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登高词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国文人登高必赋的集体无意识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登高词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国文人登高必赋的集体无意识特征

——以稼轩登高词为例摘要:

登高望远,登高必赋,是中国文人挥之不去、潜在的情结。中国儒家士大夫普遍都具有深刻的生命意识、民族意识和责任感。“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诩,”[1]130又身兼词人和将军双重身份,深受儒家入仕思想熏陶的辛弃疾因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和所处特殊的时代,从而造就了他这个典型的中国士大夫形象,在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中国文人特质,特别是他登高词中所体现出来的豪情壮志、忧国忧民、精忠报国、吊古伤今、高度的民族意识和责任感在士大夫知识分子群中已经深入骨髓,根据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这就是一种民族集体无意识。稼轩词作现存总计“六百二十九首”[2]88,其中登高词有三十六首,在创作总量中虽为数不多,却佳作迭出,词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士登高情怀在中国古代文学登高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其登高代表作金陵怀古词和京口怀古词,试总结其登高词所体现出来的登高情怀,并在此基础上管窥中国文人登高必赋的集体无意识特征。

关键词:辛弃疾;金陵怀古;京口怀古;登高情怀;集体无意识

登高望远,登高必赋,是中国文人挥之不去、潜在的情结。迁客骚人流连于山水之间,一则亲近自然、吟咏情性、指点江山;二来登高望远、抚今追昔、借景抒情。因此,登高也就成了中国文人最为常见的行为表现艺术和作品经常表现的主题。对于登高之举,儒家有众多阐述;《荀子·劝学》:“我尝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吕氏春秋·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韩诗外传》卷七:“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自《诗经》始,以登高为题材之作便不断在中国文学史上流光溢彩。“从《文选》到《瀛奎律髓》,‘登览’一直是古代选家最为关注的诗歌母题之一,甚至被称为‘诸诗之冠’”[3]2。重九登高的民俗习惯是举行登高活动的重要缘由,而古代文人登高宴飨并酬唱叙情的文化传统,促进了登高文学的兴盛。到了北宋,词学创作趋于兴盛,因词和登高活动都属于休闲享乐文化的范畴,再加上“登临生悲"的传统抒情模式又与词的感伤色彩相契合,故而词与登高之间存在着许多相通点与相似性,从而使得词的创作越发与登高配合地更加完美,表现登高主题的词作便在宋词中占有了不可小觑的一席之地。而一代狂人辛弃疾因其孤傲的性格和壮志难酬的悲慨境遇,使得所作登高词体现出来的情愫别有一番滋味。

钱锺书先生在他的《管锥编》中最早对“登高远望”这种文学现象加以关注,并且做出

了精辟的分析。其中他在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时,通过对《楚辞》、《诗经》、《太平御览·郭子》等著作中关于“登高”作品的分析,得出“囊括古来众作,团词以蔽,不外乎登高临远,每足使有愁者添愁而无愁者生愁。”[4]875-878的结论。文中钱锺书先生还引用了西方浪漫主义理论中的“企慕心理”和“张惘距离”说,来研究和探讨“为什么登高作品中始终含藏着悲意”。他认为登高望远之所以引无愁亦愁,“忧来无向,悲出无名”,是因为“远志遥情已似乳壳中函,孚苞待解,应机枨触,微动机先,极目而望不可即,放眼而望未之见,仗境起心,于是惘惘不甘,忽忽若失。"[5]877-878姚里军的《辛弃疾登临词的艺术特色》通过对辛弃疾具体登临词的分析,得出情和景的交融、形象生动的语言、浪漫主义的运用、典故的活用以及志干青云的爱国抱负的摄入是辛弃疾的登临词所独有的艺术特色。[6]而王振岳、朱斌的《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对辛弃疾的具体登临作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做了细致入微的赏析。裴登峰《古典诗词中的登高主题及创作缘由》对《诗经》以后至宋的诗词中的登高主题进行了分述:一是抒怀,包括“对志向的抒发和对理想的高扬"和忧国忧民的登高怀古、“在对历史的凭吊和现实的关照中感世感事,伤今伤怀。”以及“反映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彷徨的心态’’。二是怀远,包括思乡和怀人。三是“重九登高’’的习俗。王立在《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高望远与中国古代思乡文学主题》中认为,思乡念故是登高的重要主题。[7]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并以此为标准,将辛弃疾尊为两宋词人之翘楚,称“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人间词话》)[8]。而最能体现辛稼轩高格、境界的正是那“登高望远,使人心瘁”的悲情词境。笔者此文旨在以稼轩登高代表作金陵怀古词和京口怀古词为范例,试总结其登高词所体现出来的登高情怀,并在此基础上管窥中国文人登高必赋的集体无意识特征。以博大方之家一笑。

稼轩登高词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过剑南双溪》《鹧鸪天·欲上高楼》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这些都是词人的家国忧患意识、强烈的英雄之志的体现。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金陵怀古词和京口怀古词。

辛弃疾金陵登高怀古词中历史与自我忧患意识针线密合、联系紧密。在此不妨抄录如下:《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1]

此词是辛弃疾在一次登建康赏心亭时,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便写下此作,呈送建康行宫留守史致道,以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对议和派排斥爱国志士的激愤。全词采用吊古伤今的手法,来表现主题思想,写景时,寓情于景,感情极其浓郁;抒情时,吊古伤今,笔调极为深沉悲凉。

另一首也不妨抄录下来: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干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9]

该词是借登临怀古,抒发爱国感情。辛弃疾从二十三岁南归,一直不受重视,二十六岁上《美芹十论》,提出抗金策略,又不被采纳。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这时,词人已经三十五岁了。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山川风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于是写下一首“水龙吟”词,抒写他的爱国热情不被理解、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另一种说法认为这首词是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辛弃疾三十岁在建康任通判时所作。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曾赞《水龙吟》日“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此评价不仅点出此词的妙处,更是道出了这一类词的总体特征。此词和前词虽然都是登建康赏心亭怀古之作,但是二者在风格立意上有差异,《念奴娇》将自我抒情与对史致道的推崇和期望相结合,而这首词直接抒发自己的忠愤之情;前首词并没有特意渲染悲慨,将悲愤之情融于所见景物中。突出兴亡之感,而这首词突出游子难归,故土难收,壮志难酬的悲慨。

再来看看京口怀古之作。“京口即镇江,是长江中下游的江防重镇,历史上的孙权曾在此定都,南朝武帝刘裕也曾在此起兵。在北宋词中,几乎无人写京口怀古之作,而到了南宋由于宋金战争,京口战略位置突出,所以从辛弃疾开始南宋出现大量的京口怀古之作。”《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0]90

范开曾说辛词:“故其词之为体,如张乐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故常;又如春云浮空,卷舒起灭,随所变态,无非可观,无他,意不在于作词,而其气之所充蓄之所发,词自不能不尔也。”由于稼轩从功利主义出发对霸道较为认可。因此他的词向来有一种豪气、狂气、霸气。这两首词就是例证。词人登临送目,千古兴亡,不忍追思英豪。古今对比,无奈英雄难觅,知音不存。朝廷软弱无能,一腔报国大志又能如何扭转乾坤?无奈,慷慨壮怀终做痛惜流水,潺潺无声。

从以上对稼轩登高代表词作金陵怀古、京口怀古的论述,我们大致可以看出辛弃疾登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