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平板探测器性能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X-Ray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基板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X-Ray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基板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X-Ray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基板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 X-Ray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基板的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人们对医学检查、工业无损检测等领域需求的不断增加,X-Ray 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探测技术。

而其探测效率、灵敏度、分辨率等指标,则与其使用的基板密切相关。

因此,探究X-Ray 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基板的性能及优化方案,对其应用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拟以提高X-Ray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的空间分辨率为主要研究内容,其中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调研各类X-Ray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基板性能指标、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2.设计制备一种新型X-Ray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基板,利用先进的材料和制备工艺,提高其空间分辨率及探测效率,实现性能的优化。

3.测试样品的性能表现,如空间分辨率、探测效率等指标,并进行性能分析和比较。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主要旨在提高X-Ray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的性能,尤其是空间分辨率指标,对于推动医学、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本研究也对新型材料和制备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实践的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四、研究方法1.研究文献的调研和分析。

2.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基板制备工艺、实验条件设置、性能测试等。

3.制备新型X-Ray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基板,利用X-Ray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工作原理对样品进行表征。

4.通过对比实验,分析新型X-Ray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基板性能指标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五、预期目标和进度安排1.预期目标实现X-Ray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基板目前存在的空间分辨率瓶颈,优化其性能指标,提高其应用价值。

2.进度安排第一年:调研、理论研究、基板材料筛选和制备工艺优化。

第二年:制备新型X-Ray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基板样品,进行性能测试。

第三年:进一步分析性能指标变化规律,总结并撰写研究成果。

数字射线检测系统平板探测器响应特性的研究

数字射线检测系统平板探测器响应特性的研究

数字射线检测系统平板探测器响应特性的研究数字射线检测(DR)方法优点明显,比如量子检测效率较高、动态范围比较大、成像速度较快等。

这种方法在工业和医学无损检测中,运用非常广泛,DR系统主要成像设备是平板探测器,由于受到制造工艺和散射等因素的限制,导致了DR系统空间分辨率比较差,量子、结构噪声的干扰会严重影响图像质量。

所以设法改善图像质量就变得尤为重要。

掌握平板探测器的响应特性可以大大提高影像质量,降低剂量,提高检测效率,本文研究平板探测器对X射线的能量和强度响应特性,为数字射线检测技术提供指导。

标签:数字射线检测;平板探测器;成像设备;响应特性0 引言射线照相技术的可靠性较强,现在已经在各个领域的无损检测中广泛应用。

数字平板直接成像(Director Digital Panel Radigraphy,DR),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X射线数字化成像技术,具有快速成像,成像质量高、成像区域均匀,动态范围,空间分辨率和灵敏度高等优点,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可能取代传统胶片成像的成像技术[1]。

DR检测在医学疾病诊断和工业检测评价领域发挥重大作用,获取高质量图像一直是DR技术的研究热点。

采用平板探测器的DR 检测系统中,平板探测器响应特性的研究对图像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 DR简介自动1895年伦琴发现射线后,射线照相技术边逐步的运用到了无损检测中去,由于其可靠性较强,所以应用愈加广泛。

射线检测是通过X射线等一系列的射线来根据射线在材料中的衰减规律和穿透力来找到材料内部存在的缺陷,对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测。

射线检测原理和技术的基础便是射线衰减规律,检测过程中能够生成和工件信息有关的检测图像。

在工程检测中,射线检测是使用最久的无损检测手段,在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运用都非常广泛。

射线胶片检测是吧射线胶片作为检测记录器进行记录,也是应用最早,当前使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射线检测技术。

然而胶片照相没法达到实时成像,并且胶片照相对胶片质量的要求较高,这也导致了其成本较大。

平板式探测器和常规X射线数字化成像未来

平板式探测器和常规X射线数字化成像未来

平板式探测器和常规X射线数字化成像未来
郭长运
【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
【年(卷),期】2002(017)002
【摘要】本文综合论述、分析和讨论了平板检测器 ( FPD) 主要组成部分和整体检测器工作机理、优良特性和现有水平. 将用于数字化 X射线摄影 ( DR) 的 FPD和传统射线摄影用胶片 - 增感屏系统 ( 简称屏 - 片系统 ) 进行了比较.提及了 FPD DR系统代表着数字摄影系统优点且较其它系统具有优势 . 将用于数字化 X射线透视 ( DF) 的 FPD和传统射线透视用图像增强器 - 摄像器件系统 ( 简称 IIT系统 ) 进行了对比,也简述了 FPD DR和 DF系统某些产品的应用 . 文中分析认为 , 未来常规X射线成像系统是和 FPD技术联系在一起的 .
【总页数】8页(P1-8)
【作者】郭长运
【作者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10007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2
【相关文献】
1.全数字化乳腺X射线成像系统自动曝光控制可重复性及探测器均匀性检测 [J], 陈建新;付丽媛;梁永刚;倪萍;吴剑威;陈坚;李威;刘冰川;陈自谦
2.X射线光栅相衬成像中保留源光栅的探测器校正方法 [J], 胡仁芳;冯大敏;吴朝;高
昆;潘志云;刘刚
3.GEM探测器与X射线成像实验 [J], 周意;孙腊珍;孙金华
4.激光高能X射线成像中探测器表征与电子影响研究 [J], 张天奎;谭放;王少义;闫永宏;谷渝秋;于明海;董克攻;吴玉迟;杨靖;陈佳;卢峰;李纲;朱斌
5.数字化医疗影像质量原理系列讲座第四讲数字化X射线摄影成像设备影像质量控制与实施保证 [J], 冯庆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工业CT与二维X-Ray检测能力差异对比研究

工业CT与二维X-Ray检测能力差异对比研究

工业C T与二维X-R ay检测能力差异对比研究陈立明(丹东奧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辽宁丹东118009 )摘要:在搭建的7轴检测平台上,使用工业CT和二维X-Ray无损检测手段对压铸件采集图像数据进行相关检测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展示两种方式的实际差异,并对检测精度、检测效率和成像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工业C T检测可以清晰、准确、直观地展示被检测物体内部的结构、组成、材质及缺损状况,成像中缺陷清晰可见,且有量化分析;而二维X-Ray成像中缺陷不可见或不易见,无量化分析,极易发生漏检。

关键词:工业C T;二维X-R ay;成像;趋势;检测能力二维X-R a y是无损检测的一种重要的传统手段,主要利用X射线的穿透能力对物体内部进行非破坏性的成像,然而因物体内部复杂结构、有限的观测角度、成像路径上的堆叠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存在检测能力有限、缺陷尺寸测量不准确等缺点,很多情况下缺陷不易见,甚至不可见。

工业CT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对物体内部进行三维成像的无损检测设备,提供了传统二维实时X射线成像检测设备所没有的三维成像、物体内部尺寸测量、精准缺陷检测等功能。

本文在实际的二维X-R a y与C T成像系统中采集图像数据并进行相关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数据说明两种方式的实际差异,对行业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见解。

1实验平台1.1实验平台间介本文实验基于已搭建完成的工业C T与二维X-R a y系统,其内部主要的机械运动结构设计图及实物图如图1所示,使用的是C o m et公司的320k V的金属陶瓷管,焦点尺寸0.4/1.0; Varex公司的X射线平板探测器,成像视野是250m m x 300m m;机械平台为7轴,具有较高的自由度,搭配了高精度转台,分辨率为0.005度。

选取了一定数量的铝压铸件作为测试样品,由图2可以看出,二维X-R a y成像上几乎看不到缺陷,隐约可以看到样品表面的凸凹字样。

相比较,CT成像上不仅可以作者简介:陈立明(1983-),男,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是X射线无损检测电气控制及其自动化等。

浅谈几种X射线探测器比较

浅谈几种X射线探测器比较

浅谈几种X射线探测器比较作者:高智崛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15期摘要:X射线探测一直以来是探测领域的重点难点,对X射线探测的侧重点不同,所使用的探测器也多种多样,本文主要比较几种X射线探测器的性能和优缺点。

关键词:X射线;探测器;性能一、引言自从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高能射线对于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现已在环境监测、医学诊断、工业无损检测、安全检查、核科学与技术、天文观测以及高能物理等领域广泛应用。

高能射线的探测是高能射线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不断发展高能射线探测材料和高性能探测技术是目前高能射线应用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高能射线探测器已经经历了气体探测器、闪烁体探测器和半导体探测器三代探测器,其中气体探测器因其体积大和探测效率低而逐渐被闪烁体探测器和半导体探测器所取代。

二、X射线的产生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研究阴极射线时,为保证放电管既不漏光又不被外界可见光影响,他将门窗封起来,然后涂上黑色颜料,放电管也用黑纸包住。

接通电源后的确没有发现可见光的踪迹,但是在切断电源的时候,产生了一个难以置信的现象,一块荧光屏上发出了一道亮光,并且把荧光屏由近及远移动,荧光依然存在。

由于阴极射线传播距离有限,他认为这是一种新型的射线,于是将这种射线命名为X射线。

X射线的发现为放射性的发现开创了先河,揭开了20世纪物理学革命的序幕,是现代物理学的产生的重要标志。

正如太阳光包含有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许多不同波长的光一样,X光管中高速电子打靶产生的X光子同样不是单一波长(单色)的,而是包含有许多不同波长的X光子,构成连续的X光谱。

从理论上讲,任何高速带电粒子被突然阻止,都将有韧致辐射产生,原理图如图1。

高速的自由电子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撞击阳极靶上,产生的X光子具有不同的能量,使得产生的X射线组成复杂,具有不同的强度和能量。

X射线管(图1)是X射线机产生X射线的终端元件,其基本作用的是将电能转化为X 射线。

平板探测器X射线数字成像质量

平板探测器X射线数字成像质量

摘 要:以提高 图 质量为 目的, 像 对平板探测器数字成像 系统进行全 面分析 , 讨其成像 质量 的影 响因素, 为几何 探 认
结构和噪声是影响成像质量 的主要 因素 , 并建 立相应 的数学模 型. 以此为基础 , 用约束最小 二乘方滤波器 对降质 采 后 的图像进行 滤波复原. 仿真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数学模 型是有效 的, 复原后图像 的质量 一定程度上得到 了改善. 关键词 :平板探测器 ;X射 线;数字成像 ;噪声;图像质量
Ab ta t no d rt n a c h g u l y h a t r h t fe t h ma i gq aiywe eds u s d sr c :I r e o e h n et ei eq a i ,t efco st a fc ei gn u l r ic s e ma t a t t
文章编号 :1 7-1 6 20 )20 2—5 6 35 9 (0 7 0 -0 00
平板探测 器 x射线数字成像质量
马跃洲h , 艾维平 ,张 昌青
(.兰州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院, 2 兰州理工大学 甘肃省有色金属新 材料省部共建 国家重点实验室 , 甘肃 兰州
有许多优点 , 例如无边缘几何畸变、 存储方便可靠 , 量子检测效率高 、 系统噪声小 、 灵敏度和分辨率高 、 动态 范 围及成 像 面积较大 、 可编程控 制特 性 、 用 有 应
灵活和实时成像等. 它是 目前 唯一可 以取代传统胶 片照相的技术 , 近年来逐步在工业无损探伤领域 中 得到 应用 . ¨ 在 x射线平板探测器数字成像检测系统 中, 因 受各种硬件设备 的制 约, 图像存在 噪声大 、 其 反差
Ke r s:fa a e e e t r y wo d ltp n ld tco ;X-a ;dgt l ma ig;n ie ma eq ai ry ii gn ai os ;i g u l y t

浅谈数字化X线影像特点及平板探测器

浅谈数字化X线影像特点及平板探测器

浅谈数字化X线影像特点及平板探测器00一、数字化X线影像(DR)的特点及优点1、数字影像(DR)具有图像清晰细腻、高分辨率、广灰阶度、信息量大、动态范围大。

2、密度分辨率高、获取更多影像细节是数字化X线影像(DR)优于普通放射影像最重要的特点。

3、DR投照速度快,运动伪影的影响很小。

尤其对于哭闹易动的儿童和不耐屏气的老年患者。

4、DR成像具有辐射小。

由于数字化X线影像(DR)的平板探测器的灵敏度远高于普通X线片,所以它只需要比较小的能量就可获得满意的图像。

拍摄数字化X线影像(DR)要比普通影像辐射量减少30%-70%。

5、数字化影像对骨结构、关节软骨及软组织的显示优于传统的X线影像,数字化影像易于显示纵膈结构如血管和气管,对结节性病变的检出率高于传统的X线影像。

二、平板探测器的原理及性能分析平板探测器是DR的核心部件,平板探测器从能量转换方式可以分为两种: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indirectFPD)和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directFPD)。

1、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间接FPD的结构主要是由闪烁体或荧光体层加具有光电二极管作用的非晶硅层(amorphousSilicon,a-Si)再加TFT阵列构成。

其原理为闪烁体或荧光体层经X射线曝光后,将X射线光子转换为可见光,而后由具有光电二极管作用的非晶硅层变为图像电信号,最后获得数字图像。

在间接FPD的图像采集中,由于有转换为可见光的过程,因此会有光的散射问题,从而导致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及对比度解析能力的降低。

闪烁体目前主要有碘化铯(CsI,也用于影像增强器),荧光体则有硫氧化钆(GdSO,也用于增感屏)。

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通常有以下几种结构:①碘化铯(CsI)+a-Si(非晶硅)+TFT:当有X射线入射到CsI闪烁发光晶体层时,X射线光子能量转化为可见光光子发射,可见光激发光电二极管产生电流,这电流就在光电二极管自身的电容上积分形成储存电荷.每个象素的储存电荷量和与之对应范围内的入射X射线光子能量与数量成正比。

CR以及两种DR平板探测器X线摄影系统的使用比较

CR以及两种DR平板探测器X线摄影系统的使用比较

CR以及两种DR平板探测器X线摄影系统的使用比较牛克伟【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1(017)010【摘要】目的:探讨CR以及两种平板探测器X线摄影系统的应用价值.方法:取本院CR照片和两种平板探测器X线摄影照片各500份,由我科五位主治医师及一位副主任医师对照片进行分析,并根据三种设备摄影技术的操作方便程度、成像速度、摄影条件大小、照片质量清晰度、对比度和噪声、设备质量和设备购置成本、性价比等进行打分,并另请两位摄影技师对设备性能进行评分.结果:CR照片甲级片率71%,非晶硒平板探测器DR摄影设备甲级片率82%,非晶硅平板探测器DR摄影设备甲级片率85%.CR综合得分89分,非晶硒平板探测器DR摄影设备综合得分92分,非晶硅平板探测器DR摄影设备综合得分94分.结论:DR设备照片质量、工作效率、成像速度明显优于CR.但CR技术灵活,能配合床边机、普通X线机、普通口腔全景X线机、普通钼靶X线机使用.非晶硒平板探测器DR摄影设备U型臂使用灵活、方便,对室内温度要求较高,容易故障.非晶硅平板探测器DR单纯悬吊臂摄影设备转换立卧位使用欠灵活,照片质量、照片层次感最好.【总页数】4页(P42-45)【作者】牛克伟【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桓台分院,恒台,256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相关文献】1.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使用的两种非银成像材料 [J], 刘惕生2.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使用的两种非银成像材料 [J], 刘惕生3.30例非晶体硒平板探测器DR与CR胸腰段脊柱成像的比较 [J], 曾勇明;张志伟;陆云峰;刘佐贤;彭玉兰;黄永火4.数字X线摄影(DR)和计算机X线摄影(CR)的应用比较与评价 [J], 陈德基; 林建华5.基于平板探测器的DR系统原理及使用维护 [J], 杨东;刘妙芳;潘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R以及两种DR平板探测器X线摄影系统的使用比较

CR以及两种DR平板探测器X线摄影系统的使用比较

CR以及两种DR平板探测器X线摄影系统的使用比较摘要:目的对比分析CR以及两种DR平板探测器X线摄影系统的使用价值。

方法择取我院CR以及两种DR平板探测器X线摄影系统拍摄的照片各400份,由我科1名副主任医师与5名主治医师对所选摄片进行统一分析,对三种设备的使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比较,另外由2名摄影技师评估三种设备的性能。

结果经过分析和评估结果显示,CR、非晶硒平板探测器DR、非晶硅平板探测器DR的甲级片率分别为71.00%、82.00%、85.00%;CR、非晶硒平板探测器DR、非晶硅平板探测器DR的综合得分分别为89分、92分、94分。

结论从工作效率、摄片质量以及成像速度上来看,DR优于CR,但从灵活性上来看,CR优于DR,且CR可以与普通X线机、普通钼靶X线机、床边机、普通口腔全景X线机配合使用。

关键词:CR;非晶硒平板探测器DR、非晶硅平板探测器DR[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use value of CR and two kindsof DR plate detector X-ray systems. Methods:will pick our CR system and two kinds of DR flat-panel detector X-ray photography 400 copies of pictures taken by our department of doctor of vice director of 1 and 5 attending surgeon unified analysis of the selected radiography,the use of three kinds of equipment valu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the other by two cinematographer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three types of equipment. Results:after analysis and evaluation,CR,non-crystalline selenium flat detector DR and non-crystalline silicon flat detector DR were 71.00%,82.00% and 85.00% respectively. The comprehensive scores of DR and amorphous silicon flat detector DR were 89,92 and 94 respectively. Conclusion:from the efficiency,quality of radiography and imaging speed point of view,DR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R,but from the point of flexibility,CR is better than that of DR,and CR can with ordinary X-ray machine,ordinary molybdenum target X-ray machine,machine bed,common oral panoramic X-ray machine.[key words] CR;Non-crystalline selenium flat detector DR and amorphoussilicon flat detector DR.近些年,X射线平板探测器得到进步和发展,并在基层医院中逐渐应用开来,且在乡镇医院中CR摄像技术得到应用。

2023年我国数字化X射线平板探测器行业现状:非晶硅为医疗领域技术主流

2023年我国数字化X射线平板探测器行业现状:非晶硅为医疗领域技术主流
2.数字化X射线平板探测器市场规模增长迅猛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X射线平板探测器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据统计,中国数字化X射线平板探测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市场规模已达到1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0亿元人民币。
3.中国X射线平板探测器行业依赖非晶硅技术,未来可能有新突破目前,中国数字化X射线平板探测器行业主要采用非晶硅技术,该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大多数医疗诊断需求。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新技术应用于该领域,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发展历程
中国数字化X射线平板探测器行业现状:
自X射线平板探测器技术诞生以来,我国已经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以下是中国数字化X射线平板探测器行业的发展历程:
1. 技术引入与研发阶段(20世纪80年代-2010年)在20世纪80年代,X射线平板探测器技术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但由于技术难度较大,国内企业主要以研发为主。2010年以后,随着国内科研实力的增强,一些企业开始逐渐掌握相关技术并开始量产。
3.稳步增长,政策扶持,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50亿元首先,我国数字化X射线平板探测器市场规模正在稳步增长。由于国家政策对医疗行业的扶持以及国内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据统计,2019年我国数字化X射线平板探测器市场规模约为3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0%左右。
中国X射线平板探测器行业技术突破(1)技术进步:近年来,中国数字化X射线平板探测器行业在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例如,新型探测器的研发、高分辨率图像的生成、低剂量技术的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国数字化X射线平板探测器行业关注技术趋势,推动发展(2)技术趋势:未来,中国数字化X射线平板探测器行业将继续关注技术趋势,如更先进的探测器材料、更高效的图像处理算法、更低的辐射剂量等。这些技术趋势将有助于提高设备的性能,降低成本,并推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2种平板探测器在床旁摄影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2种平板探测器在床旁摄影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2种平板探测器在床旁摄影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杜其聪;杨承欢;罗春材【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py,DR)无线平板探测器在床旁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由无线平板探测器和有线平板探测器分别采集的175张床旁胸部正位片,依照X线的照片评分标准利用双盲法对X 线照片进行质量分类,并统计其各自所占的比例.结果:2种探测器分别采集的175张床旁胸部正位片中,使用无线平板探测器采集的图像甲级片率为93.1%,乙级片率为6.9%,无丙级片及废片;使用有线平板探测器采集的图像甲级片率为81.1%,乙级片率为15.4%,丙级片率为3.5%,无废片.结论:DR无线平板探测器所采集的图像能提供更加优质的影像资料,而且操作更加方便,更有利于提高床旁检查的图像质量.【期刊名称】《医疗卫生装备》【年(卷),期】2016(037)001【总页数】3页(P71-73)【关键词】数字化X线摄影;无线平板探测器;非晶硅;图像质量【作者】杜其聪;杨承欢;罗春材【作者单位】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R445随着医学影像设备和计算机的高速发展,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已经普遍应用于临床。

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以检测效率高,成像速度快,图像质量清晰,图像对比度分辨力与空间分辨力高,图像的处理、存储和传输快等优势,近年来得到了很大发展[1]。

目前,应用于普通X线摄影的平板探测器因构成的材料不同分为非晶硒平板探测器和非晶硅平板探测器。

平板探测器作为DR系统的核心部件[2],它的发展成为数字化摄影发展的关键。

本文通过无线平板探测器与普通平板探测器在床旁摄影工作中的应用对比,探讨无线平板探测器在床旁摄影工作中的应用优势。

1.1 一般资料由无线平板探测器和有线平板探测器分别采集175张床旁胸片,175名患者均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期间ICU住院需重复检查的患者。

平板探测器性能测试及应用研究

平板探测器性能测试及应用研究

平板探测器性能测试及应用研究平板探测器性能测试及应用研究摘要:平板探测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物理实验和工程领域的重要探测器。

本文就平板探测器的性能测试及应用进行了研究。

首先介绍了平板探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对其性能测试方法进行了探讨,包括电离辐射测量、分辨率测试、线性范围测试、噪声水平测试等。

最后,对平板探测器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包括核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医学成像领域中的应用、空间探测和辐射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通过对平板探测器的性能测试和应用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潜力和局限,为其在各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1. 引言平板探测器是一种半导体探测器,利用感应电荷和电流产生的方法测量辐射的性质和强度。

它具有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能量分辨率高等优点,因此在物理实验和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平板探测器的性能和应用,本文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2. 平板探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平板探测器由P型和N型半导体材料组成,两者之间通过P-N 结连接。

当探测器受到辐射或粒子作用时,会产生离子化,使得P-N结区域中的电荷发生移动,产生电流。

通过测量这个电流的强度和性质,就可以确定辐射的能量和性质。

3. 平板探测器的性能测试方法为了评估平板探测器的性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

首先是电离辐射测量,通过测量在探测器中产生的电荷量和电流,来确定辐射的能量和强度。

其次是分辨率测试,用于评估平板探测器对不同能量的辐射的分辨能力。

然后是线性范围测试,用于确定平板探测器在不同辐射强度下的线性响应范围。

最后是噪声水平测试,用于评估平板探测器的噪声水平,以确定信号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 平板探测器的应用研究平板探测器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是核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可以用于测量辐射源的能量和强度,研究核反应和粒子物理现象等。

其次是医学成像领域中的应用,可以用于X射线和伽马射线的检测和成像,帮助医生做出诊断。

各型平板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各型平板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各型平板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一)碘化铯/非晶硅型:概括原理:X线先经荧光介质材料转换成可见光,再由光敏元件将可见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最后将模拟电信号经A/D转换成数字信号。

具体原理:1、曝光前,先使硅表面存储阳离子而产生均一电荷,导致在硅表面产生电子场;2、曝光期间,在硅内产生电子-空穴对,且自由电子游离到表面,导致在硅表面产生潜在的电荷影像,在每一点上电荷密度与局部X线强度相当。

3、曝光后,X线图像被储存在每一个像素中;4、半导体转换器读出每一个素,完成模数转换。

优点:1、转换效率高;2、动态范围广;3、空间分辨率高;4、在低分辨率区X线吸收率高(原因是其原子序数高于非晶硒);5、环境适应性强。

缺点:1、高剂量时DQE不如非晶硒型;2、因有荧光转换层故存在轻微散射效应;3、锐利度相对略低于非晶硒型。

佳能DR已独家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荧光介质氧化钆,有效弥补和改善了上述缺点。

(二)非晶硒型概括原理:光导半导体直接将接收的X线光子转换成电荷,再由薄膜晶体管阵列将电信号读出并数字化。

具体原理:1、X 线入射光子在非晶硒层激发出电子-空穴对;2、电子和空穴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做反向运动,产生电流,电流的大小与入射的X线光子数量成正比;3、这些电流信号被存储在TFT的极间电容上,每一个TFT和电容就形成一个像素单元。

优点:1、转换效率高;2、动态范围广;3、空间分辨率高;4、锐利度好;缺点:1、对X线吸收率低,在低剂量条件下图像质量不能很好的保证,而加大X线剂量,不但加大病源射线吸收,且对X光系统要求过高。

2、硒层对温度敏感,使用条件受限,环境适应性差。

(三)CCD型概括原理:由增感屏作为X线的交互介质,加CCD来数字化X 线图像。

具体原理:以MOS电容器型为例:是在P型Si的表面生成一层SiO2,再在上面蒸镀一层多晶硅作为电极,给电极P型Si 衬底加一电压,在电极下面就形成了一个低势能区,即势阱。

新型X线探测器材料及性能评估

新型X线探测器材料及性能评估

新型 X 线探测器材料及性能评估第一部分X 线探测器材料概述 (2)第二部分新型材料研究背景与意义 (3)第三部分常见X 线探测器类型介绍 (6)第四部分新型X 线探测器材料分类 (8)第五部分无机半导体探测器材料特性 (10)第六部分有机半导体探测器材料特性 (13)第七部分薄膜晶体管(TFT)技术应用 (15)第八部分探测器性能评估方法与指标 (17)第九部分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20)第十部分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21)第一部分X 线探测器材料概述X 线探测器材料是实现X 射线成像的关键组成部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X 线探测器材料的研发和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X 线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电子-空穴对的产生与分离。

根据不同的物理过程和信号转换方式,X 线探测器可分为直接转换型和间接转换型两大类。

其中,直接转换型探测器将X 射线能量直接转化为电荷或电信号;而间接转换型探测器则需要通过闪烁体等中介物质将X 射线能量转化为可见光或其他形式的能量,然后再通过光电二极管等器件将这种能量转化为电信号。

常见的直接转换型X 线探测器材料包括硅(Si)、硒化镉(CdSe)、碲化镉(CdTe)和硒化锌镉(ZnCdSe)等半导体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和良好的线性响应特性,能够实现高分辨率和快速响应的X 射线成像。

然而,由于其成本较高、工艺复杂等原因,它们的应用范围相对较窄。

相比之下,间接转换型X 线探测器材料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常用的间接转换型X 线探测器材料主要包括碘化铯(CsI)、碘化铅(PbI2)和硫氧化钆(GdOS)等闪烁体材料。

这些闪烁体材料具有较低的成本、较宽的吸收范围和较好的发光特性,能够在低剂量条件下获得高质量的X 射线图像。

此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型X 线探测器材料,如钙钛矿材料、二维材料等。

例如,钙钛矿材料因其独特的光电性能和易于制备的特点,被广泛关注。

不同品牌的平板探测器的对比测试结果

不同品牌的平板探测器的对比测试结果
DALSA 6K 和 VAREX1512 对比测试报告
品牌
叠加 帧数
DALSA 6K 曝光时间 100ms 2304x2940 49.5um 放大倍率 3.5 倍
1
Varex1512 曝光时间 100ms 1944x1536 74.8um 放大SA 6K 清晰度明显优于 1512,噪声控制水平也优于 1512。在追求图像高质量和高速检测时可重点考虑 6K。 为什么要选圆柱形电池?圆柱形电池在线检测,追求的是高速高清晰,对于探测器的性能要求非常高,该样 品很好的评估探测器综合性能。 备注:图片大小可拉伸,以上图像均有原始数据,如果需要可以联系我们。
DALSA6K 和 Rayencn1512 对比测试报告
品牌 帧数 1
DALSA 6K 电池上表面离射线源的距离 170mm 电池上表面离射线源的距离 318mm 电压电流 90KV-147uA 曝光时间 100ms
RAYENCE1512 电池上表面离射线源的距离 175mm 电池上表面离射线源的距离 320mm 电压电流 90KV-150uA 曝光时间 100ms
2 3
10
结论:
DLASA 6K 噪声控制明显优于 RAYENCE 1512,图像的清晰度也好于 1512。 6k 单帧图像优势明显,当图像叠加到 10 帧时, 1512 图像开始变得清晰。 6K 适合于高速检测。
备注:图片大小可拉伸,以上图像均有原始数据,如果需要可以联系我们。

基于数字平板探测器的高能X射线成像实验研究

基于数字平板探测器的高能X射线成像实验研究

第29卷第6期2003年11月 光学技术OPTICAL TECHN IQU E Vol.29No.6Nov. 2003文章编号:100221582(2003)0620660204基于数字平板探测器的高能X 射线成像实验研究Ξ肖永顺,陈志强,张丽,康克军(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北京 100084)摘 要:为了将数字平板探测器应用到高能X 射线成像无损检测,通过实验研究了平板探测器的噪声和动态范围。

设计了基于平板探测器的高能X 射线成像系统。

通过实验研究了电子直线加速器对数字平板探测器图像采集的束流触发同步问题。

关键词:数字平板探测器;数字X 射线照相;同步触发中图分类号:TP751 文献标识码:AExperiment research on high energy X 2ray radiographybased on digital flat 2panel detectorXI AO Y ong 2shun ,CHE N Zhi 2qiang ,ZH ANGLi ,K ANG Ke 2jun(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Physics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apply digital flat 2panel detector to high energy X 2ray radiography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he experi 2ments are used to research on the noise and dynamic range characters.The design of high energy X 2ray radiography system based on the flat 2panel detector is presented.Experiment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of synchronized trigger between accelerator and flat 2panel detector is also discussed.K ey w ords :digital flat 2panel detector ;digital X 2ray radiography ;synchronized trigger1 引 言在工业生产中,采用X 射线无损检测技术对关键零部件进行质量检验是一个重要的生产环节。

DR技术比较与平板探测器知识(DOC)

DR技术比较与平板探测器知识(DOC)

平板探测器知识(一)在数字化摄片中,X线能量转换成电信号是通过平板探测器来实现的,所以平板探测器的特性会对DR图像质量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选择DR必然要考虑到平板探测器的选择。

平板探测器的性能指标会对图像产生很大的影响,医院也应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平板探测器。

DR平板探测器可以分为两种:非晶硒平板探测器和非晶硅平板探测器,从能量转换的方式来看,前者属于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后者属于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

非晶硒平板探测器主要由非晶硒层TFT构成。

入射的X射线使硒层产生电子空穴对,在外加偏压电场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在薄膜晶体管中形成储存电荷。

每一个晶体管的储存电荷量对应于入射X 射线的剂量,通过读出电路可以知道每一点的电荷量,进而知道每点的X线剂量。

由于非晶硒不产生可见光,没有散射线的影响,因此可以获得比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非晶硅平板探测器由碘化铯等闪烁晶体涂层与薄膜晶体管或电荷耦合器件或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构成它的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两步,首先闪烁晶体涂层将X线的能量转换成可见光;其次TFT或者CCD,或CMOS将可见光转换成电信号。

由于在这过程中可见光会发生散射,对空间分辨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虽然新工艺中将闪烁体加工成柱状以提高对X线的利用及降低散射,但散射光对空间分辨率的影响不能完全消除。

Ø 不同平板探测器的比较评价平板探测器成像质量的性能指标主要有两个:量子探测效率和空间分辨率。

DQE决定了平板探测器对不同组织密度差异的分辨能力;而空间分辨率决定了对组织细微结构的分辨能力。

考察DQE和空间分辨率可以评估平板探测器的成像能力。

(1)影响平板探测器DQE的因素在非晶硅平板探测器中,影响DQE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闪烁体的涂层和将可见光转换成电信号的晶体管。

首先闪烁体涂层的材料和工艺影响了X线转换成可见光的能力,因此对DQE 会产生影响。

目前常见的闪烁体涂层材料有两种:碘化铯和硫氧化钆。

比较研究升级后DR与普通X射线机高千伏尘肺摄片效果

比较研究升级后DR与普通X射线机高千伏尘肺摄片效果

比较研究升级后DR与普通X射线机高千伏尘肺摄片效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的升级和改进也成为了医学界的热门话题。

在放射学领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R)技术的出现,为医生们提供了更加清晰、精准的影像,从而提升了诊断和治疗的水平。

相比之下,普通X射线机的技术在某些方面可能略显滞后。

那么在升级后的DR技术与普通X射线机高千伏尘肺摄片效果方面究竟有何区别呢?本文将从技术原理、影像效果、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能够对两者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为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我们将从技术原理的角度来比较分析升级后的DR技术与普通X射线机高千伏尘肺摄片效果。

DR技术采用数字式平板探测器将X射线照射到患者体内后所形成的影像直接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数字处理技术进行图像处理,最终呈现在医生的屏幕上。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X射线对患者的辐射损伤,还可以提供更加清晰、精准的影像,有助于医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而普通X射线机则是采用传统的胶片摄影技术,即将X射线照射到患者体内后,影像被转换到胶片上,然后通过化学处理来呈现影像。

这种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临床的需求,但是由于传统胶片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其影像的清晰度和精准度相对较低。

在技术原理方面,升级后的DR技术明显优于普通X射线机高千伏尘肺摄片效果。

我们将从临床应用的角度来比较研究这两种技术的差异。

由于DR技术具有更加清晰、精准的影像效果,因此在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DR技术可以更好地展现患者的肺部结构和病变情况,有助于医生进行更加准确的诊断,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而且由于DR技术可以实现多种图像的后处理,因此在肺部疾病的定量分析和治疗效果的评估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临床应用方面,DR技术在高千伏尘肺摄片方面能够更好地满足医生们的需求。

升级后的DR技术在高千伏尘肺摄片效果方面明显优于普通X射线机。

从技术原理、影像效果到临床应用,DR技术都具有更加先进、精密的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医生们对于高千伏尘肺摄片的需求,为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全面的支持。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射线平板探测器性能比较研究德润特数字影像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张军毅,王同乐[摘要] 目的研究X射线平板探测器的性能及成像特点。

方法比较平板探测器的结构特点、成像性能和临床使用的优缺点。

结果探测器结构和材料是影响成像性能的主要因素。

结论非晶硒探测器和碘化铯-非晶硅探测器的成像性能及临床使用优于硫氧化钆-非晶硅探测器。

[关键词] 数字X射线摄影;非晶硒平板探测器;碘化铯-非晶硅平板探测器;硫氧化钆-非晶硅探测器;影像质量Comparison of performance on different X-ray flat panel detector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erformance and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X-ray flat panel detector. Methods The different flat panel detector were compared and analysed by the structure feature, imaging performance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Results The structure and material is the main factors of influence imaging performance for the flat panel detector. Conclusion The image qualit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flat panel detector based on Amorphous Selenium and Cesium Iodide - Amorphous Silicon were more than the detector based on Gd2O2S – Amorphous Silicon.Key words: digital radiography, amorphous selenium flat panel detector, Cesium Iodide - Amorphous Silicon, Gd2O2S – Amorphous Silicon, image qualit数字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成为数字X射线摄影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其更快的成像速度、更便捷的操作及更高的成像分辨率等特性得到影像专家的认可。

其中X射线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FPD)作为核心部件,其性能对成像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研究探测器的性能及成像特点有助于比较不同探测器在临床使用中的优势和劣势。

1 平板探测器的转换材料当前广泛使用的平板探测器主要采用硫氧化钆(Gd2O2S,GOS)、碘化铯(Cesium Iodide,CsI)和非晶硒(Amorphous Selenium,A-Se)作为转换材料。

将闪烁体(GOS或CsI)与非晶硅光电二极管以及TFT耦合起来构成非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将A-Se直接与TFT耦合起来构成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

闪烁体涂层的材料和工艺会影响X射线的转换性能。

GOS通过掺杂不同的稀土离子(如Tb3+),在X射线的激发下能够发出540~560nm的绿光[1]。

传统胶片所用的高速增感屏是利用GOS特性制作而成。

使用GOS做涂层的探测器成本较低,转换效率低。

CsI技术则采用大面积针状晶体结构能提高转换性能。

采用A-Se转换技术的平板探测器在X射线的作用下使硒层产生电子空穴对,外加电场迅速将它们分开并很快地把它们分别带到像素电极和上电极两个相反的表面去。

传输的速度没给电荷的横向扩散提供时间,空间分辨率极高。

2 不同平板探测器的比较评价平板探测器性能的指标主要有物理特性和成像特性。

其中探测器的物理特性对成像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

2.1 转换效率转换效率主要涉及两个部分,包括X光的吸收转化和到达可探测表面的比例。

从X光吸收上看,等量GOS要高于CsI,也高于A-Se。

但是GOS多晶粉体是通过有机粘合剂粘在非晶硅二极管TFT上部,GOS内部激发的荧光存在不同程度的折射和散射。

为了提高X射线吸收率需要增加GOS厚度,进而又影响了透光率,成像质量反而下降。

当前主要生产的GOS探测器在X射线完全吸收的情况下,只有不到50%的荧光被采集到[2]。

CsI则是采用的针状晶体,可以将激发荧光量子限制在同一针状晶体中,大大降低折射和散射,使得其透光效率大大增加。

此外,这些透过荧光在通过光电二极管发生光电转换时,也会有部分损失。

对于A-Se,由于有外加电场可以将产生的电荷快速带到电极上,其有效探测率极高。

综合来看三者具有较为接近的可探测能量转换效率。

2.2 填充因子填充因子是探测区域的有效利用面积比,是影响量子利用率的重要因素,虽然转换材料可以在整个成像区域存在,但由于探测像素的设计填充因子有较大不同。

当前普通X射线平板探测器的像素尺寸约为120~150um。

对于采用GOS和CsI技术,像素面积受光电二极管表面大小以及二极管间距的影响,典型的填充因子对于GOS约为50%,针状CsI的填充因子在70%左右;对于A-Se技术,像素面积则受像素电极大小影响,通过蘑菇型电极的设计,可以获得较大的填充面积,接近100%。

显然填充因子越高,X射线有效利用率越高。

2.3成像分辨率由于GOS和CsI产生的可见光会发生散射和折射,其成像分辨率较低。

通过采用针状CsI晶体会减轻这一现象。

A-Se产生的电荷由于严格受电场作用,其运动呈直线迅速到达像素电极,其成像分辨率极高。

通过对成像边缘进行过采样调制传递函数(MTF)进行计算,可以较为直观的描述其成像分辨率。

MTF越高说明其分辨率越好。

采用GOS技术的平板探测器在1lp/mm的分辨率下其MTF约在48%左右,而采用针状CsI的平板探测器的MTF在1lp/mm最大能达70%,但都随着分辨率的增加而急剧下降。

采用A-Se技术在1lp/mm的分辨率高达95%左右,且随着分辨率的增加下降较为平缓,在3.6lp/mm的较高分辨率时仍达60%,表明在成像清晰度方面A-Se平板探测器的优异性能。

2.4量子探测效率信噪比是成像过程中信号和噪音的转变,通常采用量子探测效率(DQE)计算。

DQE 反映的是平板探测器的灵敏度、噪声、X射线剂量和密度分辨率。

大的MTF和低的系统噪音是获得优良信噪比的保证。

由于MTF较高,CsI和A-Se的DQE要高于GOS。

在低分辨率0.5lp/mm时,CsI的DQE要高于A-Se;但随着分辨率增加CsI的DQE迅速下降,A-Se 的DQE则平稳下降,在高分辨率时A-Se的DQE比CsI的高。

这种特性表明CsI平板探测器在区分组织密度差异的能力较强; 而A-Se直接转换的平板探测器在区分细微结构差异的能力较高。

2.5 延迟和伪影在X射线平板探测器中,由于X光激发二次量子被陷阱和缺陷捕获,会造成图像延迟和伪影。

对于采用GOS和CsI闪烁体,受到光激发荧光的延迟和光电二极管的影响,对于A-Se则主要受其内部缺陷影响。

非晶硅光电二极管的延迟效应略高于A-Se,研究表明几微秒内非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的延迟约5%,而A-Se的延迟约0.4%[3]。

对伪影的研究表明A-Se 会出现饱和现象,而CsI则随着曝光剂量增加成线性增加。

在普通摄影中,延迟和伪影可以通过材料的再激活如光擦除等进行缓解,而在动态摄影中,大的延迟和伪影严重影响成像质量。

3 不同平板探测器的临床使用平板探测器的选择是根据其使用性能来进行的。

一个稳定的、具有高分辨率、高量子探测效率和高的转换效率的平板探测器通常是受青睐的。

GOS-非晶硅平板探测器无论是DQE还是MTF都要比其它两种探测器要低,成像质量较差,但是价格较低,因此除非受经济条件约束不是最佳选择。

由于DQE 影响了图像的对比度, 空间分辨率影响图像对细节的分辨能力。

在对分辨细节要求较高的成像,如对四肢关节、乳腺等部位,只有采用A-Se平板探测器才能满足要求。

在胸部、腰椎检查等方面,若只要求在较低分辨率下区分组织,可以采用CsI-非晶硅平板探测器[4]。

如图(1)所示,A-Se 和CsI-非晶硅平板探测器的胸部影像整体要优于GOS-非晶硅平板探测器。

由于采用直接数字成像,可以方便的使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对比度的调整,因此采用A-Se平板探测器时也可以较为方面的区分组织密度,而使得A-Se平板探测器的可以在各种成像条件下使用。

低分辨率下得组织区分可以通过调节图像获得,而细节辨别则没有办法通过后期处理获得。

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A-Se平板探测器可以获得最优的成像。

图(1)自左向右依次为A-Se,CsI和GOS平板探测器的临床图像在临床使用方面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探测器的衰减。

探测器是高度精密仪器,需要在合理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使用。

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引起系统应力增加和热胀冷缩而引起缺陷。

过高的温度会加速GOS中有机粘结剂的老化,加速A-Se的晶化,还会引起非晶硅光电二极管和TFT中噪音增加。

通常情况下要求探测器在10-40℃下工作。

湿度也是另一个影响因素,除了可能因湿度过低带来的静电和湿度过高带来的腐蚀外,对于GOS和CsI材料,湿度过高还会造出氧化、水解和电解等现象[5],严重影响性能。

因此,要想探测器具有较长的稳定使用性能,保证其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比不可少的。

X光的长期辐照也会对探测器带来衰减,如在GOS和CsI中造出空洞或氧化,在光电二极管中造出漏电流增加,在A-Se中造出缺陷增多等[6, 7]。

但通常这些材料的抗辐照硬度高达100~1000Gy,而一次辐照成像的剂量通常在3~300uGy之间,因此在通常情况下需要成像几十万次才可能出现失效。

在临床正常使用仅因辐照而造成的衰减通常很小,通常是因各种工作环境和操作不规范而引起材料变性所造成出现衰减,因此合理使用是获得满意性能的关键。

4 结论不同类型的平板探测器因为材料、结构、工艺的不同成像质量和系统性能的不同。

综合表现上A-Se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具有最优的成像分辨率和较高的量子探测效率,是获得优异成像性能首选的平板探测器,CsI-非晶硅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性能也较为优秀,GOS-非晶硅平板探测器成像质量较差,但价格较为低廉。

合理选择和使用平板探测器是获得满意成像性能和系统稳定性的关键。

参考文献[1]. Cha, B.K., et al., Fabrication and Comparison Gd202S(Tb) and CsI(TI) films for X-ray Imaging Detector Application, in IEEE Nuclear Science Symposium Conference Record. 2008. p. 1232. [2]. Yorkston, J., Flat-panel DR dectors for radiography and fluoroscopy, in Specifications, Performance Evaluations, and Quality Assurance of Radiographic and Fluoroscopic Systems in the Digital Era, L. Goldman and M. Yester, L. Goldman and M. Yester^Editors. 2004, Medical Physics Publishing: Madison.[3]. Polischuk, B., et al., Selenium direct converter structure for static and dynamic x-ray detection in medical imaging applications. SPIE, 1998. 3336: p. 494.[4]. 李金霞, 杨旭与赵宏波, DR不同类型平板探测器性能的比较研究. 中国医学装备, 2011. 8(8): 第25页.[5]. Moy, J., et al., Solid state radiation detector with enhanced life duration. 1899.[6]. Lee, C.Y., et al., Defect analysis in Gd2O2S:Tb by using X-ray radiation with positron annihilation methods. Journal of the Korean Physical Society, 2007. 51(3): p. 1172~1175.[7]. Kim, H.J.,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n radiation damage of a-Si:H P-I-N diodes made by PECVD and ion shower doping. Nuclear Science Symposium Conference Record, IEEE, 2001. 1: p. 245-2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