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闻趣事五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轶闻趣事五则(定稿)
【傅华明徐高祥】
一.牛栏坡的来历
明通陈垭村有个地方叫牛栏坡。

顾名思义,许多人以为此处得名一定是它之前曾经是“牛栏”的缘故。

其实不然,“牛栏”最准确的解读是“牛难”。

言到此,不得不说一段凄美的故事——清同治年间的某一天,该地唐、曹二姓合住的一处院子,有一家人准备宰杀一头母牛。

说来奇怪,当人们把这头看似衰老的母牛从圈里牵出的时候,它本能地意识到人们对它不怀好意,猛然挣脱束缚它的绳索,四蹄生风满坡奔跑,院子的人全数出动追赶,前追后堵,左阻右拦,起先总是拿它不住。

但经过几个时辰的轮番追逐,母牛寡不敌众筋疲力尽终于落到众人的包围之中。

这时,出现了令人惊奇的一幕:母牛流着眼泪四脚下跪向众人作求情状,不时还向牛圈方向回望。

一老者似乎看懂了牛的心思,对大家说:“牛和人一样,灵物啊!伤心到这个程度,这牛一定是舍不得它的崽儿啊,不信你们躲开,看看它到底会有什么动静?”众人会意,表面散去,暗中却在观察。

果然,那牛起身径直回到牛圈,第一个动作就是呼应小牛吸奶,尽管母牛体弱奶薄,小牛照样吸得津津有
味,母子依依不舍之情,使大家共生爱怜,感动不已,于是决定不再杀牛。

就因为该地有“母牛落难”的故事,于是顺理成章地改地名为“牛难坡”。

后来才雅化为牛栏坡。

从此,当地定下规矩,任何情况下不得宰杀母牛。

爱牛敬牛之风,自此日盛。

陈垭村自今一直保留着这样的习俗(其实也是城口多数地方的习俗):过年过节或春耕大忙用牛之时,东家必以豆腐、鸡蛋、热酒等物饲喂。

此举一是让牛更有力气,二是对牛表示慰问。

二.熊板凳垭口
在明通平安村与周溪乡交界处,有一个地方叫熊板凳垭口。

这个怪怪的地名是怎么得来的?其中就有一段很滑稽的故事。

清朝光绪年间,这垭口开着一家幺店子。

那时的明通周溪地面,到处都是原始森林。

山场绵厚,林木幽深。

熊鹿虎豹不时出入其间。

有年冬天,山里窜出一头大黑熊,到山外觅食,路过垭口幺店子时,见地坝的劈柴边有一堆萝卜。

黑熊大喜,于是就心安理得地坐在这节劈柴的上面,抓起柴边的萝卜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事情坏就坏在这一节劈柴上。

原来,这是一节粗壮结实、又绵又硬的“九把香”木柴,头天店主人劈柴时,楔进木柴中的斧头被木质卡死,怎么也退不出来,以致将斧头的木把拉断,那斧头还是卡在木柴中。

店主人一时无法弄好它,只好任其露放室外。

这木柴被斧头楔着,木柴的后段就张开一条“V”字型的缝隙来。

自作聪明的黑熊于是把这劈柴当成板凳坐将起来。

偏偏这黑熊又选择了一个遭罪的坐姿,它是骑着劈柴的缝隙盘腿而坐,黑熊的睾丸就正好落在劈柴的缝隙里。

坏就坏在这黑熊很不安分,一边吃,一边还摇晃着木柴享受愉快。

说时迟,那时快,不知是斧头卡得太久产生松动,还是黑熊摇晃劈柴致使楔部反弹,随着斧头的退出,那裂开的木柴像两块有力的弹簧迅速闭合拢来,把黑熊的睾丸死死地夹在其中,一点也动弹不得。

无论黑熊怎样抓扯嚎叫,终究无法脱身。

结果怎样可想而知,幺店子的主人轻轻松松、毫不费力地收获了一头黑熊。

这可是明通地面上人人尽知的一则趣闻。

因为幺店子垭口出了“黑熊把劈柴当板凳坐”这段故事,从此,人们便把幺店子垭口叫作熊板凳垭口。

三。

哑巴“报警”
民国26年(1937年)6月19日,明通白台村江二湾遭遇特大暴雨发生泥石流(当地叫垮山),造成6户人家25人遇难的惨剧。

这事在《城口县志》上都有记载。

但是,这次灾难江二湾也有3户人家躲过劫难,侥幸生还。

这事说来非常奇怪,得以生还的村民竟是听了一位曾姓哑巴(俗称寡子)的“报警”而脱离险境的。

哑巴是村民曾玉恒的儿子,大家都叫他曾寡子,时年15岁,暴雨当天,他的表现十分反常,这个平时只能“阿阿、哇哇、嘿嘿”发声的小伙子当时突然能够开口说话了。

而且说得明明白白。

他很慌张很急促很大声地对院子的人吼道:“快跑快跑,要垮山了!快跑快跑,要垮山了!。

”听到他喊叫的人既惊奇又诧异,觉得这事太神了。

当地人比较迷信,认为寡子都说话了,一定是老天在给他们报信,大难临头,得赶快逃命。

听到曾寡子“报警”的曾玉恒、李兴仁、李兴知3家16口人,因及时逃避而悉数获救。

而没有听到“报警”的危家院子危举能等6户人家,则全数遇难。

事后曾家人说,寡子的听力超出常人,特别灵。

绣花针落地他都知道;山中放牧,走失在深涧密林中的牛儿,很多大人都寻不到踪迹,但他却能听到牛儿远处啃草的声音,从而顺利地找到它。

曾寡子能“报警”,一定是山体移动之前的种种迹象、种种声响,最先被他的听觉所感知。

至于哑了15年的寡子为什么突然能说话,这事只能让医学界去解释。

四。

明通大力士
城口因其山高坡陡、道路崎岖等自然条件的艰险,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力量付出犹为巨大。

农耕时代的“力气”二字,成了山里人评判你有无本事的首选。

这种靠力气吃饭的独特地域,催生了许多的城口大力士。

上世纪五十年代,万县地区召开运动会,由体育工作者李大吉带领城口代表队赴万州参加比赛。

遗憾的是,城口队的田径球类都师出无名,毫无斩获。

但在拔河这一项,城口队却出尽了风头,九县一市都不是城口的对手,城口因此得了冠军。

原来,城口精挑细选的拔河队员,都是生产第一线的力气汉子,是从搬运工、“船二娃”、五匠艺人、盐厂工人等力气堆子中选出来的。

其中,前河、燕子河的船工以及明通盐厂的工人,占了很大的比例。

人们据此得出结论:明通出大力士。

关于明通大力士的话题,要一一点出,那是说来话长的事情。

下面仅举3个人的例子:
1.五百斤的瞿背老二
民国末年和解放初五十年代,说起给明通盐厂当搬运工的瞿背老二,老一代的城口人几乎都熟知他“五百斤”的故事。

那时,正当壮年的瞿背老二是专门给城口的生产部门搬运大件货物的。

这位身高只有1米64,脚粗如柱,体重150斤的“矮脚虎”,却有惊人的力气。

能独自一人扛起近六百斤的打渔船。

印刷厂四百多斤重的四开机,他可以举放自如地搬进搬出。

当时,明通盐厂大大小小熬盐的“熬子锅”,轻则两三百斤,重则四百多斤,都是从云阳、开县等地运回,路程几百里,敢独自一人承运此货的,就只有瞿背老二。

其他的人,只能两人合力抬回。

因此,明通盐厂的“熬子锅”,很多都是瞿背老二运回的。

当然,有如此力气的人,食量也不简单。

他一餐可吃三斤大米的干饭;一斤面条加十根麻花,是他的早餐。

他工作的年代正是生活很艰苦的年代,不可能天天吃到米饭、面条这样的好东西。

所以说,多数时候他享受的食品都很粗糙,用二号鼎罐(俗称二罐)煮10斤多刨过皮的洋芋,再舂十来个辣椒加几瓣大蒜,是瞿背老二的家常便饭。

附带说一句,这瞿背老二的真实名字,我们访问了许多中老年人,都不能说出。

因为大家都把他叫“瞿背老二”,久而久之他自己也认此为“正宗”了。

据说他在领取力资的时候,领款人一栏的签字,也是“瞿背老二”四个字。

2. 石文中力敌四汉
在明通金子山下的龙泉村,有一位虎背腰圆的壮汉叫石文中。

石文中以力气大出名,还是1970年至1972年修襄渝铁路的事。

那时的石文中30多岁,年少气盛。

时常与工友赌气竟力。

重千斤的桥基石,本该由8个人架杠合抬,石文中赌劲说,“用不了这么多人,只要大杠得力,我一个人抬一头,你们四个人合抬一头,照样抬得走。

”众人不服气,只好一试,果然抬了起来,而且顺顺当当一肩抬拢200米
外的桥基工地。

自此,石文中“力敌四汉”的美名便在铁路工地上传开了。

平时劳动中,那种重三四百斤且无定型的石头,不便架抬,于是只好找石文中一对一解决它。

因此,在襄渝铁路城口段工地上,石文中当仁不让地成了啃力气活的第一硬汉。

力气是力气,可在吃东西这一环,石文中的肚量也令人叫绝。

有次与朋友打赌,8个人一桌的饭(每人半斤,由4斤米煮成)菜(一盘回锅肉、两盘洋芋片),他竟然一个人吃个精光,在场的看客们个个大惊失色。

平时在家吃饭,不吃个四五碗绝不放筷子。

煮熟的刀头肉,他一口气可以吃上3斤多。

3. 沈来华绵劲过人
明通高峰大队(今大塘村)农民沈来华,是活到88岁去世的乡间大力士。

要说沈来华的力气大,用城口话说就是他的绵劲大(耐力好)。

背挑百斤以上的重物,一般力气的人每走一里路总要歇一两次气,可他沈来华挑两百多斤的盐巴,可以不歇气连走十里路。

这是当地人都知道的一个笑话:沈来华45岁那年,有一次背5斗包谷(约两百来斤)路过一段坡地,恰好内急,沈不愿放下重物然后再解决问题,而是背着重物就地蹲下“大解”,事毕之后连人带物伸腿提裤竟顺顺当当地站了起来,接着继续前行。

大家试想,身负重物完成这种高难度的“作业”,需要多么大的韧劲和控制力啊!
在平时的劳动中,他的生产工具也与众不同。

别人的弯刀重量一般只有一斤多,他的弯刀偏偏是两斤多;别人的羊角锄只有三四斤,他用的羊角锄重达六斤半。

他当过解(解读改)匠,别的解匠一天只能解一团板子,他可以解两团。

因此,要与沈来华搭档解木料,必须是力量和技巧都冒尖的角色。

能力平平的解匠,与他扣不起手。

五。

天灯梁与幺磨坪地名的来历
天灯梁(亦作天登梁),是明通高峰村与鸡鸣乡交界的一座山梁。

它最早的名字叫天字梁。

天灯梁北面有一块小平地叫幺磨坪,其实它原来叫李家坪。

关于这两处地名的变故,说来还有一段离奇的故事。

清朝光绪年间,天字梁下的李家坪住着一家姓李的殷实户。

说他殷实,其实也就是吃穿不愁,有猪有羊有粮仓有磨房而已。

可他那点生活质量,实在是不敢恭维。

吃的,是包谷洋芋红苕三大坨。

穿的,是土染房捞出的粗麻布,脚上还是套的麻耳子草鞋。

住的,是长三间的茅草房子。

这殷实户李东家也出过远门,看见人家城里的乡绅河边的财主,那吃的白米饭穿的绸缎衣住的大瓦房,与自己完全不是一个气象。

他总觉得土掉渣的李家人见不得世面,李家坪也不是个住人的地方。

正愁苦间,恰好来了个看风水的阴阳先生。

李东家恭恭敬敬地把他请到屋里,求他给看看地形,说说命相。

这阴阳先生房前屋后传了一圈,又把房子对面的山势看了一阵,回到屋里对李家人说:“你这地方只是个生存之地,不是发迹之地。

因你
的出路被对面的大山压住了,你只能做一个衣食百姓。


听到这一层,李东家很不甘心,急忙问阴阳先生有无托解之法。

阴阳先生沉吟了片刻,然后以很不情愿的口气说道:“解法倒是有,只是让你如愿了,我却要遭罪。


李东家继续问道:“那到底是个啥子解法?为啥我如愿了,你却要遭罪?”
阴阳先生说:“你这坪外山下有一处好地方,山势依顺龙脉,水土福荫子孙,屋基向阳,方位吉利,是个风水宝地,住此自然大运大发。

之前,我曾给山下另一起要求搬家的人户也总成(介绍)过这个地方。

对方说,先生既总成了我,那就万万不可再成全其他人了。

我当他面发过誓,若将此地总成第二家,会遭瞎眼睛的报应。


李东家说:“既然先生已总成了人家,又发了毒誓,为啥又向我来推荐?”
阴阳先生说:“你有所不知,我原来总成的那家人,也合当命酷,为筹集建房资金,他父子二人到外地做生意,不幸在陕西大梁被土匪所害。

那风水宝地自然就空下来了。

所以我才总成你李家啊!”
李东家说:“那地方好是好,若我搬去住了,先生却要受罪,我怎忍得下心?”
阴阳先生说:“我已经对你说了实话,你搬与不搬,我都是违悖誓言的人了。

至于老天会怎样惩罚我,那是命里的定数。


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李东家深受感动。

决定这个家一定要搬。

他认定阴阳先生真是个舍己为人的活菩萨。

在一阵千恩万谢之后,李东家对阴阳先生也作出了有情有义的承诺。

即:李东家一旦搬迁新址,则将阴阳先生接到家中供养,确保衣食无忧,永远当上宾款待直至终生。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不知是阴阳先生的预言果显灵验,还是李家人勤劳致富治家有法,李东家搬进那个叫泥坑坝的新地方以后,果然一年胜似一年。

数年后竟真的发了。

不仅修起了徽式建筑的四合大院,而且买田置地,买马造船搞得很有阵仗。

成了名副其实富甲一方的李财主。

这阴阳先生呢,李财主依言将他接到家中奉养。

刚来家中时,他的眼睛还是好好的。

也不知是天命使然还是暗藏了潜在的眼疾,一年之后他的双目果然失明了。

头三年,李财主对阴阳先生的照顾还算不错。

饮食起居尚且不说,隔三差五还有酒肉款待。

可是从第四年起,李家对阴阳先生的态度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居然把个瞎子先生弄到李家坪旧址幺坪房去推幺磨。

李家人认为,阴阳先生虽是个
瞎子,但能吃能喝,身体无病,是个好劳力,让他闲着不如推磨磨面为李家作点贡献。

这里附带要说两句。

李氏新居虽搬迁至泥坑坝,但李家坪老宅的地块并未放弃,依然请有长工在那里种地。

因为收获了很多粮食,所以那个幺磨坪才有事干。

且说这阴阳先生有个姓方的徒弟对他很孝敬,自与师傅失散,就曾多处打听先生的下落。

这一日,终于访得师傅在明通李家坪幺磨坪推磨受苦,此情此境,师徒相见时竟抱头痛哭了一场。

知道李财主如此不善,徒弟问师傅可有什么报复的办法?师傅说,办法当然有,自己不便脱身,唯有请徒弟代劳了。

随后便向徒弟面授机宜,徒弟连连点头,说马上照此办理。

接下来,方徒弟依师傅所言,在天字梁的一墩大石头上,用錾子打出一孔大碗粗的石孔,找来三丈长杉木杆子一根,立于石孔之上,杉木杆子顶端吊一灯笼,谓之天灯。

灯笼里蜡烛点燃后,师傅便咿咿呀呀一阵作法,以此法败坏李财主家的风水,告之神界要对不义之人予以惩处。

作法完毕,方徒弟便接走师傅远走他乡。

我们并不相信迷信,阴阳先生的所谓作法是否起作用,今天的人与那时的人,肯定有不同的解答。

但事情就有这么巧合,几年之后,李财主果然家业衰败,门庭冷落,日子一年不如一年。

至今,泥坑坝
李家院的旧墙衰草、陈砖脆瓦,也许就是对这个带迷信的故事的最好注脚。

自阴阳先生在李家坪磨房推幺磨之事起,人们便称李家坪为幺磨坪。

也自天字梁点天灯后,人们便把这道山梁叫天灯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