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原则及具体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原则及具体措施
由于生态系统具备自组织和自调控的功能,生态修复即是利用生态系统的功能或是人工调控能力的复合作用来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作为生态修复的一种类型,主要是针对特定土壤侵蚀地区利用生态系统自身的组织和调控能力或是人工调控能力来对受损的水土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到相对健康的状态,从而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一、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原则
1、以生态学为主导
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施过程中,主要依托于生态学理论,并依照生态学的规律及原则来对处理和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进一步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解,全面对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进行掌握,了解物种的共生、互惠、竞争和对抗关系,以便于依靠自然之力来实现对水土的有效恢复。2、流域整体修复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主要是针对小流域综合治理中进行应用,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流域作为单位,从整体上保持生态修复的布局,即以流域作为一个单元来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推动水土流失的治理步伐。
3、因地制宜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施过程中要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即要针对各地的实际情况,并与当地植被恢复特点有效结合,选择适宜的生态修复技术和方法,实现对水土的有效保护。4、生态修复措施和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与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结合使用,其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与坡面水系工程、果林建设工程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可以全面提升水土治理工作的质量。同时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还离不开政策保障和公众支持。因此在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并进一步完善一系列的政策和机制,以此来获得公众的支持和参与,确保修复措施落实到位。即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施过程中,还要与相应的非工程措施有效配合,从而达到预期的水土修复效果。
5、经济可行性
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施过程中还要遵循经济可行性原则,即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要针对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投入的资金比例,同时还要对水土保持修复手段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针对各地的具体条件来采用严格的封禁或是将封禁与利用有效结合,即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够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二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具体措施分析
1、加强生态修复宣传,提高民众的生态意识
一直以来我国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增长,对于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十分薄弱,这也导致民众对缺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因此在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中,需要加大生态修复宣传的力度,使民众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重要性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从而全面提升民众的生态意识,使民众能够积极的支持和参与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中来,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创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修复技术对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可行性,则需要加快创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提高生态修复技术的科技含量。并与各地区水土流失的具体情况有效结合,从而创造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科学体系,进一步丰富我国生态系统恢复的理论基础。
3、生态修复需因地制宜,并辅助人工治理
由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需要依托自然的力量来实现,因此生态修复的实施需要具备自然基础条件。即需要针对各地区水土流失情况来采用适宜的生态修复方法,即生态修复要做到因地制宜。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单纯的依靠自然的力量很难将水土恢复到原来的生态面貌,这就需要以相应的人工措施作为辅助,以此来提高生态修复的效果。
4、调整产业结构
在当前林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都会利用到生态自我修复功能。在当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快从粗放式经营模式向精耕细作及集约经营方向转变,强调综合治理。即在重视生态修复的同时,还要加快对农业和林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在实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农业和林业的经济善解人意,实现农业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对于土壤严重侵蚀的情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新形势下,为了提高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平,需要重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这一重要举措,通过依靠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来恢复水土的原来生态面貌。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施过程中,需要采用水土保持综合
治理措施,在实现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解决好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为水土保持修复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