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_王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uly 2013
作者简介:王霄,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师。赵敏,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助理工程师。孙欣沛,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战略研究
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王霄赵敏孙欣沛
摘要: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我省科技创新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创新园区,以服务产业创新和社会发展为核心,市场需求为导向,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研发设计、试验验证、信息及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文章总结分析了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现状及特点,并提出下一阶段建设发展的思路与建议。关键词: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现状;发展对策
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经过10多年的发展,重点围绕产业集聚区,以服务产业创新和中小企业发展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供研发设计、测试验证、科技金融、技术转移、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为江苏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了高效服务,在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1.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基本情况
截至2012年底,江苏省已建省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296家,其中国家级2家,项目总投资45.21亿元,省拨款5.99亿元。
(1)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初步形成。
截至目前,江苏省已形成了由公益资源、专业技术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3类组成的公共服务体系,从科技资源的整合共享延伸至专业技术服务,再到科技金融、成果转移转化等综合服务,基本满足企业发展的服务需求。一是公益资源服务中心重点围绕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工程文献、农业种质等重点科技资源共建共享以及海洋开发、农林生
态、国民体质、环境保护等民生社会发展领域,开展资源共享和公益服务。截至2012年底,江苏省共建公益资源服务中心35家,
总投入6.9亿元,省拨款及运行补贴近1.8亿元。二是专业技术服务中心围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共性研发、开发设计、分析检测、试验验证、共性加工等专业技术服务。截至2012年底,江苏省共建专业技术服务中心197家,总投入34.51亿元,省拨款3.28亿元。三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中心围绕企业创新创业,主要依托中介科技服务机构,开展成果转移转化、
科技投融资、创业孵化等服务。截至2012年底,江苏省共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中心64家,总投入3.8亿元,省拨款9300万元。
(2)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布局逐步优化。
近年来,江苏省在推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践中立足省情,围绕园区板块经济,积极探索平台建设,优化完善“四个布局”:一是强化园区布局。目前江苏省80%以上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在园区,覆盖75%的重点园区。二是完善产业链布局。针对产业链上关
键薄弱环节,逐步加强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如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布局建设了药物筛选、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制剂等专业技术服务中心。三是突出领域布局。围绕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和国家、省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平台重点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布局,在十大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共建专业技术服务中心127家,占68.3%。四是统筹载体布局。充分发挥高校院所服务资源或技术优势,结合当地产业以及企业发展需求,统筹平台在高校院所和科技服务机构布局,在科技中介、服务型科技企业建有平台101家、91家,在高校院所建有平台92家。
(3)科技服务成效初步显现。随着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发展,服务支撑作用日趋明显,服务成效初步显现。一是服务基础得到夯实。平台共拥有服务场所35万平方米,仪器设备16423台(套),拥有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技数据、种质标本等科技资源总值20.56亿元。二是服务能力得到提升。2012年新引进高层次人才314人,到目前平台共拥有专职服务人员2318人,其中获省级以上人才计划
1
战略研究
支持的129人;共参与或主持制定各类标准409项,承担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12项,项目总经费达42亿元。三是服务成效日益显著。2012年平台共开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成果转化、科技咨询与评估、科技金融、科技创业等科技服务近30万次,服务单位或个人15.8万个次,开展技术培训近10.3万人次,实现服务收入近10亿元。
(4)服务模式创新化、服务手段多样化。
经过多年发展,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结合自身特点,在服务中吸取经验,在创新中探索道路,总结摸索多种服务模式,服务手段日趋多样化。
①共享服务模式。将科技资源、服务需求、服务成果等科技要素通过网络整合、对外示范、集中发布等手段,加以融合并集中对外共享,达到平台与平台间、平台与用户间、用户与用户间的资源共享,拉近了平台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缩短了服务流程,简化了服务手续,最大限度的消除了地域、时间的障碍,服务效率大大提高。该服务模式的手段也日新月异,如“电子商务服务”,省(吴江盛泽)丝绸产业信息化公共服务中心通过打造“中国绸都网电子交易系统”,实现纺织行业一站式第三方电子交易和服务虚拟平台,开展坯布现货挂牌交易、原料即期现货交易、现货撮合交易、供应链融资等纺织行业电商服务,实现B2B、B2C、C2C等多种交易对话模式。如“信息发布服务”,省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目前共拥有成员单位358家,入网仪器设备3110台(套)、入网仪器原值达28亿元。通过“长三角大仪网”可查询江苏省内大型仪器设备4013台(套),2012年,仪器平台总开机时达到120万个小时,测试样品总数达到149万个。
②居间服务模式。通过中介服务,连接供需两端,成为技术转移和扩散的
桥梁,该种服务多由科技服务中介机构
提供,如省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
其基本由地方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中
心等科技服务中介机构承担建设,利用
承担单位自身的资源整合能力,通过建
立“专家库”“需求库”“成果库”,开展多
种活动,为供需双方提供方便快捷的对
接服务,大大缩短了中间环节,提高了
服务效果。
③合同制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
的主要特征是以市场为杠杆,通过合同
的形式将服务内容、预期成效、利益分
配、服务双方的权责利等予以明确和规
范。我省大部分专业技术服务中心采取
的是技术服务合同方式提供专业化、特
色化技术服务,保障服务双方的权益。
此外,平台还探索建立了“会员制”
“技术或服务费折算入股”等其他形式
的服务,进一步提高平台服务质量。
2.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存在
的问题
(1)高层次、专业性服务团队还稍
显薄弱。
一是高层次技术服务带头人缺乏,
尤其是既懂市场,又懂管理的技术型带
头人严重缺乏。二是部分平台的专职服
务人员还未到位,大部分是产学研合作
单位人员,还没有形成一支稳定的高水
平的专职服务团队;三是专职化市场运
营团队基本没有配备。
(2)高水平、有重大影响力的平台
较少。
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虽然在
建设布局、服务成效上取得一定成绩,
但是也存在部分平台服务业务缺乏凝
练,服务方向不聚焦,部分平台尚缺乏
相应的服务资质,自身的服务能力还不
够强,高水平、在国内拥有重大影响力
的平台还较少。
(3)市场推动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平台发展后劲有待加强。
由于大多是承担单位的二级机构
或部门,受到承担单位绩效考核导向以
及相关体制的束缚,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
平台在市场化运营机制建设方面稍显薄
弱,专业市场运营团队及持续的市场激
励措施建设仍不完善,平台的发展受到一
定的限制,发展后劲仍需进一步提升。
3.下一步发展对策
(1)进一步打造江苏省科技公共服
务平台的整体品牌。
一是积极引导平台建立市场化运
营体制,制定相应的市场激励措施,鼓
励设立专职市场运行团队,实现自我造
血及良性循环。二是通过绩效评估、日
常管理、后补助等手段,突出科技公共
服务平台的建设及运行重点,加大对平
台社会服务收入及服务量的考核力度,
形成服务产品标准化。三是加强对重点
平台的整合集成,促使各平台间的布局
优化、优势互补及资源共享,提升服务
水平,打造服务品牌。
(2)引导平台服务资源外溢。
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
求,积极探索平台建设模式的转变,将
我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思路从重
视布局、新上项目转向平台能力提升,
围绕构建创新服务体系目标,进一步搭
建高水平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与
各类人才计划的结合,打造一批高水平
的科技服务团队;加强与国家级平台的
衔接,积极创建国家级技术创新服务平
台和国际门槛性服务资质,提升服务能
力和水平。
(3)积极建立平台持续支持体系。
为了保障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在投
入一定的省拨建设经费同时,结合平台
绩效考评、复核认定等手段,以运行补
贴、后补助、示范平台认定、百强服务机
构认定等多种后续措施或奖励办法,加
大对平台建设的稳定经费支持,建立平
台持续支持体系,保障平台的稳定发
展。
(编辑王雪芬)
2
Jul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