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经济特区会展业促进条例
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厦门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
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厦门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的决定(2014)【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发文字号】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4号【发布部门】厦门市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14.05.01【实施日期】2014.06.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经济特区法规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4号)《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厦门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的决定》已于2014年4月30日经厦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
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4年5月1日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厦门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的决定(2014年4月30日厦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厦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对《厦门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作如下修改:一、删除第四条第二款。
二、将第五条第一款修改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机构(以下简称高新区管理机构)作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部分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对高新区实行统一管理。
职责包括:”在第二项后增加一项,作为第三项:“制定高新区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的政策和措施;”将第三项调整为第四项,修改为:“负责企业或者项目经营场所进入高新区的审核;”将第四项调整为第五项,修改为:“负责高新区财政预算、决算和国有资产管理,高新区单独编制财政预算,并入市本级预算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将第五项调整为第六项,修改为:“负责高新区内基本建设项目立项审批和用地(包括用地位置和面积)的初审;”增加一项,作为第七项:“负责高新区财政投融资建设项目预决算审核工作;”三、删除第九条。
四、删除第十一条。
五、将第十二条调整为第十条,第一项修改为:“高新技术企业;”将第二项修改为:“从事《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范围内产品和服务的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的企业或者项目;”在第二项后增加一项,作为第三项:“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企业或者项目;”将第三项调整为第四项,修改为:“为高新区提供相关配套服务的企业或者项目。
厦门经济特区鼓励台湾青年来厦就业创业若干规定
厦门经济特区鼓励台湾青年来厦就业创业若干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12.26•【字号】厦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6号•【施行日期】2024.03.01•【效力等级】经济特区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就业促进正文厦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6号《厦门经济特区鼓励台湾青年来厦就业创业若干规定》已于2023年12月26日经厦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
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年12月26日厦门经济特区鼓励台湾青年来厦就业创业若干规定(2023年12月26日厦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就业促进第三章创业扶持第四章服务保障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鼓励台湾青年来厦就业、创业,打造台湾青年登陆第一家园的第一站,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遵循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厦门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依法保护台湾青年就业、创业的合法权益。
台湾青年在本市就业、创业享有本市居民同等待遇,享受国家和本省、市规定的优惠政策。
第三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领导,健全完善相应工作机制,统筹协调、研究解决相关重大事项。
市、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主管部门负责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台湾青年就业、创业以及其他相关工作。
第二章就业促进第四条台湾青年来本市实习见习的,按照规定享受补贴。
支持企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招收台湾青年实习生、见习生,参评台湾青年实习实训基地,并按照规定给予奖励。
第五条企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招聘台湾青年的,可以按照规定申请奖励或者补贴。
鼓励用人单位引进台湾高技能和专业青年人才,探索建立台湾青年职业发展与晋升机制。
关于《厦门市关于进一步促进会议展览业发展的扶持意见》的政策解读
关于《厦门市关于进一步促进会议展览业发展的扶持意见》的政策解读1、第一条,说明出台“扶持意见”的目的、意义。
(措施)2、第二条,展览项目奖补。
对在我市举办、符合条件的经贸类专业展览会进行展位奖补、规模补助和场租补助。
主要分为自办展项目奖补和引进展项目奖补两大部分,其中自办展项目奖补又分为展位奖补和场租补助,最高补助450万元;引进展项目奖补分为规模补助和场租补助,最高补助350万元。
补助租赁天数不超过6天,补助届数不超过六届,当届未申请补助或未达规模的,列入累计补助届数。
(措施)3、第三条,会议项目补助。
对在我市举办的境内外经贸类、学术类会,按类别给予补助。
对参会人数达200-4999人的各类境内会议,给予5万元至35万元补助;对参会人员来自3个及以上国家或地区(含港澳台)的境外会议,给予8万元至200万元补助;对参会人数达5000人及以上的特大型会议,给予60万元至80万元补助;(措施)4、第四条,重大展览和会议项目奖补。
对由知名会展机构、国际性组织或国家级行业协会(学会)主办,且符合高端嘉宾出席及我市产业经济发展方向相关条件的国际性、国家级、专业类高端会展项目(具体条件要求于申报指南中明确),经市政府批准后,予以资金支持并协调相关活动礼遇。
(措施)5、第五条,会展机构奖补。
对承办机构完成既定目标给予奖励;对符合相应条件的知名会展组织和机构落户厦门给予相应补助;对竞标国际会议项目的牵头机构,项目在我市成功落地后,给予奖励。
(措施)6、第六条,国际认证奖励。
我市会展机构加入权威国际会议组织、展览行业组织或取得其认证给予奖励和补助。
(措施)7、第七条,会展活动保障与促进。
建立重点产业和会展平台联动发展机制,进一步调动各重点产业部门积极性,明确产业招商需求和方向,整合资源和力量共同争取相应的产业高端会展平台落地厦门;建立会展综合保障联动机制,在原有大型活动综合保障机制的基础上建立高效的会展综合保障联动机制,为在我市举办的会展活动提供高效综合保障服务;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对重点投向本地会展企业的股权投资基金,可在政府引导基金出资规定比例内予以支持,突出会展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培育富有活力的办展主体;支持会展人才建设鼓励培养厦门会展业高端人才,建设会展业人才智库;对会展基础保障性工作和会展业宣传推广工作进行保障和支持。
厦门经济特区会展业促进条例
厦门经济特区会展业促进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0.12.11•【字号】厦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9号•【施行日期】2021.03.01•【效力等级】经济特区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其他规定正文厦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9号《厦门经济特区会展业促进条例》已于2020年12月11日经厦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0年12月11日厦门经济特区会展业促进条例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扶持和发展第三章服务和保障第四章规范和管理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会展业发展,规范会展业市场秩序,建设国际会展名城,遵循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厦门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会展业,是指通过举办会展活动,促进工业、贸易、投资、金融、旅游、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健康、医疗等领域发展的综合性产业。
前款所称会展活动,是指在特定场所和一定期限内举办的会议、展览、演艺、节庆、赛事等活动中,进行物品、技术、服务等展示,或者为参与者提供推介、洽谈和交流等服务的活动。
第三条会展业发展遵循市场运作、公平竞争、行业自律、政府引导的原则。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会展业的统筹规划,建立会展业议事协调机制,协调会展业发展以及会展活动的重大事项。
区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鼓励、扶持会展业发展,负责协调有关会展活动的组织实施、服务保障和规范管理工作。
第五条市会展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会展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统筹行业主管部门编制全市重大会展活动年度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负责政策制定、品牌培育、综合协调、引导规范和服务保障等工作。
市发改、财政等部门配合市会展业主管部门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促进会展业发展。
立法赋能 开创新局面
论坛·FORUM厦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39次会议全票通过的《厦门经济特区会展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结合厦门特区会展业发展实际情况,通过立法赋能,规范会展业市场秩序,促进厦门市会展业在“十四五”时期的高质量发展,将有力推动厦门市国际会展名城建设。
厦门市商务局副局长、厦门市会展局局长陈颢颖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条例》的施行将大大提升厦门市会展业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市场化、数字化水平,推动展会平台专业化、信息化和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开创厦门市会展业发展的新局面。
创制性地推出《条例》提升城市会展竞争力为更好推动厦门市会展产业链做大做强,发挥会展活动的粘合催化作用,促进会展业与厦门市优势产业、重点产业融合发展,突出地域特色,固化提升重大活动成熟经验和机制,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厦门市商务局(会展局)大胆实践探索,充分发挥厦门市“两高”优势,高标准建设“中国会展典范城市”“国际会展名城”,创制性地推出了《厦门经济特区会展业促进条例》。
陈颢颖局长谈到,厦门市会展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因此《条例》定位以促进会展业发展为主,通过引导、服务、保障等措施优化营商环境,以推动、鼓励、倡导、扶持等为主要手段,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提升城市会展竞争力。
一是界定概念范围,做好统筹协调。
对会展业和会展活动进行明确的概念界定,确定立法促进和规范对象的范围。
依据厦门市会展业发展和管理实际情况,采用“小会展”概念进行立法,即在我市举办的各项会议、展览活动以及以会议或展览形式体现的活动。
以大会展立意开篇,但以小会展进行限定,做指向性立法,既照应业界通行的概念,又为日后会展业的创新发展预留余地。
二是厘清部门职责,提升服务效能。
针对会展企业诉求的主要痛点和难点,横向上规定市政府建立会展业议事协调机制,协调行业发展以及重大活动事项。
纵向上明确市区两级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责分工,理顺管理体制。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力推动会展业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意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力推动会展业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法规类别】行业经济体制改革【发文字号】厦府办[2016]21号【发布部门】厦门市政府【发布日期】2016.02.24【实施日期】2016.02.2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力推动会展业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厦府办〔2016〕2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厦门市大力推动会展业改革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2月24日厦门市大力推动会展业改革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15号)和《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深化会展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我市会展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做大旅游会展千亿产业链,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推进会展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努力推动我市会展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更好地服务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二)以《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为引领,紧扣“美丽厦门”特质,以“大会展、大旅游、大商贸、大物流”为发展方向,通过建立高效的统筹体制机制和有效的产业融合战略,依托福建省和厦门产业基础及口岸优势,抓住厦门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支点城市和自贸试验区的机遇,努力推动会展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优势产业和旅游、商贸、物流、消费及产业升级的重要带动力量,将厦门打造成为“中国会展典范城市”和“国际会展名城”。
二、发展目标(三)到2018年,全市实现展馆多元化、市场规范化、服务国际化、人才专业化,会展业以较快速度发展,培育并举办一批在行业内居于领先地位和较高知名度的会展项目,年展览总面积达270万平方米,年外来参加会议人数达214万,会展业总体效益达470亿元,“大会展、大旅游、大商贸、大物流”融合发展初见成效。
“十四五”展望城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从城市会展规划思考会展名城建设
会展业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会展是现代市场体系和对外经济体系的展示平台,是一个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风向标。
会展活动会对其周边各产业产生强大的经济辐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会展活动往往立足于举办城市的优势产业,城市会展与优势产业互动发展提升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会展业涉及多个服务行业,发展会展业能极大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高层次、国际性会展活动可以加强国内外对城市的了解,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过去的5年,我国许多城市会展业迅速发展,取得了非凡成绩,城市会展的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得到了极大提升。
在新发展格局下,城市会展将制定怎样的行动规划,助推城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值得关注。
“十四五”展望:城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从城市会展规划思考会展名城建设● 文:陈珂 ●责任编辑:裴超*****************"14th Five-Year" Outlook: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Urban Exhibition Industry——Thinking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Famous Exhibition City from Urban Exhibition Planning在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城市会展业的规划工作。
会展业是否有必要制定独立的规划?如何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如何进行城市会展业的定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资深会展专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院长刘大可教授。
城市是否有必要制定会展业规划?面对这一问题,刘大可谈到,规划是一种很有用的政策工具,一个科学的规划可以让城市会展业未来前景比较清晰,实现城市不同时期的发展衔接,使得产业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感,同时也可以为招商引资提供指引。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规划首先需要具备科学性、合理性。
厦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号——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社会文明若干规定
厦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号——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社会文明若干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7.08.28•【字号】厦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号•【施行日期】2017.10.01•【效力等级】经济特区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其他规定正文厦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号《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社会文明若干规定》已于2017年8月25日经厦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7年8月28日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社会文明若干规定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机制建设第三章社会文明倡导第四章社会陋习治理第一节重点治理清单第二节保障措施第三节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倡导社会文明,治理社会陋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遵循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厦门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社会文明促进工作应当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在养成、奖惩并举的原则。
第三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社会文明促进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属于公共财政支出范围的社会文明促进工作给予财政保障。
市、区人民政府相关部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社会文明促进工作。
第四条市、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统一领导、统筹推进本区域内的社会文明促进工作。
市、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指导机构具体负责本区域内社会文明促进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
第五条国家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等应当积极参与社会文明促进工作。
国家工作人员、教育工作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应当在社会文明促进工作中起表率作用。
第二章机制建设第六条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在制定经济社会政策、重大改革措施以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政策时应当符合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
厦门经济特区促进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建设规定(2024年修正)
厦门经济特区促进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建设规定(2024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8.28•【字号】•【施行日期】2024.08.28•【效力等级】经济特区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由贸易试验区正文厦门经济特区促进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建设规定(2016年8月31日厦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根据2024年8月27日厦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厦门经济特区促进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建设规定〉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管理体制第三章投资开放和贸易便利化第四章金融服务第五章两岸经贸合作第六章促进产业升级和“一带一路”建设第七章法治环境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和保障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促进《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在自贸试验区的实施,遵循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厦门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自贸试验区应当围绕国家战略,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重点建设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国际航运中心、两岸贸易中心和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第三条自贸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推进改革,建立重大风险识别以及系统性风险防范制度,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风险压力测试区。
自贸试验区建立评估机制,对自贸试验区试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综合或者专项评估,必要时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评估。
第四条自贸试验区应当加强与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改革示范区联动发展,建立联动创新机制,推动跨区域、跨部门政策协同、产业协作、服务共享,推进改革创新。
厦门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政府会展办关于印发厦门市会展业发展
厦门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政府会展办关于印发厦门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法规类别】专项资金管理【发文字号】厦财外[2011]20号【发布部门】厦门市财政局厦门市商务局厦门市人民政府会展协调办公室【发布日期】2011.06.09【实施日期】2011.06.09【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失效依据】厦门市商务局、厦门市财政局、厦门市人民政府会展协调办公室关于印发厦门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2014)厦门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政府会展办关于印发厦门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厦财外〔2011〕20号)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促进我市会展业的发展,规范和加强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商务局会展办关于扶持会议展览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厦府办〔2011〕105号),我们制定了《厦门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厦门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促进我市会展业的发展,规范和加强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商务局会展办关于扶持会议展览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厦府办〔2011〕105号)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会展专项资金”)是指市财政每年在预算中安排的,专项用于扶持我市会议、展览业发展的资金。
第三条会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会议、展览项目的奖励或资助(不含各类展销会、展示会、成就展)、会展业重要活动、宣传推介、项目申办、基础性工作等费用支出以及市政府批准的其它支出。
第四条会展专项资金的管理遵循公开透明、突出重点、专款专用、科学管理、注重实效、强化监督的原则。
第五条市财政局负责会展专项资金预决算管理,对市商务局、市政府会展办初审合格的会展项目进行复审,办理资金拨付,参与申请项目核查,会同市商务局、市政府会展办对会展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会议展览业加快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会议展览业加快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厦府办[2014]89号【发布部门】厦门市政府【发布日期】2014.06.19【实施日期】2014.06.1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会议展览业加快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厦府办〔2014〕8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会议展览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6月19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会议展览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发挥财政资金的宏观导向和激励作用,促进我市会展业的升级发展,使之成为融合福建省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的重要工具平台,推动厦门打造成为传统产品展示交易中心、产品研发设计中心,海西乃至全国产品定价中心和产业产品质量标准中心。
特制定如下意见:一、支持自办展发展按照“以奖代补,补扶结合”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我市自办经贸类专业展览会实行常规奖励,并在常规奖励基础上视不同情况给予增量奖励、特别奖励和对台奖励。
(一)常规奖励对我市培育举办的经贸类专业展览会,符合下列条件的,每个展览会以实际标准展位数量按以下标准进行奖励,奖励届数不超过六届:1.奖励条件(1)展览项目由我市相关机构作为展览会主办、承办单位,采取市场化运作,具有潜在发展前景,并且长期、连续在我市举办;(2)展览主题和内容符合我市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能推动我市相关产业发展;新办展会举办前须经审查认可,不属于题材雷同展会方可申请;(3)一个展览会若有多个主题,只对符合条件的主题进行奖励,并按照同一主题集中展示的展位数量进行核算;(4)主、承办单位基本相同、主题和内容基本相似的展览会视为同一展览会,不得重复申请奖励;(5)相同题材展览会,原则上应进行整合,未能整合的,按照"做大做强,扶优扶强"的原则只对其中规模最大的展览会予以奖励;(6)每个展览会自首次申请奖励开始连续六届的展位规模依次需达200、300、400、500、600、700个标准展位(标准展位为9平方米,水上展区按展品面积折算成标准展位计算,下同),当届未达规模的不予奖励;(7)展览会举办天数应在3天及以上。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贸发局等部门关于厦门市鼓励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贸发局等部门关于厦门市鼓励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10.22•【字号】厦府办[2008]242号•【施行日期】2008.10.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贸发局等部门关于厦门市鼓励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厦府办〔2008〕24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市贸发局、市财政局、市会展办关于《厦门市鼓励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OO八年十月二十二日厦门市鼓励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促进我市会展业的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宏观导向和激励作用,根据《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厦府〔2003〕111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鼓励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是指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的专项用于扶持我市会议、展览业发展的资金(下称会展专项资金)。
第三条会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一)对规模大、效益好、有发展潜力的专业性会议、展览活动的奖励或资助;(二)会展业宣传和会议、展览项目申办的支出;(三)会展业基础性工作的支出。
市政府另行确定支持的会议和展览(包括投洽会、台交会等)不在此列。
获得本市其它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得申请会展专项资金资助。
第四条厦门市贸易发展局(下称市贸发局)是市会展业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我市年度会展专项资金使用计划和会展专项资金预决算的编报;负责我市专业性会议、展览活动的奖励或资助申请的审批以及会展基础性工作经费的使用;会同市财政局、市会展办对奖励、资助项目进行核查。
厦门市财政局(下称市财政局)是会展专项资金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我市会展专项资金预决算的审核、批复,会同市贸发局、市会展办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监督。
厦门经济特区会展业促进条例(最新全文)(二)2024
厦门经济特区会展业促进条例(最新全文)(二)引言概述:厦门经济特区会展业促进条例是根据国家政策和厦门市经济特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旨在促进厦门市会展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经济特区的地位和影响力。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厦门经济特区会展业促进条例的内容和作用。
一、会展业发展的背景和意义1. 厦门市作为国家经济特区,会展业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2. 会展业的发展可以提升厦门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会展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二、条例的主要内容及规定1. 确定会展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2. 建立完善的会展业管理体制和机制。
3. 加强会展场馆和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和品质。
4. 推动会展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
5. 加强对会展从业人员的培训和交流,提升行业素质和能力。
三、条例的实施和监督机制1. 制定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工作计划。
2. 加强对条例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
3. 建立健全的投诉和纠纷处理机制。
四、会展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1. 会展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2. 科技创新对会展业的影响。
3. 会展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
4. 环境保护在会展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厦门经济特区会展业促进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推动厦门市会展业的健康发展,提升经济特区的综合竞争力。
同时,会展业的发展也将为厦门市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
在未来,厦门市会展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来实现更大发展。
厦门经济特区会展业促进条例(最新全文)(一)2024
厦门经济特区会展业促进条例(最新全文)(一)引言概述:厦门经济特区会展业促进条例是为了促进厦门经济特区的会展业发展,提升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而制定的法规。
本条例旨在规范会展业的运作和管理,加强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提供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推动会展业的创新和发展。
正文:一、设立会展业发展专项基金1. 设立会展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支持会展业的发展和推广。
2. 将一定比例的会展业税收收入用于填补基金,根据需要进行拨款。
3. 基金的使用范围包括会展场馆的建设、会展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推广和宣传等。
二、优化会展场馆建设管理1. 建立健全会展场馆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建设项目审批的效率。
2.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会展场馆的建设和运营,提供相关的优惠政策和支持。
3. 完善会展场馆的管理制度,加强场馆的维护和设施的更新。
三、推进国际会展业的合作与交流1. 积极参与国际会展组织和协会,拓展国际市场,吸引外资和外国企业参与厦门的会展。
2. 加强与国内其他会展城市的合作,推动会展资源的共享和互利共赢。
3. 组织和开展国际会展交流活动,促进会展业的国际化水平提升。
四、加强会展业的安全管理1. 设立会展活动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会展场馆和活动的安全监管工作。
2. 加强对会展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 制定会展活动的安全管理规定,确保会展活动的安全和有序进行。
五、完善会展业的法律保障体系1. 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适应会展业的发展需求。
2. 加强对会展行业的监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会展业的良好秩序。
3. 完善会展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护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
总结:厦门经济特区会展业促进条例将为厦门的会展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通过设立会展业发展专项基金、优化会展场馆建设管理、推进国际会展业的合作与交流、加强会展业的安全管理和完善会展业的法律保障体系,将促进会展业的创新和发展,为厦门经济特区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05.07•【字号】厦府[2003]111号•【施行日期】2003.05.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厦府[2003]11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海沧管委会: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厦门市加快海湾型城市建设实施纲要》,加快我市会展业发展,争取在“十五”期末成为区域性会展中心,到2010年跨入全国会展名城的行列,使会展业成为带动我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先导行业,现提出如下意见,请各级、各部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实施,以共同推动我市会展业的发展。
一、发展原则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不断提高会展业的产业化、市场化水平;以开放促发展,鼓励国内外著名会展机构来厦设立分支机构和举办会展活动;争(申)办与自办并举,努力争取全国性的展会来我市举办,同时发挥我市的优势,积极培育有特色、有影响、有规模的展会,优化会展结构;会与展并重的原则,吸引国内外各类大、中型会议来我市召开,实现会与展的协调发展;优先发展专业展、涉外展,依托我市发展会展业的有利因素,扬长避短,准确定位,优先发展专业性的贸易展览会和涉外性、涉台性的展会。
二、促进会展业发展的工作重点(一)树立品牌意识,大力培育我市能定期举办、有特色的各类会展要根据我市的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等条件,在做好市场调研和项目论证的基础上,着力培育市场定位准确、科技含量高、影响面广,面向制造商、经销商的大中型专业展会;要树立品牌意识,在巩固“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厦门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品牌地位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品牌展会。
(二)多方争取承办各类会议、展览市直各委、办、局要加强与上级对口部门的联系与协调,争取每年至少有三、四个会展在我市举办;市政府建立重点会展项目跟踪服务责任制,实行会展项目汇报制度、协调会与现场办公会制度、年终考核制度,变软任务为硬指标,确实把争(申)办工作落到实处。
厦门经济特区中小企业促进条例范文精简处理
厦门经济特区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厦门经济特区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快中小企业发展,推动厦门经济特区经济繁荣,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厦门经济特区范围内中小企业的发展和促进活动。
第三条厦门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宣传和培育。
第二章中小企业的培育和发展第四条厦门市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开展中小企业培育工作,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第五条厦门市人民政府应当提供中小企业发展所需的贷款、担保、信用等金融支持,并采取措施减轻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第六条厦门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与银行、企业孵化器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创新发展。
第三章中小企业的创新和转型第七条厦门市人民政府应当鼓励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和经济支持。
第八条厦门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促进中小企业与科研单位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第九条厦门市人民政府应当支持中小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提供相关的政策和资源支持,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中小企业的市场拓展和对外合作第十条厦门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市场拓展和对外合作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应的政策和经济支持。
第十一条厦门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与其他城市和地区的对接合作,推动中小企业的跨区域发展。
第十二条厦门市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帮助中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第五章中小企业的服务和保护第十三条厦门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简化中小企业办事流程。
第十四条厦门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第十五条厦门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中小企业的法律援助和纠纷解决机制,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十七条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贸易发展局市工商局关于厦门市展览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贸易发展局市工商局关于厦门市展览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4.09•【字号】厦府办[2004]115号•【施行日期】2004.05.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工商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贸易发展局市工商局关于厦门市展览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厦府办[2004]115号2004年4月9日)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市贸易发展局、市工商局关于《厦门市展览业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以转发,请遵照执行。
厦门市展览业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规范我市展览业的管理,促进我市展览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展览是指在固定场所和一定期限内,由一个或多个单位举办,若干个经营者参加,以展示、展销为主要形式的商品交易和经济技术洽谈活动。
第三条厦门市贸易发展局是本市展览业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展览业的发展导向、统筹规划、行业政策的制订和实施。
厦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本市展览的备案、市场监管,协调处理展览活动中的纠纷,查处展览中发生的违法行为。
厦门市人民政府会展协调办公室负责协调本市重大会展活动的综合保障工作,组织、参与申办重大会展活动在我市举办,并对需由财政补贴的会展活动进行把关审核。
厦门市会展协会是本市展览业的行业组织,负责行业自律和协调工作,负责展览人才的培训和承办相关部门委托的会展统计、评估工作。
第四条展览业管理基本原则是鼓励有序竞争,维护展览活动中各方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扶持和促进展览业健康发展。
第五条展览活动的举办单位,包括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
主(承)办单位负责展览的组织、策划及具体实施,作为独立法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两个以上的举办单位之间应有相关的协议,明确一家具体负责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民事责任。
23762887_加速迈向“国际会展名城”——《厦门经济特区会展业促进条例》为会展业赋能__
2020年以来,厦门市会展业积极拥抱“后疫情”发展新机遇,会展产业有效复苏,成功举办了厦洽会、海峡论坛、工博会等113个大型展览活动,举办规模以上会议3289场,实现经济效益达176.94亿元。
并且成功引进中国国际广告节、中国教育装备展等品牌项目,会展业复苏明显,优于全国大部分会展城市。
加速迈向“国际会展名城”——《厦门经济特区会展业促进条例》为会展业赋能 ● 供稿:厦门市会议展览局 ●责任编辑:孟楠**********************Accelerating toward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City"—Regulations on Promotion of Exhibition Industry of Xiam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Energize the Exhibition Industry进厦门市会展业的整体发展,着力于产业赋能,着重突出服务保障和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两高”优势,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办展办会力量,高标准建设“中国会展典范城市”“国际会展名城”。
以《条例》为纲要,厦门市商务局将通过六大维度,打造厦门会展新高地。
一、提升城市会展竞争力厦门是中国最早布局发展会展业的城市之一,会展业已经成为厦门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重点打造的十大千亿产业链之一。
《条例》施行后将通过积极推动提升厦门会展业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市场化、数字化水平,做好产业发展统筹规划,搭建相关常设性服务机制,制定专项政策,给予引荐人奖励、开设产业投资基金等措施,提升展会平台专业化、信息化和产业化水平,为厦门市会展业发展擘画蓝图,开创会展业发展新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鉴于厦门较高的会展业市场化程度,将通过引导、服务、保障等措施优化营商环境,以推动、鼓励、倡导、扶持等为主要手段,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提升城市会展竞争力。
二、形成会展新经济生态圈“办好一场会,提升一座城”,为更好地发挥会展业对产业的黏合、催化作用,带动城市经济全方位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市场等强有力的平台支撑,《条例》设置产业融合条款:第二章第十五条指出,厦门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政策,协调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参与组织行业会展活动。
厦门经济特区文化市场管理条例
厦门经济特区文化市场管理条例(2012年12月21日厦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7次会议通过 2012年12月27日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号公布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文化经营活动和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行为,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促进文化市场发展与繁荣,遵循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厦门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下列文化经营活动适用本条例:(一)歌舞、游艺等营业性活动;(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三)营业性演出;(四)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文化经营;(五)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六)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七)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安装和使用;(八)车载、楼宇、户外等公共视听载体传播广播电视节目;(九)出版物及其他印刷品的出版、制作、印刷或者复制、进口、发行、运输、仓储;(十)国家允许的文物经营;(十一)艺术品经营;(十二)文化经纪;(十三)其他文化经营活动。
第三条市、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文化市场管理相关工作。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按照规定职责负责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
第四条依法成立的文化市场相关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倡导诚信、守法经营,依法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以及文化经营活动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经营与管理第五条申请从事本条例第二条规定的文化经营活动的,依法实行许可或者备案制度。
第六条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公安、环保、卫生、工商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文化经营活动审批的流程、时限和具体要求,并向社会公开。
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实行集中办理制度,为文化经营活动申请者提供高效、便民、快捷的服务。
第七条禁止从事含有下列内容的文化经营活动:(一)违反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或者领土完整的;(三)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利益的;(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伤害民族感情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破坏民族团结的;(五)违反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迷信的;(六)宣扬淫秽、赌博、暴力以及与毒品有关的违法犯罪活动,或者教唆犯罪的;(七)违背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八)诽谤、侮辱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九)泄露国家秘密的;(十)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厦门会展奖励政策
厦门会展奖励政策厦门已率先在国内建立了重大会展的协调保障体系,实施会展奖励政策,为在厦门举办的重大会展提供保障服务和扶持奖励。
会展发展专项资金奖励和资助项目:1、奖励在厦门举办的大型国内会议:按照参加会议住宿人数,分别给予5-15万元奖励。
2、奖励在厦门举办的国际会议:按照参加会议境外国家和参会人数,分别给予10-20万元奖励。
3、奖励招揽在厦门举办的国际或国内大中型展览会:按照展览会规模,分别给予10-20万元奖励。
4、资助自主培育举办的专业展览会:按照展览会规模和届数,给予每届不超过50万元宣传推介资助。
厦门市鼓励境内外会议展览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举办会议展览活动或提供会展服务。
符合条件的,均可得到专项资金奖励和资助、会展人才培养和引进、大型会展综合保障及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
厦门市展览项目协调规范办法(试行)为促进我市展览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倡导依法经营、依法竞争、有序竞争的风气,杜绝虚假办展、虚假宣传现象,保护展览项目知识产权,维护展览机构、展商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本着行业自律,净化、优化展览环境的原则,根据“厦门市商务局关于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展览市场秩序的函”的要求,特制定《厦门市展览项目协调规范办法》。
一、展览项目的报备确认范围(一)展览项目报备的范围在我市举办的经贸类专业展览活动;(二)展览项目需备案确认的范围凡首次在我市举办的(全国性巡回展除外)经贸类专业展均需提交市展览项目协调委员会确认。
二、展览项目的协调确认原则(一)协调确认机构厦门市展览项目协调委员会由市会展协会会长、副会长(部分)、副秘书长(部分)以上单位及部分办展单位负责人组成。
市会展协会秘书处负责展览项目的报备、协调、确认业务的日常工作,不得向企业收取报酬。
(二)协调确认原则鼓励新题材、新内容展览项目的举办,提倡同题材联合办展,避免同类题材重复办展;对于无法整合的同类题材展览项目,举办时间前后应间隔四个月以上,先申报者先办,原则上同类题材或题材接近的展览项目一年内不得超过2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经济特区会展业促进条例厦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9号)《厦门经济特区会展业促进条例》已于2020年12月11日经厦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0年12月11日厦门经济特区会展业促进条例(2020年12月11日经厦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扶持和发展第三章服务和保障第四章规范和管理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会展业发展,规范会展业市场秩序,建设国际会展名城,遵循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厦门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会展业,是指通过举办会展活动,促进工业、贸易、投资、金融、旅游、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健康、医疗等领域发展的综合性产业。
前款所称会展活动,是指在特定场所和一定期限内举办的会议、展览、演艺、节庆、赛事等活动中,进行物品、技术、服务等展示,或者为参与者提供推介、洽谈和交流等服务的活动。
第三条会展业发展遵循市场运作、公平竞争、行业自律、政府引导的原则。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会展业的统筹规划,建立会展业议事协调机制,协调会展业发展以及会展活动的重大事项。
区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鼓励、扶持会展业发展,负责协调有关会展活动的组织实施、服务保障和规范管理工作。
第五条市会展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会展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统筹行业主管部门编制全市重大会展活动年度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负责政策制定、品牌培育、综合协调、引导规范和服务保障等工作。
市发改、财政等部门配合市会展业主管部门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促进会展业发展。
工信、科技、金融、卫健、教育、文旅、体育、建设、农业农村、海洋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会展业促进的相关工作。
区人民政府确定的会展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区域内会展业相关工作。
第六条有关部门应当支持与会展业相关的行业协会的设立和发展,引导其依照章程开展活动,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开展市场研究、组织业务培训,促进行业交流与合作,维护会员合法权益,提升办展办会水平,推动行业公平竞争和发展壮大。
第二章扶持和发展第七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将会展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会展业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和保障措施等内容。
第八条鼓励社会资本和境外投资者参与会展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政府投资的会展场馆市场化运营。
第九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安排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支持会展举办、品牌会展引进与培育、会展业与相关产业联动、会展业宣传推广、人才培训、信息化建设等工作。
资金使用的具体办法由市会展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制定。
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其认定的大型或者有突出影响力的重大会展活动,制定专项扶持政策。
各区人民政府根据实际安排会展业发展资金。
第十条政府举办的会展活动实行市场化运作,加大公共服务购买力度。
支持社会资本设立面向会展业的产业投资基金。
重点投向本地会展业且符合相关要求的,可以按照规定申请政府设立的市产业引导基金予以支持。
第十一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完善会展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会展活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指导,依法快速处理会展活动知识产权违法行为。
鼓励会展企业注册商标,保护会展名称、标志等无形资产。
举办单位依法做好会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重大会展活动举办单位应当在会展现场提供知识产权相关服务,配合、协助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处理知识产权纠纷。
第十二条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与国际组织、机构的联系,建立国际会展引进和申办联动机制,积极引进国际知名会展机构和会展活动。
推动联合国相关机构和会议、展览、演艺、节庆、赛事等方面的国际组织入驻本市或者设立办事机构;支持境外机构依照规定独立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会活动。
鼓励本市会展企业加入国际展览业协会、国际大会以及会议协会等国际知名会展业组织,推动会展品牌获得国际认证。
第十三条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制定政策措施,培育和引进大型会展企业,鼓励本市会展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参股、联营等形式组建大型会展企业集团。
鼓励国有企业加强资源整合,通过联合、参股等形式投入会展业。
鼓励各类企业、行业组织、中介组织和个人引进或者举办会展活动,鼓励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企业建立海外联络机构和营销网络参与国际竞争。
第十四条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鼓励本市企业创办、培育品牌会展,引进与优势产业、重点产业有关的品牌会展,支持国际性、全国性和区域性大型特色品牌会展。
突出本市特色优势和产业优势,提升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及其他品牌会展的专业化水平。
第十五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政策,协调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参与组织行业会展活动。
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当支持配合举办行业会展活动,加强同行业协会的沟通、联系与协调,争取较大规模的行业会展活动落地举办,带动产业发展、项目引进和培育。
第十六条市会展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推动优势产业、重点产业与会展业融合发展。
支持招商单位利用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专业会展平台进行投资环境和政策推介、开展资源和项目对接。
第十七条发挥厦门工业博览会(台交会)以及其他重大涉台交流合作平台优势,积极推动两岸在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金融服务、平板显示、计算机、软件信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领域开展行业交流合作。
第十八条市会展业主管部门应当制定会展招商奖励政策,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会展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对引进知名会展企业和重大会展活动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十九条市会展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人力资源部门建立和完善会展人才使用评价机制,制定会展业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政策。
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等结合会展业发展需求,设置会展业相关专业,与国内外知名会展院校进行交流合作,培养会展业专门人才。
鼓励院校、职业培训机构、行业组织与举办单位、场馆单位和会展服务单位加强合作,设立会展培训和实训基地,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会展活动策划、创意等人才。
鼓励举办单位、场馆单位和会展服务单位从国内外引进高层次、紧缺会展人才。
企业引进符合本市需求的高层次、紧缺会展人才,所产生的中介费、住房补贴、安家费等费用,按照规定在成本费用列支。
高层次、紧缺会展人才按照规定享受财税扶持、培养进修、社会保险、医疗服务、子女教育、住房租购、落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条鼓励举办单位、场馆单位、会展服务单位和行业组织开展网上会展活动,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发展新兴会展业态。
支持场馆单位推进智慧场馆建设,引入智能化场馆服务管理。
第二十一条鼓励发挥中介组织作用,支持金融、法律、技术、咨询、策划、人力资源等服务企业参与会展业活动。
第二十二条发展绿色会展,推动会展场馆在设计、建设、使用等方面应用环保节能技术。
在会展活动中推广应用各种节能降耗的器材设备和低碳技术,采用可循环再生材料。
第二十三条市会展业主管部门建立会展业数据信息库,开展大数据分析,对会展业发展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第三章服务和保障第二十四条举办单位在会展活动举办前将会展活动名称、时间、地点、规模等信息向市会展业主管部门备案的,市会展业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给予补助。
需要冠以中国、中华、全国、国家等字样的会展活动以及涉外会展活动,举办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或者备案手续,市会展业主管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第二十五条市会展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业务协同办理,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推动信息共享。
会展活动面向社会公众且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一千人以上,按照规定应当申请安全许可的,公安机关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联合审议,并及时通报有关安全许可申请和审批情况。
会展活动面向社会公众且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一千人以下依法不需要申请安全许可的,举办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活动举办前向公安机关告知会展活动的时间、地点、人数、内容以及组织方式。
第二十六条市会展业主管部门应当协助有关部门优化会展活动展品的通关手续和监管流程。
各口岸管理部门依照职责和规定为会展活动提供通关便利,满足会展活动特殊需求,提高通关效率,便利展品展后处置。
出入境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规定为会展活动相关人员提供出入境便利。
第二十七条会展活动期间,场馆配套停车泊位不足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举办单位的需求在会展场馆周边合理设置临时停车泊位。
第二十八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重大会展活动综合保障机制,协调会展业主管部门和公安、卫健、应急、消防救援、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市场监管、交通、文旅等有关部门开展安全管理、服务保障、应急救援等工作,保障会展活动正常进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举办单位可以向市会展业主管部门申请重大会展活动综合保障,市会展业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的,应当向市人民政府提请启动综合保障工作:(一)展览面积达五万平方米以上的会展活动;(二)国际性、国家级、专业类高端会展活动。
会展业主管部门和公安、卫健、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根据需要派员进驻会展场馆,提供服务,加强监管,接受并处理投诉。
第四章规范和管理第二十九条举办单位发布会展信息和宣传广告应当客观、准确、真实,会展活动及其内容应当与发布的信息相一致。
会展信息发布后,举办单位变更会展活动名称、时间、地点、规模等事项或者取消会展活动的,应当及时告知相关单位和个人,并按照合同约定妥善处理有关事宜。
鼓励举办单位、场馆单位在会展活动结束后向市会展业主管部门提供会展活动名称、时间、地点、规模等信息。
第三十条会展场馆应当符合安全、消防、卫生、环保要求,配备监控、安检门以及其他报警安全检查系统,在显著位置设置安全警示和引导标识。
场馆单位应当定期维护会展场馆及其设施,并使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第三十一条举办单位承担安全主体责任,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举办单位应当与场馆单位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举办单位、参展单位和会展服务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消防、卫生、环保要求布置会展活动现场。
搭建会展活动临时设施或者对展位作特殊装饰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施工以及验收。
第三十二条会展活动面向社会公众且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一千人以上,按照规定需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的,由举办单位自行组织或者聘请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评估。
第三十三条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会展活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处置突发事件。
会展活动期间发生公共安全事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的,举办单位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根据事件性质及时报告有关主管部门,同时应当报告市会展业主管部门。
有关主管部门应当依照职责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处置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