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卡介苗接种技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常见差错与防范
常见差错: (1)注射过深:皮下或肌肉注射。 ( 2 )注射超量:注射量超过常量数倍, 多为按其他疫苗误种。 ( 3 )结素阳性接种:结核菌素试验判断 错误或粗心大意将阳经结防专业机构严格培训者,不得参加 卡介苗接种。 ( 2 )加强工作责任心,接种卡介苗严格按要求 和规程操作。 ( 3 )卡介苗制品及注射针管、针头专人管理, 放置于固定位置并应有明显标志,不得与其他 制剂混放。分开时间段来接种(如:固定每日 上午或者下午接种卡介苗) ( 4 )一旦发生卡介苗接种的异常反应要立即向 所在地的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 管理部门报告,并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报告卡。发生卡介苗接种差错事故,要早期、 及时向辖区结防机构报告进行专业处理.
卡介苗接种新动态
卫生部关于卡介苗补种有关问题的批复 (卫疾控函[2008]299号):
未接种卡介苗的3月龄以下儿童可直接接种, 3月龄-3岁儿童对结核菌素(PPD)试验阴性 者可补种, 4岁以上儿童(含4岁)不予补种。 已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即使卡痕未形成也不再 给予补种。
谢谢!
T h a n k Y o u
(4)可疑的结核病患儿,勿直接接种卡介苗,应先做结 核菌素测验。
七、注意事项(1)
预防接种工作要严格遵守三查三对制度(三查 即接种前检查、接种时检查、接种后检查;三
对:即指核对接种对象姓名、性别、年龄;核
对疫苗名称、核对疫苗颜色、核对疫苗剂量、 批号、有效期;核对接种时间、核对注射部位 和核对接种方法,)核准无误后方可开始接种。 如现场有2名以上接种工作人员时,应在2名接
十二、结素反应的临床意义:
(1)阴性反应:1)未受结核菌感染;2)已受 感染:变态反应前期、免疫系统受干扰、免疫 功能低下、结素质量或注射技术不妥及判断错 误。 (2)一般及中度阳性反应:已受结核菌感染但 不等于发病;卡介苗接种所致变态反应;3岁 以下未接种卡介苗者提示体内存在结核病灶; 非结核分枝杆菌交叉反应。强阳反应:结核病 患者则有助确诊;感染未发病者;儿童具诊断 意义。
六.卡介苗接种的禁忌
(1)早产、难产或新生儿体重低于 2.5KG、或伴有明显 先天性畸形的新生儿; (2)发热(体温>37.5℃)、腹泻,急性传染病,有心、 肝、肾等慢性疾病,严重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对 预防接种有过敏反应史者; ( 3 )卡介苗与其他计划免疫疫苗及乙肝疫苗可同时于 不同臂接种,若接种除上述以外的其他生物制品,则 过半个月至1个月后再接种卡介苗为宜。
五、接种后废物处理 1、 注射针头、玻璃安瓶用75%酒精 浸泡后放入利器盒,24小时内送往医院 医疗垃圾房。 2、其他废物按常规分类收集处理。
八、卡介苗接种的异常反应及 并发症
异常反应:
局部脓肿或溃疡长期不愈、淋巴结强反应
并发症: 瘢痕疙瘩、骨髓炎、全身性卡介苗感
染
诱发疾病 :银屑病(牛皮癣)、过敏性紫癜
卡介苗接种技术
中大五院
林静
卡介苗(BCG)是一种经过人工培养的无毒牛 型结核杆菌悬液制成的减毒活疫苗。卡介苗
接种的目的是用来预防结核病的发生,特别
对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肺结核有较好的预
防效果。
一. 接种对象:
由于结核免疫不存在从胎盘传递 给胎儿的被动免疫,因此在结核感染 机会较多的国家应尽早给新生儿接种 卡介苗,使新生儿在还没有感染时接 种卡介苗,以便产生对结核病的抵抗 力,并以此作为首要的接种对象
全身反应:卡介苗接种后一般无全身反应。 局部反应:红、肿、硬结、化脓、结痂、 斑痕,是一种正常的反应,一般持续2个 月左右。(个体。分清非正常反应。)
五.接种卡介苗的护理:
(1)应保持接种局部的清洁卫生,防止 继发感染。避免用手搔抓,可用消毒纱 布干燥包扎。 (2)脓疱或浅表溃疡可涂1%龙胆紫,使 其干燥结痂;有继发感染者,可在创面 撒布消炎药粉,不要自行排脓或揭痂。
种工作人员反复核对无误后方能开始接种。接
种后签名。
注意事项(2)
菌苗静置时菌体下沉,使用前必须用力 摇匀,吸入注射器内也应注意随时摇匀。 如遇有不能摇散的颗粒应废弃不用。卡 介苗开启后超过半小时未用完应将菌苗 废弃。(粉剂、液体)
注意事项(3)
(1)卡介苗接种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严 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卡介苗的免疫作用与其他预防接种 一样是相对的。因此,如家中有传染性 肺结核病病人,即使接种了卡介苗仍需 注意预防传染。 (3)卡介苗不论在安瓿中或吸入针筒后 皆不宜放在阳光下。
结防机构对初种卡介苗后12周阳转测定--结核菌 素试验。 结果判断: ( 1 )阴性反应:注射部位无硬结或硬结平均直 径< 5 mm 者; (2)阳性反应:硬结平均直径≥5 mm 者。5--9 mm 为一般阳性; 10-19 mm 为中度阳性; ≥ 20 mm(儿童≥ 15 mm)或直径不足20 mm,但 出现水疱或溃破、坏死及淋巴管炎者均为强阳 性反应。
注射方法:皮内注射 注射剂量:0.1ml/次/人;(冻干菌苗 0.25mg/支,用0.5ml的注射用水稀释,反 复抽吸混匀), 注射部位: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注射时 针尖稍向下压与皮肤平行刺入皮内,注 射0.1ml可见一带汗毛孔的圆凸丘疱 注:此菌苗严禁:肌注,皮下注射!!!
四. 接种反应:
二、接种适应症
卡介苗接种适应症: 新生儿出生6至24小时 内,体重在2.5公斤或以上,胎龄大于或等 于37周,无发热,腹泻等症状者,一般情 况良好,方可行卡介苗接种。
三.方法:
皮内注射法接种卡介苗剂量准确,手续简 便,节省菌苗,接种质量及效果好,结核 菌素试验阳性率高等优点,目前国内均采 用这一方法。
注意事项(4)
一、注射深度:准确无误地注射于皮内,越浅越好,但不 能穿破皮肤。注射越深,局部反应就越大。 二、接种部位:接种卡介苗时,如果将卡介苗注射在肩上
或三角肌上面,容易形成凸出的疤痕或其他情况。卡介苗 注射在三角肌外下缘,可以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
注意事项(5)
三、接种剂量:接种卡介苗时,卡介苗注射剂量一定要准确为 0.1毫升(含卡介苗0.05毫克),可获得好的免疫力,又能产 生适当的局部反应。若卡介苗注射剂量大于0.1毫升,就会引 起局部强反应,剂量加大一倍,局部强反应发生率也增加一倍。 四、接种技术:接种卡介苗时,要充分将卡介苗摇均匀后再注 射,以防卡介苗未能充分摇均匀,导致菌液太浓引起强反应; 或菌液太淡未能引起反应,导致接种失败。接种时出现漏药, 明显接种剂量不足时,在同一注射进针处补种,但补种量一定 掌握好,除注意皮丘的大小以外,同时要有经验地判断漏药量 的多少。补少不补多。
十、卡介苗接种成功之要点
1、菌苗要具有高效能 2、效期内尽早接种:菌苗活菌数随储存时间的 延长而下降,即使在有效期内也是如此。含高 比例活菌的菌苗,接种效果才好。 3、冷链:卡介苗需保存在4-8℃冰箱内,随着温 度的升高、储存时间的延长,菌苗活性随之下 降。 4、剂量 5、接种方法 6、接种技术
十一、卡介苗接种质量的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