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药物市场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药物市场研究报告

2003年11月16日

目录

1.白细胞减少症概述

1.1 白细胞减少症的概念及其诊断标准

1.2 白细胞减少症的流行病学现状

1.3 目前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治疗情况

2.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药物的市场现状

2.1 国外已上市的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及其市场现状

2.2 国内已上市的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及其市场现状

3.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药物的研发现状

3.1 国外研发现状

3.2 国内研发现状

4.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药物在我国的发展方向

5. 参考文献

1.白细胞减少症概述

人体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部分组成,它们在体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共同维持机体的生理功能。其中白细胞是一种无色有核的血细胞,在安静状态下,正常成年人血液中的白细胞数为4×109/L~10×109/L,平均为7×109/L。

血液中的白细胞分为颗粒细胞与无颗粒细胞两种,颗粒细胞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噬碱性粒细胞,无颗粒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它们在白细胞总数中所占比例如下所示:

中性粒细胞50%~70%

颗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0%~7%

嗜碱性粒细胞0%~1%

单核细胞2%~8%

无颗粒细胞

淋巴细胞20%~40%

1.1 白细胞减少症的概念及诊断标准

当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持续低于4×109/L时,称为白细胞减少症,其中主要是粒细胞减少。当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时,称粒细胞减少症。减少至低于0.5×109/L时,称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总数的生理变动范围很大。剧烈运动、进食、情绪激动等均可引起白细胞总数生理性升高。每日下午两时左右白细胞总数较多,临晨较低,这主要是与中性粒细胞的昼夜周期性变化有关。女性在月经、妊娠和分娩时白细胞均有所增加。白细胞总数减少主要见于一些病理状态下,如某些传染性疾病(伤寒、流感、麻疹、粟粒性结核等),放射性损害、化学品中毒、脾功能亢进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可见白细胞总数减少,其中由药物引起者最常见,表1-1列出了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常用药物:

表1-1 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常用药物

类别药物

抗癌药氮芥、马利兰、环磷酰胺、6-巯基嘌呤、氨甲喋呤、阿糖胞苷、氟脲嘧啶、噻替哌、柔红霉素、阿霉素

解热镇痛药氨基比林、安替比林、保泰松、安乃近、消炎痛

抗甲状腺药硫氧嘧啶类、他巴唑、甲亢平

抗癫痫药苯妥英钠、三甲双酮、巴比妥类

磺胺类磺胺噻唑、磺胺嘧啶、长效磺胺、磺胺异恶唑

抗生素氯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头孢菌素

抗结核药异烟肼、异烟腙、对氨水杨酸、氨硫脲(TBI)利福平

抗疟药奎宁、扑疟奎啉、伯氨奎啉

抗组织氨药苯海拉明、吡立苯沙明(扑敏宁)

抗糖尿病药甲苯磺丁脲(D860)、氯磺丙脲

心血管病药普鲁卡因酰胺、心得安、甲基多巴、利血平、奎尼丁

利尿药汞利尿剂、利尿酸、乙酰唑胺、氢氯噻唑

其他吩噻嗪、铋、锑、有机砷、山道年、青霉胺

白细胞减少症起病较缓慢,少数患者可无症状,检查血象时才被发现。多数患者有非特异性

症状,如乏力、纳差、体力减退,并有易感染倾向。是否合并感染视粒细胞减少程度。感染部位以肺、尿路、皮肤等多见。

白细胞减少症的实验室检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血象:白细胞计数多在2~4×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低。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正常。(2)骨髓象:一般正常,典型患者呈粒系增生不良或成熟障碍。有的粒细胞有空泡、中毒颗粒及核固缩等退行性变。骨髓象除了解粒细胞增殖分化情况外,还可明确有无肿瘤细胞转移。(3)粒细胞边缘池的检查:方法有几种,如用同位素DF32P标记自身中性粒细胞进行检查,结果确切,但受条件限制,难广泛开展。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3mg,中性粒细胞从边缘池进入循环池,持续20~30分钟,正常时中性粒细胞升高一般不超过1.5~2.0×109/L,若超过或增加一倍,提示粒细胞减少可能由边缘池粒细胞增多引起。(4)粒细胞储备的检查:方法是通过注射或口服促骨髓释放粒细胞的制品,如内毒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测定用药前后粒细胞上升情况,以了解骨髓的储备功能。常用的方法有口服强的松40mg,5小时后查外周血,若中性粒细胞升高值超过2×109/L,或静脉注射氢化考的松200mg,3~4小时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升高值超过5×109/L,则提示骨髓储备功能良好。反之考虑骨髓储备功能减低。(5)白细胞凝集试验和血溶菌酶及溶菌酶指数:是检测是否有粒细胞破坏过多的方法,但有假阳性出现。

由于白细胞生理性变异较大,必须反复定期复查血象方能确定有无白细胞减少症。尤其要详细询问病史,特别是服药史、化学品或放射线接触史、感染史等。阳性体征的发现(如肿瘤、感染和肝脾大等)有助于寻找病因。

1.2 白细胞减少症的流行病学现状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化疗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其发生的原因是化疗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破坏正常细胞。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及其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现全球为此而接受放化疗患者数超过1000万人,其中,接近40%肿瘤化疗患者发生中性白细胞减少症。2001年,美国接受化疗的患者约有140万,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癌症治疗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1.3 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治疗情况

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首先应仔细查找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然后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因药物引起者,应立即停药。

(2)病人应该隔离在单人病房,条件允许时住进无菌层流病室,做好消毒隔离。

(3)合理使用抗生素,用药时间不宜过短,待体温正常,感染控制,粒细胞开始上升一周后,方可停药。

(4)肾上腺皮质激素适用于免疫型粒细胞缺乏患者,并可改善全身中毒症状。

(5)粒细胞输住:适用于粒细胞持续在极低水平并伴有严重感染者。

(6)促白细胞生成药物治疗:

促白细胞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种类较多,如维生素B6、利血生可用于各种粒细胞减少症。维生素B4、鲨肝醇、肌苷、脱氧核苷酸、康力龙等对抗癌药、放疗或氯霉素等因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有较好疗效。在病因治疗同时,对上述药物可选择其中1~2种,服用4~6周,观察是否有使白细胞回升效果,切勿认为药物越多越好,而同时使用数种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促进骨髓释放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当粒细胞减少是因为免疫因素引起,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时,有较好且持久的疗效。其中应用较广、作用比较确切的是重组集落刺激因子类药物,对预防和治疗这类肿瘤化疗患者相关的中性白细胞减少副反应十分有效。表1-2列出了常见的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的用法用量及其功效主治。

(7)全身支持治疗:加强营养,补充液体,保证足够热量。

(8)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治疗本病,侧重于整体调节,认为本病初期多是气血两虚脾气亏虚为主,晚期伤及肝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