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花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种工111班周睿1151501159

摘要:当前我国棉花的质量检验体制在棉花的生产及流通体制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棉花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提高棉花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科研,生产,收购,加工等诸多环节,必须突出重点,狠抓关键环节。因此,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主攻品种,优化结构,建立品牌,提高效益,加强全过程质量控制,全面提升棉花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我国从棉花大国向棉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关键词:棉花;质量;检验;措施;环节

棉花是现阶段我国出口创汇额度最大的农产品,也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对棉花质量的检验是棉花流通,储运环节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在棉花从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转移的过程中,关于棉花质量的检验结果将直接关系到生产者的利益分配问题,从而促使棉花生产者更加重视棉花质量。同时,棉花生产的各个环节的价格均以棉花质量为依据,因而,棉花质量成为从生产到流通各环节的主要关注指标。

现阶段加强我国棉花检验管理工作,不仅仅有利于整个棉花生产--流通--加工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也将有利于提升我国棉花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信誉和地位,提高我国棉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棉花质量检验及管理主要是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逐渐提升国产棉花的质量品质。但是,政府行为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宏观控制手段,也需要加强棉花质量检验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以维持正常的市场经济运行秩序,保护棉花交易各方的合法利益。

1. 为什么要建立棉花质最监督检查制度

1.1 提高棉花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科研,生产,收购,加工等诸多环节,必须突出重点,狠抓关键环节,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与世界主产国相比,我国棉花质量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棉花内在品质结构不合理’异性纤维含量高和包间差异较大,市场竞争力不够强。因此,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主攻品种,优化结构,建立品牌,提高效益,加强全过程质量控制,全面提升棉花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我国从棉花大国向棉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1.2 强化棉花质量监督是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前提。棉花是我国的优势纤维,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和工业原料。棉花质量好,有助于促进棉花生产和市场稳定,有助于保护亿万农民和纺织行业的切身利益,对拉动内需,扩大出口,发展经济,提高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多年来棉花质量问题一直得到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国务院及有关部门为此制订了一系列棉花质量监督管理的方针、政策。但近年来棉花流通中的质量问题十分突出,掺杂使假、标识与质量不符等问题比较严重,不执行国家标准、压级压重、混等混级的现象屡禁不止,一些地方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加工设备参与棉花收购加工的活动仍然比较普遍。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由

于棉花流通体制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还没有到位,棉花垄断经营体制还没有彻底打破;另一方面是棉花质量监督管理的法规不健全,对棉花质量问题的监督和查处力度不够,未能有效的彻底管住棉花质量。为解决棉花流通领域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使棉花流通体制适应改革开放形势变化的要求,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真正建立起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依靠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的棉花流通新体制。

1.3 由于棉花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棉花生产和流通秩序的稳定,因此建立完善的棉花质量保障体系是放开棉花市场,放开棉花价格的重要前提,也是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否管住棉花质量是市场能否公平、有序竞争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成败。因此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后,棉花质量监督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为此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将加强棉花质量监督做为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提出了两个方面的举措,一是将棉花质量监督纳入法制化轨道,出台《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二是要求质量监督部门及其所属纤维质量监督机构切实履行职责,一方面要加强对棉花质量的监督执法工作,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棉花公证检验制度。《条例》正式确定了质量监督的法律制度,确立并完善了这两项制度。

2. 采取监督检查这种监督方式的作用

2.1 加强棉花监督检查可以巩固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成果。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棉花流通领域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棉花质量监督所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棉花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中,不执行国家标准、标识与质量不符、压级压重的问题比较严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加工设备的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掺杂使假、混等混级等质量违法问题屡禁不止。这是在棉花流通体制改革进行中依然出现的问题,如不及时有效加以解决,有可能影响对改革作用的正确认识,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和取得成效的大小。因此对这些质量违法行为必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特别是要遏制其蔓延的势头,确保棉花流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2.2 加强监督检查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棉花质量问题不仅仅是涉及购销双方经济利益的问题,还关系到国家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棉花生产、纺织行业稳定发展的问题,象掺杂使假、收超水棉、混等混级、异性纤维等问题,尽管可以通过检验判定,但已破坏了宝贵的棉花资源,纺织行业因缺少优质原料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影响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到头来还会打击生产,影响棉农收入。因此必须通过监督检查的方式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依法严厉查处,有效保护棉花资源,提高棉花质量,确保与棉花有关的产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2.3 加强棉花监督检查依然是目前确保棉花质量的比较有效的质量监督方式。我国棉花生产、流通的特点是产业链长,环节多、渠道复杂,流通范围广,市场波动大,运行机制不够规范有序,这对监督管理棉花质量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特别是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

棉花生产单位规模小,千家万户分散生产,不能自行加工出售皮棉,只能交售籽棉的状况,因此在棉花流通中除了皮棉购销环节外,还有籽棉购销环节,这就要求棉花质量监督必须涵盖收购、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由于公证检验只是对成包组批的皮棉实施质量控制,因此对籽棉收购环节必须通过定期巡回检查、定点抽查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从而确保收购加工环节的棉花质量,从源头开始抓起,有效管住棉花质量。

2.4 加强棉花监督检查可以推动建立健全公证检验制度。棉花公证检验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储备棉,另一个是棉花经营者向用棉企业销售的棉花。国家规定国家储备棉入库、出库实行强制性公证检验,经营性棉花由交易双方自愿申报后方可实施。棉花公证检验可以确保交易双方按质论价,避免质量纠纷,维护双方经济利益,是国家为企业建立公平交易市场环境所采取的一项有效措施,同时公证检验不收费,没有给企业增加经济负担,因此公证检验受到了很多规范企业的欢迎。但由于仍有不少棉花企业缺乏自我约束,质量意识淡薄,仍然在棉花购销活动中通过违反质量标准以获取非法利益(包括个人利益)。有的不仅有意回避公证检验,还趁供求关系紧张的情况阻碍另一方申报公证检验,破坏了公平交易的市场环境,影响了公证检验制度的实施。因此对未经公证检验的棉花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查处棉花质量违法行为,可以有效维护棉花市场秩序,推动公证检验制度早日建立。另外棉花监督检查制度还包括对公证检验的棉花实施监督抽验,建立对公证检验承检机构的监督制约机制,防止和纠正公证检验中的差错,保证公证检验结果客观、公正,确保公证检验棉花的质量。

3. 棉花监督检查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检查方式

3.1棉花监督检查制度的主要内容

3.1.1棉花质量监督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棉花质量监督法规和标准,对未经公证检验的棉花实施监督检查,对在棉花收购、加工、销售、储备等环节发现有质量违法行为的,要依法严肃查处;二是国务院质量监督部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对已经公证检验的棉花进行监督抽验,各省级质量监督部门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对本地区承检机构公证检验的棉花进行抽验,对抽验中发现问题的要及时处理,确保公证检验客观、公平、及时;三是建立健全棉花质量举报制度,各级棉花质量监督机构要设立、公布举报电话,受理棉花质量问题举报,采取奖励措施,发动社会推动棉花质量监督工作;四是定期、及时发布反馈棉花监督检查的质量状况情况。

3.2 棉花质量监督检查形式和重点

根据棉花收购、加工、销售、储备各环节的具体特点,围绕提高棉花质量的目的,采取相应的监督检查方式和重点。棉花收购环节是指收购者从棉农手中购买初级产品即籽棉的过程,这是棉花流通的第一个环节,也是监督对象最为分散的环节。因此棉花收购环节以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督检查为主要方式。检查重点一是收购者是否符合规定的收购资格认定条件,是否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收购资格认定证书;二是收购中是否存在混等混级、收购超水棉、霉烂变质、掺杂使假的棉花,是否不排除异性纤维和其它有害物质等浪费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