执业证书和执业印章,才能以注册建造师名义执业。建造师注册包括初始注册、延续注册、变更注册和增项注册,各有不同的条件、期限和规定。其中,初始注册应在书签发之日起的3年申请,逾期申请时要提交符合本专业继续教育要求的证明。初始注册和延续注册的有效期均为三年,变更注册仍延续原注册有效期。 2.根据《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注册建造师可担 任建设工程施工的项目经理、从事其他施工活动的管理工作及法律法规或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业务。建造师应当受聘于一个具有建设工程一项或多项资质的单位,但不得超出受聘单位业务围执业或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建设工程项目上担任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3.注册建造师有权在本人执业活动中形成的文件上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保管和使用本 人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对本人执业活动进行解释和辩护;对侵犯本人权利的行为进行申诉以及接受继续教育等。建造师有义务遵纪守法,执行技术标准、规和规程,保证执业成果质量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保守国家和他人的秘密,主动回避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执业活动。 4.一级注册建造师执业书在全国围有效,可担任特级、一级建筑业企业资质的建设工程 项目施工的项目经理,可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施工管理、项目管理服务、工程技术咨询等。担任施工项目负责人期间原则上不得更换。注册建造师签章完整的施工管理文件方为有效。 5.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证书,采取弄虚作假手段取得《注册建造师继续 教育证书》,或未取得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而以建造师名义执业,未办理变更注册或注册有效期满未办理延续注册而继续执业,未按规定提交注册建造师信用档案信息以及在执业活动中有行为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单项选择题 1.万某2011年9月参加全国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假如他成绩合格,就可以( )。 A.以建造师的名义担任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项目经理

第二章 部分习题参考标准答案

第二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作者:————————————————————————————————日期: 2

2 何时选用顺序表,何时选用链表作为线性表的存储结构合适? 各自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和性质来选择顺序表或链表作为线性表的存储结构,通常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基于空间的考虑。当要求存储的线性表长度变化不大,易于事先确定其大小时,为了节约存储空间,宜采用顺序表;反之,当线性表长度变化大,难以估计其存储规模时,采用动态链表作为存储结构为好。 2.基于时间的考虑。若线性表的操作主要是进行查找,很少做插入和删除操作时,采用顺序表做存储结构为宜;反之,若需要对线性表进行频繁地插入或删除等的操作时,宜采用链表做存储结构。并且,若链表的插入和删除主要发生在表的首尾两端,则采用尾指针表示的单循环链表为宜。 顺序表的主要优点: 没使用指针,不用花费附加开销 ;线性表元素的读写访问非常简洁便利 链表的主要优点:无需事先了解线性表的长度;能够适应经常插入删除内部元素的情况; 允许线性表的长度有很大变化 3 在顺序表中插入和删除一个结点平均需要移动多少个结点? 具体的移动次数取决于哪两个因素? 在等概率情况下,顺序表中插入一个结点需平均移动n/2个结点。删除一个结点需平均移动(n-1)/2个结点。具体的移动次数取决于顺序表的长度n以及需插入或删除的位置i。i 越接近n则所需移动的结点数越少。 4 链表所表示的元素是否有序? 如有序,则有序性体现于何处? 链表所表示的元素是否一定要在物理上是相邻的? 顺序表的有序性又如何理解? 有序。有序性体现在通过指针数据元素有序的相连。物理上不一定要相邻。顺序表的有序不仅体现在逻辑结构上有序,而且在物理结构(储存结构)也有序。 5 设顺序表L是递增有序表,试写一算法,将x插入到L中并使L仍是递增有序表。 因已知顺序表L是递增有序表,所以只要从顺序表终端结点(设为i位置元素)开始向前寻找到第一个小于或等于x的元素位置i后插入该位置即可。

第一章至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至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第一本健康心理学期刊是于何年创刊? (1)1982 (2)1987 (3)1992 2.【2】下列何者不是引导健康心理学发展的因素? (1)医疗接受度渐增 (2)生医工程的发展 (3)疾病型态的改变 ⒊【2】下列何者与健康心理学的定义无关? (1)疾病 (2)生理历程 (3)行为 ⒋【2】下列何者不是影响健康心理学发展趋势的关键? (1)关注终生的健康与疾病 (2)健康保险的规划 (3)面对疾病型态的改变 ⒌【2】健康心理学最普遍的发展取向是何模式? (1)生物医学模式 (2)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3)心身医学模式 (4)以上皆非 ⒍【4】以下叙述何者不属于健康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所能发挥的功能? (1)发现冠状动脉病与抽烟、缺乏运动、压力有关 (2)了解疾病的心理影响以协助减轻疼痛、焦虑的症状 (3)预测与改变个人的健康行为 (4)发现禽流感的病毒与生物传染途径 ⒎【1】心理因素包括人的行为和心理历程,以下选项何者不属于心理历程? (1)吸烟 (2)情绪 (3)压力 (4)信念 ⒏【2】脑部的哪一个部分在情绪与动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1)大脑(2)下视丘(3)脑干(4)小脑 ⒐【3】个人因应紧急事件做反应时,会透过神经与内分泌轴线的程序来反应,请问轴线内容为?(P.33) A.肾上腺 B.下视丘 C.脑垂体 D.大脑 E.甲状腺 (1) D-C-A (2) D-B-E (3) B-C-A (4) B-C-E ⒑【1】以下哪些荷尔蒙与因应紧急状况及压力有重要关系? (1)皮质醇(2)胰岛素(3)泌乳激素(4)睪丸酮 ⒒【3】以下消化系统疾病,何者与承受高度压力的情境最有关系? (1)A 型肝炎(2)B 型肝炎(3)消化性溃疡(4)胆结石 ⒓【4】身体免于疾病的防卫作用涉及一连串的防御防线,请问第三道防线是 (1)B 细胞(2)吞噬细胞(3)皮肤(4)杀手T 细胞

经济法律法规习题-答案

第一章经济法律法规概述 一、填空题 1.制定认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除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还包括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规,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2.企业组织管理市场管理宏观经济调控社会经济保障 3.法律关系主体可以作出或要求别人作出一定行为的规范 4.要求法律关系主体应当从事一定行为的规范 5.要求法律关系主体不应当从事一定行为的规范 6.规定人们必须为一定的行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的规范 7.规定一定范围,允许人们在这一范围内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为或不为的方式法律关系中的具体权利义务内容等的规范 8.保障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多种经济形式的发展促进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增强经济活力促进对外经济联系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三、单项选择题 1. C 2. D 3. C 4. C 5. D 6.D 7. B 8. D 9. A 10. C 11. D 12. C 13. D 四、多项选择题 1. ABCD 2.ABCD 3. ABCD 4. ABC 5.ACD 6. AD 7. ACD 8. ACD 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 一、填空题 1.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根据经济法的规定, 在参加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经济职权和经济职责以及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 2.主体客体内容 3.决策主体管理主体运行主体消费主体监督主体 4.宏观协调行为、宏观协调行为所及的物、科学技术成果 5.国家机构依法在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行使领导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时所享有的经济管理权力和经济管理责任 6.宏观调控权市场管理权经济监督权 7.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的规定必须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责任 8.与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意志无关的客观情况

光纤通信课后习题解答 第2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 光纤和光缆 1.光纤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有何作用? 答:光纤是由折射率较高的纤芯、折射率较低的包层和外面的涂覆层组成的。纤芯和包层是为满足导光的要求;涂覆层的作用是保护光纤不受水汽的侵蚀和机械擦伤,同时增加光纤的柔韧性。 2.光纤是如何分类的?阶跃型光纤和渐变型光纤的折射率分布是如何表示的? 答:(1)按照截面上折射率分布的不同可以将光纤分为阶跃型光纤和渐变型光纤;按光纤中传输的模式数量,可以将光纤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按光纤的工作波长可以将光纤分为短波长光纤、长波长光纤和超长波长光纤;按照ITU-T 关于光纤类型的建议,可以将光纤分为G.651光纤(渐变型多模光纤)、G.652光纤(常规单模光纤)、G.653光纤(色散位移光纤)、G.654光纤(截止波长光纤)和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光纤;按套塑(二次涂覆层)可以将光纤分为松套光纤和紧套光纤。 (2)阶跃型光纤的折射率分布 () 2 1?? ?≥<=a r n a r n r n 渐变型光纤的折射率分布 () 212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习题及参考答案汇编

第二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人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科学实验 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2.实践的主体是( )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3.实践的客体是( )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4.实践的中介是( )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8.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1.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分析 12.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 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 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 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13.“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1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5.“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建设工程与法规概论习题答案

第一章建设法规基础 1、何谓建设法规?其调整对象是什么? 答:建设法规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旨在调整国家及其有关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之间,在建设活动或建设行政管理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社会法律关系的总称。 其调整对象为社会关系。主要体现在:建设管理关系、建设协作关系、从事建设活动过程中的其他民事关系。 2、建设法规立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工程建设活动应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原则 工程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国家的工程建设安全标准原则 从事工程建设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原则 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原则 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原则 3、建设法规有什么特征? 答:行政隶属性 经济性 政策性 技术性 4、何谓建设法律关系?其构成要素是什么? 答:法律关系是指由法律规范调整一定社会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建设关系是指法律关系中的一种,是指工程建设法律法规所确认和调整的,在建设管理和协作过程中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构成要素:建设法律关系主体(自然人、法人、组织)、 建设法律关系客体(财、物、人、非物质财富) 建设法律关系内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5、建设法有哪些表现形式?建设法由哪些层次的法律法规构成? 答:表现形式:宪法、建设法律、建设行政法规、建设部门规章、地方性建设法规与规章由建设行政法律、建设民事法律、建设技术法规构成 6、建设行政法律和建设民事法律各有什么特征? 答:建设行政法律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人民意志,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病友国家建设管理机关从宏观上、全局上管理建设业的法律规范。其特征: 指令性:建设行政法律调整的法律关系主体地位不平等,一方下达命令,另一方只能服从并予以服从 非对等性:主体一方面作为国家管理机构或间接管理机构只享有权利,而另一方作为接受管理的企事业单位及公民只承担义务。权利和义务不对等强制性:以禁止、命令形式表现出来,没有选择和考虑的余地 灵活性:政策性强,表现形式多样。可根据形势变化随时制定、修盖和废止。 建设民事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人民意志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平等主体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建设关系的行为准则。其特征:

第二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2 何时选用顺序表,何时选用链表作为线性表的存储结构合适? 各自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和性质来选择顺序表或链表作为线性表的存储结构,通常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 基于空间的考虑。当要求存储的线性表长度变化不大,易于事先确定其大小时,为了节约存储空间,宜采用顺序表;反之,当线性表长度变化大,难以估计其存储规模时,采用动态链表作为存储结构为好。 2. 基于时间的考虑。若线性表的操作主要是进行查找,很少做插入和删除操作时,采用顺序表做存储结构为宜;反之,若需要对线性表进行频繁地插入或删除等的操作时,宜采用链表做存储结构。并且,若链表的插入和删除主要发生在表的首尾两端,则采用尾指针表示的单循环链表为宜。 顺序表的主要优点: 没使用指针,不用花费附加开销; 线性表元素的读写访问非常简洁便利 链表的主要优点:无需事先了解线性表的长度; 能够适应经常插入删除内部元素的情况; 允许线性表的长度有很大变化 3 在顺序表中插入和删除一个结点平均需要移动多少个结点? 具体的移动次数取决于哪两个因素? 在等概率情况下,顺序表中插入一个结点需平均移动n/2 个结点。删除一个结点需平均移动(n-1)/2个结点。具体的移动次数取决于顺序表的长度n以及需插入或删除的位置i °i 越接近n 则所需移动的结点数越少。 4 链表所表示的元素是否有序? 如有序,则有序性体现于何处? 链表所表示的元素是否一定要在物理上是相邻的? 顺序表的有序性又如何理解? 有序。有序性体现在通过指针数据元素有序的相连。物理上不一定要相邻。顺序表的有序不仅体现在逻辑结构上有序,而且在物理结构(储存结构)也有序。 5 设顺序表L是递增有序表,试写一算法,将x插入到L中并使L仍是递增有序表。因已知顺 序表L是递增有序表,所以只要从顺序表终端结点(设为i位置元素)开始向前 寻找到第一个小于或等于x的元素位置i后插入该位置即可。 在寻找过程中,由于大于x 的元素都应放在x 之后,所以可边寻找,边后移元素,当找到

电工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其节点数、支路数、回路数及网孔数分别为( C )。 A、2、5、3、3 B、3、6、4、6 C、2、4、6、3 2、如图所示,I=( B )A。 A、2 B、7 C、5 D、6 3、如图所示,E=( B )V。 A、3 B、4 C、—4 D、—3 4、如图所示电路中,I1和I2的关系为( C )。 A、I1I2 C、I1=I2 D、不确定 5、如图所示,求I1和I2的大小。

解:对于左边节点: I1=10+3+5=18A 对于右边节点: I2=10+2-5=7A 6、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依据是(D ) A.欧姆定律 B.全电流定律 C.法拉第定律 D.电荷守恒定 7、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C ) A.有等效变换关系 B.没有等效变换关系 C.有条件下的等效关系 D.无法判定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在电路节点处,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可以任意设定。 B.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以扩展应用于任意假定的封闭面。 C.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应用于任意闭合路径。 D.∑I=0式中各电流的正负号与事先任意假定的各支路电流方向无关 9、实际电压源和电流源模型中,其内阻与理想电压源和电流源之间的正确连接关系是(C) A.理想电压源与内阻串联,理想电流源与内阻串联 B.理想电压源与内阻并联,理想电流源与内阻串联

C.理想电压源与内阻串联,理想电流源与内阻并联 D.理想电压源与内阻并联,理想电流源与内阻并联 10、79.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B )。 A.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是不能等效变换的 B.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等效变换后内部是不等效的 C.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等效变换后外部是不等效的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二、填空题 1、不能用电阻串、并联化简的电路称为__复杂电路_______。 2、电路中的_____每一分支_______称为支路,____3条或3条以上支路___所汇成的交点称为节点,电路中__________闭合的电路______________都称为回路。 3、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又称为_____________基尔霍夫电流定律_____________,其内容是:________任一时刻,对于电路中任意某一节点,流入该节点的电流之和,恒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数学表达式为:_∑i 入=∑i 出。 4、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又称为__基尔霍夫电压定律_,其内容是__任一时刻,对于电路中任一回路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_,数学表达式:________∑u=0_________。 5、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入)任一节点或封闭面的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6、等效电路的电阻R0是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均置零(理想

第二章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2章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初步 1. 设有如下语句,请用相应的谓词公式分别把他们表示出来:s (1)有的人喜欢梅花,有的人喜欢菊花,有的人既喜欢梅花又喜欢菊花。 解:定义谓词d P(x):x是人 L(x,y):x喜欢y 其中,y的个体域是{梅花,菊花}。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P(x)→L(x, 梅花)∨L(x, 菊花)∨L(x, 梅花)∧L(x, 菊花)) (2) 有人每天下午都去打篮球。 解:定义谓词 P(x):x是人 B(x):x打篮球 A(y):y是下午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a (?x )(?y) (A(y)→B(x)∧P(x)) (3)新型计算机速度又快,存储容量又大。 解:定义谓词 NC(x):x是新型计算机 F(x):x速度快 B(x):x容量大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NC(x)→F(x)∧B(x)) (4) 不是每个计算机系的学生都喜欢在计算机上编程序。 解:定义谓词 S(x):x是计算机系学生 L(x, pragramming):x喜欢编程序 U(x,computer):x使用计算机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 (?x) (S(x)→L(x, pragramming)∧U(x,computer)) (5)凡是喜欢编程序的人都喜欢计算机。 解:定义谓词 P(x):x是人 L(x, y):x喜欢y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P(x)∧L(x,pragramming)→L(x, computer)) 2 请对下列命题分别写出它们的语义网络: (1) 每个学生都有一台计算机。 解: (2) 高老师从3月到7月给计算机系学生讲《计算机网络》课。 解: (3) 学习班的学员有男、有女、有研究生、有本科生。 解:参例2.14 (4) 创新公司在科海大街56号,刘洋是该公司的经理,他32岁、硕士学位。 解:参例2.10 (5) 红队与蓝队进行足球比赛,最后以3:2的比分结束。 解:

含答案及解析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复习题集第二章第一节施工许可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复习题集第二章第一节 ?1Z302000 施工许可法律制度 1Z302010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制度 1.我国对建设工程开工条件的审批,存在着领发施工许可证和批准开工报告两种形式。 多数工程由建设单位依法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对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开工的建设项目都将被责令改正;对不符合开工条件的,责令停工,可以处以罚款。工程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下或者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建筑工程以及抢险救灾工程、临时性房屋建筑和农民自建低层住宅工程,不需要办理施工许可证。 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批准开工报告的建筑工程不重复办理施工许可证。 2.《建筑法》规定,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已经办理该建筑工程 用地批准手续;(2)在城市规划区的建筑工程,已经取得规划许可证;(3)需要拆迁的,其拆迁进度符合施工要求;(4)已经确定建筑施工企业;(5)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6)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7)建设资金已经落实;(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例如新增的依法实行强制性监理和消防设计审核的规定等。此外,审批开工报告的工程,主要是审查:(1)资金到位情况;(2)项目的市场预测情况;(3)设计图纸是否满足施工要求;(4)现场条件。 3.建设单位应当自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3个月内开工,否则应向发证机关申请延期, 延期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3个月。在建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自中止施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向发证机关报告,并按照规定做好建筑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建筑工程恢复施工时,应当向发证机关报告;中止施工满一年的工程恢复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报发证机关核验施工许可证。实行开工报告审批的工程因故不能按期开工超过6个月的,应重新办理开工报告审批手续。 4.建设单位为规避办理施工许可证将工程项目分解发包擅自施工,或者采用虚假证明骗 取施工许可证,或者伪造、涂改施工许可证,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一单项选择题 1.建设工程实行施工许可制度,主要是为了( )。 A.调控同期开工项目的数量 B.调控同期在建项目的规模 C.防止施.工单位违法转包工程 D.确保工程项目符合法定的开工条件

DS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线性表 2.1 填空题 (1)一半插入或删除的位置 (2)静态动态 (3)一定不一定 (4)头指针头结点的next 前一个元素的next 2.2 选择题 (1)A (2) DA GKHDA EL IAF IFA(IDA) (3)D (4)D (5) D 2.3 头指针:在带头结点的链表中,头指针存储头结点的地址;在不带头结点的链表中,头指针存放第一个元素结点的地址; 头结点:为了操作方便,在第一个元素结点前申请一个结点,其指针域存放第一个元素结点的地址,数据域可以什么都不放; 首元素结点:第一个元素的结点。 2.4已知顺序表L递增有序,写一算法,将X插入到线性表的适当位置上,以保持线性表的有序性。 void InserList(SeqList *L,ElemType x) { int i=L->last; if(L->last>=MAXSIZE-1) return FALSE; //顺序表已满 while(i>=0 && L->elem[i]>x) { L->elem[i+1]=L->elem[i]; i--; } L->elem[i+1]=x; L->last++; } 2.5 删除顺序表中从i开始的k个元素 int DelList(SeqList *L,int i,int k) { int j,l; if(i<=0||i>L->last) {printf("The Initial Position is Error!"); return 0;} if(k<=0) return 1; /*No Need to Delete*/ if(i+k-2>=L->last) L->last=L->last-k; /*modify the length*/

最新第二章习题及答案资料

化工原理练习题 五.计算题 1. 密度为的盐水,以25m3.h-1的流量流过内径为75mm的无缝钢管。两液面间的垂直距离为25m,钢管总长为120m,管件、阀门等的局部阻力为钢管阻力的25%。试求泵的轴功率。假设:(1)摩擦系数λ=0.03;(2)泵的效率η=0.6 1.答案***** Z1+u2/2g+P1/ρg+He=Z2+u2/2g+P2/ρg+∑H f =0,=25m,u,u,= ∴=+=25+ =(λ×l/d×ug)×1.25 u=V/A=25/(3600×0.785×(0.07 5)) = =((2×9.81)×1.25 =7.567m盐水柱 =25+7.567=32.567m ==25×32.567×120 0/(3600×102) =2.66kw N轴==2.66/0.6=4.43kw 2.(16分) 如图的输水系统。已知管内径为d=50mm, 在阀门全开时输送系统的Σ(l+le ) =50m,摩擦系数可取λ=0.03,泵的性能曲线,在流量为 6 m3.h-1至15 m3.h-1范围内可用下式描述: H=18.92-0.82Q2.,此处H为泵的扬程m,Q为泵的流量m3.h-1,问: (1)如要求流量为10 m3.h-1,单位质量的水所需外加功为多少? 单位重量的水所需外加功为多少?此泵能否完成任务? (2)如要求输送量减至8 m3.h-1 (通过关小阀门来达到),泵的轴功率减少百分之多少?(设泵的效率变化忽略不计) 答案***** ⑴-1] Σhf =λ[Σ(l+le )/d](u2/2) =0.03×(50/0.05)(1.4152/2)=30.03 - 2 W=Z2g+Σhf 1 - H需要=W/g=128.13/9.81=13.06[m] 而H泵=18.92-0.82 H泵>H需故泵可用 ⑵N=H泵Q泵ρg/η ρg/η=常数 ∴N∝H泵Q泵N前∝13.746×10 H泵后=18.92-0.82(8)0 . 8 =14.59 N后∝14.59×8 N后/N前=14.59×8/(13.746×10)=0.849

建筑环境学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

1. 为什么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座北朝南的原则,而南方(尤其是华南地区)住宅并不严格遵守此原则? 纬度位置决定太阳高度角。南方地区太阳高度角一年四季都较高,而北方地区的太阳高度角具有夏季高冬季低的特点,因此,坐北朝南的格局有利于在夏季减少日射得热,冬季增加日射得热,达到冬暖夏凉的目的。北方地区采用坐北朝南的第二个原因是避北风。 2. 是空气温度改变导致地面温度改变,还是地面温度改变导致空气温度改变? 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导致空气温度的改变。太阳的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超过90%)。而空气对于这部分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体,所以太阳穿过空气时导致空气的升温很小。 地面和空气的对流热交换是空气温度气温升降的直接原因。地面在接受大量太阳辐射后,温度升高,与地表直接接触的空气层,由于对流换热作用而被加热,被加热的空气层又通过自然对流作用将热量转移到更高层的空气,从而导致了空气的升温。气温降低的过程也大体类似。 注意:地面因接收太阳辐射而升温所导致的长波辐射对空气的加热作用是一种次要因素。 3. 晴朗的夏夜,气温25℃,有效天空温度能达到多少?如果没有大气层,有效天空温度应该是多少? 根据书中有效天空温度估算式(2-23)有效天空温度与近地面气温和空气的发射率有关,空气发射率又与露点温度有关,露点温度又与气温和相对湿度(或含湿量)有关,假定在晴朗的夏夜,气温为25℃,相对湿度在30%-70%之间,则t dp=6℃-19℃,有效天空温度t sky=7℃-14℃。在

某些极端条件下,t sky可以达到0℃以下。 如果没有大气层,有效天空温度应该为0 K。 4. 为什么晴朗天气的凌晨树叶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 晴朗天气下有效天空温度低,树叶朝上的表面与天空辐射换热强烈,同时凌晨也是空气气温最低的时候,如果此时树叶表面的温度低于环境空气的露点温度,就会有结露的现象发生,如果低于0℃则会结霜。 5. 采用低反射率的下垫面对城市热岛有不好的影响。如果住宅小区采用高反射率的地面铺装是否能够改善住区的微气候?为什么? 能起到一定改善作用。高反射率地面(吸收率和发射率低)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较少,温升较低,从而对近地面空气的加热作用较小,对城市热岛效应有一定缓解作用(马赛克建筑)。但微气候涉及建筑物周围特定地点的气温、湿度、风速、阳光等多种参数,高反射率地面铺装可能会带来光污染。 6. 水体和植被对热岛现象起什么作用?机理是什么? 能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水体和植被下垫面本身吸收的太阳辐射能较砖石混凝土下垫面就少,同时,由于水体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通过潜热的形式带走大量热量,使得自身温度较低,对近地表空气具有降温作用,从而能够对城市热岛效应起到一定缓解作用。此外,蒸发和蒸腾作用,将大量水气带入空气,增加了空气湿度,使人感觉更舒适。

最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版)》第二章习题及答案上课讲义

一、单选题 1. 人生态度是指: A. 人们为什么活着 B. 人究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 C. 人们对人生问题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D. 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 2.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 A. 个体的人对社会、他人所作出的贡献 B. 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C. 个体对社会的贡献和个体对社会的索取的统一 D. 个体的人向社会的索取 3. 在人生道路上,任何人都要面对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下列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回答: A. 人必须消极地依赖自然 B. 人来源于自然,但又凌驾于自然之上 C. 人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D.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干涉自然的范围在逐步缩小 4. 在人生的社会价值中居于第一位的是: A.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 个人对社会的索取和占有 C.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D. 社会对个人的肯定和支持 D. 社会对个人的肯定和支持 5. 任何人都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 A. 人生目的 B. 人的本质 C. 人生道路 D. 人生态度 6. 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评价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第一位的是看他:回答: A. 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 从社会获得的尊重和满足 C. 是否选择了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 D. 从事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思想动机 7. 是影响人际交往的严重心理障碍,是交往的大敌。: A. 自弃 B. 自信 C. 自强 D. 自负 8. 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即所谓“身心健康”。下列表现中,属于心理健康的是: A. 能够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B. 能够抵御一般传染性疾病的侵袭

第二章 习题及答案

电工学第二章习题 一、填空题 1. 两个均为40得电容串联后总电容为80 ,它们并联后得总电容为20 。 2、表征正弦交流电振荡幅度得量就是它得最大值;表征正弦交流电随时间变化快慢程度得量就是角频率ω;表征正弦交流电起始位置时得量称为它得初相。三者称为正弦量得三要素。 3、电阻元件上任一瞬间得电压电流关系可表示为u = iR ;电感元件上任一瞬间得电压电流关系可以表示为;电容元件上任一瞬间得电压电流关系可以表示为。由上述三个关系式可得, 电阻元件为即时元件; 电感与电容元件为动态元件。 4、在RLC串联电路中,已知电流为5A,电阻为30Ω,感抗为40Ω,容抗为80Ω,那么电路得阻抗为50Ω,该电路为容性电路。电路中吸收得有功功率为750W ,吸收得无功功率又为1000var 。 二、选择题 1、某正弦电压有效值为380V,频率为50Hz,计时始数值等于380V,其瞬时值表达式为( B ) A、V; B、V; C、V。 2、一个电热器,接在10V得直流电源上,产生得功率为P。把它改接在正弦交流电源上,使其产生得功率为P/2,则正弦交流电源电压得最大值为( D ) A、7、07V; B、5V; C、14V; D、10V。 3、提高供电电路得功率因数,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D ) A、减少了用电设备中无用得无功功率; B、减少了用电设备得有功功率,提高了电源设备得容量; C、可以节省电能; D、可提高电源设备得利用率并减小输电线路中得功率损耗。 4、已知A,)A,则( C ) A、i1超前i260°; B、i1滞后i260°; C、相位差无法判断。 5、电容元件得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 A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6、在RL串联电路中,UR=16V,UL=12V,则总电压为( B ) A、28V; B、20V; C、2V。 7、RLC串联电路在f0时发生谐振,当频率增加到2f0时,电路性质呈( B ) A、电阻性; B、电感性; C、电容性。 8、正弦交流电路得视在功率就是表征该电路得( A ) A、电压有效值与电流有效值乘积; B、平均功率; C、瞬时功率最大值。 9已知某正弦交流电压得期为10 ms,有效值为220 V,在t = 0时正处于由正值过渡为负值得零值,则其表达式可写作( B )。 (a) u = 380sin(100 t+180?) V (b) u =-311sin200πt V (c) u = 220sin(628 t+180?) V 10某正弦电流得有效值为7、07 A,频率f =100 Hz,初相角? = -60?,则该电流得瞬时表达式为( C )。 (a) i = 5sin( 100 πt-60? ) A (b) i = 7、07sin( 100 πt+30? ) A (c) i = 10sin( 200 πt-60? ) A 11与电流相量对应正弦电流可写作i = ( B )。 (a) 5 sin(ωt+53、1?) A (b) sin(ωt+36、9?)A (c) sin(ωt+53、1?)A 12用幅值(最大值) 相量表示正弦电压u = 537sin(ωt-90? ) V 时,可写作( A )。

建设法规-第二章练习题答案

第二章第一节 练习一 1.施工许可证的申请领取,负责单位是(建设单位)。 2.建设项目的投资者是(建设单位)。 练习二 1.下列不需要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工程是(抢险救灾等工程)。 2.通常情况下,下列需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工程是(大型体育场馆)。 3.工程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下或者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建筑工程,必须办理施工许可证。(错) 4.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是施工单位符合各种施工条件、允许开工的批准文件,是建设单位进行工程施工的法律凭证,也是房屋权属登记的主要依据之一。(对) 5.建设单位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向计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准予开工的文件指的是(开工报告)。 练习三 1.建设单位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应当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增设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其他条件。(对) 练习四 1.施工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三个月)。 2..施工许可证可以申请延期,但是,这种延期最多只能延期两次,每次不能超过(三个月)。 3.施工,是指建设工程开工后,在施工过程中因特殊情况的发生而中途停止施工的情形。(对) 4.中止施工满一年的建筑工程恢复施工前,建设单位不用报发证机关核验施工许可证。(错) 练习五

1.建设单位伪造或者涂改施工许可证的,由发证机关责令停止施工,并处100 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罚款。(错) 2.骗取和伪造施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 第二章第二节 练习一 施工单位的资质等级,是施工单位建设业绩、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资金数量、技术装备等综合能力的体现。(对) 施工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对) 练习二 1.工程建设活动属于一般的经济活动,其从业单位所具备条件不会影响到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错) 2.从事工程建设活动的单位必须符合相应的资质条件。(对) 3.《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中规定,一级企业净资产不低于(1亿元)。练习三 1.施工总承包资质等级一般分为(四级)。 2.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三个序列,不包括(施工分包资质)。 练习四 1.下列不属于企业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应当提交材料的一项是(企业成立年限证明文件)。 2.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企业继续从事建筑施工活动的,应当于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3个月前,向原资质许可机关提出延续申请。(对”) 练习五 1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企业,应当保持资产、主要人员、技术装备等方面满足相应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要求的条件。(对)

第二章部分习题答案

习题 6、试从动态性、并发性和独立性上比较进程和程序。 答:(1)从动态性角度:进程的实质是进程实体的一次执行过程,因此,动态性是进程的最基本的特征。动态性还表现在:“它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由撤消而消亡”。可见,进程实体有一定的生命期,而程序则只是一组有序指令的集合,并存放于某种介质上,其本身并不具有运动的含义,因而是静态的。(2)从并发性角度:这是指多个进程实体同存于内存中,且能在一段时间内同时运行。并发性是进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成为OS的重要特征。引入进程的目的也正是为了使其进程实体能和其它进程实体并发执行;而程序(没有建立PCB)是不能并发执行的。 (3)从独立性角度:在传统的OS中,独立性是指进程实体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独立分配资源和独立接受调度的基本单位。凡未建立PCB的程序都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参与运行。 7、试说明PCB的作用,为什么说PCB是进程存在的惟一标志? 答:(1)进程控制块PCB的作用是使一个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行的程序(含数据),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一个能与其它进程并发执行的进程。(2)在进程的整个生命期中,系统总是通过PCB对进程进行控制的,亦即,系统是根据进程的PCB而不是任何别的什么而感知到该进程的存在的。所以说,PCB 是进程存在的惟一标志。 9、为什么要引入挂起状态?该状态有哪些性质? 答:引入挂起状态的原因:(1)终端用户的请求。(2)父进程请求。(3)负荷调节的需要。(4)操作系统的需要。 处于挂起状态的进程最大的特点是主动放弃CPU调度。引入挂起状态后,进程状态转换图中增加了活动阻塞、静止阻塞、活动就绪、静止就绪四个状态,并增加了活动就绪与静止就绪之间的相互转换,活动阻塞与静止阻塞之间的相互转换。 16、进程在运行时存在哪两种形式的制约?并举例说明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