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

龚娜湘潭大学商学院会计学

【摘要】各级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着国家的各项行政管理职能,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依赖于财政拨款,其财务管理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财政资金的有效和安全使用。本文通过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务工作,提高事业单位经营绩效,并推进我国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理论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策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基础工作不规范,财务管理措施不到位。事业单位的各种票据主要是来自于各级财政部门,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事业单位存在自行印制或购买票据的现象。事业单位经费开支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

使得我国事业的单位日常开支无据可;各事业单位超发津贴、补贴和业务招待费等现象普遍。此外,财务管理方法和相应的控制体系是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和控制的重心。在当前实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和出纳工作由一人担任,导致在工作过程中移交手续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相互牵制,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的失控。对事业单位的有些支出项目采取实报实销的财务管理制度。

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进而营造出奖优罚劣的氛围,使得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没有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

2.财务法规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相关法律的建设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事业单位的改革,使得事业单位的某些财务活动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关系得不到及时的、有效的规范和制约;其次,有关的财务管理法规可操作性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有的财务管理法规要素不够全面或者表达的不够具体和明确,造成在财务管理活动中执法尺度不一致,损害了法制的统一性和执法的公正性,影响了各事业单位执行法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财务管理监管体制的不健全,由于财务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相关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不正当干预以及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在当前执行财务管理法规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财务管理信息失真严重。(2)财务管理人员执法环境较差,监督职能受到严重限制。(3)财务管理工作中财经法规观念淡薄,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严重。

3.预算管理意识薄弱。财务预算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事业单位的各项财务收支都应当严格按照其财务预算来执行。

事业单位通过编制财务预算,可以实现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综合平衡,协调各项计划指标。同时,事业单位预算也是事业单位对各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有效控制、分析自身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但是在近几年新型财政体制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观念方面依然较为薄弱,在编制部门预算时没有认真实行零基预算,仍旧习惯于采用基数递增的方法来进行预算的编制,从

而造成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结果不准确、预算内容不全面,不能科学有效地反映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情况和体现预算执行年度事业单位的工作重点。目前我国的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存在滞后性和盲目性,在预算执行方面缺乏约束力和严肃性。

预算的滞后性必然导致在预算年度依始就脱离了预算的管理,使得预算执行力度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削弱。此外,大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对以前年度支出结构和其他因素进行分析和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事项科学的预测就在此基础上仓促编制预算这就造成了预算的操作性差。(2)预算监督职能弱化。在目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由于内部控制的相关制度不健全、预算控制监管不到位的缺陷,造成在实际执行预算的过程中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自身任务的完成上,而对相关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则有所忽视,对相关支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的要求也有所放松。

在实际工作中,各事业单位总是在想方设法逃避支出项目的控制,致使相关部门不能够在现有可利用资源当中进行重新的配置使用而是采取追加预算的方法争取财政资金,同时由于信息不能够及时共享导致了这一现象的不断发生。

财务人员知识结构和素质参差不齐。目前我国事业单位部分财务管理人员财经法纪观念淡薄,没有相应的财务管理工作经验。综合素质亟待提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比较严重,对财务数据造假等违法违纪问题追究法律责任的比较少,许多问题不了了之,严重影

响了会计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此外,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系统学习及后续教育,专业技能水平不高。而且,有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者多是调入或者从单位职工中选拔改行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专业技能偏差,业务素质较低。

这些都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因此加强财务会计人员专业技能,提高办理业务的综合能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势在必行的事情。

二、对策1.内部财务制度建设,完善财务运行机制。建立支出标准和定额体系以及相应的调整制度并使得这些制度能够做到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制定内部财务制度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几点:(1)与单位拥有的财务资源相适应;(2)以历年的支出水平为基础,并结合当前的消费水准进行相应的调整来进行相应定额的制定;(3)为了保证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宜将支出标准划分过细。一般情况下,相应的标准定额制定以后,应当相对保持稳定在几年内保持不变,但由于客观情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相应的标准定额会与实际情况发生一定的偏差,这就要求相关部门根据需要适时地进行相应的调整。在保持相关标准定额稳定性的同时,也要兼顾其适用性。此外还要建立和完善财务审批制度。事业单位必须设置严格的审批权限和财务审批制度加强本单位收支的控制和管理,并且要通过建立相应的财务公开制度,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2.实行绩效预算,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事业单位必须做好预算

编制的工作,合理安排各项财务收支。在安排预算资金时要注意各项预算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即事业单位在安排所需资金时既要考虑重点同时又要兼顾一般,在各支出项目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与此同时,各事业单位要细化相关的预算支出明细,尽可能地将其细化,从而使得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清晰明了,这样不仅有利于事业单位预算的有效执行,而且便于事业单位事后对其绩效管理的考核和评价。其次,严格执行部门预算,维护部门预算的严肃性。财务人员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各项支出要严格把关,根据相关预算的支出进度进行控制。最后,要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的监督,在事业单位日常财务管理过程当中。

就应当形成有效规范的监督制约机制,制定相关的工作规范确保在财务管理的各个控制点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尤其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除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和相应的责任制度外。

我们还应该重点关注对于工程项目有关的招投标、承包和发包等其他环节上的控制制度。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应当明确规定相关项目资金的支付进度和拨付条件,并且在资金拨付和结算中应当遵循先审计后付款和先审计后结算的资金使用原则,保证规范财务支付管理工作,提高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要及时反馈,及时发现问题,扬长避短,这能更好的促使事业单位在以后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更加有效地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