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使用工具》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使用工具》说课稿

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使用工具》。

一、说教材

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工具和机械。人们经常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机械,很多时候,工具和机械为我们赢得了时间和精力,帮助我们完成了一些力所不能及的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发明了更多的工具和机械,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在生活中是如何使用工具和机械的?它们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使用它们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既是本单元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的教学引领学生们所要经历的科学认识历程。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是通过使用工具,发现关于工具和机械的问题,激发学生研究工具和机械的兴趣。

二、说学情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通过过去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科学概念:在这一课,学生将通过对生活中使用工具经验的回顾和用熟悉的工具解决具体问题,感受工具能帮助我们省力或提供方便,形成初步的工具和机械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尝试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五、说教学法

1、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

(1)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

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2)表现法:通过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亲身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表现对事物的了解。

(3)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的体验,让学生通过感情去亲身实践。

(4)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生活中更好的去体验。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小组活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1、游戏竞赛,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一场小比赛导入新课。比一比谁能先将粗绳弄断。

(1)师提问学生:“小冠军,你为什么能这么快?”

(预设)学生会说使用了剪刀,如果有同学说直接用手,我会走到学生身边,让他分别用手和剪刀去弄断绳子,也让

他说一说,用手和用工具,哪个更方便。

(2)师再提几个简单的问题:剪刀除了能剪断绳子还能做什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些什么?让学生意识到工具有很多作用。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竞赛,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也为新课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来自于生活,我们生活处处充满科学。

2、分组讨论,回顾生活

师提问:生活中你们使用过哪些工具,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填写完成表格,并到前面与大家交流分享,让学生更加体会到工具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我们使用过的工具

3、动脑闯关,设计实验

(1)第一关夹起回形针,指定工具镊子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用镊子的前端、中间、后端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预设)学生明白镊子使用时应当用它的中间位置。

(2)第二关拔钉子,先要求学生徒手拔钉,同时我也会提醒学生,在拔钉子时要小心,注意安全,不要伤着了同学和自己。然后再问学生怎样才能拔下来,引出羊角锤的使用,让学生先进行交流,再进行实验。

(3)第三关夹断铁丝,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适合的工具夹断铁丝,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自己动手验证,然后再进行交流,最后确定应当使用老虎钳,在用老虎钳时,提醒学生思考老虎钳的哪部分能够夹断铁丝,让学生在使用工具时能够仔细观察工具。

设计意图:实验是科学的生命线。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闯关活动,每一关都加深了一些难度,这样让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动手之后也动脑。给他们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探索空间。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及动手能力,更加形象的理解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作用,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使我们做事更加方便、省力,而这也是本课的重点、难点。

4、回归生活,应用科学

幻灯片出示三幅图及一些工具,让学生选择最恰当的工具完成图中的三项工作,并说说你选择的理由。在这个环节,我主要依靠多媒体的运用,让这几种工具能够动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①木板一边搭在车厢上,一边在地下,形成一个斜坡,油桶就通过这个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

②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便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③大石头用撬棍当杠杆去撬动,比较省力。

幻灯片出示:像这样能使我们省力或者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而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工具”。生活中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合适的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巧妙的使用工具,能让我们把事情做的更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科学回到生活实际中去,感受工具的使用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恰当的使用工具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5、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师:“一节课下来,老师都有点渴了,同学们,你们渴吗?”那我们喝点饮料吗?(边说边拿出饮料瓶),可瓶盖怎么开呢?用筷子?用小刀?用钉锤?还是直接用牙齿咬?(边问边做动作),学生这时会说到用开瓶器,然后我会用开瓶器把瓶盖轻松的打开。

最后学生们进行总结:“我们生活中到处会使用到工具,也离不开这些工具,工具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选择合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