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减少症的中医治疗方案全解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剂型及特色治疗方法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剂型及特色治疗方法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吴绍钦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40例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患者进行疗效观察,中药选用党参、黄芪、鸡血藤各30g,当归、枸杞子、山药、女贞子、紫河车各15g,陈皮10g,大枣10枚。
并随症加减。
每日1剂水煎服。
西药选用碳酸锂0.25g/d,分3次口服,用15日,中间停2日;地塞米松5mg,加生理盐水4ml,双侧足三里穴位封闭,每日1次,用1周。
并与对照组32例进行对照,选用利血生20mg,鲨肝醇100mg,肌苷0.6g,均日3次口服。
结果:两组分别显效(治疗<2周,白细胞上升>2.0×109/L)36、3周期;有效26、24周期;无效6、26周期。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2,9%、91.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韩萍用黄芪口服液对146例脾虚型白细胞减少症进行临床观察,并用北芪精口服液诜((每10ml含生药1.5g)对135例进行对照。
均10ml/次,每日2次口服,4周为1疗程。
用1~2个疗程,结果:两组临床愈显率分别为78.8%、51.9%(P<0.01);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血小板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脾气虚症状、体征(头昏目眩、少气懒言、体倦乏力、易感冒等)及白细胞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二、新剂型1.芪枣冲剂(由黄芪、茯苓、大枣、鸡血藤各等份组成,白糖、蜂蜜适量,制成冲剂。
每次6g,每日3次,开水冲服。
10天为1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高墀岩等人用此冲剂治疗白细胞减少症50例,结果:显效28例(56%),有效12例(24%),无效10例(20%),总有效率为80%。
芪枣冲剂方用黄芪升阳补气以生血,茯苓健脾补中以安神,大枣补脾以养血,鸡血藤补血行血以健身,中药合用可奏补中健脾、养血生血、益气升阳之功效。
中医治白细胞减少症经验
中医治白细胞减少症经验
一、概述
对于这种疾病,大家生活中并不是很常见,但是呢,一旦发病的话,是很难治疗的。
先来讲造成它发病的原因呢,一般对于大家的细胞是需要一定的特征的,如果要用医学名词的话,来解释的呢,平常呢就是因为外周血象中白细胞计数一直低于一个数量。
一旦低于那个数量的话,就可以将其称为白细胞减少症。
平常就需要及时治疗。
那具体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二、步骤/方法:
1、无论用什么方法治疗白细胞减少症,都需要根据其不同的症状从而来对症下药。
一般都可以分为好几种体型。
当然说到大家用中医治疗的方法。
最常用的方法其实就是针灸。
今天大家为大家介绍的是中药疗法。
2、接着大家就可以介绍关于治疗的药方了。
如果对于经常头晕啊、身体一直不舒服的话。
大家就可以中医疗法中的处方。
可以将党参、黄茂、熟地等等按一定的比例来煎煮。
每天的时候服用三次。
3、最后的一种呢,其实也并不是大家想的很严重的。
大家就可以针对肝肾阴虚型,这种患者呢因为白细胞过于少,就会出现耳鸣。
可以将菟丝子、枸杞、党参当然也可以加入麦冬。
也是同样方法。
三、注意事项:
关于这种治疗方法,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了。
毕竟中医疗法源远
流长,想对于这些疾病呢大家一定要坚持治疗毕竟生活嘛,不一定要一定大风大浪,但也要生活安稳。
白细胞减少怎么办,介绍一款“生血增白汤”
白细胞减少怎么办,介绍一款“生血增白汤”
白细胞减少在血液病中很常见,如何用中药调理呢?
给大家介绍一款“生血增白汤”,由人参、白术、当归、首乌、仙灵脾、菟丝子、肉桂、枸杞子、女贞子、赤芍等药组成,起到补脾肾,养血活血的作用。
方子以仙灵脾、菟丝子、肉桂为君药,温补脾肾的阳气,促进脾肾功能旺盛,使精化为血;首乌、枸杞子、女贞子为臣药,滋补肝肾之阴,益精血,充实肾中阴精;人参、白术为佐药,补脾肺之气,有利于营卫化生、精血之间的转化;当归、赤芍为使药,补血活血,将化生的血,能迅速运达各个脏器。
这个方子对于治疗虚劳、血虚、贫血,以及其他原因所导致的白细胞减少都有效果。
方中均以补药为主,加入活血药,使其补而不滞,补中有行,是运用补药与活血药治疗虚损病人的妙处。
对于脸色发白、身倦懒言、动则气短,食少便溏、腰脊酸冷、两足痿弱的贫血患者、再障患者、白细胞减少的患者比较适用。
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在中医血液病医生的指导下,辨证使用。
白细胞减少(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用药
白细胞减少(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用药【证治方药】(一)气血两亏1,临床表现:周身乏力,头晕目眩,心悸气短。
失眠多梦,食欲不振。
舌苔薄,舌质淡,脉细弱。
2,病因病机:先天不足,禀赋亏虚,或伤于药物、放疗,或因于外感病邪,伤及气血,脾虚不足以生化气血,化源亏乏,面无以荣养全身。
3,治法:益气养血。
4、方剂:圣愈汤(兰室秘藏)加减。
药物:炙黄芪15~30g,党参10~15g,当归15g,熟地10~15g,川芎6~10g,白芍10g,阿胶10g(烊冲)。
陈皮5~10g。
丹参15g,虎杖15~30g,鸡血藤15~30g。
方义:黄芪、党参益气健脾以生血,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和血养血以扶正,阿胶养血润燥,陈皮理气和胃。
丹参、鸡血藤、虎杖为经验用药,有提升白细胞的作用。
加减:食欲不振、腹胀脘痞者加砂仁、木香、谷麦芽,理气和胃,泄泻便溏者去熟地、当归、白芍、阿腔等滋补呆滞之品。
加用山药、扁豆、茯苓,自术以健脾益气。
若阳虚肢冷者,加肉桂,炮姜温阳扶正。
若白细胞始终在2×103/L左右,加用鹿茸粉0,3~O,6g吞服,日2次连服1个月,以温补肾阳而充髓生血。
5、变通法:若病人反复发热,而又无外感之证,倦怠多汗,为气虚发热者。
可用补中益气汤或升阳益胃汤(《脾胃论》)加减,补中益气为治。
上方亦可用归脾汤(《济生方》)加鸡血藤、补骨脂等,益气养血,健脾补心;或用人参养荣汤(《局方》)、八珍汤(《正体类要》)加减,益气养血。
(二)气阴两虚1,临床表现:全身乏力加重,低热、五心烦热,失眠盗汗,咽干痛。
舌红苔薄或无苔,脉细数。
2,病因病机:正气不足,气虚不足以抗邪;阴血亏耗,阴虚耗损而内热。
3,治法:益气养阴,滋阴清热。
4,方剂: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增液汤(《温病条辨》)、二至丸(《证治准绳》)合方加减。
药物:黄芪30g,党参15~30g,女贞子10g,旱莲草10g,生熟地各15~30g,麦冬10~l5g,玄参15g,丹皮10g,当归10g,虎杖30g,鸡血藤30g,地骨皮10g,五味子10g。
『血液病』白细胞减少症的中医治疗大全
『血液病』白细胞减少症的中医治疗大全中医一般把白细胞减少症归入:“虚劳(血虚)”或“眩晕”等范畴,古代无相似的病名,也无专门论述,但有一些症状记载与本症相似。
如《灵枢,海论》所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肪酸,眩,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理虚元鉴》提到:“腿酸脚软,蒸蒸内热,胸中邪气隔紧,食不易饥。
”中医治疗本症可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白细胞减少症系指周围血象中,白细胞总数持续低于4.OXIOg /L(4000/nnm)者。
现代医学认为既可见于继发者,也有部分原因不明。
临床上,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时有所见,且机理不明;恶性肿瘤病人接受放、化疗后的主要副反应就是白细胞减少,致使患者不能坚持而影响治疗,因而对此颇感棘手。
西医用维生素民、鲨肝醒、利血生及激素药物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在停药以后,白细胞往往会重新跌落。
现代中医对本症临床研究的报道始见于60年代。
1965年有人用鸡血藤制剂治疗因放射线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之后70年年代大致从脾肾两虚的角度进行论治,各家则根据各自的临床经验,侧重又有所不同。
特别是肥年代初期,根据叶天士“初病在气,久病人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理论,在补益脾肾或补益气血的基础上,选用少量的活血药物,从而提高了疗效。
目前,中医治疗本病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总病例数已达4000;例之多,其中以专方治疗的病例占尸半以上,有些病例即使是分型治疗,也是在一个专方的基础上随证加减,这反映了目前中医治疗本病的一种趋向。
近年的报道强调,在辨证治疗的同时,最好配合具有升高白细胞作用的药物。
并认为,选用这些药物一定要在辨证施治的原则指导下进行,才能提高疗效。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既不失传统中医特色,又吸收了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这是中医治疗本病能不断提高疗效的重要原因。
与西医相比,中医药治疗本病,不仅近期疗效满意,而且远期疗效也较巩固,因而具有一定的优势。
[病因病机]中医对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病机认识,基本趋于一致,认为与五脏之心、肝、脾、肾四脏有关,其中脾、肾两脏的关系尤为密切。
降低白细胞中药治疗方案
摘要: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某些情况下,白细胞计数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降低白细胞的中药治疗方案,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引言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御、清除病原体、修复组织等作用。
然而,在某些疾病或药物副作用的影响下,白细胞计数会出现异常,如白细胞过高或过低。
白细胞过高可能导致感染、炎症等问题,而白细胞过低则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感染等风险。
中药在降低白细胞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将探讨降低白细胞的中药治疗方案。
二、降低白细胞中药治疗原则1.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病因、病机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整体观念:中药治疗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脏腑功能,达到降低白细胞的目的。
3.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病情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三、降低白细胞中药治疗方案1.清热解毒法适用于白细胞过高,伴有感染、发热等症状的患者。
常用药物有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等。
方剂举例:银翘散加减组成: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薄荷、牛蒡子、芦根、甘草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2.健脾益气法适用于白细胞过低,伴有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的患者。
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方剂举例:四君子汤加减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黄芪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3.活血化瘀法适用于白细胞过高,伴有瘀血症状的患者。
常用药物有丹参、川芎、红花、桃仁等。
方剂举例:血府逐瘀汤加减组成:丹参、川芎、红花、桃仁、当归、赤芍、牛膝、柴胡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4.养阴清热法适用于白细胞过高,伴有阴虚内热症状的患者。
常用药物有生地黄、麦冬、玉竹、黄连等。
方剂举例:增液汤加减组成:生地黄、麦冬、玉竹、黄连、黄芩、栀子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白细胞减少症中医诊疗方案
白细胞减少症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之“虚劳”进行诊断。
主要症状:头晕乏力、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夜间少寐,舌淡苔薄,脉细弱。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3版(张之南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白细胞减少症诊断。
成人外周血白细胞数:WBC<4.0×109/L(二)证候诊断1.气血两虚证:神疲乏力,四肢倦怠,面色少华,头晕乏力,少气懒言,夜间少寐,四肢倦怠,动则气急。
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2.脾肾阳虚证:神疲乏力,四肢倦怠,纳谷不香,语言无力,腰酸怕冷,肢体欠温,夜尿清长,大便溏烂。
舌淡胖,苔薄,脉沉细。
3.肝肾阴虚证:神疲乏力,四肢倦怠,腰膝酸软,午后或夜间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口干咽燥。
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治疗方法(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气血两虚证治法:补气养血。
推荐方药:八珍汤加减。
熟地黄、炙黄芪、太子参、炒白芍、炒白术、当归、川芎、制首乌、茯苓、龙眼肉、枸杞、甘草等。
中成药:芪胶升白胶囊、十一味参芪片等。
2.脾肾阳虚证治法:温补脾肾。
推荐方药:金匮肾气丸合黄芪建中汤加减。
熟地、山萸肉、淮山药、炙黄芪、茯苓、干姜、淡附片、炒白术、红枣、炙甘草、饴糖等。
中成药:四神丸等。
3.肝肾阴虚证治法:滋补肝肾。
推荐方药:生脉饮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玉竹、北沙参、熟地、山萸肉、淮山药、旱莲草、丹皮等。
中成药:杞菊地黄丸等。
(二)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根据病情,可辨证选用静脉注射剂,如参麦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三)针灸疗法针灸取穴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合谷、太溪等穴,针用补法,且主穴加用温针灸,每次30分钟,15日为1疗程。
(四)健康指导1.生活起居:保持环境清洁,空气清新、每天通风2次,每次30分钟,患者必要时应戴口罩作自我保护,注意保暖,勿着凉,预防感冒,避免呼吸道感染,防止交叉感染。
白细胞减少症中医效验良方
白细胞减少症中医效验良方白细胞减少症指的是体内白细胞数量低于正常范围,容易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染。
中医药学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经验,以下是一些中医药良方,通过调理体内阴阳平衡和补充营养,有助于提高白细胞数量。
一、黄芪补气汤黄芪,中草药中的一味宝贵药材,具有补气养血、益气力、提高免疫功能等功效。
黄芪补气汤是通过调整人体气血平衡的中药汤剂,可以提高白细胞水平。
黄芪补气汤的主要成分包括: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等多味药材。
此方能够补充气血,调理机体免疫系统,加强免疫功能,提高白细胞数量。
二、四神汤四神汤是中医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经典方剂之一。
四神汤的组成成分有:黄芪、白术、人参、半夏。
其中,黄芪和白术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人参可以增强人体的耐力,并且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半夏则有助于消化系统的调理。
通过使用四神汤,可以提高白细胞的数量,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三、归脾汤归脾汤是用来治疗脾胃虚弱等内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药方剂。
此方的组成包括:白术、黄芪、党参、川芎等草药。
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功能,改善体质虚弱,进而提高白细胞数量。
归脾汤的用药原则是通过内调脾胃,以使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正常状态。
四、枸杞补益汤枸杞是一种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草药,它能够补充肝肾营养,有助于提高血液中各种细胞的生成。
枸杞补益汤是由枸杞、白芍、川芎、赤芍、黄芪等中草药制成的方剂,通过调整人体肝肾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促进白细胞数量的增加。
五、党参蒸大鸡党参蒸大鸡是一道中医药饮食疗法,有调补脾胃、滋养气血的功效。
此方法通过蔬菜和中药党参的调理,能够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白细胞水平。
以上是几种中医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良方,通过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补充营养和促进免疫功能,有助于提高白细胞数量。
但是,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应当在中医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调理,确保各种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适合个人情况。
白细胞减少症10方
白细胞减少症10方《中国中医秘方大全》说:“本病属中医“虚劳”、“气血虚”范畴。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责其病因病机,则与心肝脾肾有关,然而尤以脾肾关系最为密切。
脾虚则运化失权,气血生化无源;肾虚则精髓不足,精不足则血衰。
故对白细胞减少症,多以脾肾虚弱立论,通过健脾、补肾而达益气生血的目的。
”方例1、升白丸《王晋源方》:补骨脂30克、淫羊藿15克、胎盘粉15克、女贞子60克、黄芪30克、大枣30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鸡血藤60克、三七粉9克、虎杖30克,研末为丸。
每服10克。
功能补益脾肾,养血化瘀。
主治白细胞减少症。
方例2、健血散:《沈汉澄方》棉花根30克、丹参6克、山茱萸9克、黄芪 6克、太子参8克、茯苓6克、炒白术6克、川芎5克、炙甘草5克、炒枳壳3克、红枣15克,研末,制丸,每服9克。
功能补血益气。
主治白细胞减少症。
方例3、升白宁《钟达锦方》:赤小豆、黑大豆、白扁豆、仙灵脾、补骨脂、苦参、丹参、柴胡组成。
功能养血健脾,补肾活血。
方例4、升白散《洪瑞炎方》(1)鸡血藤30克、炒白术15克、女贞子15克、补骨脂15克、灵芝6克、宁麻根8克组成。
(2)鸡血藤15克、白术7·5克、女贞子7·5克、黄芪7·5克、补骨脂7·5克、灵芝3克、苧麻根3·5克、没药3克、虎杖10克、紫丹参10克、五灵脂5克组成。
共研末。
用法:先服一方四周,如白细胞回升不明显者,改用二方。
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后,再服药两周。
总疗程2-3个月。
方例5、补肾方《候跃东方》(1)淫羊藿30克、补骨脂30克、茯苓18克、菟丝子12克、怀山药30克、枸杞12克、当归9克、鸡血藤30克、黄芪30克、官桂6克、炙甘草12克组成。
功能益气温肾;主治肾气虚型白细胞减少症。
(2)女贞子30克、旱莲草30克、制首乌30克、丹参15克、鸡血藤30克、怀山药30克、当归9克、生地15克、陈皮12克、炙甘草12克组成。
中医汤剂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中医汤剂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主要表现以乏力、头晕为主,常伴有食欲减退、四肢酸软、失眠多梦、低热心悸,畏寒腰酸等症状;后者多以突然发病,畏寒高热,咽痛为主。
发病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于原因不明和继发于其他疾病之后而引起的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病因可由急性感染,物理、化学因素,血液系统疾病,伴脾肿大的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过敏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获得性或原因不明性粒细胞减少等。
中医针对包细胞减少症状推出以下几种中药秘方:化淤升白汤方药当归、川芎、丹参各15~30克,红花8~10克,鸡血藤15~60克,赤芍20克。
加减变化脾气虚者酌加党参(或泡参)、黄芪、谷芽各15~30克,白术、厚朴10~15克,炒山楂、陈皮各10克;肾阳虚者酌加肉桂10克,制附片、肉苁蓉、淫羊藿各15~30克,菟丝子15克,伴感染者酌加蒲公英、野菊花各20~30克,千里光15~30克,蚤休8克,山豆根10克,板蓝根、贯众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女性月经期暂停服本方3~5天。
功效主治:活血化淤。
白细胞减少症。
速效升白汤方药太子参、鸡血藤各20克,茯苓、枸杞子、虎杖、黄芪各15克,炒白术、炒白芍、地骨皮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加水煎取约120毫升,早、晚饭前服。
5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益气健脾,补肾填精,养血生血。
白细胞减少症。
敷贴升白方方药人参(红参为佳)15克,附子、干姜、血竭各6克,补骨脂、当归、红花各10克。
用法上药共为研细末,装瓶备用。
用时将药末调入生理盐水,搅伴成泥膏状,取适量作穴位敷贴(选脾俞、胃俞、肾俞、肝俞、足三里,中脘、血海等穴),用胶布固定。
每3天换1次,连续5~10次。
在观察期间除白细胞<2×109/升(2000/立方毫米)者加用青霉素外,一律停用其他升白细胞药物。
功效主治:健脾疏肝,益肾填精。
白细胞减少症。
石苇大枣汤方药石苇30克,大枣10克。
加减变化白细胞计数低于3×109/升者,加用菟丝子、枸杞子各20克,鸡血藤30克;头晕目眩、自汗乏力者加用黄芪、党参各15克,鸡血藤30克;肢冷、畏寒、腰膝酸软无力者加附子5克,菟丝子15克;咽干自汗、手足心热者加女贞子15克,旱莲草10克,生地30克;食少便溏(即大便稀烂)、身倦乏力者加白术、党参各10克。
白细胞减少中医疗法是什么
白细胞减少中医疗法是什么
人一生可以干许多傻事,忽视健康可能是人们经常干的最傻的一件事。
所以对于那些白细胞减少的病人一定要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应对白细胞减少有中医疗法也有西医疗法,中医疗法是我们的老祖宗几千年来探索出来的,虽然见效慢。
可是对身体有好处,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白细胞减少中医疗法。
紫河车:有很好的补益强壮作用,能补气、养血、益精。
《本草蒙筌》说它“疗诸虚百损。
”《本草再新》认为紫河车“大补元气。
”白细胞减少症是属传统医学中的“虚损”症范畴,常食紫河车,对提高白细胞数,颇有效益。
可用新鲜紫河车1个,去膜洗净,慢火烘干,研末后装入空心胶囊,早晚饭前空腹吃
3~5粒。
羊骨髓:羊的脊髓或骨髓,能补阴补髓,对虚劳羸弱之人可以起到食疗食养的作用。
现代还有用以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者。
中国药科大学叶橘泉教授治疗再生不良性贫血的方法是:生羊胫骨(即羊四肢的长骨)1~2根,敲碎,加红枣10~20个,糯米适量,同煮稀粥,1日2~3次分服,15天为1疗程。
用
同样的食法,也适宜白细胞减少症者眼食。
大枣:有补脾、益气、养血的功效,凡血虚、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者,均宜食用。
对肿瘤病人经放疗或化疗后引起白细胞减少者,民间习惯用红枣同赤小豆、糯米煮粥服食。
香菇:据报道,从人工栽培的鲜香菇中提取的多糖类,对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疗效。
中医疗法增加患者的白细胞数目最重要的就是食物疗法,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还能治疗疾病,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身体是健康的本钱,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最好的运动是步行,所以要注意积极锻炼,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有害食物。
中医医案——白细胞减少症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温卫阳固腠理法治愈卫阳不振病案:徐某,女,28岁。
主诉及病史:1978年8月,因头痛服去痛片后,继而出现白细胞减少,头晕无力,食欲不振,稍有劳则汗出恶风,容易感冒,睡眠及二便尚可。
经保健室给服西药(药名不详)未效,后又住院服西药治疗,白细胞维持在2700/mm3。
诊查:舌质正常,脉象浮缓,余症如上。
辨证:证为卫阳不振,腠理不固。
治法:宜温卫阳,固腠理以增强其机体之抗病机能,用桂枝加黄芪汤。
处方:桂枝10g 白芍15g 黄芪20g 甘草3g 生姜5片大枣5枚服上方药7剂,复查血象白细胞为5400/mm3。
药已中病,仍守原方。
再服药7剂,白细胞已升至7800/mm3,诸症霍然。
随访6年,未见复发。
按语白细胞减少症,以白细胞减少、倦怠乏力,或发低烧、容易感染等为临床特点,相当于中医学中的卫气虚证。
本案患者虽无低1烧,但其他症状均为卫阳不振、腠理不固之表现,故用温卫阳、固腠理之法而获显效。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P156-157,谭日强医案。
谭日强,1913年生,湖南省湘乡县人。
中医教授。
17岁拜师学医,1934年考入湖南国医专科学校,1936年毕业后留校工作。
抗日战争期间,在湘西、湘南一带行医;抗战胜利后在长沙开业。
1952年到湖南省立中医院工作,1960年调湖南中医学院任教。
曾任湖南中医学院副院长、湖南省中医学会副会长、湖南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50余年,擅长内、妇科,对心血管病、血液病、肝脏病的防治颇有研究。
主要著作有《传染性肝炎的辨证治疗》、《金匮要略浅述》等书。
2。
白细胞减少症怎么治【白细胞减少症内外兼治法】
白细胞减少症怎么治【白细胞减少症内外兼治法】因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持续低于4×109/升时,称为自身免疫性白细胞减少症。
本病是由于外周循环中存在粒细胞凝集素,粒细胞表面附着抗体或抗体复合物,使粒细胞易被破坏,超过骨髓生成能力,或因为药物过敏、造血干细胞损伤致使粒细胞生成和成熟障碍。
临床以乏力,头晕最常见,伴低热、食欲不振,失眠多梦,腰酸畏寒,心慌等症。
内治:补虚损,益五脏中医认为本病属“虚损”范畴,乃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而发病。
中医将其分为三型,辨证施治如下。
心脾两虚型:心悸气短,身倦乏力,头晕失眠,食欲不振,面色少华。
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宜补气健脾,养血宁心。
方药:归脾汤加减。
生芪、党参,茯苓,当归各15克,木香,白术、远志,枣仁各12克,红枣、炙甘草各5克。
心中烦热加黄连,竹叶各5克。
中气亏虚型面色不华,头晕,身困乏力,少气懒言,纳少便溏,畏寒肢冷。
舌淡红、苔薄白、脉濡弱。
治宜:健脾益胃,补中益气。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党参,生芪、白术、茯苓,山药各15克,当归,柴胡,升麻,陈皮各10克,甘草5克。
畏寒,肢冷较甚加补骨脂20克,山萸肉、仙茅,仙灵脾各10克:肢软乏力、动则气短加太子参、鸡血藤各15克。
肝肾阴虚型:头晕耳鸣,腰酸膝软,手足心热,心烦易怒,遗精,失眠或多梦。
舌边尖红,苔薄白少,脉细数。
治宜:养血滋阴,补益肝肾。
方药:归芍地黄汤加减。
熟地25克,茯苓,山药,当归、白芍、首乌各15克,山萸,泽泻,枸杞子、虎杖各10克,河车粉5克(冲服)。
低热或潮热者,酌加鳖甲15克,地骨皮、银柴胡各10克;盗汗、口渴明显者,加鲜生地20克,天花粉15克。
外治:找穴位,贴刺灸贴敷法:在每年的春分,三伏第一天、秋分、三九第一天,将白附子30克和白芥子30克研末,用鲜姜汁调匀,放在纱布块上,再用胶布固定在膻中、心俞、脾俞,肝俞、肾俞,志室等穴,每穴贴敷3小时~5小时。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中医诊疗方案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中医诊疗方案(2019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9 HHS/NHI/NCI 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4.0.3版)[1]及《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四版)[2]。
1.病理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
2.化疗前外周血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计数正常(即白细胞计数绝对值大于4.0×109/L)。
3.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绝对值低于4.0×109/L。
4.化疗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2.0×109/L,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9/L,为粒细胞缺乏症。
(二)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白细胞减少症中医诊疗方案”[3]。
1.气血两虚证神疲乏力,四肢倦怠,面色少华,头晕心悸,少气懒言,失眠多梦。
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2阴虚内热证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午后或夜间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口干咽燥,腰膝酸软。
舌红少苔,脉细数。
3.阳虚血瘀证神疲乏力,四肢倦怠,面色晄白或晦暗,纳谷不香,气短懒言,腰酸怕冷,爪甲色暗,肢端麻木,畏寒肢冷,夜尿清长,大便溏稀。
舌淡暗苔薄,脉细涩。
二、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1.气血两虚证治法:补气养血推荐方药:八珍汤加减,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熟地、川芎、当归、白芍,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阴虚内热证治法:养阴清热推荐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知母、熟地黄、黄柏、山茱萸(制)、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3.阳虚血瘀证治法:温阳活血推荐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制附子、牛膝、车前子。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1.针刺治疗选取膈俞、膏肓俞、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大椎、脾俞、肾俞、悬钟等。
每次至少选择三个穴位,其中血海、三阴交、悬钟直刺1寸,施以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各1分钟,留针30分钟,隔10分钟加强捻针一次。
白细胞减少症中医效验良方
白细胞减少症中医效验良方白细胞减少症属于中医学'虚劳'范畴,其发病原因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久病失调,积劳内伤,加上所用化疗药物损伤人体正气所致。
临床上多表现为气阴不足、气血两虚等症状。
方一隔姜灸【主治】: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属虚劳病,脾肾两虚、气血双亏型,症见纳差;周身乏力;面色胱白或萎黄;舌质淡或暗淡;脉沉或细弱或见恶心呕吐,少气懒言,失眠等。
【准备】:取艾绒适量,放在掌心揉搓成团,捏成底面直径约25mm、高约30mm的圆锥型艾炷,共36个;将姜块切成直径35~40mm、厚约3~4mm的姜片,并在姜片上用直径约1mm的钢针均匀地刺透20~30下;烧杯或茶缸装入一半水;白棉布对折。
【用法】:病人俯卧,全身放松,铺垫舒适,暴露背部;在大椎、膈俞、脾俞、胃俞、肾俞,各平放1块准备好的姜片;在病人背部两侧及下部未灸部位用双层白棉布覆盖;点燃9个艾炷(从上部点燃),放在病人背部渝穴的姜片上,施灸,当病人感觉到灸痛时,开始点燃第2组9个艾炷,以准备第2轮施灸,医者一手持镊子,一手端装有水的烧杯(或茶缸)在病人感到灸痛时,夹起在病人背部渝穴处燃烧的艾炷放入瓶子中淹灭,姜片不动,即刻放上第2个刚点燃的艾炷,每个穴位连续4壮,以被灸腧穴处出现4~6cm直径大的红晕、但不起泡为佳;每穴4壮灸完后,用白棉布将被灸部位盖上,再盖上被子(单),医者隔着被子轻轻按摩被灸部位,直到病人不感姜片温热时,即结束治疗。
每天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编按】:隔姜灸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是一成熟的、独特的中医技术,治愈率为85%-90%左右,经过10天治疗后隔姜灸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疗效确切,可使肿瘤患者尽快地继续接受化疗,提高化疗对肿瘤的治愈率。
方二艾灸疗法【主治】: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方法】:取足三里(双)、三阴交(双)穴。
患者取端坐位,充分暴露穴位,采用温和灸法,点燃艾条后对准穴位施灸,灸火距皮肤约1.5cm,以患者感局部温热而不灼痛、局部皮肤呈现红晕为度。
医案分享:白细胞减少症
医案分享:白细胞减少症
医案分享:白细胞减少症--加味补益养血汤
处方:生黄芪、党参、山药、白术、茯苓、砂仁、远志、柏子仁、炒酸枣仁、狗脊、枸杞子、菟丝子、当归、丹参
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中医辨证:心脾两虚,肾气不足
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和血,补肾
临床效果:尹某某,女,42岁,初诊,患者于一年前开始不明原因头晕,疲惫,两腿感觉沉重,乏力,腰酸,食欲不振,于半年前发现白细胞减少,为3100/mm³,曾多次复查多在3000/mm³左右,最低时仅为1000/mm³,服用多种升白细胞药物,均无明显效果,时伴有肢体麻木不适,失眠,多梦,检查面色黯黄乏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诊后余即投以“加味补益养血汤”。
患者服药10余剂后,自觉症状已见减轻,白细胞化验已升至6500-7500/mm³,又间断进药40余剂,多次复查白细胞均在5000/mm³以上,其后恢复工作,随访,情况稳定,未复发。
药方因人而异,用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辨证
论治,请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治白细胞减少症秘方(方3首)
治白细胞减少症秘方(方3首)丹首生血灵【来源】蔡化理,《中西医结合儿科试用新方》【组成】丹参30克,何首乌、鸡血藤、仙灵脾、黄芪各15克,茜草4.5克,枸杞子、肉苁蓉各9克,红参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日服3次。
3岁以下者服1/3剂,3~6岁者服1/3~2/3剂,6~12岁者服2/3~1剂。
【功用】温肾壮阳、益气补血。
【方解】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丹参有促进白细胞的生成和增加粒细胞的作用。
何首乌含卵磷脂为血细胞及其他细胞膜的重要原料,并能促进血细胞的新生及发育;茜草活血化瘀;鸡血藤补血行血、通经活络,能改善血液循环,从而使造血器官获得足够的营养;仙灵脾补肾壮阳,枸杞子补肝肾;人参(红参),黄芪补气,“气为血帅”、“补血必补气”。
诸药配伍为用,共奏温肾壮阳、益气补血之功。
临床屡用,疗效较佳。
【主治】粒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
【疗效】因粒细胞或白细胞减少时,机体的抵抗力不足,常易有继发感染,应加金银花、大青叶各18克,连翘、黄芩各15克;食欲不振者加白术6克,茯苓、陈皮各9克,鸡内金6克,焦山楂9克。
【疗效】治疗13例粒细胞减少症,除用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6辅助治疗外,均用本方治疗。
服药5~35天,结果:除1例疗效不佳而改用其他疗法外,其余12例痊愈。
【附记】本方用治脱发,效果亦佳。
升血汤【来源】翟范,《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生黄芪、黄精、生苡仁各30克,甘杞子15克,补骨脂10克,炙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补气、健脾、益肾。
【方解】方中生黄芪补气健脾,生苡仁利湿健脾,使脾气旺盛、运化得健,气壮生血、生化足源;甘杞子甘平,滋补肾阴,且补阴而不滋腻助湿;黄精气阴双补,既助黄芪补脾气,亦助甘杞子补肾阴;补骨脂温补脾肾,使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促进受抑制骨髓造血机能的恢复;炙甘草升提中气、调和诸药。
综观全方,气血阴阳并补、药性平和,无不良反应。
故适合于各种症型的白细胞减少症。
健脾益肾生白汤治白细胞减少
健脾益肾生白汤治白细胞减少
健脾益肾生白汤治白细胞减少
开方医生:市中医院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黄兆明,省抗癌协会传统医学委员会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市干部保健委员会医疗保健专家。
组成:党参15克(或生晒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薏苡仁30克、山药15克,女贞子15克、山萸肉10克、枸杞子15克、黄精10克、黄芪30克、陈皮9克、甘草5克
功效:健脾益肾,补气生白。
主治: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者。
症见化疗后神疲乏力,进食减少,嗜睡,腰膝酸软,面色萎黄,或便溏,舌淡或舌红少苔,脉细或沉虚无力。
用法:每日1 剂,水浸泡半小时,每剂2 煎,头煎煎煮15分钟以上,二煎煎煮20分钟。
分2 次服。
生晒参另炖。
方解:本方由四君子汤加味而成。
四君子汤由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组成,是健脾益气的经典方剂,也是补气的基本方剂。
本方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加薏苡仁、山药以加强健脾之功;加黄芪益气固表;女贞子、山萸肉、枸杞子、黄精滋补肾阴,填髓生白;陈皮佐以理气以防滋腻太过。
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肾,填髓生白之功,对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者,有提升白细胞的作用。
化疗期间同时服用,可以预防或减轻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发生。
加减应用:症见唇甲淡白、头晕目眩者加熟地10克、炒白芍10克、首乌15克、鸡血藤30克;伴食后饱胀者加用木香10克、佛手6克;饮食无味,或大便溏者加砂仁5克(后下)、扁豆15克、木香10克;伴恶心欲吐者加半夏12克;脘腹饱胀,不思饮食并舌苔厚腻者,减去黄精、山萸肉,加豆蔻6克(后下)、木香10克、鸡血藤30克、首乌15克。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治疗专方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治疗专方1.加味桂枝汤 绞股蓝、制黄精各30g,虎杖、炒白芍各20g,桂枝、生姜各10g,大枣10枚,炙甘草6g。
每日1剂,水煎服用。
并设对照组用鲨肝醇片100mg/d 3次口服。
两组均治疗35例,其间停用其他药物。
均15日为1个疗程,用2个疗程。
结果:两组分别治愈25例、8例,好转9例、18例,无效1例、9例,总有效率97.14%、74.29% (P<0.01)。
2.养血增白汤 生黄芪、鸡血藤各30g,党参25g,当归、阿胶(烊化)、白术、黄精、茯苓各15g,大枣5枚,甘草10g。
随症加减:食少腹胀加广砂仁6g;肝肾阴虚者加女贞子25g,旱莲草15g;阳虚表寒加附子6g。
煎服方法:文火水煎3次,去渣将所得药液和匀,分2~3次温服,每日1剂。
服药期间停用任何西药及中成药制剂。
20天为1疗程,满1疗程后复查周围血象,观察记录白细胞计数。
原培稼等人观察60例。
结果:显效34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6.6%。
3.复方黄芪汤 黄芪60g,肉桂、升麻各6g,炙首乌、鸡血藤各30g,枸杞子15g,可随病情变化适当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
刘江汉治疗白细胞减少症30例,结果:显效14例,良效9例,有效4例,无效3例。
4.保元汤 黄芪30g,白参、炙甘草各10g,肉桂5g。
每日1剂,水煎服,早饭前、晚饭后2次分服,每周服5天停2天,4周为1个疗程。
治疗期间每周查白细胞及分类1次。
王海等人治疗白细胞减少症120例,结果:显效68例,有效4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2.5%。
5.石韦大枣汤 石韦30g,大枣20g。
辨证加减:白细胞计数低于3×109/L者加用菟丝子、枸杞子各20g,鸡血藤30g;头晕目眩、自汗乏力者加用黄芪、党参各15g,鸡血藤30g;肢冷、畏寒、腰膝酸软无力者加附子5g,菟丝子15g;咽干自汗、手足心热者加女贞子15g,旱莲草10g,生地30g;食少便溏、身倦乏力者加党参、白术各10g。
白细胞减少症百分百根治特效秘方
白细胞减少症百分百根治特效秘方白细胞减少症、【特效秘方处方】处方1生黄芪30克桔梗12克升麻12克柴胡12克知母20克当归20克白术20克陈皮15克阿胶20克鹿角霜10克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早、午、晚分3次服。
来源民间经验方。
主治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兼见面色无华,少气懒言,食欲缺乏,倦怠乏力,舌质淡,脉细弱。
说明本方具有升提脾气,益气生血的作用。
用本方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的升提白细胞的效果。
本方经多年使用,疗效可靠。
其中生黄芪的用量,可以根据患者的虚弱程度,最多用至60~90克。
处方2人参(红参白参)10克用法人参切成小块,分多次置口中含咽其汁,含至人参软化时,嚼碎吞下。
来源王静仪等,《中医杂志》,1985(11)。
主治化疗或放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消化道反应、神经系统症状。
说明治疗14例的恶性肿瘤患者。
其中肝癌,食道癌各2例,胃癌6例,胰腺癌、淋巴肉瘤各1例,化疗者13,放疗加化疗者1例。
凡因化疗或放疗而产生的白细胞减少患者,用人参后,白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一般可保持在4500/微升以上。
另据观察,在进行化疗的同时,如服人参不仅可防止白细胞减少,还可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所引起的消化道和神经方面的症状。
如病情较重,人参不能全部含服者,可煎服一部分。
处方3棉花根30克丹参30克黄芪30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山茱萸30克太子参20克川芎15克炙甘草5克炒枳壳15克红枣15克用法水煎服。
20~30天为1疗程。
来源《新中医》,1983(9)。
主治白细胞减少症。
说明全方配伍有补益肝肾,健脾益气,生血的功效。
我用此方治疗6例各种原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服药期间,要多食营养丰富的食品,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处方4鹿茸粉用法每次开水冲服3~6克,每日服2次,连服30天。
来源上海医科大学陈泽霖验方。
主治顽固性白细胞减少。
说明白细胞减少临床可无症状或有轻度乏力和感染等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细胞减少症的中医治疗方案全解白细胞减少症的中医治疗方案全解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长期低于4000/立方毫米(4×109/升)以下,临床以易于疲劳,易于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证。
其原因一般是由化学和物理因素(放疗、化疗等)、药物过敏、细菌病毒感染以及其他疾病所引起。
白细胞是一类有核的血细胞.正常人的血细胞数目是4000-10000/UL(微升),每日不同的时间和机体不白细胞减少同的功能状态下,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数目是有较大范围变化的。
当每微升超过10000个时,称为白细胞增多;而每微升少于4000个时,则称为白细胞减少.机体有炎症(即发炎)时会出现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可有遗传性、家族性、获得性等。
其中获得性占多数。
药物、放射线、感染、毒素等均可使粒细胞减少,药物引起者最常见。
避免用药是要避免因为药而产生的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如下:西医认为:(一)骨髓损伤:1.药物引起的损伤: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都可直接杀伤增殖细胞群,药物抑制或干扰粒细胞核酸合成,影响细胞代谢,阻碍细胞分裂。
药物直接的毒性作用造成粒细胞减少与药物剂量相关。
其它多类药物亦可有直接的细胞毒性或通过免疫机制使粒细胞生成减少。
2.化学毒物及放射线:化学物苯及其衍生物、二硝基酚、砷等对造血干细胞有毒性作用,X线和中子能直接损伤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造成急性或慢性放射损害,出现粒细胞减少。
3.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是自身抗体、T淋巴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作用于粒系分化的不同阶段,致骨髓损伤,粒细胞生成障碍。
常见于风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时。
4.全身感染:细菌感染如分支杆菌(特别是结核杆菌)及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等。
5.异常细胞浸润骨髓:癌肿骨髓转移、造血系统恶性病及骨髓纤维化等造成骨髓造血功能的衰竭。
6.细胞成熟障碍——无效造血:如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影响DNA合成,骨髓造血活跃,但细胞成熟停滞而破坏于骨髓内。
某些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也存在着成熟障碍,而致粒细胞减少。
(二)周围循环粒细胞分布异常(三)血管外组织内的粒细胞需求增加,消耗加速(四)混合因素如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等。
临床上上述三类白细胞减少常混合存在,宜注意分析。
中医认为:1、先天不足,禀赋薄弱2、劳倦过度,损及五脏3、饮食不节,伤及脾胃4、大病久病,失于调理5、外邪侵袭综上所述,病因不外乎内伤和外感,病机方面不外乎先天后天两个因素。
先天的关键在于肾,后天的关键在于脾。
本症涉及心、肝、脾、肾诸脏,而主要与脾肾关系密切。
精血同源,精足则血旺,精亏则血虚,脾肾不足而引起乏力、头晕、心悸及易感发热等。
白细胞减少症属中医“虚劳”、“血虚”、“血证”或“眩晕”等病证范畴。
古代无相似的病名,也无专门论述,但有一些症状记载与本症相似。
如《灵枢,海论》所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肪酸,眩,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理虚元鉴》提到:“腿酸脚软,蒸蒸内热,胸中邪气隔紧,食不易饥。
”中医治疗本症可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本病主要是由于素体不足,劳欲过度,肾气受伤;或饮食失节,劳倦内伤,损及脾胃;或情志失调,劳心太过,心肝亏虚,或误中药毒,接触毒物,脏气受损;或大病久病,耗伤气血等导致脏腑阴阳气血虚损而发为本病。
基本病理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
临床常见证型有气血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等。
现代中医对本症临床研究的报道始见于60年代。
1965年有人用鸡血藤制剂治疗因放射线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之后70年年代大致从脾肾两虚的角度进行论治,各家则根据各自的临床经验,侧重又有所不同。
特别是肥年代初期,根据叶天士“初病在气,久病人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理论,在补益脾肾或补益气血的基础上,选用少量的活血药物,从而提高了疗效。
目前,中医治疗本病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总病例数已达4000;例之多,其中以专方治疗的病例占尸半以上,有些病例即使是分型治疗,也是在一个专方的基础上随证加减,这反映了目前中医治疗本病的一种趋向。
近年的报道强调,在辨证治疗的同时,最好配合具有升高白细胞作用的药物。
并认为,选用这些药物一定要在辨证施治的原则指导下进行,才能提高疗效。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既不失传统中医特色,又吸收了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这是中医治疗本病能不断提高疗效的重要原因。
与西医相比,中医药治疗本病,不仅近期疗效满意,而且远期疗效也较巩固,因而具有一定的优势。
[病因病机]中医对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病机认识,基本趋于一致,认为与五脏之心、肝、脾、肾四脏有关,其中脾、肾两脏的关系尤为密切。
本虚(即脾肾两虚)是白细胞减少症的根本原因,此外,热毒侵袭和瘀血凝结也是引起和加重本病的重要原因。
本虚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赖以滋养,若脾虚气血无以生化,则成血虚之证;: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若肾气不足,则髓海不充,精血同源,气血生成也受影响。
脾虚,运化水谷精微的滋养功能失常,可导致肾气虚弱;反之,肾阳不足,则不能温煦脾阳,两者相互影响,以致脾肾两虚,营卫气血不足而成本病。
热毒由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中医一般认为是热毒之邪侵犯人体;营阴被劫之故。
大部分表现为气阴两虚之证,少数则兼有血热之证。
血瘀根据“久病必瘀”的传统认识,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久治不愈,往往见有血淤的临床症状表现。
[辩证分型]白细胞减少症一般以头昏眩晕,倦怠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参之以其他见症,可分为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和气血两虚三型。
此外,临床上还可见到部分病人兼有瘀血征,活血法常用作辅助治疗,甚至有人专以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因此,辨证分型大致有如下四型:1.脾肾阳虚面色跳白,精神不振,失眠,头昏,倦怠气短,不思饮食,大便稀据,或黎明即泻;小便清长,畏寒肢冷,腰际酸楚,阳事不举,精冷,带下。
舌质淡,苔薄,脉沉细。
2.肝肾阴虚眩晕、倦怠,耳鸣,面色少华,心烦失眠,消瘦;腰膝酸软,遗精盗汗,月经不调。
舌红或淡红,苔少,脉细数或细弱。
3.气血两虚头晕,少气懒言,倦怠疲乏,面色滞暗或恍白。
舌胖色淡,脉细或虚大无力。
4.气虚血瘀神疲懒言,腹满纳差,面色晦暗,或眈白无华,头发枯槁稀疏,肢体麻木;肌肤甲错。
舌有瘀点或瘀斑,脉沉涩无力。
尚有一些其他分型,如湿温型,但为数不多,心脾两虚、气阴两虚、中气不足等,则由于气血、阴阳的偏声而有所侧重,上述分型基本可概括之。
白细胞减少症中药分型治疗1.疗效标准目前对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评判标准基本趋于一致,综合如下:显效:自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白细胞总数上升50%或2001--3000/mm,总数达4000/mm以上。
有效:自觉症状有改善,白细胞总数上升40%或501-2000/mm,总数未达4000/mm。
无效:自觉症状末改善或暂时有改善,白细胞总数上升30%或500/mm以下。
2.分型治疗(1)脾肾阳虚治法:温补脾肾。
处方:鸡血藤30克,补骨脂15克,炮甲珠10克,仙灵脾刃克,黄芪30克,茯苓18克。
加减:偏脾虚者加白术或淮山药;偏肾虚者加菟丝子、枸杞子、官桂。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83例,显效54例,有效1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5.5%。
常用成方:可选温肾汤。
(2)肝肾阴虚治法:益气养阴,滋补肝肾。
处方:女贞子30克,旱莲草30克,制首乌30克,鸡血藤30克,淮山药30克,丹参15克,生地15克,陈皮9克,当归9克,炙甘草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本方共治疗乳例本型患者,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
常用成方:可选大补阴丸、龟鹿二仙胶加味、当归补血汤合左归丸或二至丸合地黄汤。
(3)气血两虚治法:益气养血。
处方:黄芪60克,肉桂6克,升麻6克,炙首乌20克,鸡血藤30克,枸杞子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上方治疗本型患者30例,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
常用成方:可选归脾汤、十全大补汤。
(4)气虚血瘀治法:益气活血。
处方:当归、川芎、丹参爷15克,红花8克,鸡血藤30克,赤芍20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山渣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谷芽15克。
加减:肾阳虚加肉桂10克,制附片15克,肉苁蓉15克,淫羊著15克,菟丝子15克;伴感染加蒲公英20克,野菊花20克,千里光30克,蚤怍8克,山豆根10克,板蓝根15克,贯仲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女性月经期暂停服中药3-5天。
疗效:用上方加减治疗本型患者9例,其中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3%。
常用成方:可以四物汤合归脾汤进行加减。
3.专方治疗(1)升白片组成:补骨脂30克,淫羊望巧克,胎盘粉15克,女贞子60克,山荚肉15克,黄芪30克,大枣30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鸡血藤60克,三七粉9克,虎杖30克。
用法:上药制成片剂,每片含生药1.85克。
每日3次,每次5片,2周为一个疗程。
疗效:上药共治疗223例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其中46例为肿瘤化疗所致),显效164例,有效36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89.69%。
(2)升白饮组成:党参15克,黄芪15克,当归15克,熟地15克,女贞子15克,鸡血藤15克,上茯苓15克,焦白术10克,补骨脂10克,炙山甲6克,焦山楂9克,焦神曲9克。
如减:阳虚加生地、龟版;阳虚加巴教天、仙茅;心血不足加酸枣仁、夜交藤;湿热加黄柏、泽泻。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7天复查血象。
疗效:本方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120例,显效8例,有效10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3%。
(3)升白冲剂组成:1号方:鸡血藤3000克,炒白术1500克,女贞子l50O克,黄芪1500克,补骨脂1500克,灵芝600克,芋麻根800克。
2号方:鸡血藤1500克,白术750克,女贞750克,黄芪750克,补骨脂750克,灵芝300克,芋麻根350克,虎杖1000克,紫丹参1600克,五灵脂500克,没药300克。
用法:上药研极细末,烘干,加白糖、淀粉适量做成颗粒冲剂,小袋分装,每包30克,开水冲服。
1日3次,每次1包。
先服1号方4周,如白细胞回升不明显,则改用2号方,总疗程为2-3个月。
疗效:本方共治疗101例,显效76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9%。
(4)复方龙枣汤组成:仙鹤草如克,小红枣50克,赤小豆刃克。
黄精30克,山碴30克,鸡血藤30克,甘草20克,当归20克,补骨脂20克。
加减:气虚加党参;肝气郁锄口三校、表术、制香附、郁金、丹参;脾肾阳虚加附子。
仙灵脾;肾阴不足加生地、萸肉、首乌。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