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的教学方法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教学的教学方法浅析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全新要求,要求高中化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化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素养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发展,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逐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但是在升学压力影响之下,化学课堂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高中化学教学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提升有一定助益。

标签:高中化学教学问题教学方法分析

高中化学是高中阶段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之一,同时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当前在高中升学压力的影响之下,很多教师不能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依然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辛苦教学,学生在课堂下昏昏欲睡,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十分不利。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面对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需要高中化学教师立足于教学改革要求,应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化学知识技能,让学生形成科学严禁的学习态度。

一、高中化学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现阶段,我国高中化学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已经吸收了不少新课程改革的精髓,但是教学改革在高中化学教学依然处于发展阶段。化学在学生升学考试中占有较大比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多年来形成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传统教学理念不能完全摒弃,全新的教学理念没有形成的大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中化学教学依然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要求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题地位,要求学生多思考,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不能做到这一点,教师担心教学进度,担心教学质量,担心将课堂交给学生,课堂秩序受到影响,因此,即便是采用了所谓的互动式教学、体验教学和分组探究教学也只是表面形式,教师依然控制整个教学节奏,学生在课堂下被动的听讲;其次,教师的教学方式依然采用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难以适应现代教育对高中化学出的全新要求。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很多高中化学教师不注重化学实验教学,认为只要能够做对题目,取得好成绩就行。在这种教学理念下,很多教师一味地采用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的听讲,不知所云,逐渐丧失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分析

1.用新课程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虽然高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理论学习也十分重要。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过程中,势必会认识到很多理论知识和化学概念。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及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要在全面启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讲授知识。高中化学教师在具体讲解过程中,要以生动的教学语言,将理论和概念形象化和通俗化,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强化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学习。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设备,通过应用图片、视频和文字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高中化学知识,然后进行总结。例如在讲解酸雨的形成和危害时,学生仅仅观看教材上的几幅图很难全面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理论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碳展示出来,分析人类的哪些途径会产生这些物质,然后利用化学方程式去展示。汽车尾气和发电厂会产生大量的硝酸化合物和二氧化硫以及三氧化硫,这些物质进入大气层,与雨水结合形成了硝酸、亚硝酸、硫酸和亚硫酸,让降落到土地之后,对农作物、植物、铁制品和建筑物造成危害。通过应用多媒体分析酸雨产生原因和危害,可以直观的让学生明白各种化学反应机制,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注重让学生进行试验探究

高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很多化学理论和概念都是通过试验得出的。高中化学教材中,实验课占据了很大比例,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依据。高中化学试验是化学理论和实践动手相接的重要手段。在试验过程过程中,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而且还可以规范学生化学实验操作技能,为学生以后的素质提升奠定坚实基础。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实验值得让学生动手探究,在这个过程,教师要发挥其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例如在制备Fe(OH)2白色沉淀物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如下探究。首先,给学生保存一段时间的FeCl2溶液和NaOH溶液,利用FeCl2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产生Fe(OH)2白色沉淀物这一反应原理制备Fe(OH)2白色沉淀物。学生将NaOH溶液滴入FeCl2溶液中后发现没有产生白色沉淀,而是先产生灰绿色沉淀随后变成红褐色。这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分析不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通过学生讨论认为,Fe2+离子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教师给的FeCl2溶液可能存在Fe3+离子。然后重新配制FeCl2溶液,用滴管吸取少量FeCl2溶液插入NaOH溶液中,发现依然出现灰绿色沉淀随后变成红褐色。这时让学生继续分析其中存在的原因。学生认为可能NaOH溶液溶解了少量氧气,需要做好隔氧工作。然后教師引导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现将NaOH溶液煮沸,然后向其中添加苯溶液,用滴管取一定量的新制FeCl2溶液,插入NaOH溶液中,挤出少量溶液,迅速抽出滴管,这时可以看到产生了白色沉淀物。但是静止一段时间后,白色沉淀物又变成红褐沉淀物。接着教师做出总结,总结Fe(OH)2白色沉淀物又出现变色的原因可能是新制备的FeCl2溶液含有Fe3+离子,Fe(OH)2白色沉淀物中的Fe2+离子很不稳定,容易被氧化成Fe3+离子。这种经过学生自主设计、探究的化学实验,能够极大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很有帮助。

3.关注学生发展,平等对待学生

高中阶段学生处于成长关键时期,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很大,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全面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关注学生发现,平等对待学生。教师不要以成绩高低去划分学生品质好坏,要关注学生子综合表现能力,做到差异性教学,因材施教,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对化学产生学习积极性。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启发学生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离子反应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题目一个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离子方程式。一个碘化钾和氯水混合离子方程式、一个氢氟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让学生结合离子反应条件,尽量写出反应方程式,这种题目一出现,学生就活跃起来,第一道和第二道题比较简单,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来。而第三道题有很多学生会忽略氢氟酸是弱酸,直接将HF离子写成H+,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形式HF+OH-=F-+H2O。总之,高中化学教学应该全面尊重学生个体发展,为学生创建民主自由的学习环境,这对提高教学效率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韦宇彤.对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研究[J]. 才智. 2016(03)

[2]吕萃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转变[J]. 西部素质教育. 2016(05)

[3]刘彩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及其转变途径研究[J]. 学周刊. 2016(10)

[4]张亚仙.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36)

[5]童万兴.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黑河学刊.2016(02)

[6]张彬.探究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03)

[7]李浩.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思想培养分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24)

[8]秦可.绿色化学思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考试周刊.2016(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