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该如何使用网络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报道该如何使用网络语言
摘要网络时代,网络语言以其独特的亲和力和趣味性大行其道,不仅在网上备受青昧,而且在社会生活申也开始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与此同时,网络语言因其随意性、草根性、调侃性和不规范性,也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赞之者,认为“网络语言蕴含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不可估量。持谨慎态度的人则认为,网络语言很不规范,经常犯修辞错误。如果我们任其“横冲直撞”,就可能违背我们民族语言的规则,造成语言的严重混乱,而新闻报道作为一种负责任的社会行为,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所以也必须成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者和实践者,成为运用民族语言的榜样。遭遇已经无法回避,视而不见也不是积极、理智的态度。面对来势凶猛的网络语言,新闻报道究竟该怎么做。本文內文对新闻报道该如何使用网络语言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网络语言
中图分类号g212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1)36—0009—02
1 网络语言发展迅猛
网络语言第一次引起全民关注,究竟在什么时候。没人说得清。但“pk”一词恐怕是网络语言成功走向大众、走向社会的第一例。
2005年左右,湖南卫视《超级女声》风靡一时。该节目中一个叫“pk”的环节使得“pk”一词开始在人们口头乃至大众媒介上频
频出现。“pk”原是英文词组“player kill”的缩写,来源于网络游戏,在游戏玩家中使用较多,意指玩家之间的杀伤性比武,有“两人对决,杀个你死我活”之意,也有“单挑、搞掂、末位淘汰等多重延伸意思”。“该词说起来顺口,又很带劲,经过《超级女声》炒作后便在许多领域都流行开来。”特别是作为社会的敏感触角的新闻报道,不仅在文中大量运用,而且在新闻的主标题中也使其频频现身,如《奶粉和鲜奶“pk”,您会选择啥?》、《夏勇:被pk掉也不会哭》《亲情pk,大威淘汰小威》等。如今,“pk”已经常态化,成了人们广泛接受的普通词汇。
截至2010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有这么多的网民在网上留言、交流,网络语言,不发达都不行。
2 网络语言能否“转正”
网络语言尽管发展惊人,但对它的迅速扩张,社会上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
2006年,有两会代表提出要屏蔽网络语言,一些中小学教师、学生家长及学者也认为,网络语言会给汉语造成污染,破坏汉语的纯洁,进而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语言习惯和语文学习,有百害而无一利,应该坚决反对中小学生接受、使用网络语言。
同年3月1日,《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开始在上海实施生效。《办法》规定,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将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
的网络语言。接着,辽宁、黑龙江等地也相继出台了类似的规定。
重庆市语委一主任称,根据现行的语言文字法,即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像“pk”一类的流行语不能随便乱用,特别是在严肃性的大众传媒和正刊标题上应该更为注意。
应该说,这些说法都有道理。网络语言,主要是为适应网民在网上交流而产生的,网上交流的特殊语境,决定了网络语言具备有别于传统语言的一些特点。这中间,除了它便捷、形象、诙谐幽默等优点外,其随意性强、规范性差、部分内容低俗等先天缺点也非常明显。网络语言能否“转正”,真的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问题。
3 新闻报道该如何应对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能否“转正”,可以留待实践的检验。但新闻报道却没法等,一方面,网络上、网民中层出不穷的新闻人物、新闻事件需要媒体去报道,它无法回避;另一方面,网络语言现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媒体不能熟视无睹,也回避不了。
笔者认为,作为一种大众的传播方式,同时也是负责任的社会公器,新闻报道应该慎用网络语言,必须坚持自己“主流、责任、人本”的本分和原则,尽量延展报道的亮度、暖度,同时把显现或潜在的负面降到最低。具体说来,对待网络语言,新闻报道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必须性原则。一个词语在词汇系统中有的地位与价值,取决于
它的特定的含义或特有的色彩,即没有另外一个词语能代替它。传统的、固定的现有语汇系统,有时缺少能准确表达网络概念的新词汇,于是吸纳一部分网络语言成为新词,这对丰富传统媒体的语言表达有一定益处,也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新闻报道中频频出现的“给力”一词。它形象、生动,词义严谨,动感十足,再如“版主”指代也很明确,不会产生歧义。这些词,如果换成正规词语表达,罗哩罗嗦不说,可读性也会很差。
兼容性原则。即在新闻报道中出现的网络语言,在形式上必须能够融人汉语体系,使用汉字,且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汉文化及汉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而网络语言除了传统的汉字和标点符号外,还包括数字、符号、拼音和英文字母等。这些词汇彻底抛弃了汉语的汉字基石,不顾汉字的表意功能,增加了汉语的阅读难度,也无形中对汉语的根基形成冲击,并造成部分受众对语言的隔膜。如“神马都是浮云”等,尽管流行,但背离了汉语基本的构成原则,还是慎用。再如有些半土不洋的生造词汇、不规范不准确的音译词汇,也是这种情况。
准确通晓性原则。网络本身也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也具有自我更新、自我淘汰的功能。有些网络语言,经过实践检验,不具有广泛传播的潜质,自然会遭到淘汰;有的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已经被普遍接受,其含义不会再发生任何的变化,如“黑客”、“博客”等,新闻报道可以借用。因为语言本身,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流动的过
程。但如果有些网络语言完全丧失其本来面目,将传统规范的语汇彻底变乱,其概念的意指和符指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比如那些数字加符号加字母的网语表达方式,会让大多数人不知所云,如“201314”(爱你一生一世)、“kmp”(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这样的网络语言,新闻报道恐怕要敬而远之。
雅正原则。近代学者严复提出文字翻译要做到信、雅、达,同样,新闻报道使用网络语言,也要雅正、规范。雅,不是一味要求高雅,高山流水,青山白云,而是指符合人的审美习惯,幽默,不油滑;风趣,不低俗;富有表现力,但面目温顺,既不拗口,也不猥琐。
总之,在新闻报道中有选择地使用网络语言,既是尊重语言文字发展变化的一种具体体现,也是新闻报道和新闻受众的内在要求。网络语言使用得好,可使报道增色,使之更加“三贴近”,更为受众所喜闻乐见;反之,如果使用得不好,或使之成了套话、噱头,则会使报道显得肤浅油滑,面目可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