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特区后的机遇与挑战_汕头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过去三十年,汕头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随着特区经济发展与市场空间的扩张,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区域竞争史。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汕头近年来的成绩并不令人满意,许多指标的增速都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地区。汕头经济总量小;服务和金融行业不够发达;传统贸易优势未能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华侨华人资源没有成为特区发展的动力;丰富的港口资源和地域优势未能被充分利用;狭小的汕头经济特区地域空间范围越来越难以满足城市发展、功能布局与产业集聚的需要;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面临严峻挑战。

2010年汕头被广东定位为粤东区域中心城市。2011年被列为海西经济区的五个中心城市之一,同时迎来特区的扩大。国务院批准特区扩大至汕头全市范围,这无疑将有助于汕头特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功能布局与产业发展。经济特区地理范围的扩展,为汕头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最受关注的是,汕头将如何按照中央

和省委的要求,擦亮大经济特区这块

品牌,重新开创经济特区改革创新和

科学发展新局面?怎样在新一轮的沿

海发展战略中赢得竞争优势,进一步

发挥特区在改革开放中的“窗口”和

“试验田”作用?

利用区位优势和新一轮的

政策优势

区位优势,指的是一个地区的

综合资源优势,即一个地区在发展经

济方面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一个地

区的区位优势主要就是由自然资源、

劳力、工业聚集、地理位置、交通等

决定。一般而言,区位优势是一个综

合性概念,但有的地区在特定时期会

拥有或形成单项区位优势。同时区位

优势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有关

条件和资源优势的变化而改变。有关

汕头经济发展的区位,有两种截然

不同的看法。悲观者认为汕头地理上

是“省尾国脚”,位于广东珠三角和

福建厦漳泉这两个经济发达地区的连

接地带,日益被边缘化的地缘劣势,

使区域中心地位逐渐丧失。乐观者认

为汕头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国家海

洋局认定的全国25个重要港口之一、

是粤东区域中心城市、海西经济区五

个中心城市之一,与台湾高雄市隔海

相望,被列入环珠三角经济圈,是珠

三角与长三角的连接点以及粤东、闽

西、赣南和海西的交汇点。依据这种

区位优势,汕头可以多因素和全方位

地营造区域经济一体化。一方面,作

为扩大广东省对台交流合作的桥头堡

和重要通道,另一方面,引领粤东、

闽西、赣南大三角经济区的发展。

在特区建立三十周年之际,汕头

特区范围扩至全市,面积扩大近9倍,

汕头迎来大特区时代,这是中央再一

次对汕头的政策倾斜,对汕头发展的

重视。特区范围的扩大,在一定程度

上,消除了原有地域范围构成汕头地

区经济发展的资源、规模与腹地的限

制。对于大特区后的机遇,汕头应该

充分利用好特区的立法权、税收减免

政策等以及海西经济区发展的各项优

惠政策,发挥汕头区位优势,发挥

“龙头”和“通道”的作用,加强区

域合作,实现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与

功能目标。

汕头大学商学院院长 徐宗玲

——汕头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的思考

大特区后的机遇与挑战

创新对台合作模式

随着海西经济区建立和两岸关系的发展,大陆与台湾的经济依存度也越来越高。汕头是粤东门户,粤闽赣要冲,是珠三角与长三角的中间连接点,与台湾高雄市隔海相望,两地之间距离最近点只有160海里。汕头对台关系密切,改革开放以后,汕头是大陆和台湾进行小额贸易最早开展交易的口岸。早在1990年,汕头特区便在珠池、广澳各划出1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设立台商投资区,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条件,吸引诸多台资企业进驻[1]。但是由于投资环境不完善,台商实际投资情况不理想。

汕头是广东省开展对台贸易最为便捷的“出台口”,也是台湾往来广东理想的“登陆口”。目前,大特区时代的汕头在港口、交通、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方面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2]。因此,如何在未来发展中搞好对台经济贸易合作,是汕头经济特区再次腾飞的关键所在。

2009年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在全

省对台工作会议上首先提出“推动粤

东成为粤台经贸合作试验区”。在省

粤东工作会和汕头现场会上明确提

出,“要以中央对台工作总体方针

政策为指导,按照建设粤台经贸合作

试验区的要求,支持汕头在对经贸、

航运、旅游、邮政、文化、教育等方

面交流与合作中,争取到更加灵活开

放的政策,办好涉台重大经贸文化活

动,构建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争取率先突破,取得经验”。省委、

省政府《关于促进粤东地区实现“五

年大变化”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

“支持汕头市率先建设粤台经贸合作

试验区。”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支持

汕头率先建设粤台经贸合作试验区的

定位,将扩大汕头对台交流合作的平

台,提升汕头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的地

位与作用,无疑为汕头的发展提供了

新的机遇。

如何推动“率先建设粤台经贸合

作试验区”,打造广东对台交流合作

先行先试的平台和新模式,在具体政

策配套、措施制度、统筹规划、理念

创新、特色建设等方面,还有许多亟

需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粤台经贸

合作试验区的核心内容是加强与台湾

的经贸合作和产业对接,这是建设试

验区的重要基础。

1.构建粤台经贸交流合作政策先

行区。政策先行区,首先要求政策设

计首先要从战略高度出发,构建一个

包括产业结构政策、组织政策、布局

政策、保障政策为一体的政策体系,

为粤台经贸合作试验区建设提供一

个具体的、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其

次政策设计要体现区域特色。要根

据广东省产业发展要求、《汕头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纲要》、以及台湾产业现状和

台湾“六大新兴产业规划”,结合

本地区域特色、功能定位和产业基

础,布局汕头大特区的对台经贸合作

和技术交流,突出重点,在粤台合作

中形成差异化和区域特色。第三,政

策设计要有跨越式发展或超前意识。

在制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中长期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