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春教授点穴推拿疗法经验

王富春教授点穴推拿疗法经验
王富春教授点穴推拿疗法经验

王富春教授点穴推拿疗法经验

4点穴推拿疗法应用举例

4.1病例一王×、男、43岁,2001年6月15日就诊。主诉胃痛2 h。患者平素体健,中午进粽子、鸡蛋等冷食后,于2 h前突发胃脘剧痛,服用姜汤后疼痛稍减,但觉恶心欲吐,并吐出未消化食物。查体: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舌淡,苔白厚,脉弦紧。腹软,胃脘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体温正常。诊断:寒邪犯胃之胃脘痛。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取穴:中脘、内关、梁丘、足三里、胃俞、脾俞、章门。操作:拇指按压脾俞、胃俞、足三里、梁丘,每穴1~2 min;一指禅推中脘穴1~2 min;按揉章门穴1~2 min;点按内关穴1~2 min。双侧穴位交替进行,至局部产生酸胀得气感止。除胃俞、中脘行补法外,其余穴位均行泻法。1次治疗后患者胃脘疼痛明显缓解,共治3次,每次30 min左右,患者症状消失痊愈。

4.2病例二张××、女、21岁、未婚,2001年8月9日就诊。主诉经行腹痛、胀5年,加重2个月。患者月经初潮即经行腹痛,近2个月腹痛加重,痛、胀难忍,经色黑紫有瘀块,伴胸胁两乳胀痛,自觉情绪激动,烦躁易怒,时见口苦咽干等症。查体:腹软无压痛,舌淡,边有瘀点,脉沉涩。诊断:肝郁血瘀之痛经。治法:舒肝化瘀。取穴:气海、关元、归来、脾俞、肝俞、肾俞、八髎、三阴交、足三里、太冲、合谷等。操作:以拇指一指禅推法推气海、关元,每穴1~2 min左右;按揉脾俞、肝俞、肾俞、三阴交穴,每穴1~2 min;点按足三里、太冲、合谷穴,每穴1~2 min。双侧穴位交替进行,至局部产生酸胀得气感止。再以全掌擦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和腰骶部,时间各3 min,以局部潮红透热为度。1次治疗后,患者腹痛症状明显缓解,共治疗5次,患者症状消失、病情痊愈。每次时间约30 min。

4.3病例三陈×、女、36岁,2000年6月11日就诊。主诉呃逆时作1个月。患者平素嗜食辛辣厚味,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呃逆并见牙龈红肿热痛,经西药治疗牙痛止,但呃逆时轻时重,发作时长则12 h、短则1 h。稍进干食则呃逆不止。自觉吞咽不利,曾用西药治疗无明显疗效。现症见呃逆不止,伴便秘,口渴,小便短赤。查体:呃逆不止,声音洪亮,冲逆而出,舌红,苔黄燥,脉滑数。诊断:胃火上逆之呃逆。治法:清降泄热,和胃止呃。取穴:膻中、中脘、内关、足三里、太冲、公孙及膈俞等。操作:以拇指按揉膻中、中脘穴,每穴1~2 min;点按内关、足三里、太冲、公孙及膈俞穴,每穴1~2 min。双侧穴位交替进行,至局部产生酸胀得气感止。再以拇指按压双侧眼眶

上(相当于眶上神经处)1~2 min。1次治疗后患者呃逆症状减轻。2 h后再点按1次上述穴位,次日症状明显减轻。共治3次,每次30 min左右,患者呃逆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4.4病例四李××、男、45岁,1999年10月5日就诊。主诉腰痛7个月。就诊前曾服过中药、西药治疗,皆无效果。腰痛时轻时重,轻者疼楚沉重,重则状为锥刺,不敢俯仰,大便经常干燥。查体:脉象沉涩,舌苔薄白,质黯有瘀斑点。腰椎X片正常。诊断:瘀血腰痛,治法:活血化瘀。取穴:腰阳关、肾俞、环跳、殷门、委中、阴陵泉、承山、阿是穴。操作:以拇指按揉腰阳关、肾俞穴,每穴1~2 min;以肘尖或手指点按环跳、殷门、委中、承山穴,每穴1~2 min;拿阴陵泉穴1~2 min。双侧穴位交替进行,至局部产生酸胀得气感止。弹拨患处阿是穴,每穴1~2 min;叠掌按揉腰部3 min;掌擦腰骶部3 min结束治疗。一次治疗患者腰部疼痛的症状减轻,功能活动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共治10次,每次30 min左右,患者腰痛消失,弯腰、脊柱旋转无影响,临床痊愈。

4.5病例五何××、女、25岁、教师,2001年12月15日就诊。主诉颈部疼痛,活动不便1 d。自诉12月14日晨起即感到颈部疼痛,不能转侧,疼痛放射至右肩背部,头颈向左侧倾斜,曾服用中西药及外贴伤湿止痛膏无效。查体:下颌向左侧歪斜,颈部肌肉紧张,右乳突部牙痛明显,第四颈椎棘突向右侧偏歪。诊断:落枕。治法: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理筋整复。取穴:风池、风府、肩井、天宗、大椎、肩中俞、肩外俞、阿是穴。操作:以拇指、中指相对按揉双侧风池穴,拇指点按风府穴、天宗穴、大椎穴、肩中俞、肩外俞穴,各1~2 min,以局部产生酸胀得气感止;拿肩井穴3 min;弹拨患处阿是穴3 min;按揉颈后部两侧肌肉3 min;一手扶患者头部,一手以掌根按压枕后患侧至肩部,由上而下,由轻到重。1次治疗后患者颈部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功能活动恢复。共治3次,每次30 min左右,患者症状消失痊愈。

小儿推拿疗法操作指南

小儿推拿疗法操作指南 小儿推拿疗法是用来治疗小儿疾病的一种方 法。具有解热止痛、健脾和胃、导滞消积、疏通经络、强壮身体、预防疾病等作用。 一、适应症 外感、发热、咳嗽、腹泻、腹胀、疳积、呕吐、脱肛、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斜颈等疾病。 二、物品准备 同推拿疗法 三、操作方法 根据病情和推拿部位、穴位,采用不同体位。婴幼儿可坐在成人的腿上,或卧或半卧在成人怀中;较大患儿按需要自行取卧位、半卧坐或坐位。 (一) 推法:

1、直推法:以拇指桡侧或指面,或食、中二指指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2、旋推法:以拇指指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 3、分推法:用两手拇指桡侧或指面,或食中指指 面自穴位向两旁分向推动,或作“八” 字形推动。 4、合推法:又称合法。与分推法相反,从穴位两侧向中间推动。 (二) 拿法:本法同推拿手法中拿法。使用中应视患 儿及疾病的具体情况适当减少作用力。 (三) 揉法:以拇栺或食中指、掌根、鱼际贴在穴位上做回旋揉动,带动皮肉筋脉转动。 (四) 按法:以拇指或屈曲拇指、屮指的指关节背侧 突部或掌根在推拿部位或穴位上逐渐向 下用力按压。前两法适用于头、面、肩 部及四肢,掌按适用于胸腹部。

(五) 摩法:同推拿中之摩法,多用于胸腹部。 (六) 掐法:用指甲在选定的穴位处进行掐切,是强 刺激手法之一。掐时要逐渐用力,不要 掐破皮肤。 (七) 捏脊法:患儿俯卧,裸露背部,术者用拇指桡 侧缘分别顶住脊柱两旁皮肤,食中指 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 交替捻动,直线向前,或食指屈曲,以 中节桡侧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指 同吋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 直线向前。自长强穴推至大椎穴。(八) 运法:以拇指或几个指的指面在选定的穴位上 作轻缓的弧形或环形推动,不带动深层 肌肉组织。 四、注意事项 参照推拿疗法1~7条。

人体穴位与病症

人体穴位与病症 1.脏腑病在俞穴的反应: 心脏病的反应点在心俞穴:肝脏病的 反位点在肝俞穴;胃脏病的反应点胃俞与隔俞穴;肺脏病的反应点 在肺俞穴;肾脏病的反应在肾俞穴;糖尿病的反应点在胰俞穴;癌症 的反应点在隔俞穴。 2.必须记住的16个穴位。 一切慢性病一一足三里伸展一切经脉一一申脉一切筋病一 一承筋一切骨病一一绝骨内外伤一一承山一切疹病一一百虫窝 头痛一一百会鼻病一一风门尿多一一小指第一关节上更年期病 一一隐白咳喘一一定喘阑尾病一一阑尾穴37 主升一切一一百66;会主降一切------涌泉胆襄炎一一胆襄穴面瘫一一迁正 (牵正) 3.古今医家最重视的穴位四大古穴:足三里.委申.列缺.合谷 四大今穴:三阴交.悬钟.胰俞.隔俞 (血压三阴交,悬钟中风抛, 胰俞糖尿病,肿瘤隔俞瞧。) 未来四穴:血逗领血潮,擅虫气可消,全肛阴阳论,全身 在大解毒三穴:开窍宁神在侠莲,大鹰;汹涌势不移,奎生善痊 宿痛久,急时拈来效自奇。 养生三穴: 劳宫穴心包经 4.万金难买的名医秘验 :掌握任何一技一穴皆自成特色 .妇科:子宫.卵巢.盆腔等病在环跳穴有反应。男科病亦有反应。 2.妇人久治不愈的颈肩酸痛一般为有妇科病。

3.胸腔有病在膻中穴有反应。 4.上腹器官,特别是胃.二指肠.胰腺病在中皖穴有反应。在 手背第三.四掌骨之间反应剧烈。便秘大肠俞附近多有错位。 5.肝胆病在期门有反应.阳陵泉也有反应,环跳穴也有压痛则可确诊: 6.下腹各器官在气海.关元.中极有反应。 7.肠胃病在足三里有反应。 8.印堂穴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要穴。 9.太阳.头维.凤池三穴配合应用几乎对任何头痛.眩晕有特效,对美尼尔氏病大都一次可以治愈66;。 10.中府穴是肺经脏属病变廿现经络反应的压痛点。 11.坐骨神经痛可在天宗穴找到压痛点。 13.心脏疾病用青灵穴配内关有特效。心绞痛发作,重按极泉.中冲.至阳三穴12.心脏病突发危急,叫病人仰卧,一手指头掐人中,一手指尖用力揉内关.中郄门穴5-10分钟即可恢复。有急救 作用(特效)14.鼻塞取风池.项强取承浆,头痛取涌泉,膝痛取 尺泽,重按肩井对头痛有特效15.腰痛取腹部对应点,用揉法,揉至热力自腹部深处透到腰部患处,腰痛可缓解,此时再治腰.事半功倍。 16.指压飞扬穴(外踝上7寸后1寸)对感冒头痛发热有特效。回阳救醒新穴:足心穴,在脚掌底(脚趾除开)长度足中线 和宽度足中线之交*点即是,此穴回阳复苏快过人中,一般一分钟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前面介绍的那个孩子经辨证为外感风寒发烧, 采用清肺经(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300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 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天河水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图. 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 穴位:天门(攒竹) 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 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推坎宫(自小儿眉心沿眉端向两旁推至眉梢)100次、

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等推拿方法, 穴位:太阳 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 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一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下午体温会略有波动,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

导引结合针刺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2007年6月第14卷第6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53· 导引结合针刺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景涛,指导:吕永彬,陈恒艳,周士坊,郭海英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 关键词:导引;针刺;推拿;颈型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R681.5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304(2007)06-0053-02 2005年11月-2006年7月,笔者采用导引练习结合针刺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76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6例患者均来自于本院门诊患者,多为青壮年,绝大多数有长期伏案工作史。其中男41例,女3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年龄19~48岁,平均(37.50±4.43)岁;病程最短10个月,最长3年,平均(17.36±7.53)月。对照组38例,年龄24~53岁,平均(41.35±4.75)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4年;平均(21.47±7.48)月。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以1992年10月青岛召开的“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关于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修改方案)作为诊断和分型标准[1]:颈、肩及肩部酸疼不适,肌肉痉挛,并伴颈部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椎旁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有明显压痛,棘突间、旁亦有相应的压痛点;椎间孔挤压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均为阴性;X线平片上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关节失稳和骨质增生改变。排除颈部急性扭伤、落枕、肩周炎和风湿性肌纤维炎等疾病引起的颈肩部疼痛。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55岁;③能积极配合完成临床观察者。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者;②虽符合诊断标准但同时伴有明显的心、脑、肾及消化系统等疾病的患者;有手法治疗禁忌症的患者;③治疗期间未按规定配合治疗或再接受其他相关治疗或药物治疗,影响疗效观测者。 1.5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传统医疗导引练习结合针灸、推拿;对照组采用针灸与推拿治疗。2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停止针刺、推拿治疗后随访观察3个月。采用随机单盲临床对照试验设计(疗效评价者不参与临床研究)。 1.5.1 传统医疗导引练习 1.5.1.1 医疗站桩功练习(第1部分) 每次练功前应按照导引锻炼的要求,首先进行调心、调息、调身的三调基础锻炼。调心是锻炼的中心环节,要求患者入静,一般3~5 min。调息时,要求患者逐步调整到匀、细、深、长的腹式呼吸状态,并且体现于整个功法练习过程中。调身锻炼要求患者的身体要放松与协调,一般采取三圆式站桩,要求患者两手张开似抱球(手圆);两臂环抱如抱树状(臂圆);两足尖内扣,呈半圆状(足圆);要求患者保持头正身直,虚领顶劲,沉肩虚腋,含胸拔背,直腰蓄腹,扣地展膝;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患者站桩高度(以膝关节的角度分成高、中、低3个体位)进行练习。第1个疗程:每次20~30 min,第2~3个疗程练功时间根据患者锻炼情况增加15~30 min[2]。 1.5.1.2 健身气功易筋经练习(第2部分) 以易筋经12式中的第6、7(“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马刀”)2个动作为主练功法。做“倒拽九牛尾”动作时要求患者成弓步做上体前俯后仰,力注腰、背、肩、肘等身体各关节。前俯时,要求患者意念拳握九牛尾,由身体向前倒拽;后仰时,意念拳握马缰,拉动八匹马,以体现内劲用意。做“九鬼拔马刀”动作时要求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两臂前举后收要充分,双手分别置于头后的风池穴和命门穴,配合呼吸,身体充分左右拧转,眼向后方看去。定式动作保持5~8 s,每个动作重复5次,每天功法锻炼各2次。组间休息1 min,训练后放松5 min[3]。 1.5.1.3 导引放松功练习(第3部分) 首先进行三调基础锻炼3~5 min,要求同第1部分。本部分为原地徒手练习。做动作时要求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双手做3种对称性的上下、前后、左右弧线循环摆动(“八字飘香”、“摇橹渡海”、“达摩荡舟”),各36次。最后进行三线放松功法练习。首先进行三调练习,身体姿势要求站式,调息时要求在呼气时默想各部位“松”,同时意想放松的部位如海绵一样柔软。意念属于流动式意守,松到哪个部位时,意念观想那个部位,意导气行。第1条线:头部两侧松→颈两侧松→两肩松→两上臂松→两肘关节松→两前臂松→两手松,静养中指尖的中冲穴1~2 min;第2条线:面部松→颈前松→胸部松→腹部松→两大腿前面松→两膝关节松→两小腿前松→足背松→足大指端松,静养大脚趾大墩穴1~2 min;第3条线:后脑松→后颈松→背部松→腰部松→大腿后面松→小腿后面松→足跟松→足心松,静养涌泉穴1~2 min。做完三线放松后,将意念收回,观想腹部丹田处,意守3 min后结束整套医疗导引练功[2]。 1.5.2 针刺治疗 治疗法则以疏通筋络、调和气血为主。取穴 :风池、天柱、风府、大椎、肩井、肩中俞、肩外俞、曲池、手三里、尺泽;同时配合“醒脑开窍法”,取人中、双侧内关、双侧三阴交。操作:急性期用泻法,症状缓解后用中等刺激量;行针得气后可以留针20~30 min,留针期间每5 min 运针捻转1次,隔日治疗1次。 1.5.3 推拿治疗 患者颈椎在推拿矫正前,均先采用卧位和坐位分别进行颈椎的后仰及侧转安全检查。患者取卧位,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处方(自己整理)

1、感冒 平肝清肺10 天河水15 掐五指节3遍 发热重:+推六腑15 提捏大椎10次 鼻塞重:+揉阳池10 呕吐:+清胃10(运八卦) 咳、痰:+运八卦10 痰盛+清补脾10 伴惊风:平肝30 清肺15推天河水30 惊觉角弓反张目上翻+下捣小天心2分钟斜视相反方向捣 夹滞:+运八卦15 清脾(胃)10 便有食:+清大肠10 2、寒热往来 分阴阳10推大四横纹10揉外劳宫15 3、急性支气管炎 运八卦15 平肝清肺10 清胃10 天河水10 发热超38.5+推六腑10 喘重改为逆八卦 喘重湿罗音+小横纹10 喘重干罗音+大四横纹10 慢性支气管炎 按急性操作两次后改用补法 揉二马10 补脾10 平肝清肺10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方法一:逆运八卦10 揉二马10推大四横纹10清胃5推六腑15 方法二:揉二马10 补脾10 清肺10天河水10 4、肺炎 逆运八卦10平肝清肺10揉小横纹10推六腑10 高热惊厥+捣小天心2 头痛鼻塞+揉阳池10 体温下降症状减轻改运八卦10平肝清肺10推大四横纹10天河水10 5、顿咳(百日咳) 逆运八卦15揉小横纹15清胃10天河水或推六腑10 +-痉挛期,咳嗽痰稠,咳吐不利。改用逆运八卦10揉小横纹10推六腑10捣小天心5 病久,气血亏损,体弱消瘦,咳嗽不典型,治宜清肺养阴。改用揉二马10清补脾10 揉小横纹10天河水10 6、厌食 运八卦10清胃10天河水10推大四横纹10 脾胃虚弱去清胃改用清补脾10+捏脊5-7遍 7、鼻炎 寒症:平肝清肺10揉一窝蜂10揉外劳宫5 热症:天河水10平肝清肺10揉阳池10 8、鼻窦炎 平肝清肺20推六腑15揉阳池10 9、扁桃体炎 平肝清肺10清胃10天河水20 热重+推六腑20-30 10、口腔炎 发热者:清胃10天河水20推六腑10 不发热:去推六腑 11、口疮 选择一:清胃15天河水15推大四横纹10 选择二:清脾15清胃15天河水10 发热+推六腑20 流口水+揉小横纹10 烦躁惊悸+捣小天心2分钟 外用西瓜霜、冰硼散 12、哮喘 寒性:逆运八卦15揉外劳宫10推大四横纹10清肺5 热性:逆运八卦15推天河水10推大四横纹10 缓解期:揉二马15清补脾15运八卦10 热重:+推六腑15 13、脘腹痛 气郁腹痛:平肝15运八卦15推大四横纹10揉板门10 食积腹痛:平肝10清胃10清脾10运八卦15揉板门15清大肠15 寒性腹痛:揉一窝蜂10揉外劳宫10揉板门15运八卦 15推天河水10 如有形寒积+清补大肠10 热性腹痛:平肝10清胃10推天河水10揉板门15 肠套叠腹痛:揉外劳宫(手法加重)20清脾10清胃10 清大肠15推大四横纹15 肠套叠开后用清补脾善后10 蛔虫腹痛:第一次揉外劳宫15平肝15第二次15清胃 10清大肠10 淤血腹痛:推大四横纹10揉外劳宫10揉板门15天河水 10 虚寒腹痛:揉外劳宫15清补脾10揉板门15推大四横纹 10 14、呕吐 伤食呕吐:揉板门15运八卦15清胃10清补脾10 胃热呕吐:清胃15平肝10推天河水10运八卦15 腹痛+揉板门15 便秘+清大肠10 阴虚呕吐:揉二人上马10揉板门15清胃10运八卦15 清补脾15 夹惊呕吐:平肝10清胃10运八卦15揉板门15天河水 10揉外劳宫10 胃寒呕吐:揉外劳宫15揉板门15平肝10清胃10运八 卦15 外中寒邪兼腹痛+揉一窝风15 有形寒积+清大肠15 寒伤脾胃+清补脾10兼冷泻亦同 15、呃逆 实证有热者:运八卦10清胃10推六腑15 虚证有寒者:运八卦10揉外劳宫10清补脾15 16、疳积 揉二马15补脾15平肝5 腹胀重+推大四横纹10 有痰者+运八卦10 腹痛明显者改用揉外劳宫15补脾15平肝5 以上疗法加刺四缝穴,隔日针一次,对疳积有特效 17、自汗盗汗 自汗:揉二马15清补脾10运八卦10清肺5 盗汗:运八卦10揉二马10天河水10平肝5 18、遗尿 揉二马20清补脾10揉外劳宫10 注:尿频小便频数多属虚证或气虚或阴虚治疗可参考遗 尿 小便少色黄、急躁、手足心热去揉外劳宫加平肝5、推 天河水10 19、脱肛 补脾15揉外劳宫10清补大肠10 大便干+运水入土10 脾肾不足便溏+揉二马10 20、便秘 选择一:清补脾10清大肠15运水入土10平肝5 选择二:独揉神阙15 略带热像:运水入土10清大肠15平肝清肺10天河水5 腹胀+推大四横纹10 21、腹泻 伤食泻 重症(十余次,有脱水现象) 运八卦10清胃15天河水15利小便10 +-腹痛重者+揉外劳宫10-15 轻症(5-6次) 运八卦10清胃15天河水15 日久邪实兼体虚者,消化不良、便黄、脉滑无力者。 运八卦10揉二马10清胃10推六腑10 脾虚泻 轻症:揉外劳宫10清补脾10平肝5 +-有热者+天河水15 重症:揉二马10清补脾10清补大肠15 寒泻 揉外劳宫20清胃10天河水10 热泻 选择一:推六腑15清大肠15清脾胃10下推七节骨2 分 选择二:运八卦10清胃10推六腑15 +-推1-2次减轻,可酌情改用运八卦10清胃15天河水 15平肝5 22、痢疾 慢性痢疾 选择一:揉外劳宫15清补大肠15揉二马10平肝5 选择二:清补大肠,独穴推40效佳 急性痢疾 白痢:揉外劳宫10清补大肠15清补脾10 +-有热者+推天河水20平肝5 体虚者+揉二马10 23、赤痢 选择一:推六腑15清脾10清胃10清大肠15利小便5 下推七节骨2分 选择二:推六腑15运八卦10清大肠15平肝5下推七节 骨2分 高温退后 选择一:清大肠,独推40 选择二:清补大肠15运水入土10利小便10 急惊风 抽风缓解后,推六腑20平肝清肺10推天河水10捣小天 心5 +-胸闷+运八卦10 头痛或角弓反张+揉阳池10掐精灵、威灵,掐五指 节(每节5次) 急救或缓解痉挛:拿列缺,掐人中 24、慢惊风 揉阳池10揉二马15补脾10捣小天心5平肝5 +-痰盛+运八卦10揉小横纹10 腹痛+揉外劳宫10 腹痛泄泻完谷不化改用揉外劳宫15补脾10清补大 肠10平肝(或捣小天心)5 推拿结束后均掐五指节,掐精灵、威灵。抽风缓解后禁 睡 25、惊风变证 惊风前仆:上捣小天心,李老当时以100下为一次;揉 二马、阳池, 各100下;掐左右合谷,各100下。以上为一次治疗程 序。但上捣小 天心不能过用,如过用,症状反成后仰。 胎风:治法一平肝15揉阳池15清肺10天河水 15掐五指节2分 治法二平肝10清胃10运八卦15 揉板门15天河水10揉外劳宫10 洗浴受惊 平肝15揉阳池15掐五指节2-5分钟 26、惊风后遗症 目睛不正:向相反方向捣小天心2-5。左斜右捣,右斜左 捣,上斜下捣, 下斜上捣,斗睛由中心向两侧分 捣,中病即止。 余风未尽:平肝15揉阳池10 余热不清:平肝15清肺15天河水15 耳聋:平肝15补肾15 痰多:运八卦15推大四横纹10捣小天心10 下肢失灵:揉二马15清补脾(多推取效)20 喑哑:天河水15清肺10,最后加清补脾15, 以助肺金 四肢拘挛:(病因复杂,须依次治疗) 治法一风热尚盛,平肝15清肺10天河水10 治法二醒镇清窍,揉阳池15下捣小天心10 治法三舒筋,益脾肾,平肝10清补脾10 治法四补肾,调和气血,推大四横纹10,掐五指节2-5 治法五最后揉二马10补益肾中水火收工 余邪成痫:轻平肝15清补脾10揉二马10捣小天心10 掐五指节一遍收尾 重平肝15清补脾15推六腑15 捣小天心10掐五指节一遍收尾 27、癫痫(羊癫疯) 重平肝15清补脾15推六腑15捣小天心10 轻平肝15清补脾10揉二马10捣小天心10 两种方法最后都要掐一遍五指节 28、水痘 清肺10清胃10天河水20 +-热重者去天河水改用推六腑30 头痛+揉阳池10 呕吐+揉板门10 29、痄腮(腮腺炎) 推六腑20清胃10每日1次,3-4次可消 +-男孩并发睾丸炎,睾丸红肿疼痛下坠。治法改用: 选择一:揉二马15补脾10利小便10 选择二:揉二马15平肝10清胃10天河水10 30、麻疹 一般疹子 发热不高(39℃以下):平肝清肺10天河水10清胃10 高烧(39.5℃以上,麻疹不透并发肺炎):推六腑20平 肝清肺10清胃10 +-咳喘重+运八卦15 黑疹子 揉外劳宫20推六腑30平肝清肺10清胃10 +-喘重+推大四横纹10 惊悸抽风+捣小天心1-2分钟 白疹子 揉外劳宫15平肝清肺10揉二马15推天河水30 +-体温不升,体质虚弱者,去二马、天河水,+推三关10 再服香菜水,一般可出 麻疹后腹泻 清胃5清补大肠10平肝清肺10天河水15,临表消失, 用清补脾15揉二马10善后 麻疹后咳喘 平肝清肺10天河水10运八卦10,症状消失后用清补脾 15揉二马10 麻疹逆证 逆证阴证:平肝清肺15天河水30 +-兼泻+利小便穴10(即膀胱穴和小肠穴),清补大肠穴 15 兼喑哑仍用平肝15(手法力量加重),清肺15(手 法力量加重), 加清胃5-10(中病即止,不可过用)。 唇干口渴过甚,加清胃5-10(中病即止,不可过用)。 咳嗽较重,仍用清肺15(加重),加运八卦20 兼咽喉红肿,仍用天河水30(加重),加清胃5-10 兼目赤太甚,仍用平肝15(手法力量加重) 服食热性发物,发疹上多下稀,加清胃5-10(不可 过用) 发痒发喘+运八卦15 误食酸凉,体温渐减,加揉二人上马15 伤热,适当+清胃5,重者+推六腑20 伤凉,+揉二马10,也可加揉外劳宫10 如麻疹仍不畅透,+揉二马15 逆证阳证:平肝清肺10,天河水20,仍不畅透,加揉二 马15 邪毒入血:推六腑20揉二马10平肝清肺10天河水20 +-体温陡降,未见疹色变黑,先强心助阳,如体温渐复, 为有转机,在议他治,穴 用推三关15揉二马15,或揉外劳宫15。如体温陡降, 汗出如珠或疹色已黑者不救。 邪闭不出:拿列缺2,回生之后如能得汗,为有转机, 然后平肝清肺10天河水15 并加揉二马10助之。 麻疹变证 麻疹倒回:拿列缺2平肝清肺10天河水20揉二马10 +-如见寒象+推三关10 腹痛+揉外劳宫10 如见透出,仍用平肝清肺10天河水20 麻疹肺炎:平肝清肺10天河水15运八卦20 +-热盛+推六腑20 如见其他兼证+穴与肺炎相同,唯清胃不宜过重,恐 碍麻疹透发。 31、夜啼症 1、面部现青色者,平肝10(为主)天河水15揉外劳宫 15 2、消化不良者,上法加清补脾10 32、夜惊症 病程短者,取平肝10清补脾10天河水15运八卦15 迁延日久者,取平肝10清补脾10天河水15运八卦15 揉二马15 33、新生儿黄疸 1、湿热型:平肝5推六腑10利小便5 2、寒湿型:揉外劳宫10平肝5清补脾10 +-热像不重者,推六腑改用天河水10。以上均可间断用 揉二马5-10,以免过于寒凉。 34、新生儿吐乳 1、热者:运八卦10清胃5天河水10揉板门5 2、寒者:揉外劳宫10清补脾10揉板门5 +-热重者,去天河水改用推六腑10 腹胀者+推大四横纹10 35、囟门闭合晚 选择一揉二马15揉阳池10推三关10补脾15平肝5推 大四横纹10;以上二马、补脾为主穴, 其他可轮流加用1-2穴 选择二独用揉二马30-60 36、脑发育不全 平肝10揉二马15揉阳池10捣小天心1-2分钟 37、疝气 平肝10揉二马15补脾10揉外劳宫10;或独用揉二马 30以上 38、鞘膜积液 平肝10揉二马15清补脾10清补大肠10 保健 益气健脾 主穴:清补脾15运八卦10揉外劳宫10 配穴:揉二马10推大四横纹10平肝5 益气健脾温中散寒消积 用法:2-3天一次或一周1-2次。推拿时主穴一般全用, 配穴则可选用1-2个。 益气补肺 主穴:平肝清肺10 清补脾15 推大四横纹10 配穴:天河水10揉二马10揉外劳宫10 益气固表培土生金 用法:如上 益气补肾 主穴:揉二马15补脾15揉外劳宫10 配穴:平肝5天河水10推大四横纹10 固元气壮水火 用法:如上 安神益智 主穴:揉二马20揉阳池10 配穴:平肝5-10天河水10捣小天心1-2 安神益智补肾填精 用法:如上

脏腑图点穴法(精校版).

第一章总论 脏腑图点穴法是按摩术的一种。它是用不同的“指法”依照脏腑部位的经络、经筋、穴位,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疾病。这种独特的按摩方法,是王文先生得自一道人的口授,并赠《推按精义》一册。对道人的教诲,和《推按精义》的要旨,领会颇深;并且从临床实践经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推按精义》已遗失,无可查考,现仅就王文先生所授的《推按精义》中的重要理论,回忆选录。虽非全貌,但对指导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师训 天地之气人之气。天为一大周天,人为一小周天。 [浅注]人体的气血,是生命力的要素,人身内部的“气分”盛衰和变换,与天时气候的变换有密切关系。故称天为大周天,人为小周天。(参阅本章第五节:论气候变换与人身体内部气分的关系) 人身纯阳不够,阳常不足,阴常有余。 [浅注]阳气为清气,阴气为浊气。初生婴儿为纯阳之体,无七情六欲的烦扰,保持纯阳。随年龄的增长,情欲亦随之增生,清阳日消,浊阴日长,所以阳常不足,阴常有余,是致病的原因。明朝周慎斋说:“小儿不用枕,纯是阳气,胸无壅滞故也。如常人年大,清阳日衰,浊阴日盛,苟非高枕,则胸膈浊气不降,不能安卧。” 颠倒,倒颠,颠颠倒,倒倒颠。 [浅注]重病,病情复杂,所有内部各脏腑潜伏的疾病,均要颠颠倒倒,发现于外,须随其病况而施治之。至于“颠倒五行”之说,昔贤颇多阐述,可参阅昔贤著作所载以资研究。五行学说中,有颠倒五行的说法。即万物不外五行,治病不离五脏。五脏属五行,如金、水、木、火、土,循环相生;金、木、土、水、火,循环相克,是为顺五行。颠倒五行学说,用作临床指导,如金生水,水亦生金;金燥则肺萎,必须滋肾以润肺。金克木,木亦克金;肝木过旺,木反克金而肺萎,必须扶土生金,肝木自平,肺萎亦愈。其余类推。 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消。 [浅注]脾经机能正常,胃部消化力强,各脏腑均得滋养。若脾胃亏损,各脏腑既失其养。脾绝则死。故曰万物生于土,万物消于土。 气有气之海,血有血之源。 [浅注]气海与丹田相通,为生气之枢纽。心根名膈俞,为出血纳血之总机关。为血液之源泉。 清气属阳,浊气属阴,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浅注]人体内部气分,分清浊二气。轻清者上升为阳,重浊者下降为阴,阴阳二气,不能分离,故孤阴则不生,孤阳则不长。 人不见气,鱼不见水。人见气则病,鱼见水则浮。 [浅注]人与气的关系,和鱼与水的关系一样。人体健康,外而大气流行,内而宗气通畅,但觉行止舒适,不见气的流动。犹如鱼在水中依存于水而不知水。若气候变化,与内部气分阻滞,就有非正常的感觉。犹如鱼病不能游泳于水中,而漂浮于水面。 人有气则生,无气则死。气能养人,气能害人。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6例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6例 发表时间:2016-03-10T10:43:05.963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作者:王大力赵红义丁骥 [导读]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颈椎病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中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病理损害较大。 王大力赵红义丁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天津300193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符合入组条件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刺结 合推拿手法治疗, 观察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26例总有效率达84.6%,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明显.结论针刺结合推拿 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针刺;推拿【Abstract】objective toobserve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ofacupuncturecombinedwithmassagetherapymyelopathictypecervicalvertebradisease.Methods 26casesinaccordancewiththesetofconditionsspondyloticmyelopathy,adoptacupuncturecombinedwithmassagetreatment,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andthesignsand Results 26casesoftotaleffectiveratewas84.6%,andthesymptomsandsignsbeforeandaftertreatment.Conclusion acupu 【nKcetyurweocrodsm】binedwithmassagetherapymyelopathictypewas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ofcervicalspondylosis.yelopathictypecervicalvertebradisease;Acupuncture;Themassage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46-02 颈椎病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中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病理损害较大,症状较重,预后较差的一个类型.它的发病是由于颈椎 椎体及相邻软组织的退变造成了对脊髓的直接压迫,导致脊髓受压或缺血,从而出现了脊髓的功能障碍.其临床表现包括颈项部疼痛不适、四 肢麻木无力甚至行走障碍、束带感、二便障碍、感觉障碍等.本文笔者于2012年11月—2014年6月期间采用针刺颈椎夹脊穴配合 推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6月期间符合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病例26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0 例;年龄42—74岁,平均58岁;病程0.5-10年,平均4.5年.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诊断.2治疗 方法2.1针刺患者坐位,针刺部位常规消毒后,选择两侧颈部夹脊穴,以脊髓受压节段棘突旁相应的夹脊穴为主.用直径0.25mm,长 40mm 的毫针以与矢状面呈30-45°的夹角刺入,以患者有四肢麻木或电击样感觉为佳,得气后提针少许并留针20min.加减:上肢存在 症状者加取极泉、肩贞、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下肢存在症状者加取环跳、殷门、风市、承山、阳陵泉、三阴交、昆仑等;出现二便 失禁者加百会、肺俞、肾俞、大肠俞、足三里.每日针刺1次,三周后观察疗效. 2.2推拿患者坐位,术者立于其身后.先运用滾法、揉法、拿法等手法自上而下施术于颈夹脊两侧及肩部,约7分钟;然后运用指拨 法,从上至下弹拨颈项、肩背部肌肉,以酸胀为度,约5分钟;再运用点按法刺激风池、完骨、天柱、风府、百会、肩井等穴,每穴施术30-6 0秒钟,力量由轻到重,以酸胀为度,约5分钟;最后令患者取仰卧位,拔伸颈项:先用触摸定位错位的颈椎棘突,然后一手托患者颈部使其稍微前 屈,另一手运用指揉、指拨等手法按摩偏歪的颈椎棘突周围肌肉约2分钟,然后一手托患者下颌,另一手托住枕部,向上拔伸,同时顶住错位的小 关节,轻柔的左右转动颈部数次,注意控制用力及幅度,以病人舒适为度.每日推拿1次,3周后观察疗效.3衡量指标及结果 3.1疗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及全国颈椎病会议制订的颈椎病诊断标准[2].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 常;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体征明显好转,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减轻,但仍遗留部分症状、体征及功能障碍;无效:治 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结果本组26例中,显效7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4.6%. 3.2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见下表: 从表中数据可见,治疗前后颈项部疼痛不适、四肢麻木无力、行走障碍等症状改善比较明显.4讨论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CSM)以其病情重、预后差而成为保守治疗的难点[3].本病发病缓慢,症状隐匿,一旦发病,至今尚无明确有效 的治疗方法[4-5].第三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指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如无手术禁忌症,原则上应及早手术治疗[6],仅有少数CSM 长 期处于良性稳态中,多数常呈相对高危险性发展趋势,其结果常常可以使颈椎脊髓遭到更加严重的损伤[7].但是其中椎管较宽、症状较轻者,可 采取有效的非手术疗法.中医学将其归属于“痹症”和“痉症”范畴,大多学者认为肝脾亏虚,气虚血瘀、肾虚是其主要病机,治则以益气化瘀、补肾 舒筋为主法[8].中医治疗手段对本病就有着一定的疗效.针刺疗法通过疏通经络、活血行气、振奋阳气、补益肾精而起到作用.?素问??缪刺 论?:“从项数脊椎侠背,疾按之应手而痛,刺之旁,三痏立已.”?华佗别传?:“又有人病脚躄不能行,????后灸愈.灸处夹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均调如引 绳也.”针刺夹脊穴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脊髓及肌肉血供增加,从而达到“舒筋活络、通痹止痛”的目的[9].推拿通过松筋、移骨, 缓解脊髓受卡 压程度,达到舒筋通络、柔痉缓急、补益气血的作用[10].二者配合使用可有效增加颈椎脊髓血供,从而改善患者肌肉痉挛、肌肉疼痛、四肢 无力等症状. 参考文献[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86.2] 李增春,陈德玉,吴德 升.第三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3):1796-1799. [3] 叶凯,王栓科.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骨科杂志,2013,16(6):608-610. [4] ZhuB,XuYL,LiuXG,etal.Anteriorapproachversusposteriorapproachforthe treatment of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asystemicreviewandmeta- analysis[J].EurSpineJ,2013,13(10):1007[ -1018.5] MalsnnmtoM,OkadaE,IchharaD,etal.Anteriorcervicaldecompressionandfusionacceleratesadjacentsegmentdegeneration:comparisonwithaGsymptomaticvolunteersinaten-year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ollow[ -upstudy[J].Spine,2010,35(1):455-463.6] 方加虎,贾连顺,周许辉,等.严重脊 髓型颈椎病手术减压的安全术式探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1):24-27. [7] BonoC M,LeeCK.Criticalanalysisoftrendsinfusionfordegenerativediscdiseaseoverthepast20years:influenceoftechniqueonfusionrate[ andclinicaloutcome[J].Spine,2004,29(4):455-463.8] 王虹,赵然.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48例临床分析 [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3):376-377. [9] 张连平.针灸配合中药擦剂治疗骨质增生症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 2 012,27(5):642-643.10] 赵树军,于涛,李翔宇.整骨理筋手法结合中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J].世界中医骨科杂志, 2012,11(2):93-94.

小儿推拿师学习哪家好

【导语】许多妈妈小孩一点点鼻涕小咳嗽就紧张的要命,如果会小儿推拿,推一推好了,可能是小儿推拿治好的,也可能小孩自己好的,并不知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小儿推拿治好了妈妈的病。小孩一点小病,妈妈紧张焦虑这是大病,小孩和妈妈的病都要治,妈妈通过给小孩做推拿是治愈自己病态的好方法。本文主要给大家讲述了关于小儿推拿师学习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小儿推拿教学——图例) 【张建政小儿推拿师教学特色】 引用学过多个小儿推拿的某妈心语。“妈妈们在学习过程中,其实强大的不是治病的能力,而是对于孩子各种情况时,一颗淡定的稳定的心。妈妈们对孩子身体的关心固然重要。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要反思其他方面,除了喂养,还要养育儿方式。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病了,而是妈妈需要调整自己的心。”学小儿推拿不要想着学几天就能给小孩治病,没有这样的心态才能学好。学习小儿推拿只是中医学习的一个很好的起点,能够快速上手。学习了手法和基本的辩证用处不会很大,还需要自己不断学习。小儿推拿培训特色: 张建政小儿推拿培训,以现场实践教学为特色,让所有学员从临床实践中学会真技术,学完后都能独

立操作直接开店营业,是中国小儿推拿培训实践教学第一品牌。 (小儿推拿教学——图例) 以真实患儿为例,现场讲解中医辨证诊断技巧。 用门诊真实患儿,放手学员亲手练习各项技能。 以真实店面为例,讲解小儿推拿门店经营秘诀。 1、辨证简:全国创中医儿科三维辩证法,使辩证更加简捷准确。 2、讲套路:全国创小儿推拿套路教学,创立各个系统疾病的常规推拿套路,适合于本系统一切疾病的常规治疗与保健,可以弥补辩证不明确的不足,便于学员学习掌握。 3、选穴精:取穴少而精,主张一穴多用。 4、尊古法:在推拿手法上遵循古人所创立的天人合一小儿推拿疗法,使疗效更确切。 5、课程全:讲解的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儿科学、儿科常见病的西医诊断与

小儿推拿师学习哪里好

【导语】小儿推拿师是在中医基本理论基础上,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按照小儿推拿的经络、穴位,采用小儿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治疗,通过手的力量和技巧调节小儿机体生理、病理变化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专业护理保健人员。那么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关于小儿推拿师学习哪里好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国脉培训:小儿推拿师优势】 小儿推拿是自然、健康的育儿方法,符合现代医学发展方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大力支持发展。 1、小儿推拿已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中医药项目第一次进入“公卫”项目,是进入“公卫”项目的、仅有的2个中医药项目之一。 2、国家大力支持发展“健康服务业”,小儿推拿属于“健康服务业”中的“健康管理与促进”类别。 1、市场需求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全国0-14岁的儿童接近3亿人,每年新生儿近2000万。国家计生新政:放开单庭生二胎。 2、小儿推拿从业者少,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竞争不激烈,提前进入,有更多机会。 3、小成本创业、投资的好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一次投资,终身受益。

【国脉培训:小儿推拿师前景】 目前在中国,成人推拿服务遍地都是,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讲,是一片红海(即竞争太激烈);而小儿推拿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则为数甚少,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讲,是一片蓝海(即竞争不大)。早日参加专业培训并成为小儿推拿师,就能够早日占领这个日益增长的儿童健康市场。由于专业小儿推拿师不多,竞争不激烈,对就业也有很大帮助,尤其适合女性。 小儿推拿为儿童健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自然、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让孩子家长在儿童未病、生病和恢复的过程中不再茫然无措,可以借助小儿推拿有效帮助儿童强身健体、远离疾病、缩短病程,与健康相伴。 近几年来,中国每年新出生人数均在1600万以上。儿童家长对小儿推拿培训服务、上门服务和实体店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小儿推拿专家们建议:小儿每周至少接受2次保健推拿,将大大降低小儿生病的几率,每天都做效果更好。因此,小儿推拿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是一个新兴的朝阳行业、黄金行业。

点穴推拿治半身不遂(脏腹图点穴法)

点穴推拿治半身不遂(脏腹图点穴法) 点穴推拿治中风偏瘫,半身不遂(脏腹图点穴法) 点穴推拿治中风偏瘫,半身不遂 第一式:病人仰卧,解开腰带,医师坐在病人右侧,用右手中指按住阑门穴,旋转推按,左手大指迎住巨阙部位。右手中指旋转推按的时间,俟指下感到气通为止第二式:用右手中指按住建里穴,旋转推按,左手大指迎住巨阙部位。以建里穴气通为止。病人姿势和医师手式,同第一式。 第三式:左手大指迎住右石关部位,食指和中指迎住左梁门右手中指按住气海穴,旋转推按不可过久,以指下觉气通即止。病人体虚弱或虚症,气海穴用补或调,如果体壮,病实症则用泄或调。虚实关键在此。 第四式:两手放两带脉。用左手食指中指和右手大指,同时按住阑门、水分间,同时左手大指、右手食指和中指,扣住腹部两侧面带脉,往里拢拨,以阑门感觉跳动为止。第五式:右手大指按住阑门穴,中指是按住左章门部位,旋转推按,气通即止;同时左手大指迎住巨阙部位。推按毕,用右手食指和中指由章门穴往下偏右斜推至少腹。最多三次。第六式:右手中指按住左梁门穴,大指按住右石关穴,同时旋转推按,气通即止,推按毕,大指和中指仍按以上两穴,同时拧拨一至三次,多至五次,左手大指迎住巨阙部位。左手无名指扣天突穴,中指按璇玑穴,食指按华盖穴,右手中指按住巨阙部位,旋转推按,气通即止。 第八式:右手食指按上脘穴,中指按中脘穴,无名指按建里穴,同时旋转推按,并用左手中指和食指,迎住巨阙穴。感到中脘,建里部位气通即止此式操作毕,再治阑门穴(与第一式同)一次

第九式:右手大指按住右天枢部位,中指按住左天枢部位,同时旋转推按,气通即止,推按毕,大中指仍按以上两穴,同时拧拨(食中指向右旋引,大指乘势挑送之)一至三次;左手大指迎住右石关,食指迎住左梁门。 第十式:按照第四式推按气海一次后,并压三把,其手式:右手中指仍按气海,无名指和小指卷起,靠住病人少腹。自右少腹右侧缓缓压推至正面:中指和食指卷起,翻压少腹,自左少腹左侧缓缓压推至正面为第二把,用手背缓缓向下压推至关元部位,为第三把。一次为止。左手捏住建里部位,右手捏住气海部位,同时提起。病人即感到呼吸舒畅。治完任脉,接用此法,操作一次为宜 做完上法让病人仰躺床上不用枕头,双手抱头,第一式,一腿屈起,医者一手扶膝一手自膝面到大腿根缓缓拨筋三次,再拨内侧外侧的筋。 第二式,医者换手一手扶膝盖一手从委中拨筋至脚跟再拨小腿外侧胆经的筋和内侧脾经的筋。第三式,把此腿搁彼腿上,一手拨三阴交部位的筋十数次,然后一手按脚脖一手压膝盖,再把腿放平,重复此动三次。 第四式医者一手握腿脚一手扶膝向病人腹部压三次,再最大限度转髋左右各三次。第五式,仍将此腿屈起一手握腿脚一手扶膝压向对面腿三次,然后扶膝之手顺势向环跳推三次并揉之。如是右腿则扣肾俞左腿不用。 重复另一条腿做同样的动作。 做完这个过程让病人坐起面对医者 第一式:先伸右臂,医者左手扣住肩井穴部位及肩头的筋,右手握住病人手腕。然后弯病人肘部,点拨曲池部位的筋。依次再点开合谷穴的筋,也是旋转推按,气通即止。第二式:按经络走向,拨通手三阳和手三阴经脉,由上而下三至五次。第三式;医者两手握住病人右手,用两手大指拨病人手背的筋分拨三至五次,然后捏住病人大指,从指根捏至指梢,由大指一个一个接着到小指。然后再治左手,先拨手背的筋,再从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大全(附穴位示意图),快快收藏!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大全(附穴位示意图),快快收藏! 小儿推拿要想见效,手法的正确和穴位的准确都是首要的。今天山东金医典的老师们就为大家整理了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小儿推拿穴位和手法,希望对大家学习小儿推拿有所帮助。 大肠经 【功效】清利肠腑,主治腹泻、便秘、积滞等。 【手法】在食指外侧,向指尖方向推为清,向虎口方向为补,来回推为清补,一般用清补法。 【演示】 胃经 【功效】清脾胃积热,降气和胃,消导助运化,治肚子胀满,积食腹痛,恶心呕吐,便秘,厌食。 【手法】自大拇指下端鱼际外缘黄白皮交汇处,离心推至大拇指根部,此为清法;反之为补;一般用清法。 【演示】

肝经 【功效】舒肝理气,发散外邪,平肝镇惊;主治伤风感冒,惊风,夜啼,斑疹。 【手法】一般用清法,习惯称之为平肝;清法一般从食指指根推到指端。 【专家心得】平肝法常与清肺、推天河水配合应用。起退热,治肺炎的作用。 【演示】 脾经 【功效】健脾益气,调理中焦。主治腹泻、积滞、便秘、唇裂肿痛,口舌生疮,软骨病、瘫痪,虚性咳嗽。 【手法】大拇指末节外侧,离心推之为清,向心推之为补,来回推之为清补。 【演示】

肾经 【功效】和气血,调阴阳,分寒热。主治寒热往来,气血不和,胸膈满闷。 【手法】分阴阳穴在小天心穴往上,掌横纹中间略上处,用拇指罗纹面从穴位中间向左右分推。 【演示】 板门 【功效】宽胸膈,利肠胃,主治呕吐、腹泻、幽门狭窄、痉挛、贲门松弛等。 【手法】以拇指端点住鱼际中点,左右旋揉同数。 【演示】

内八卦 【功效】行气宽中,利膈消滞。主治胸腹胀痛,咳嗽痰喘、积滞、纳呆、百日咳。 【手法】用运法,自乾宫起至兑宫止,环手掌一周,周而复始,旋转摩擦,为顺运八卦。 【专家心得】五脏之气不调,诱发胸膈作闷,痰火郁结,咳嗽交作,小儿百日咳等,都可用运八卦法,以宽胸利膈,开郁降气,且能助气调气,加强中气运化力量,消化食积。 【演示】 小天心 【功效】行气宽中,利膈消滞。主治胸腹胀痛,咳嗽痰喘、积滞、纳呆、百日咳。 【手法】用运法,自乾宫起至兑宫止,环手掌一周,周而复始,旋转摩擦,为顺运八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