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语境与跨文化管理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低语境与跨文化管理研究
chapter I Introduction
1.1 高语境与低语境
美国学者霍尔曾提出了高语境(high context)传播与低语境(low context)传播两个概念。
高语境传播指的是:在传播时,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极少存在于编码清晰的被传递的讯息中。
低语境传播正好相反,即将大量的信息置于清晰的编码中。
例如,对于家庭成员来说,长期生活使他们形成了许多默契,因此,他们的交流中,直接编码的信息是较少的,即通过语言或动作来表达的成分较少,更多的内容,存在于由双方共同生活体验形成的心灵感应。
American scholar, Hall had made high-context (high context) and low-context communication (low context) dissemination of two concepts. High-context communication refers to is this: During propagation, the vast majority of information or material kept in context, or internalized at the individual body, very little exists in the code has been delivered a clear message. Low-context communication on the contrary, will clear a lot of information at encoding. For example, for family members, the long life so that they form a lot of tacit understanding, so their exchange, the direct encoding of the information is less, that is, through language or action expressed in fewer components, more content, exist in the common life experience by the formation of telepathy.
1.2 高语境文化的特点
an individual from a high context culture should bear in mi nd when dealing with someone from a low context culture威廉·B·古迪孔斯特的研究发现,在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方面,环境对低语境文化的影响较小,对高语境文化的影响较大。
高语境的人最初与他人接触时要比低语境的人更谨慎,更倾向于以陌生人的文化背景做出假设,问及更多关于陌生人背景的问题。
而在高语境中的人更愿意采取非对立的和非直接冲突的态度。
其他研究还表明,在“自我披露”(self-disclosure),即把自己知道的信息告诉他人的过程方面,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则为了保住面子,而较少自我披露。
在语言的攻击性、好辩性方面,西方人也比东方人要更强。
在当今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高低文化语境的差异所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在以往的研究中更多重视高文化语境的人对于低文化语境的人影响,因为高文化语境的人的语言常常比较深奥,让低文化语境的人难以理解。
在本研究中将简单的探讨低文化语境的人对于高文化语境的人的影响。
chapter II 低文化语境的人对于高文化语境的人的影响
本章节将从文化差异,谈判方式和对沉默的态度,来探讨低文化语境的人也应当在交往中bear in mind when dealing with someone from a high context culture
2.1 文化差异
沟通的另外一个障碍来自于高低语境文化的差异。
高语境文化,很多时候表达含蓄,用字隐诲,要他人根据讲话的当时环境,以及其他非言语的线索(如声调、表情、动作)去揣测文字背后或话语背后的真正含义,也就是说中国文化的沟通讲究点到为止,言简意赅,同时强调心领神会。
而低语境文化恰恰相反,在沟通的时候强调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把所有的要沟通的信息都用明白无误的可编码的文字语言传达出去,常常没有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意
义,不需“说话听声,锣鼓听音”。
来自不同语境文化的两个人在沟通的时候常常会发生错误理解对方的事情,不仅是对于来自低语境文化的人,常常对高语境的表达感到莫名其妙,同样对于高语境文化的人来说,低语竟文化中的人过于直白的表达方式常常让他们无所适从,因为处于高语
境文化中的人在面对不同文化时都有较强的文化过滤意识;相反
如果他们用言语说出过多的信息,那么他们就有可能被听话者误
认为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意味着听话者不够敏感,不够聪明,
不能正确理解说话者的意思。
2.2 谈判方式
中西文化语境差异渗透在商务谈判的各个方面。
高语境文化中的人的曲线思维模式是整体取向,凡事从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从笼统到具体,反映到谈判桌上,就成了先务虚,再务实的解决问题的程序,即先就总体原则达成共识,然后以此去指导具体解决问题方案的制定,东方文化中,为了保全双方的面子,群体的面子或别人的面子,经常使用暧昧的、间接的语言。
即使不同意对方的意见,也很少直接予以拒绝或反驳,而是迂回曲折陈述自己见解,或支支吾吾以示为难。
“和为贵”的价值观使中国人把创造和谐的气氛作为谈判的重要手段,在谈判过程中,尽量避免摩擦,友谊第一,所追求的是永久的友谊和长久性的合作在谈判风格上,;而低语竟中的人由于受线性思维和分析思维方式的影响,最重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重具体胜过整体,谈判一开始就急于讨论具体条款。
在谈判语言的选择与运用上, 低语竟中的人采用外向型交流方式,尽量以简单、明了和坦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就是,非就非,很少模棱两可,含糊其词。
另外,低语竟中的人对争辩情有独钟,语言具有对抗性,口气断然。
他们认为争辩不仅仅是发表个人意见的权利,也有利于解决问题,观点的分歧并不会影响人际关系。
但是低文化语境的人在与高文化语境的人谈判过程中一贯的坚持自己的原则和谈判方式很可能引起高文化语境的人的反感从而导致谈判破裂。
3.3 对沉默的态度
在低语境文化中,人际交往主要通过语言来实现。
沉
默是需要填补的空间。
来自低语境文化的人们对于交谈中
出现的沉默会感到尴尬。
西方有的学者甚至还将东方人的
沉默视为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信心”、患有“交际恐惧症”甚
至是“精神病”的表现。
美国人乐于侃侃而谈,崇尚能言善
辩,尽量回避沉默,一旦出现,人们就会竭力用语言来填补。
而高语境文化的人们却认为沉默具有交际功能,并不
是交谈中的空缺。
中国人十分重视交谈中沉默的作用,认
为停顿和沉默有丰富的含义,“既可表示无言的赞许,也可
以是欣然默认、保留己见;既可以是附和众议的表示,也可
以是决心已定的标志。
恰到好处的停顿能产生惊人的效
果,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因此有人称它称
为‘默语’,认为它是超越语言力量的一种高超的转换方
式。
”[ 2 ] ( P. 81)沉默代表有涵养、谨慎、稳重。
总之,在高语境
文化中,保持沉默是得到赞扬的。
因此低语竟中的人在与高语境中的人交往的时候要保持对沉默的正确认识。
Chapter III conclusion
高低文化语境的研究是跨文化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内容,高低文化语境的差异的存在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东西方宗教的差异,历史的原因,语言观和修辞哲学的差异等等,因此这种差异是无法避免的。
在当今的跨文化的交往中,高低语境的人们要互相了解,相互尊重,才能有利于跨文化之间的合作,获得共同利益。
因此不仅仅是高语境的人要注意bear in mind when dealing with someone from a low context culture.低语竟的人同样要bear in mind when dealing with someone from a high context culture。
高低语境文化间的的差异是多反面的,只有认识到这种差异,“坦诚、尊重、妥协”,才能互惠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