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外历史看抓住机遇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锦涛同志曾深刻指出:“无论是从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看,还是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看,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国家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历史一再表明,机遇极为宝贵,稍纵即逝。
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握住了机遇,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就有可能实现超越式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弄潮儿;而丧失了机遇,原本强盛的国家和民族也会不进则退,成为时代发展的落伍者。
”在这里,我想从中外历史上选择三类情况,说明抓住机遇的重要性。
第一类情况是在历史转折关头,领导人看得深远,发现和抓住机遇,及时作出正确决策,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这类情况的典范。
1917年俄国发生“二月革命”,4月列宁从国外回到彼得格勒,发表了《四月提纲》,坚决主张抓住时机,把资产阶级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列宁的主张不仅遭到了孟什维克的激烈反对,就是在布尔什维克内部,最初大多数人也不理解,有些人则公开表示反对。
当时流行的观点是:俄国经济过于落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尚未成熟。
经过列宁的有力说服,后来大多数布尔什维克都接受了他的正确意见。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于7月1日下令在前线发动进攻,十几天内就损失了6万多人。
7月17日,50万士兵和工人游行示威,但遭到政府的残酷镇压。
随后,临时政府宣布首都戒严,并下令通缉列宁等布尔什维克领导人。
“七月事件”表明,革
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于是,布尔什维克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叛乱,布尔什维克组织工人和士兵武装保卫首都,粉碎了叛乱。
此后,布尔什维克的影响迅速扩大,在彼得格勒苏维埃和莫斯科苏维埃中相继取得多数席位。
同时,农民纷纷起义。
这证明革命的条件已经具备了,反革命势力的张狂快要到头了。
10月12日,列宁在《危机成熟了》一文中,强调“革命的转折时机显然已经到来”,“放过目前的时机,就等于断送革命”。
(《列宁全集》第2版第32卷第268、278页)10月23日,布尔什维克党中央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以10票对2票(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反对)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
11月6日晚,列宁在给党中央的信中尖锐指出:“现在正是千钧一发的关头”,“无论如何必须在今天晚上,今天夜里逮捕政府成员,解除士官生的武装(如果他们抵抗,就击败他们),如此等等。
”列宁警告说:“不能等待了!!等待会丧失一切!!”“历史不会饶恕那些延误时日的革命者,他们本来在今天可以获得胜利(而且一定能在今天胜利),却要拖到明天去,冒着丧失许多、丧失一切的危险。
”信的结尾说:“放过了时机,那就是犯了滔天的大罪”,“拖延发动等于自取灭亡”。
(同上书,第430—431页)列宁写完这封信后,就于当天深夜来到斯莫尔尼宫,直接领导起义。
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列宁在分析“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时,还多次指出当时所处的有利的国际形势。
他说:“卷入这场斗争的帝国主义强盗都全力以赴,进行你死我活的搏斗,以
从中外历史看抓住机遇的重要性
!齐世荣
求是杂志2007·5
致无论哪一个帝国主义集团都无法集中较大的力量来反对俄国革命。
在10月的时候,我们恰好碰上了这样一个时机,我国革命恰好碰上了一个幸运的时机”。
(同上书,第34卷第6页)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和平与战争的转折关头,一步一步抓住时机,诱导美国摆脱孤立主义,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属于第一类情况。
1939年欧战爆发后,罗斯福宣布美国保持中立。
他倾向支持英、法一方,但由于国内存在着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只能试探着前进。
罗斯福想修改中立法,但参议员塔夫特、前总统胡佛等人都反对罗斯福取消中立法案中关于武器禁运的条款,担心美国会因此卷入战争。
一直到1939年10月和11月,参众两院才分别批准修改中立法,撤销武器军火禁运条款,实行限购自运原则。
为援助英国,1940年9月2日英美签订协定,美国将50艘逾龄驱逐舰交给英国,英国则将纽芬兰、百慕大等英国海空军基地租给美国99年。
1941年3月11日,罗斯福签署了租借法案,标志着美国摆脱中立,是走向参战的决定性一步。
1941年8月中旬,罗斯福与丘吉尔举行大西洋会晤,发表了大西洋宪章,表明了美英两国对待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正义立场。
尽管罗斯福作了很大努力,使美国民众认清法西斯国家对美国的危害,但大西洋会议后不久美国举行的一次民意调查,74%的人仍旧反对卷入战争。
参战时机尚不成熟,罗斯福仍需等待。
在亚洲,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美国最初也是采取观望态度,保持中立,而资本家则同时与日本大做生意,把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卖给日本,捞取巨额利润。
具有远见卓识的罗斯福看到日本侵略战争有扩大的危险,便于1937年10月5日发表了一篇矛头指向日本但不点名的“防疫”演说,指出“世界上无法无天的瘟疫正在蔓延”。
他还说:“我们决心置身战争之外,可是我们不能保证我们不受战争的灾难性的影响和免于卷入战争的危险。
”但这时美国的孤立主义势力十分强大,罗斯福的演说立即遭到《华尔街报》、《商业周刊》等有影响报刊的猛烈抨击,罗斯福只得暂时退了回去。
1940年9月23日,日军进驻印度支那北部,迈出了南进的第一步,美国这时才感到事态严重,还以颜色,宣布对日本实行废钢铁禁运。
1941年7月24日,日军又进驻印度支那南部。
25日,罗斯福下令冻结日本在美资产。
12月1日,美国又禁止向日本出口一切可作为飞机燃料的石油产品。
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举国震惊。
12月8日,罗斯福抓住时机,立即向国会提出战争咨文。
在国会进行表决时,只有1票反对,于是顺利通过了对日宣战的决策。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2月7日日本飞机在珍珠港上空投下第一批炸弹时,孤立派领袖之一参议员奈伊还在匹兹堡发表反对对日本采取强硬措施的演说,演说还未结束,就传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奈伊只得匆匆结束他的演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美国提供了建国以来最大的机遇。
战后初期,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取得了政治上、军事上和经济上的绝对优势。
杜鲁门总统得意忘形地说:“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
第二类情况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例如10年、20年左右)存在战略机遇期,领导人抓住这段战略机遇期,通过系统的努力,实现了所要达到的战略目标。
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这类情况的一个典型。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联一直处在资本主义世界包围之中。
斯大林认为,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尽快实现工业化,用10年左右时间跑完落后于西方50—100年的距离。
“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斯大林全集》第13卷第38页)他强调说:“我们不能知道帝国主义者究竟会在哪一天进攻苏联,打断我国的建设。
他们随时都可以利用我国技术上经济上的弱点来进攻我们,这一点却是不容置疑的。
所以,党不得不鞭策国家前进,以免错过时机,而能尽量利用喘息时机,赶快在苏联建立工业化的基础,即苏联富强的基础。
”(同上书,第168页)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28—1932),苏联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大危机的时机,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设备。
到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总值为8300万卢布外汇。
1931年,苏联向国外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出口总额的1/3,1932年上升到1/2左右。
同时,苏联一方面用高薪请来外国专家和技工,一
2007·5求是杂志
方面派出干部、技术人员和学生出国考察、实习和留学。
遗憾的是,苏联尽管在实际上引进了许多建设项目,但在理论上始终没有承认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开放的必要性并相应地制定出对外开放的系统政策。
尽管如此,苏联毕竟抓住10年左右的战略机遇期,以自力更生为主,以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为辅,成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中国从1978年起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2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巨大成功,是这类情况的又一个典型。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举行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确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来,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从外部条件讲,是基于国际局势的变化。
邓小平说:“对于总的国际局势,我的看法是,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一九七八年我们制定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方针,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判断上的。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3页)从1978年到今天,已经走过了20多年,在此期间,邓小平多次强调抓住机遇的重要性。
1990年他在谈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时说:“机会要抓住,决策要及时。
”(同上书,第355页)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又说:“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
我就担心丧失机会。
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同上书,第375页)20多年来,党和政府紧紧抓住这段战略机遇期,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2005年,我国GDP总量达到182321亿元,相当于22257亿美元,居世界第4位;200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1548亿美元,跃居世界第3位;外汇储备在2006年6月末达到9411亿美元。
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日益进步。
21世纪头20年,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关重要。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由于:第一,从中国的外部环境看,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可望保持,使我们有可能集中精力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006年1月,我国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认真贯彻这一纲要,就能使我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第二,从中国的内部条件看,党已经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
经过20多年的积累,我们已经具备了比较雄厚的物质经济基础,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
我们只要紧紧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就能全面建成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
第三类情况是机遇存在时间很短,稍纵即逝,领导人当机立断,把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
1918年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是当苏维埃政权处在生死存亡关头,列宁抓住和平喘息时机,挽救革命成果的一个典范。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政府即向交战国各方发出举行和平谈判的呼吁。
协约国方面予以拒绝。
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为摆脱政治、经济和军事困境,同意谈判,双方于1917年12月22日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开始和谈。
1918年1月18日,德方要求苏俄放弃大片领土,包括波兰、里加湾、立陶宛、拉脱维亚的一部分,白俄罗斯、乌克兰的大部分。
面对德方提出的掠夺性条件,布尔什维克党内就是否签订和约发生了尖锐分歧。
第一种意见以列宁为代表,主张立即签订和约。
列宁认为旧军队已经瓦解,精疲力竭,完全无力作战,而“要建立一支真正可靠和思想上巩固的社会主义工农军队,至少需要好几个月”。
(《列宁全集》第2版第33卷第252页)经济濒于崩溃,也无力支持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战争,就会断送新生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而签订和约,则能摆脱战争,争取喘息时机巩固自己,继续推进社会主义革命。
第二种意见以布哈林为代表。
“左派共产主义者集团”坚决反对缔结和约,提出进行革命战争的口号。
列宁斥之为“革命空谈”,是冒险主义的空话,完全不顾现阶段的阶级力量和物质因素的客观对比。
第三种意见以托洛茨基为代表,主张停止战争,复员军
求是杂志2007·5
队,但不签订和约,即所谓“不战不和”。
托洛茨基认为,德国政府会慑于德国工人阶级的革命而不敢进攻,这也是一厢情愿的幻想。
三派争论激烈,列宁一度处于少数派的地位。
1918年2月10日,担任谈判代表团团长的托洛茨基声称苏俄退出战争,实行复员,但拒绝在和约上签字,随即退出谈判。
这为德方发动进攻提供了借口。
2月23日苏俄收到了德方提出的新的条件更为苛刻的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答复。
当天,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紧急召开会议,到这时列宁的主张才占了上风,结果以7票赞成、4票反对、4票弃权同意签订和约。
3月3日,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签订了和约,苏俄丧失了将近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随后,在俄共(布)第七次(紧急)代表大会和全俄苏维埃第四次(非常)代表大会上,和约得到批准。
1918年11月13日,在德国爆发革命后,苏俄废除了布列斯特和约,和约只存在8个月。
在签订和约的整个过程中,列宁反复强调抓住时机的重要性,说:“我们不知道,喘息时机会继续多久,我们要设法抓住时机。
喘息时机可能比较长,也可能只有几天。
”“哪怕只有一小时,也要紧紧抓住,利用这个时机同大后方保持联系,在那里建立新的军队。
”(同上书,第34卷第21、23页)以上讲的是抓住机遇,获得成功的事例。
丧失机遇,遭到挫折或失败,在历史上也不乏其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新科学技术进行了自我调节,在经济上取得了快速发展。
当时苏联的政界(如政治局委员、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沃兹涅辛斯基)、理论界(如著名经济学家瓦尔加)都有人认识到资本主义的这种新变化,并在对比之下看出苏联体制的弊病,因而主张改革,但斯大林却认为形势大好,根本不需要改革。
斯大林错误地分析了世界形势,断言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的瓦解,出现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从而决定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总危机的进一步加深,而实际上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正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黄金时期”。
苏联自我封闭,丧失了一次进行改革的重大历史机遇。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也曾进行过一些改革。
当时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和经济体制的弊病已十分严重,但就在改革刚刚看到一点效果的时候,却在1971年展开了一场对所谓“市场社会主义”的批判,反对用市场调节作用来补充国家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主张,从而再次失去了机遇,导致以后苏联的经济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发展陷入停滞状态。
军事上,因丧失战机导致失败的结果,在历史上也常见,法国在1940年的迅速溃败就是其中的一例。
1939年9月1日,德军以151万兵力大举入侵波兰。
从1939年9月到1940年5月,“西线无战事”,史称“静坐战争”、“假战争”或“奇怪战争”。
德国入侵波兰后,在西线与法英对峙的军队开始只有23个师,而法军则超过80个师。
法军本可以乘机进攻萨尔这个重要的德国工业中心,给德国以重创,但在稍作尝试以后,就赶忙于9月12日停止了行动。
法、英统治阶级和高级将领畏战情绪严重,不敢与德军正面冲突,丧失了克敌制胜的大好机会。
经过周密的准备后,德军于1940年4月9日入侵丹麦和挪威,很快就占领了这两个国家。
随后,荷兰和比利时相继投降。
5月12日,德军前锋突入北法平原,直逼英吉利海峡。
6月14日,巴黎陷落。
法国乞和投降,6月22日法德停战协定签字,拥有300万大军的法国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就被德国打败了。
总之,以上几类情况都说明:机遇是客观存在的,但能否抓住机遇,利用机遇,则决定于人们主观上的认识能力和决策能力。
对于领导人而言,能否抓住机遇,尤其是重大的考验。
(作者:首都师范大学名誉校长、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名誉会长)
责任编辑:周溯源
相关链接:
1.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齐世荣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版。
3.齐世荣、廖学盛主编:《20世纪的历史巨变》,学习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4.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集·现代部分》,第1—2册,商务印书馆,1993—1998年版。
5.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集》,第1—3册,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996年版。
6.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
2007·5求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