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冲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日本不能正视历史,军国主义势力有复活、抬头的危险。
(9)你认为近年来中日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发展健康的中日关系?
9、三次科技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
(2)第二次工业革命
(3)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
1)兴起时间:①20世纪四五十年代:②领域: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③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信息化社会。
2)特点:①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②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③科技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三次科技革命给我们的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科学技术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的根本因素;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3)第三次工业革命影响:①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②经济结构: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③经济格局:引起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
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对中国的影响:我国的科技得到较大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我国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科技成果硕果累累。
在经济全球化
7)中国古代科技发展
春秋时期,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西汉时期,造纸术的发明,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高峰。
农业:秧马、占城稻(引进)火药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
宋元时期,被广泛地应用于战争。
由此带来的影响是:丰富人们的生活;人类战争历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提供了重要武器;有利于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隋唐时期,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并广泛应用。
北宋时期,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元代,农学家王桢发明了转轮排字盘,拣字省时省力,更加方便。
产生的影响: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指南仪器。
宋朝时,人们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南宋人们又制成罗盘针。
影响: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重要条件。
10、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贡献: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贡献:进行新民主义革命,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
②建国后,和平解放西藏,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取得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胜利,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③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实行一五计划,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进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④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一条有中国特色的
13、为建立和巩固资产阶级专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颁布了哪些文献?
14、列举二战的主要经过及重大事件
2
17、改革开放
1)1、商鞅变法:(地主阶级改革运动)战国时期的秦国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
内容:①奖励耕战;②奖励军功(旧贵族最反对、平民欢迎);③承认土地私有(最能体现商鞅变法的封建性质,新兴地主阶级拥护);④建立县制(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大)影响:经过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中国的改革开放: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产阶级改革)
①思想基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结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主要内容:a、思想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组织上:会议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③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我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根本目的: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首先开始地区:安徽凤阳小岗村。
(3)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过了四次变革:
第一次,1950—1952年土地改革;(土地农民私有)第二次,1953—1956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有变公有)第三次,1958—197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第四次,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对外开放:(1)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2)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过程:①设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主要起到了窗口的作用;②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③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④对外开放区向内地发展。
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改革开放的启示:①改革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路,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②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③改革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①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
②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18、重点朝代
汉朝:
一、政治:
1、汉武帝的大一统:(1)出现的原因:①文景之治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②汉武帝雄才大略,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目的)。
(2)大一统措施:(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汉武帝的功劳)
①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②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③外交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和开通陆上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A、路线: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至欧洲。
B、重要事件:西汉时期,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作用:打通了丝绸之路,沟通了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C、丝绸之路的作用: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出发,沿着海岸线,从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
④文化、教育上: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3)影响: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2、东汉的建立:襄阳枣阳人刘秀建立东汉。
汉朝治世:“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西汉初期,面对经济萧条,统治者采取的措施: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促成“文景之治”。
刘秀建立东汉后,多次下令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惩处贪官污吏,任用清廉官史。
史称“光武中兴”
繁盛一时的隋朝
1、隋朝的建立:北周外戚杨坚(隋文帝)于581年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政权陈,南北重归统一。
2、隋文帝统治时改革制度、
发展生产、注重吏治,使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
表现在人口大幅增长,修建了很多大的仓库(洛口仓)。
3、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了隋唐时期三百多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
繁荣的唐朝
1、贞观之治:(政治上、经济上)
①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教训;②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③注意
“戒奢从简”;
④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⑤任用贤才和
虚心纳谏。
(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
2、唐玄宗的治国措施(改革措施):①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
等人当宰相,励精为治;
②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
③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
锦绣,表示不再用奢侈物品的决心(崇尚节俭,不用奢侈物品)。
二、经济措施及成就:
1、隋朝大运河的开通:(1)隋炀帝时开通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
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起止点: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3)意义: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2、盛世经济的繁荣:唐玄宗时,社会经济出现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1)农业方面:①修建多处水利工程。
②农耕技术有很大的发展,南方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产量大大增加。
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③蔬菜有许多新品种,大都是从西域传入的。
④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⑤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2)唐朝手工业发达。
①丝织技术高超。
②陶瓷业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其中,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3)唐朝的商业繁荣。
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的是长安。
三、教育: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
1、为改革选官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立进
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完善——唐朝,表现:常设的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
武则天增设殿试和武举;唐玄宗以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3、发展——明朝: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实行八股取士
4、废除——清朝末年1905年
科举制度积极作用:① 改善了用人制度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19、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①政治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美苏争霸、世
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一超多强,正在往多极化方向发展”。
②经济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全球化”(全球化趋势、影响)
1).当今世界格局特点: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正向多极化发展
一超: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多强: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2)、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国际关系)的三次变化:
A、第一次:一战后(20世纪20年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标志: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维护工具:国际联盟
B、第二次:二战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形成标志:
华约的成立。
维护工具:联合国
C、第三次:苏联解体后(20世纪90年代——当今):暂时形成“一超多强”,
向多极化不断发展。
形成标志: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维护工具:联合国3)、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
(1)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2)中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举措:
A、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
B、200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中共党史(见前面专题)
21、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见前面专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