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职教观”视野下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职教观”视野下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研究

【摘要】借鉴“大职教观”思想,阐述梧州市创新性地进行职业教育资源大整合的实践探索与成效,分析资源整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四大难题,提出整合区域性职业教育资源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大职教观”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研究

“大职教观”就是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提出的“大职业教育”思想,是指人们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其他类型教育、行业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间,以及组成职业教育系统的子系统——各级各类职业教育间进行统筹、协调、沟通和衔接的职业教育观念,体现出整体性、全面性、终身性、开放性、协调性以及关联性等特点。“大职教观”对于当今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梧州市在实施广西三年职业教育攻坚和继续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年计划的进程中,基于“大职教观”思想,树立大梧州、大职教、大整合的意识,在市域范围内整合职教资源,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职业教育整体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创新职教资源整合模式

根据广西职业教育攻坚决策部署,从2008年开始,梧州市紧紧围绕广西“西江经济带”和“两区一带”的战略规划和梧州市“两城市一基地”、“五园八区”的建设目标,确立“大职教”资源整合的指导思想,即“坚持政府主导、建立统筹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职教体系、

提高整体效益”,坚持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宗旨,对接产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调整学校布局,整合资源组建市县两级职教中心,探索集团化办模式,职教资源在大调整中得到优化配置。2010年底,梧州市共有全日制职业院校27所,市区及所辖4个县(市)的职教中心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广西唯一一个县(市)职教中心全布点的地级城市。2011年以来,职教资源整合再次提速,全市27所职校整合为13所,集合资源优化办学条件,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质量和效益。

(一)抓内涵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1.职业教育质量建设成效显著。在整合职教资源的同时,梧州市重点狠抓职校质量建设。2011年底,全市建成国家级重点职校1所,自治区级重点职校2所,自治区示范职校4所;2所获得自治区示范校建设立项;9个专业被认定为自治区示范专业,8个基地被认定为自治区示范实训基地。2012年,2所职校获得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立项,同时被列入“十二五”广西首批中职示范特色校建设计划项目;3个实训基地被列入“十二五”广西中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第一批立项项目。这些质量工程提升了梧州职教品牌和影响,产生良好的辐射与示范作用,引领和促进全市职教发展。

2.师资队伍总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为提升教师综合应用能力,通过选派骨干教师出国培训以及参加国训和区训、校内实施全员培训、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全面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教师职业素质。2011年底,全市职业教育教师总数为1686人,其中,专任教师1232人,生师比为26:1;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2.4%,高级职称占15.5%,中级职称占36.2%;“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5.2%。教师队伍总量与素质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3.招生与就业工作进展有序。一是抓好招生基础,确保学生规模稳定发展。2011年梧州市中职学校累计招生1.92万人,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任务,完成率为123.1%。在校生由2007年的3.56万增加到目前的 5.55万,增长56%。2011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职普比为1.05∶1,职教与普教实现协调发展。二是完善就业机制,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逐步完善“市场调节、校企合作、按需培养、定向输送”就业工作机制,各职业院校形成各具特色的就业工作网络。近三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9.4%以上,毕业生当年均实现就业。

(二)抓资源重组,促进集团办学活力日益增强

2010年下半年,市政府筹资收购民办梧州职业学院并转制为公办,依托高职教育,加大中职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将市内分别隶属各行业的10所公办职校整体划入市职教中心,组建职教集团,探索集团化、中高职一体化的办学运行模式,逐步实现“招生、教学、科研、实训、就业”五位一体的集团化管理,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1.集团化办学促进内部管理效率有效提升。集团组建后,市县两级职教中心同步建设,市职教中心充分发挥了以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为龙头的师资和管理优势,辐射到整合学校,职教资源实现“资金统筹使用、师资统一配置、校产按需调配”,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教学水平。在市职教中心的统筹管理下,整合的各校彻底改变了以往各自为战的状态,人财物管理高度集中,资源使用效率提升,逐步适应梧州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

2.集团化办学促进服务社会能力显著提升。市职教集团的组建扩展了培训网络,开辟了新增劳动力、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新渠道,使职教资源的使用效益实现最大化,服务社会能力明显增强,极大促进梧州“乐业工程”的实施和“和谐梧州”建设。资源整合前全市年累计培训不足5万人次,整合后在三年职教攻坚期间,累计培训达40多万人次;通过“成人在职”办学模式,接收1.2万社会人员回到学校继续学习,拓宽职业教育外延。2011年各职业院校完成培训1.2万人次,同时开展电工、汽修等多个工种考证培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累计0.72万人。从2011年起,各职业院校按政府要求为未继续升学的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地就业或创业,当年培训累计1.12万人,培训后就业率超过95%。

3.集团办学促进综合竞争力稳步增强。组建职教集团是基于大职教理念,将零散的资源整合起来,发挥规模集聚效应,让职教优势品牌带动和辐射周边,促进整体均衡发展。一方面,充分用好现有优质教育资源。市职教中心以国家级重点职校为龙头、自治区级重点职校为骨干,对整合学校实施统一管理,做到招生工作统一策划,教学管

理统一安排,教学质量统一考核,学生就业统一组织。龙头与骨干学校发挥产学研优势,为集团成员提供成熟的管理经验和办学范式,共享优质实训实习基地,共同与企业对接合作共赢,共用市场信息和就业资源,使优质学校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取长补短强化薄弱环节。盘活闲置人员、校产和设备,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原来各职校办学规模小,设备利用率低,专业各有所长,示范专业与示范基地分散,集团化整合后,办学场地达到并超过规定标准,教学资源做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同时,以示范专业、示范基地为引领,集中力量加强重点建设,区域职业教育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

(三)抓改革试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

1.以梧州市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试验区为契机,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为加快梧州市与教育部共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试验区建设步伐,市政府全面启动了推进校企合作和整合职业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工作,集中力量以信息技术类专业为突破口,加强与工业园区的信息技术园区建设紧密合作,加快信息技术类专业整合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打造校企共建供需对接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基地,学训产共享,学生实训实习工位和就业岗位的无缝衔接,实现“企中校、校中企”一体化办学目标,试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2.推动城乡联合办学,促进区域校际合作与发展。按照合作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县城职校的生源优势和市区职校的办学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