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中师生对话和互动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中师生对话和互动的关系摘要:师生关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独白地位,师生关系单一、冷漠,缺少对话与交流。

主客体思想的对立与使得教师与学生关系异化。

时代的进步,文化的变迁,教师独白的地位受到冲击,应运而生的是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是双方共同在场,共同参与,互相“倾听”,互相“接纳”的过程。

对话和互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思维方式,促进了教学中“我—你”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高效课堂得以实现。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师生关系对话互动
一、高效课堂解读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

课堂高效的问题,研究及论述颇多。

但有个基本的描述,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以下两方面:
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

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方面。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

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

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应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有突破,做到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

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二、传统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传授知识的活动,它表现为: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是课程的主宰者;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

在这样的课程上,师生的双边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先教后学,教支配和控制着学。

学生是被教会,是无条件地服从于教,学生的独立性丧失了。

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主动学。

形成了学生听老师讲、学生跟老师学的简单的教学过程。

因此,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成储存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成了具有统治地位的知识的传达者,学生成了
被统治者和服从者,教师与学生形成了等级关系。

由此产生了对立型、依赖型的师生关系。

三、对话·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实现课堂高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传统的师生关系已无法胜任。

在封闭刻板的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定格在课堂或校内,很少接触社会生活,其想象力可想而知。

死记硬背标准答案,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为了万无一失,只能死记硬背,无法要求学生具有想象力;过去中国传统教育一直是培养“温顺”、“听话”的乖孩子,孩子的选择不能出格,必须与父母的意志相一致,这便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师生关系趋于异化。

从课堂高效的衡量标准来看,要实现课堂的高效,必须打破师生关系异化的僵局,改变传统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是双方共同在场,共同参与,互相“倾听”,互相“接纳”的过程。

对话·互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思维方式,促进了教学中“我—你”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高效课堂得以实现。

“对话”是对话主体在彼此交往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交流与碰撞、沟通与合作、激发与感染的过程,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协作、相互共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对话”就是通过语言形式所进行的交流,它与权威式的“告诉”或“灌输”不一样,是主体之间的交流。

“互动”则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作
用,它具有交互性特征,“互动”还包括非语言形式的交流。

“对话·互动”是教育过程的核心,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多向“互动”与“对话”。

学生可以在师生共同促成的“对话·互动”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下,使学习方式改变,从而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课堂的高效。

四、建立对话·互动的师生关系
所谓促进互动与对话,就是要变更传统教学中师生双方被动、静态、单一价值的关系为主动、互动、多种价值享用的多维关系。

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保护与唤醒学生的主体性,建立多维互动、动态生成的师生关系。

(一)设置情景问题,形成师生间的“对话·互动”。

在高效的课堂中我们常常会感觉到一个“气场”,这个看起来说不清楚的气场其实是一节好课必不可少的因素,那就是“情境”。

我们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就为学生提供了什么样的心理空间、思维空间、人际空间。

宽容的情境会让学生觉得放松、安全;诗意的情境会让学生觉得美好、受到熏陶;开放的情境会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让学生的个性张扬。

而这样的情境有利于师生互动对话,师生共享生命历程,释放生命魅力。

(二)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手段,稳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互动”关系。

1.精心设计教学导入与结尾,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教材中《乡愁》描写的是一位海外游子对祖国大陆深切的思念之情。

而从未远离故乡的初中学生难以体验和理解这种感情。

在教这篇课文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种和谐轻松的教学情景:在引出课题之前,先播放了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的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同学们对歌词里流露出的对祖国故土深切的怀念之情深有感触,沉浸在浓浓的怀念之情中,在学生们热情高涨的时刻引入了诗人对于光中所作的《乡愁》的学习。

接着以“二泉映月”为背景音乐,在幽雅音乐旋律的伴奏下,我饱含激情地范读,再现了诗人的感情。

幽雅的旋律和适宜悦耳的音质创设出与作品内容相宜的教学情景,渲染了课堂的气氛,学生们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中很容易就抓住了本课的学习重点:表达了海外游子对故乡、对祖国大陆的深切的怀念之情和对台湾回归祖国大陆的期盼之情。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入了。

由此可见,一堂课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在课前必须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在课的起始便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2.利用现代信息网络,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信息技术用于阅读教学适应了信息时代对阅读的要求。

多媒体和网络信息量大、传输快,用来搜集信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有极大的优势。

利用这一优势对阅读内容作适当补充,如作家生平、作品背景、课文内容涉及的相关资料等,既能让学生在充分涉猎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又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多媒体的运用能突破时空的限制,提供认识事物的相对完整、有序的动态表现。

既可再现难忘的往事,又能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

学生可围绕同一主题利用多媒体展开广泛的收集。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并利用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利用软件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兴趣,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敏感性,升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互动”关系。

教师在教学中既是互动活动的参与者,又是互动活动的调控者。

因此,教师应提高教学敏感性,充分挖掘和利用课堂中的一切话题,形成互动因素,积极调整互动的进程,促进互动的完成。

再利用平等的对话形式,检验互动的效果。

课堂中,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很多学生就会由于害怕被别人发现错误而掩饰、遮盖自己真实的学习过程;有的学生本来有自己的想法却随大流人云亦云,有的学生本来有疑问也不敢提出来与大家讨论。

于是原本深刻的思维碰撞机会就错过了,原本很好的情感交流机会也错过了。

因此,教师要具有教学敏感性。

教师可以跟学
生共同制定课堂制度:如奖励发表异议的、鼓励大胆发言的、批评讥笑别人错误的学生等,和学生亲切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敢于展现自己真实的思维,愿意表达真切的情感体验,大胆实施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进一步促进生生间、师生间更广泛、更深刻的互动。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能够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及自身对教学的新认识,反思教学行为,在研究的基础上,变革教学过程,寻求富有艺术个性的教学创意,灵活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教师与学生才能建立起对话关系,从而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

参考文献:
[1]王琨.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策略[m].中小学教育管理期刊,2007.3.
[2]许华松.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j].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班灿忠.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j].中学教学参考,2010(25).
[4]李秋菊,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王纪人.文艺学与语文教育[j].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