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油镜的使用方法与革兰氏染色

实验目的: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与革兰氏染色的方法

实验原理: 革兰染色法

⑴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较致密,肽聚糖层厚,脂质含量少,乙醇不易透入;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疏松,肽聚糖层薄,脂质含量多,乙醇易透入。

⑵革兰阳性菌等电点(pI 2~3)比革兰阴性菌(pI 4~5)低,在相同pH条件下,革兰阳性菌所带负电荷比革兰阴性菌多,故与带正电荷的结晶紫染料结合较牢固,不易脱色。

⑶革兰阳性菌菌体含大量核糖核酸镁盐,可与碘、结晶紫牢固结合,使已着色的细菌不被乙醇脱色;革兰阴性菌含核糖核酸镁盐很少,故易被脱色。

实验步骤: 1.涂片取洁净载玻片1张,用接种环取1~2环生理盐水放于载玻片上,用灭菌的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上挑取少许细菌与盐水混合,涂布成直径1cm左右的菌膜(可视挑取菌落的多少涂片范围相应变化)。若采用液体培养物,可直接取1~2环菌液涂布。接种环须经火焰灭菌方可放回原处,以免造成污染。

2.干燥涂片最好在室温中自然干燥,或将标本接种面向上,置酒精灯火焰高处慢慢烘干,切勿在火焰上烤。

3.固定干燥后的标本面向上迅速通过火焰3次,这样既可杀菌,又能将细菌固定在玻片上,以免玻片上细菌在染色过程中被水冲洗掉。

2.染色

(1)初染:滴加结晶紫染液2~3滴于涂布细菌处,覆盖菌膜,1min后以细水漫过轻洗,将积水甩干。

(2)媒染:滴加卢戈碘液同上,1min后水洗,并将标本片上的积水甩净。

(3)脱色:加95%乙醇数滴于标本片上,轻轻摇晃数秒,斜持玻片使乙醇流掉,再滴加乙醇直至无紫色脱下为止(约30s,灵活掌握时间),细水冲洗,甩干。

(4)复染:滴加石炭酸复红染液,30s~1min后水洗,用吸水纸吸去积水。

3. 镜检

用油镜观察,并判断细菌的染色性。记录实验结果。

4.实验后处理

擦干油镜镜头,整理、清洁显微镜,把显微镜放回原处,把标本片放入消毒缸中。

注意事项: 1.标本片涂的太薄或太厚,菌体分散布不均匀,都可影响染色结果。

2.染液因素,所有染液应防止水分蒸发而影响浓度,特别是卢戈碘液久存或受光作用后易失去媒染作用。脱色用的乙醇以95%浓度为宜,若染瓶密封不严或涂片积水过多,可使乙醇浓度降低而增强脱色能力。

3.选用培养12~18h菌龄的细菌为宜。若菌龄太老,由于菌体死亡常使革兰阳性菌呈阴性反应。

思考题: 革兰染色成败的关键在于什么?

实验二培养基的制备与细菌的生化反应

实验目的: 掌握培养基的制备与细菌生化反应的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一)靛基质(吲哚Indole)试验

有些细菌具有色氨酸酶,能分解蛋白胨水中的色氨酸生成靛基质(吲哚)。吲哚本身无色,不易直接观察,此时加入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吲哚试剂),则可相互作用而生成红色的玫瑰吲哚,肉眼即可观察。

(二)甲基红(Methyl red,MR)试验

甲基红是一种指示剂(变色范围为pH4.4(红色)~6.2(黄色),可测定细菌分解葡萄糖后培养基中最终的酸碱度,用以鉴别肠道杆菌。细菌(如大肠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被分解为甲酸、乙酸、乳酸等,使培养基的pH值降至4.5以下,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红色,为阳性。若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量少或产生的丙酮酸进一步转化为醇、酮、醛、水等,则培养基的pH值在6.2以上,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黄色,为阴性反应,如产气杆菌。

(三)糖发酵试验

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糖类的酶,有些能分解糖(醇)产酸,使指示剂变色;有些能产酸又产气。糖发酵管是将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或蔗糖等加入蛋白胨水培养基内,使其最终浓度0.75%-1%,并加入一定量的溴甲酚紫指示剂,制成微量发酵管。接种细菌经37℃孵育后,产酸则使指示剂变为黄色、如有气体形成,在微量管内形成气柱。

实验步骤: 1.培养基制备的基本过程包括条调配成分、溶解、矫正pH、过滤澄清、分装、灭菌、质量检查和保存。

⑴调配成分:按培养基组成准确称取各成分用量,放入锥形瓶或大容量烧瓶中,加一定量蒸馏水,使其充分混合。应注意染料、胆盐和指示剂等应在矫正pH后加入。

⑵溶解:将调配好的混合物在沸水浴或流动蒸汽灭菌器中,使其完全溶解。不可将培养基装在铜铁容器中加热,因培养基中铜含量超过0.3mg/L时,细菌不易生长;含铁量超过

0.14mg/L时可抑制细菌毒素的产生。

⑶矫正pH:一般将培养基的pH调至7.2~7.6左右。经高压灭菌后其pH可发生0.1~0.2变动。若用NaOH矫正,高压灭菌后pH下降0.1~0.2;若用NaCO3矫正,高压灭菌后pH 升高0.1~0.2。

⑷滤过澄清:自配的培养基通常有一些浑浊或沉淀,需滤过澄清后方可使用。液体或半固体培养基常用滤纸过滤,固体培养基在熔化后趁热以绒布或双层纱布加脱脂棉过滤。

⑸分装:①基础培养基:一般分装于锥形瓶灭菌后备用,以便随时分装倾注平板或配制营养培养基等;②琼脂斜面:通常在熔化后分装于试管,量约为试管高度的1/4~1/3,加热后灭菌,趁热摆成斜面,斜面长度约为试管长度的2/3,且保持试管下端有1cm柱高;③半固体培养基:分装量为试管容量的1/4~1/3,加塞灭菌后趁热直立凝固;④琼脂高层培养基:分装量为试管长的2/3(接种厌氧菌用),灭菌后趁热直立凝固;⑤琼脂平板无菌分注:先将灭菌琼脂熔化后冷却至50°C左右,以无菌操作倾注于灭菌平皿内(内径90mm的平皿约13~

15 ml),水平旋转平皿,待琼脂凝固后将平皿翻转,置4°C保存备用。

⑹灭菌:①由耐热物质配制成的培养基(如普通营养琼脂等)常用高压蒸气灭菌,条件为103.43kPa,15~20min;含糖培养基以68.95 kPa,10~15min为宜,以免破坏糖类物质。②不耐高热的物质配制成的培养基,如糖类、明胶和牛乳等常用流通蒸气灭菌,方法是加温80~100°C30 min,每天一次,连续3天。③富含蛋白质的培养基(如含血清)需将基础培养基先行灭菌,再将血清过滤除菌

后混装。

⑺质量检测:需做无菌试验和效果试验。①无菌试验:将灭菌后的培养基置35°C孵育24h,无任何细菌生长为合格;②效果试验:将已知的标准菌株接种于待检培养基中,检查细菌的生长繁殖状况和生化反应是否与预期的结果相符合。

⑻保存:制备好的培养基应注明名称、制作日期,存放于4°C冰箱。

(一)靛基质(吲哚Indole)试验

分别接种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于2支蛋白胨水培养基中。37℃孵育48h后取出,每管分别沿管壁缓缓加入吲哚试剂2~3滴于液面上,静置数分钟,在两液接触面呈玫瑰色(环状)者为阳性,以“+”表示。反之,则为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