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的意义

成分输血的本质是科学合理用血,推行成分输血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包括:

(1)提高疗效:将血液提纯,得到高浓度、高疗效、便于保存和运输的血液成分,达到一个有效的治疗剂量。

(2)安全: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而每种血液成分都有独特的多种抗原性。所谓的同型输血,实际上是指献血者和受血者红细胞上某一部分血型抗原相同,而红细胞上其他抗原以及其他成分的血型抗原都是不同的。这些血型抗原物质进入人体后,都不可避免地使受血者产生相对应的特异性抗体并贮存在体内,当受血者再次接受输血时,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与输入的相应抗原结合,产生同种免疫输血反应,因此,限制不必要的血液成分输入有利于降低输血免疫反应的发生率。

(3)有利于保存:不同的血液成分有不同的最适合保存条件。

(4)节约血液资源:每份全血可以制备成多种血液成分,用于不同受血者可节省血源。

哪些病人不宜输全血

(1)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病人;

(2)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急性贫血病人;

(3)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的贫血病人;

(4)年老体弱及婴幼儿的慢性贫血病人;

(5)需长期或反复输血的病人;

(6)由于以往输血或多次妊娠已产生白细胞抗体的病人;(7)因血浆蛋白致敏引起荨麻疹反应,甚至重度过敏反应的病人;

(8)可能施行骨髓移植或其他器官移植病人。

成分输血和护理

成分输血和护理 护士应掌握哪些与输血有关的知识? ● 1.了解国家及有关部门制订的有关输血的政策法规; ● 2.熟悉主要血型、全血及其成分的主要适应证、禁忌证和 并发证,尤其要熟悉经血液能转播哪些疾病,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感染; ● 3.掌握各种血液成分的输用方法、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及主 要抢救措施; 一、输血技术 输血速度 应根据病情决定输血速度。如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输血速度应较快,心脏功能差者输血速度较慢。通常开始输血时速度应慢,约5ml/min,以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及循环系统耐受情况;10-15分钟后一切正常时可适当加快速度,一般200ml血液可在30-40分钟输完 二、护理 (一)输血前的护理 心理护理 输成分血和输全血一样,也有发生输血传染病的危险, 病人担心害怕在所难免。护士应根据病人病情和输血风 险三者关系做好解释工作;并做好输血前病人各种传染 性指示检测工作,让病人放心。 输血前 ●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掌握输血的有关知识,熟悉输血的全过程,操作熟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 “查”:的内容

●查血液有效期及血袋外观: 有效期、检查血袋封口有无破损和渗漏,标签是否清晰或有无脱落等。 ●查血液质量:①正常库血:肉眼观察主要分为二层,上层为 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下层为均匀暗红色的红细胞,上、下层界限清楚,无血凝块或异物。②异常库血:血浆变红或浑浊或有泡沫,红细胞呈暗紫色,两者界限不清或有较明显的血凝块存在等,说明血液可能变质或有细菌污染,切勿输入。 ●查输血器:①有效期;②包装有无漏气、污染;③输血器是 否完整无损。 “对”的内容 认真对照病历上医生医嘱、输血申请单、血型血清学报告单和交叉配血报告单,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鉴定抗体筛选结果及交叉配血试验单的各项内容;还要核对血袋上的编码、血型、血量、血液品种、有效期等是否正确和一致。 ●其他血制品,如血浆、白细胞、血小板、某些凝血因子(冷 沉淀)等均需要核对血型,必要时也需做交叉配血。 配血和输血的准备 ●抽取配血标本时,由责任护士到床边与患者核对,要确定输 血申请单内容、试管标示内容、病员资料,三者完全一致后方可抽取血标本,并贴上标签。 ●抽取后在输血申请单上签上责任护士全名,连同血标本送输 血科(血库),由输血科工作人员当面核对无误后签收,做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 执行输血医嘱 ●先将领血单与患者病历夹中患者资料(内存有血型鉴定报告 单)各项内容核对无误后,再去输血科(血库)取血。 ●取血时,与输血科(血库)人员根据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 试验单、血袋进行“查对”,无误后方可领取。

成分输血和护理

成分输血和护理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成分输血和护理 护士应掌握哪些与输血有关的知识? 1.了解国家及有关部门制订的有关输血的政策法规; 2.熟悉主要血型、全血及其成分的主要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证,尤 其要熟悉经血液能转播哪些疾病,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感染; 3.掌握各种血液成分的输用方法、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及主要抢救措施; 一、输血技术 输血速度 应根据病情决定输血速度。如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输血速度应较快,心脏功能差者输血速度较慢。通常开始输血时速度应慢,约5ml/min,以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及循环系统耐受情况;10-15分钟后一切正常时可适当加快速度,一般200ml血液可在30-40分钟输完 二、护理 (一)输血前的护理 心理护理 输成分血和输全血一样,也有发生输血传染病的危险,病人担心害怕在所难免。护士应根据病人病情和输血风险三者关系做好解释工作;并做好输血前病人各种传染性指示检测工作,让病人放心。 输血前 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掌握输血的有关知识,熟悉输血的全过程,操作熟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 “查”:的内容 查血液有效期及血袋外观: 有效期、检查血袋封口有无破损和渗漏,标签是否清晰或有无脱落等。 查血液质量:①正常库血:肉眼观察主要分为二层,上层为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下层为均匀暗红色的红细胞,上、下层界限清楚,无血凝块或异物。②异常库血:血浆变红或浑浊或有泡沫,红细胞呈暗紫色,两者界限不清或有较明显的血凝块存在等,说明血液可能变质或有细菌污染,切勿输入。 查输血器:①有效期;②包装有无漏气、污染;③输血器是否完整无损。 “对”的内容 认真对照病历上医生医嘱、输血申请单、血型血清学报告单和交叉配血报告单,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鉴定抗体筛选结果及交叉配

成分输血与输血安全

仇丽云 (淄博市中心医院山东淄博255200) 成分输血就是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将血液中的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高纯度的制品,然后再根据患者的需要,采用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使输血更加安全、更加有效【2】。成分输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广泛地肯定和关注,同时也不否认,由于各成分血特性的不同,输注要求存在差异,输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因而影响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实施,笔者借文献资料和临床经验,对成分血的特性和输注要素得以综述,以期护理同行能从中得以借鉴,从而保证成分血安全有效地输注。 成分血的特性及输注要点 1.红细胞的种类、制备、及输注要点 1.1 悬浮红细胞:将采集的全血在全封闭的条件下,分离出大部分血浆,把剩余的少部分血浆和红细胞制成的成分血,即为浓缩红细胞。如将浓缩红细胞中加入保存液即为悬浮红细胞。红细胞的保存时间是有保存液决定的。目前常用的保存液有三种:ACD(酸性枸橼酸盐葡萄糖、CPD(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糖)、CPDA-1(CPD+腺嘌呤)。保存液的作用机理:其中枸橼酸盐可结合血中的钙,抑制了血液中的凝血瀑布,从而防止血液凝固,葡萄糖通过糖孝解代谢不断产生ATP,以维持红细胞代谢所需要的能量物质。ACD CPD 保存液的红细胞储存期为21天,CPDA-1的保存期为35天【2】。 适应症:适用于血容量正常的贫血病人,提供有运氧能力的红细

胞。 1.2 洗涤红细胞:采用物理方式在无菌条件下将保存时间在6日内的全血、浓缩红细胞或红细胞悬液用大量0.9%生理盐水洗涤,去除绝大部分非红细胞成分,并将红细胞悬浮在0.9%生理盐水中所形成的红细胞成分血即为洗涤红细胞。由于加入生理盐水(无保存液)应在4±2℃温度中保存24小时【2】。 洗涤红细胞适应症:1、输入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荨麻疹和其它过敏反应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睡眠性血红蛋白尿4、反复输血或妊娠产生了白细胞血小板抗体【2】。 1.3 辐照红细胞:用co放疗机辐照红细胞,将其中的淋巴细胞杀死,以防止GVHD(移植物抗索主反应)【2】。 辐照红细胞适应症:适用于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患者。 红细胞输注的注意事项:(1)血液取回后应在30分钟内输注,若30分钟后输注应放在4±2℃冰箱内保存,从而抑制血液中细菌的生长,≤2可导致红细胞破坏。(2)输血前可将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和保存液充分混合,若输注过程中越输越慢时,可轻摇血袋,使红细胞悬起。(3)严格掌握输注时间,前15分钟要慢,输注时间不超过4小时,洗涤红细胞应在2小时内输完。(4)红细胞内不能加任何药物,尤其是乳酸复方氯化钠、5%葡萄糖,5%葡萄糖盐水,否则会发生凝集或溶血【3】,。(5)血液一般不需加温,若速度过快有冷感时,要给予肢体保暖,避免用热水袋直接加温。 2. 血小板的种类、制备及输注要点

成份输血

山东自考题—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补充教材试题 判断题 1、输注FFP如没有37℃水浴箱可放置室温使之自然融化() 2、洗涤红细胞用无菌生理盐水多次洗涤主要是去除血浆和白细胞() 3、冰冻红细胞中的甘油,冰冻血小板中的二甲基亚砜都是作为冷冻保护剂来使用的() 4、由于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输血发热反应的患者可输注洗涤红细胞() 5、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及高钾血症和肾功能障碍输血应输洗涤红细胞() 6、对施行骨髓移植及其它器官移植的患者输血时应输全血() 7、联袋制备浓缩红细胞在4℃±2℃条件下可保存21-35天() 8、全血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红细胞、血浆蛋白和稳定的凝血因子,其主要功能是载氧和维持渗透压() 9、血小板表面有ABO抗原,应做交叉配血试验,不然可导致输注无() 10、新鲜冰冻血浆因不含红细胞,可同型或相溶输注() 11、可以用血浆补充血容量和营养() 12、血小板的制备有手工制和机采两种() 13、血浆置换能改善血小板输注效果() 14、FFP一经融化还可再次冰冻保存() 15、冷沉淀粘度较大如经静脉推注,可在注射器内加入少量枸橼酸钠() 16、全血含有多种成分,凡有输血指征着输全血较好() 17、成分输血是当前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也是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18、粒细胞输注前必做ABO血型交叉配血试验,而且制备后应尽快输注() 19、全血的血浆中含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及多种抗体,输全血能增强抵抗力() 20、全血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红细胞,其疗效与红细胞悬液相似,而不良反应却比红细胞悬液多() 21、白细胞输注效果主要是看白细胞数是否升高() 22、成分输血就是把全血中的各种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的制品,然后根据患者需要,缺什么成分,输什么成分() 23、下列血液成分的比重依次为: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浆() 24、各种血液成分的制备应在采血后6-8小时内完成,严格无菌操作() 25、浓缩红细胞可以与药物混合输注() 26、浓缩红细胞可以用林格氏液稀释后输注() 27、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备后应尽快输用,4℃保存不超过24小时() 28、洗涤红细胞可用于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的患者() 29、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主要用于稀有血性患者输血() 30、白细胞制品可于室温保存,但不应超过24小时() 31、血小板可于4℃保存24小时() 32、亲属作为血小板供者,制品可不进行辐照() 33、血小板供、受者HLA-I类抗原匹配程度越高,输注效果越好( ) 34、AB型血浆可安全的输给任何血型的受血者() 35、O型血浆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受血者() 36、冷沉淀-30℃下可保存1年() 判断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35× 36√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成分输血指南讲解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成分输血指南 1成分输血的定义 血液由不同血细胞和血浆组成。将供者血液的不同成分应用科学方法分开,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分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称为成分输血。 2成分输血的优点 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各地应积极推广。 3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见表1、表2、表3、表4。 表1红细胞的临床应用 品名特点保存方式及 保存期 作用及适应证备注 浓缩红细胞(CRC每袋含200ml全血中全部RBC,总量 110~120ml,红细胞压积017~018 含血浆30ml及抗凝剂8~10ml,运氧 能力和体内存活率等同一袋全血 规格:110~120mlΠ袋 4±2℃

ACD:21天 CPD:28天 CPDA:35天 作用:增强运氧能力 适用:①各种急性失血的输血;②各 种慢性贫血;③高钾血症、肝、肾、心 功能障碍者输血;④小儿、老年人输 血 交叉配合试验 少白细胞红细胞(LPRC过滤法:白细胞去除率9613%~ 9916%,红细胞回收率>90% 手工洗涤法:白细胞去除率79%± 112%,红细胞回收率>74%±313% 机器洗涤法:白细胞去除率>93%, 红细胞回收率>87% 4±2℃ 24小时 作用:(同CRC 适用:①由于输血产生白细胞抗体,

引起发热等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 ②防止产生白细胞抗体的输血(如 器官移植的患者 与受血者ABO血 型相同 红细胞悬液(CRCs400ml或200ml全血离心后除去血浆,加入适量红细胞添加剂后制成, 所有操作在三联袋内进行 规格:由400ml或200ml全血制备 (同CRC(同CRC交叉配合试验 洗涤红细胞(WRC400ml或200ml全血经离心去除血浆和白细胞,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 4次,最后加150ml生理盐水悬浮。 白细胞去除率>80%,血浆去除率> 90%,RBC回收率>70% 规格:由400ml或200ml全血制备 (同LPRC作用:增强运氧能力 适用:①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 贫血患者;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

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 概念:把全血(包括血细胞和血浆)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分离制成各种较浓和较存的制品供临床应用。 血型系统:RBC有26个,WBC有HLA和特有的抗原等7个系统,PLT有HLA和特有的5个系统,血浆有21个系统。 红细胞输注 红细胞输注是纠正贫血病人贫血症状的迅速有效手段,凡贫血达到一定程度,机体出现较重缺氧症状者均可输注红细胞。红细胞输注占全部需要输血病人的80%左右。根据不同病情可选择下列红细胞制品: 1.浓缩红细胞(压积红细胞) 全血经离心法或沉降法移去部分血浆即为浓缩红细胞。该制品红细胞压积>70%,容量只有全血的一半,抗凝剂、乳酸、钾、钠、非蛋白氮、氨等含量也比全血少,因此用于心、肾、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老年患者更为安全,血浆量减少可以避免血浆抗原引起的反应。该制品由于红细胞压积较高,输血速度较慢,必要时加入少量生理盐水输注。 2.添加液红细胞(红细胞悬液) 在浓缩红细胞的基础上,加入适量保存液的红细胞成分。现在国内临床常用的是MAP(含氯化钠、磷酸盐、腺嘌呤、葡萄糖、甘露醇)红细胞添加剂,HCT为0.5—0.65。该制品优点是血浆含量少,血黏度低,输注时较全血流畅,且保存期可达到35天。这是目前红细胞成分应用的最佳途径,适应症同浓缩红细胞。 3.洗涤红细胞 这是一种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以去除白细胞和血浆的制品。经过洗涤后,去除了80%以上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以及≥98%的血浆,至少保留了70%以上的RBC,还去除了乳酸、钾、钠、氨、抗凝剂和微小凝块等,可显著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洗涤红细胞的主要适应症: (1)输全血或浓缩红细胞曾发生过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者; (2)对血浆有过敏者,尤其是缺乏IgA且已有IgA抗体者; (3)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者; (4)AIHA和PNH的受血者。由于多采用开放式洗涤法故制备后24小时内应尽快输注。 4. 辐照红细胞 是经15—25(25—30)Gy的r射线照射的RBC成分,可以灭活血液中有核细胞,预防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供免疫缺陷、骨髓移植或是器官移植后输血用 血小板输注 浓缩血小板:是常规用的血小板制品,其制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手工法,国内多以200ml新鲜全血分离制成1个单位,约含血小板≥2.0×1010/L。合并单位的PLT是由8—12

输血安全与成分输血

输血安全与成分输血 输血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的抢救,但输血也存在一定风险。随着现代输血事业的迅速发展,传统输血的观念和手段发生了根本变革,输血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已进入成分输血时代。成分输血使输血治疗更加科学化,克服了过去输血副作用大、浪费多等缺点,提高了输血水平,是现代输血学的一个新突破。 1 输全血的弊端 输血以安全有效为最基本的要求,传统的输血方法是不论患者需要何种血液成分都输注全血,但输全血存在以下弊端和安全隐患。 1.1 使循环负荷加重在1u全血中血浆所占的容量大,按有效成分治疗量折合成全血后输入全血量多,对老年人和儿童患者输入大量全血会引起循环超负荷使病情加重[1],如引起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1.2 易引起输血反应由于全血中含有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成分使全血含免疫原增多,会有各种抗原进入受血者体内,增加了输血同种免疫机会,如引起发热反应、急性溶血反应等[2]。 1.3 不能做到一血多用,浪费血液资源全血的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的,而全血中其他成分如血小板、凝血因子和颗粒白细胞则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其活性逐渐降低甚至全部丧失。如Ⅷ因子在4℃保存24h活性即损失一半,血小板在24h后活性全部丧失。 1.4 增大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病毒在全血各成分中含量不同,如有的病毒在血浆中含量较多,如患者只需红细胞时如输注全血则增加了感染病毒的机会,如感染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1.5 增加经济负担如50ml的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PC1)至少需要400ml左右的全血制备。 1.6 稳定性差保存1周后的全血具有功能的成分仅有红细胞和血浆蛋白,其他成分如血小板等功能则全部丧失。 2 成分输血的优点 成分输血是通过科学方法把血液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针对患者病情需要而有选择性地输注,与输全血相比成分输血具备以下优点。 2.1 纯度高,疗效好血液中的有关成分通过提纯得到高浓度、高效价的成分血使其比全血疗效更高。如用细胞分离机单采技术,从单个供血者循环血液中采集浓缩血小板含量可达 5.5×1011/(400~500)ml,输入机器单采血小板可在短时间满足治疗要求并避免了输入全血产生的一系列副作用。另外成分血比全血中含钾、乳酸氨和枸橼酸盐都低,更适合心功能障碍的病人。 2.2 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当病毒污染血液时[2],病毒是不均匀分布在各种血液成分中,有的成分如白细胞和血浆中病毒分布较多,危险性相对其他有效成分就大。而有的成分如红细胞中病毒分布相对较少,因此危险性也就相对较小。当病人只需某种血液成分时,特别是只需某种病毒危险性相对较小的血液成分如红细胞时,就应该只给病人输注这种成分,如输全血则会增加病人感染病毒的危险,而这完全可以通过成分输血来避免。实际上,临床大部分输血病人都仅需输红细胞。另外,通过成分输血将全血分离制备成各种血液成分,为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创造了条件。对于全血,由于其由各种血细胞和血浆蛋白质组成,目前不可能建立

输血指南

围手术期输血共识(2014) 目录 术前评估 术前准备 围手术期输血及辅助治疗 自身输血 围手术期输血不良反应 围手术期输血不良反应的防治 围手术期输血是指在围手术期输入血液(包括自体血以及异体全血、红细胞、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等)。成分输血是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输入有关的血液成分;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辅助治疗是指为避免或减少失血或输入异体血所使用的药物和技术。本指南不具备强制性,亦不作医学责任认定和判断的依据。 一、术前评估 1、了解过去有无输血史,有输血史者应询问有无输血并发症; 2、了解有无先天性或获得性血液疾病; 3、了解有无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令、氯吡格雷等; 4、了解有无活动性出血或急、慢性贫血情况; 5、运用临床结构化问卷法了解患者出血史、家族史及详细用药史; 6、一般体格检查; 7、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肝功能、血型鉴定(包括ABO 血型和Rh 血型)、乙肝和丙肝相关检查、梅毒抗体以及HIV 抗体等,对有出血史的患者应进行术前血小板功能评估;

8、术前重要脏器功能评估; 9、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的风险及益处。 二、术前准备 1、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签定《输血治疗同意书》; 2、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3、停止或调整抗凝药物,可预防性给药改善凝血功能(如氨甲环酸和6-氨基乙酸等)。择期手术患者可推迟手术直至抗凝药物的效力消失; 4、既往有出血小板功能检测,并判别血小板功能减退是否因使用抗血小板药所致; 5、了解患者贫血的原因(慢性出血、缺铁、肾功能不全、炎症等),并根据病因治疗贫血,首先考虑拒绝输血的患者术前可考虑铁剂治疗,排除缺铁因素,术前可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6、血液病患者术前应进行病因治疗和/或全身支持治疗,包括少量输血或成分输血、补铁、加强营养等; 7、如患者选择自体输血且条件许可时,可在术前采集自体血; 8、Rh 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术前应备好预估的需要血量。 三、围手术期输血及辅助治疗 1、围手术期输血相关监测 (1)失血量监测:密切观察手术失血量(如吸引器和纱布计量); (2)重要脏器灌注或氧供监测:包括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尿量、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压积(Hct),必要时监测血气和酸碱平衡、电解质、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pHi ; (3)凝血功能监测:包括实验室诊断项目如血小板计数、PT、APTT、INR 、纤维蛋白原等,必要时应进行床旁及时凝血监测如血栓弹性图(TEG)、Sonoclot等; (4)监测原则

成分输血题库

成分输血题库 一、是非题: 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3、成分输血是当前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5、大量输全血可使循环超负荷。全血输入越多,患者的代谢负担越重。(√) 6) 7、全血内所含的成分不浓、不纯和不足一个治疗剂量、疗效差。(√) 8) 9、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方法是手工分离法,它是根据血液成分的比重不同,先用离心机将 全血进行离心分层,然后再用压浆夹或虹吸方法把各种成分分离开来。(√) 10、制备血液成分用原料全血的质量要求:全血应无凝块,无溶血,无乳糜,血袋应封闭 良好,容量误差不大于标示量±20%。(×) 11、各种成分的制备应在采血后6—10小时内完成。(×) 12、将采集到联袋内的新鲜全血或保存不久的库血经离心或静置待红细胞下沉后,将上层 血浆移走,剩下的红细胞和少量血浆即为悬浮红细胞。(×) 13用装有添加剂及含有抗凝剂的三联袋或四联袋,采全血200ml—400ml于含有抗凝剂的血袋中,重离心,尽量移除血浆即为浓缩红细胞中加入添加剂即制成添加剂红细胞。(√) 14、全血经离心去除血浆和白细胞,再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3—6次,最后加50ml 抗凝剂悬浮即制得洗涤红细胞。(×)

15、机采法用血细胞分离机从单个供血者采集一次可获得血小板为2.0—6.0×109个。 (×) 16、机采血小板质量具有血小板数高、混杂红细胞、白细胞少,但是无效输注出现早。(×) 17、抗凝采血,取新鲜全血于12小时内在4℃离心将血浆分出,并迅速在—50℃以下冰冻 成块即制成新鲜冰冻血浆。(×) 18、全血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红细胞、血浆蛋白和稳定的凝血因子,其主要功能是载氧和维 持渗透压。(√) 19、新鲜血主要适用于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血容量正常的慢性需要输血者。(×) 20、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备后尽快输用,4℃保存不超过12小时。(×) 二、单选题 1、成分输血就是:(D) A、输红细胞 B、血小板 C、血浆 D、根据患者需要输注从全血内分离出来的 高浓度的有效成分(即血液制品) 2、 A、针对性强 B、可一血多用 C、疗效好 D、减轻工作量 3 A、大量输液全血可使循环超负荷 B、全血输入越多,患者的代谢负担越重 C、全血容易产生同种免疫、不良反应多 D、全血是宝贵的资源,全血内所含的成分足量, 盲目输注全血是对血源的浪费。 4、正确描述成分输血概念的是( C ) A、成分输血就是把从全血中的各种有效的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低浓度的制品,然后根 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B、成分输血是当前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具有针对性差等特点。 C、成分输血就是把从全血中的各种有效的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的制品,然后根 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D、成分输血比例的高低不是衡量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成分输血指南

成分输血指南 一、成分输血的定义 血液由不同血细胞和血浆组成。将供者血液的不同成分应用科学方法分开,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分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称为成分输血。 二、成分输血的优点 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各地应积极推广。 三、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一)红细胞 品名特点保存方式及保期作用及适应症备注 浓缩红细胞( CRC) 每袋含 200ml全血中全部 RBC,总量110ml~120ml, 红细胞压积.7-0.8。含血浆 30ml及抗凝剂8~10ml,运 氧能力和体内存活率等同 一袋全血。规格: 110~120ml/袋 4±2℃ACD:21天 CPD:28天 CPDA:35天 作用:增强运氧能力。 适用:①各种急性失血 的输血;②各种慢性贫 血;③高钾血症、肝、 肾、心功能障碍者输 血;④小儿、老年人输 血 交叉配合试验 少白细胞红细胞( LPRC) 过滤法:白细胞去除 率 96.3-99.6%,红细胞回收 率>90%;手工洗涤法:白 细胞去除率79±1.2%,红细 胞回收率>74±3.3%;机器 洗涤法:白细胞去除率> 93%,红细胞回收率> 87%。 4±2℃24小时 作用:(同 CRC)适用: 1.由于输血产生白细 胞抗体,引起发热等输 血不良反应的患者; 2.防止产生白细胞抗 体的输血(如器官移植 的患者) 与受血者 ABO血型 相同 红细胞悬液(CRCs)400ml或200ml全血离心后 除去血浆,加入适量红细胞 添加剂后制成,所有操作在 三联袋内进行。 规格:由 400ml或20ml全 血制备 (同 CRC)(同 CRC)交叉配合试验 洗涤红细胞( WRC)400ml或200ml全血经离心(同 LPRC)作用:增强运氧能力。主侧配血试验

临床输血标准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 一成分输血指南 一、成分输血的定义 血液由不同血细胞和血浆组成。将供者血液的不同成分应用科学方法分开,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分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称为成分输血。 二、成分输血的优点 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各地应积极推广。 三、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一)红细胞 品名特点保存方式及保存期作用及适应证备注 浓缩红细胞(CRC)每袋含200ml全血中全部RBC,总量110ml~120ml,红细胞压积0.7-0.8。含血浆30ml及抗凝剂8~10ml,运氧能力和体内存活率等同一袋全血。规格:110~120ml/袋4±2℃ACD:21天CPD:28天CPDA:35天作用:增强运氧能力。适用:①各种急性失血的输血;②各种慢性贫血; ③高钾血症、肝、肾、心功能障碍者输血;④小儿、老年人输血交叉配合试验 少白细胞红细胞(LPRC)过滤法:白细胞去除率96.3-99.6%,红细胞回收率>90%;手工洗涤法:白细胞去除率79±1.2%,红细胞回收率>74±3.3%;机器洗涤法:白细胞去除率>93%,红细胞回收率>87%。4±2℃24小时作用:(同CRC)适用:1.由于输血产生白细胞抗体,引起发热等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2.防 止产生白细胞抗体的输血(如器官移植的患者)与受血者ABO血型相同 红细胞悬液(CRCs)400ml或200ml全血离心后除去血浆,加入适量红细胞添加剂后制成,所有操作在三联袋内进行。规格:由400ml或20ml全血制备(同CRC)(同CRC)交叉配合试验洗涤红细胞(WRC)400ml或200ml全血经离心去除血浆和白细胞,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4次,最后加150ml生理盐水悬浮。白细胞去除率>80%,血浆去除率>90%,RBC回收率>70%规格:由400ml 或200ml全血制备(同LPRC)作用:增强运氧能力。适用:①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贫血患者;②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④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者主侧 配血试验 冰冻红细胞(FTRC)去除血浆的红细胞加甘油保护剂,在-80℃保存,保存期10年,解冻后洗涤去甘油,加入100ml无菌生理盐水或红细胞添加剂或原血浆。白细胞去除率>98%;血浆去除>99%;RBC回收>80%;残余甘油量<1%。洗除了枸橼酸盐或磷酸盐、K+、NH3等。 规格:200ml/袋解冻后4±2℃24小时 作用:增强运氧能力适用:①同WRC;②稀有血型患者输血;③新生儿溶血病换血;④自身输血加原血浆悬浮红细胞要做交叉配血试验。加生理盐水悬浮只做主侧配血试验。 (二)血小板 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PC-1) 由200ml或400ml全血制备。血小板含量为≥2.0×1010/袋 20~25ml≥4.0×1010/袋40ml~50ml 规格:20 ml ~25ml/袋40~50ml/袋22±2℃(轻振荡)24小时(普通袋)或

各血液成分输血指南

附件一成分输血指南 一、成分输血的定义 血液由不同血细胞和血浆组成。将供者血液的不同成分应用科学方法分开,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分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称为成分输血。 二、成分输血的优点 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各地应积极推广。 三、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一)红细胞 品名特点保存方式及保存期作用及适应证备注 浓缩红细胞(CRC)每袋含200ml全血中全部RBC,总量110ml~120ml,红细胞压积0.7-0.8。含血浆30ml及抗凝剂8~10ml,运氧能力和体内存活率等同一袋全血。规格:110~120ml/袋4±2℃ACD:21天CPD:28天CPDA:35天作用:增强运氧能力。适用:①各种急性失血的输血;②各种慢性贫血;③高钾血症、肝、肾、心功能障碍者输血;④小儿、老年人输血交叉配合试验 少白细胞红细胞(LPRC)过滤法:白细胞去除率96.3-99.6%,红细胞回收率>90%;手工洗涤法:白细胞去除率79±1.2%,红细胞回收率>74±3.3%;机器洗涤法:白细胞去除率>93%,红细胞回收率>87%。4±2℃24小时作用:(同CRC)适用:1.由于输血产生白细胞抗体,引起发热等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2.防止产生白细胞抗体的输血(如器官移植的患者)与受血者ABO血型相同 红细胞悬液(CRCs)400ml或200ml全血离心后除去血浆,加入适量红细胞添加剂后制成,所有操作在三联袋内进行。规格:由400ml或20ml全血制备(同CRC)(同CRC)交叉配合试验 洗涤红细胞(WRC)400ml或200ml全血经离心去除血浆和白细胞,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4次,最后加150ml生理盐水悬浮。白细胞去除率>80%,血浆去除率>90%,RBC回收率>70%规格:由400ml或200ml全血制备(同LPRC)作用:增强运氧能力。适用:①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贫血患者;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④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者主侧配血试验 冰冻红细胞(FTRC)去除血浆的红细胞加甘油保护剂,在-80℃保存,保存期10年,解冻后洗涤去甘油,加入100ml无菌生理盐水或红细胞添加剂或原血浆。白细胞去除率>98%;血浆去除>99%;RBC回收>80%;残余甘油量<1%。洗除了枸橼酸盐或磷酸盐、K+、NH3等。 规格:200ml/袋解冻后4±2℃24小时 作用:增强运氧能力适用:①同WRC;②稀有血型患者输血;③新生儿溶血病换血;④自身输血加原血浆悬浮红细胞要做交叉配血试验。加生理盐水悬浮只做主侧配血试验。 (二)血小板

成分输血题库

成分输血题库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成分输血题库 一、是非题: 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 3、成分输血是当前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5、大量输全血可使循环超负荷。全血输入越多,患者的代谢负担越重。(√) 6) 7、全血内所含的成分不浓、不纯和不足一个治疗剂量、疗效差。(√) 8) 9、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方法是手工分离法,它是根据血液成分的比重不同,先用离心机 将全血进行离心分层,然后再用压浆夹或虹吸方法把各种成分分离开来。(√) 10、制备血液成分用原料全血的质量要求:全血应无凝块,无溶血,无乳糜,血袋应封闭 良好,容量误差不大于标示量±20%。(×) 11、各种成分的制备应在采血后6—10小时内完成。(×) 12、将采集到联袋内的新鲜全血或保存不久的库血经离心或静置待红细胞下沉后,将上层 血浆移走,剩下的红细胞和少量血浆即为悬浮红细胞。(×) 13用装有添加剂及含有抗凝剂的三联袋或四联袋,采全血200ml—400ml于含有抗凝剂的血袋中,重离心,尽量移除血浆即为浓缩红细胞中加入添加剂即制成添加剂红细胞。 (√)

14、全血经离心去除血浆和白细胞,再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3—6次,最后加50ml 抗凝剂悬浮即制得洗涤红细胞。(×) 15、机采法用血细胞分离机从单个供血者采集一次可获得血小板为—×109个。 (×) 16、机采血小板质量具有血小板数高、混杂红细胞、白细胞少,但是无效输注出现早。 (×) 17、抗凝采血,取新鲜全血于12小时内在4℃离心将血浆分出,并迅速在—50℃以下冰 冻成块即制成新鲜冰冻血浆。(×) 18、全血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红细胞、血浆蛋白和稳定的凝血因子,其主要功能是载氧和维 持渗透压。(√) 19、新鲜血主要适用于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血容量正常的慢性需要输血者。(×) 20、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备后尽快输用,4℃保存不超过12小时。(×) 二、单选题 1、成分输血就是:(D) A、输红细胞 B、血小板 C、血浆 D、根据患者需要输注从全血内分离出来 的高浓度的有效成分(即血液制品) 2、 A、针对性强 B、可一血多用 C、疗效好 D、减轻工作量 3 A、大量输液全血可使循环超负荷 B、全血输入越多,患者的代谢负担越重 C、全血容易产生同种免疫、不良反应多 D、全血是宝贵的资源,全血内所含的成分足量, 盲目输注全血是对血源的浪费。 4、正确描述成分输血概念的是( C ) A、成分输血就是把从全血中的各种有效的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低浓度的制品,然后根 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儿童输血指南

儿童输血指南 儿科输血特点 1.儿童时期是一个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血容量随年龄和体重的增加而变化。 因此血液成分的使用需考虑患儿当时的体重、正常状态下的血容量、贫血的程度、出凝血状态等因素。失血比例应根据体重和机体失血量进行准确评估。 2.新生儿由于在宫内处于相对乏氧状态,出生时血红蛋白浓度较高,但以胎儿血红蛋白(HbF)为主,其对氧的亲和力强,释放氧的能力较低。 因此,新生儿对缺氧的耐受性相对较差,评判贫血程度时其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儿童。 3.儿童,特别是新生儿血容量较少,对有活动性出血或手术出血的患者失血量进行准确评估和合理补充非常重要。足月新生儿血容量仅为300m l 左右,而失血量又不易准确评估,故易出现失血性休克等临床表现。 4.儿童血液系统疾病应根据实际情况补充相应的血液成分。 5.大量失血时常伴有凝血因子的丢失与消耗。 儿童输血前评估 1.急性失血,Hb呈进行性下降,生命体征不稳定及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 儿(尤其是新儿)。 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常因伴发凝血功能障碍(如DIC,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症等),易导致颅内或重要脏器出血而死亡。初治和复发急性白血病或其他恶性血液肿瘤化疗后常会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 3.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出现鼻出血不止。青春期女孩血小板计数<30×109~50×109/L,经期出血不止。 4.重度贫血合并心肺功能不全。 5.对于围术期的患儿,应对术中出血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备血方案时应考虑到以下因素: (1)新生儿。 (2)术前贫血,Hb<90g/L。 (3)各种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4)再次手术、粘连严重,预计手术较为困难。 (5)复杂手术、大型手术或Ⅳ级手术估计出血较多,恶性肿瘤根治术等。 (6)合并心肺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可避免异体输血带来的感染性损伤及非感染性损伤,只要条件许可,应尽可能地开展自体输血。 儿童输血指征 1 红细胞输注指征 (1)一般儿科红细胞输注指征: 1)Hb<60g/L或Hct<,伴有明显贫血症状。

成分输血病人健康教育

血液由细胞成分与非细胞成分组成,细胞成分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非细胞成分称为血浆。将供者血液不同成分应用科学方法分开,依据病人病情的实际需要,分别输入有关的血液成分,称之为成分输血。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 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 丄【成分输血特点】 1.红细胞特点人类成熟红细胞无细胞 核,具有合成蛋白质、脂质的能力。疾病可改变红细胞的大小、血红蛋白含量或表面积。红细胞是活动的实体,在体内可生存120d左右。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从肺把氧带到组织并把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带到肺排出。 2.血小板的特点正常状态下的血小板呈两面微凸的圆盘状,平均直径2mm平均体积为8mm3血小板无核,主要功能是参与正常的止血功能,防止外伤后的血液丢失。血小板的黏附、聚集、释放反 应以及凝血功能是完成正常止血功能的基本因素。除此之外,血小板还参与免疫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3.血浆的特点血液中非细胞成分即血浆。新鲜血浆含有全部凝血因子,并含有抗凝血成分。血浆不仅能保证血流的畅通,还能 防止血液流失。由于血浆中有凝血因子及抗凝物质,因此参与机体抗凝 4 .粒细胞特点粒细胞的成熟在骨髓中,在骨髓中储存的成

血。 熟粒细胞其数量为血液中的8?10倍,随时可释放至外周血。粒细胞在外周血的生存期很短,约为7h,然后进入组织或炎症部位。现临床基本不输注粒细胞。 -【健康教育要点】 (一)输血前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病人因对输血、输血液制品不了解,输入过程陌生,所以存在不同程度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害怕静脉穿刺引起疼痛,尤其看到输血针头较粗时,恐惧感陡然加重。应向病人讲解输入 血液制品的必要性和血液生理知识。告知所有血液都经过检验,不会传染疾病。通过交谈分散病人注意力,解除紧张情绪,以顺利完成输入过程。 2.签订协议书指导告知输用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 播疾病的可能,告知输血前需要签订协议书,征得病人本人或具有法力效应直系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没有本人及直系家属签字不能输血。 3.输血治疗指导说明血液一旦离开正确的储存条件,即有细菌繁殖、丧失功能的危险,所以对输血时间应进行限制,在领出血液 后30min内进行。告知输血要遵循先慢后快原则,输血前15min要慢, 严密观察并确认无不良反应后,再调快滴数,并要在3?4h内输完200?300ml。强调在输血过程中严格遵守治疗原则,病人及其家属不得随

围手术期输血指南2014

围手术期输血共识(2014)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叶铁虎、田玉科(执笔/负责人)、吴新民、辉(执笔人)、岳云、尚龙、黄文起 目录 术前评估 术前准备 围手术期输血及辅助治疗 自身输血 围手术期输血不良反应 围手术期输血不良反应的防治 围手术期输血是指在围手术期输入血液(包括自体血以及异体全血、红细胞、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等)。成分输血是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输入有关的血液成分;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辅助治疗是指为避免或减少失血或输入异体血所使用的药物和技术。本指南不具备强制性,亦不作医学责任认定和判断的依据。 一、术前评估 1、了解过去有无输血史,有输血史者应询问有无输血并发症; 2、了解有无先天性或获得性血液疾病; 3、了解有无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令、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 4、了解有无活动性出血或急、慢性贫血情况;

5、运用临床结构化问卷法了解患者出血史、家族史及详细用药史; 6、一般体格检查; 7、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肝功能、血型鉴定(包括ABO 血型和Rh 血型)、乙肝和丙肝相关检查、梅毒抗体以及HIV 抗体等,对有出血史的患者应进行术前血小板功能评估; 8、术前重要脏器功能评估; 9、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的风险及益处。 二、术前准备 1、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签定《输血治疗同意书》; 2、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3、停止或调整抗凝药物,可预防性给药改善凝血功能(如氨甲环酸和6-氨基乙酸等)。择期手术患者可推迟手术直至抗凝药物的效力消失; 4、既往有出血小板功能检测,并判别血小板功能减退是否因使用抗血小板药所致; 5、了解患者贫血的原因(慢性出血、缺铁、肾功能不全、炎症等),并根据病因治疗贫血,首先考虑拒绝输血的患者术前可考虑铁剂治疗,排除缺铁因素,术前可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6、血液病患者术前应进行病因治疗和/或全身支持治疗,包括少量输血或成分输血、补铁、加强营养等; 7、如患者选择自体输血且条件许可时,可在术前采集自体血; 8、Rh 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术前应备好预估的需要血量。 三、围手术期输血及辅助治疗 1、围手术期输血相关监测 (1)失血量监测:密切观察手术失血量(如吸引器和纱布计量);

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的概念 1818年开始人与人之间的输血,在1901年发现ABO血型和1914年发现枸橼酸钠抗凝剂作用后,输血疗法得到了重视和发展,这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主要是输血,因此输全血的习惯根深蒂固,国际上60年代开始提倡成分输血,我国从80年代开始进行推广。 血液成分的概念狭义地说是用机械的方法把全血分为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血浆和冷沉淀等制品,广义地说除上述制品外还包括通过理化方法从血浆中提取的白蛋白、丙种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等多种血浆蛋白。在多数情况下,病人需要的是一种成分,就应该是病人需要什么成分就提供什么成分,把不需要地其他成分供给另外的病人使用,这样一人献血多人受益,可谓“一血多用”,这样的综合利用才是合理的。如果不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只要输血就统统输全血,反而可能有害,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另一方面,一个单位全血的某种成分的浓度和数量是有限的,对于病人需要的某种成分来说,输入一定量的全血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如输全血的量太大,病人承受不了。如果把多个单位全血中的这种成分分离出来,然后集中,就可得到浓度、纯度和数量都够得上治疗要求的制品。 成分输血工作需要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推广和应用。 一、全血 1单位全血=200ml供者血液+50mlACD保养液 我们通常所说的全血,只有刚离体的血液成分的功能才是完全的,才够得上称为全血,离体以后就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称为保存损害,各种血液成分的变化速度不一样,血液的保存期是以输注后24小时红细胞存活率70%以上为标准的,用ACD和OPDA两种保存液的血液,4±2℃保存期是21天,在4℃条件以下,有的血液成分迅速丧失功能,粒细胞在保存24小时后活性下降50%,FV3-5天后也损失50#,因此保存期稍长的血液,上述几种成分已没有治疗作用,但补充红细胞,即补充运氧能力及扩张血管容量,保存21天的血液是完全可用的。 临床上希望使用24小时以内采集的血或当天的血往往是不可能的。一是血库不可能每天都采到所需血型的血,二是常常来不及。如果是为不宠你粒细胞或血小板,或不稳定的凝血因子要输全血,可根据需要输粒细胞浓缩液,或血小板浓缩液,或冷沉淀等血液成分。因为这些成分在全血中的浓度低,不容易达到治疗剂量,输全血量太多,会加重病人的循环负荷,或引起其他副作用。。因此如果没有明确的适应症,只是主观上认为全血含有血液的各种成分,多多益善,输一点总比不输好,这是不恰当的。 输新鲜全血还有传染梅毒的危险,梅毒螺旋体在4℃条件下,一般72小时后才死亡,新鲜血中的淋巴细胞还有可能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输全血的适应症是那些既需要补充运氧能力又要扩充血容量的病人,失血量在25%以上,如大手术、重创伤、大出血和换血等,即使是失血量在25%以上也并非完全要输全血不可,也可配以悬浮红细胞。 二、红细胞制品 200ml全血制成的红细胞制品为1个单位 1. 红细胞悬液1个单位全血除去90%以上的血浆加红细胞保存液100ml 适应症:失血量度15-25%,慢性贫血,失血量在25%以上的配合全血使用。 剂量:同全血 2. 浓缩红细胞全血除去部分血浆为浓缩红细胞,其红细胞比积为75%左右 适应症:同全血 据研究,一个供血者献出400ml,要恢复原来的红细胞水平需要6-8周,如果献出400ml 血浆,只要24小时就能恢复原来的血浆水平。同样的道理,对病人来说,失血以后要补充的也主要是红细胞,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输血主要是输红细胞。 悬浮红细胞是全血分去大部分血浆后的产品,在4℃条件下保存,原则上也可与全血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