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疾病的防治与合理用药
浅谈药源性疾病与合理用药
红霉索溶入 繁荣葡萄糖注射液 中, 将其分为两次进行静脉滴注 , 一般一 个疗程为1d 0 。 5 ~2d 而患儿的其余症状可按照肺炎的常规方法进行治疗。 在治疗期间需停止使用其他类抗菌药物。
2 结 果
21 临床 疗 效 .
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 观察组有2 例治愈,例显效 , O 5 总有效率为 9 .9 对照组有1例治愈,例显效, 25%I 6 4 总有效率为7 .7 , 40 ̄ 两组对比差异显 0 / 著( P《00 ) .5 。 表 1 两 组 患 者 临 床 疗 效 统计 ( ) 例
等。o 6g代我国城乡应用四环素极普遍 , 如今5 al O_ 下的青年人中, : 黄牙患 者不少。 @萎缩型: 如注射皮质激素后 , 可使局部皮肤萎缩, 青皮变薄 , 表皮 乳突消失。 变性浸润型 :[ - ⑦  ̄ D 青霉胺治疗可引起天疱疮样皮炎, I 组织学 显示表皮细胞有浸润性变性。 ④血管血栓型: 药物性变态反应时可发生血 管神经性水肿及充血, 而多次反复使用血管造影剂可引起某些血管栓塞。 ⑨功能型: 胆碱为药物和神经阻断药应用不当, 可发生无力性肠梗阻。 @赘 生与癌变型: 如大量使用萘氮芥治疗时可引起膀胱癌。 3 药源性疾病 的发病机理可分为两大类。
细胞毒作用, 酶抑作用 、 纺锤体毒性及抑制机体细胞分裂作用。 ②炎症型: 各种类 型 的药物性 皮炎 。 ⑦胚胎型 : 03 内孕妇 用药 后 , 妊 g mo 引起胎 儿 畸形
药 源性疾 病的病 因是 由药 物诱 发而 出现 的人体 某个或 几个组 织器 官 的功能陛改变或器质性损害, 并且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 , 故亦称其为药物 诱发性疾病。 其发生与发展与近几十年化学药物种类的日益增多 , 的 用量
《基本药物指南》《处方集》与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的主要内容:
1.根据药效学知识选药 2.根据药动学个体化给药 3.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4.特殊人群的用药(老年、儿 童、妇女、肝肾功能不全)
合理用药并不能保证用药绝对无风险, 但要尽可能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承担最 小的治疗风险,支付合理的费用,保证患 者的用药安全。
合理用药水平与国家基本药物政策之间存在 紧密联系:
《指南》、《处方集》 与合理用药
3、药物不合理的相互作用:
如理化配伍禁忌的药物合用。
药理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配伍。如,不同种类的药物 具有相同的毒副作用,联合用药时,会令毒副作用相 加,毒性增强。头孢拉定与肾毒性药物(氨基糖苷类 、强利尿药)合用,增加肾毒性。 药物代谢相互影响的药物的配伍等。如,华法林是细 胞色素P450 1A2、2C9、2C19、3A4的底物,阿司匹林 、红霉素等增加抗凝作用,苯巴比妥、利福平、皮质 激素等降低抗凝作用。
【药物治疗】提示18岁以下未成年人忌用氟
喹诺酮类药物。
遵循《指南》正确使用药物
例4:破伤风抗毒素的使用方法
详细介绍过敏试验(抗毒素的稀释方法、注射量、观察方 法),常规方法(注射部位、儿童/成人注射速度、注射 前准备),脱敏注射法。 过敏试验: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毒素稀释10倍(0.1ml抗 毒素加0.9ml氯化钠注射液),在前臂内侧皮内注射 0.05ml,观察30分钟。注射部位阴性,可在严密观察下 直接注射抗毒素。阳性反应,必须用脱敏法进行注射。如 注射局部反应特别严重或伴有全身症状,为强阳性反应, 应避免使用抗毒素。如必须使用时,则应采用脱敏注射, 并做好抢救准备。无过敏史者或过敏反应阴性者,为慎重 起见,可先注射小量于皮下进行试验,观察30分钟,无异 常反应,再将全量注射于皮下或肌内。
药源性疾病
中药药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药源性疾病又称药物性疾病,简称“药物病”,为医源性疾病的主要组成部分,系指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因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的使用引起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各种临床的异常病状。
近年来,药源性疾病逐日增多,各种化学药品的副作用在经历时间的检验之后,暴露无遗。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以简单、方便、安全称著的中医药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中药剂型已从传统的汤剂、丸剂、膏剂、粉剂等,发展到针剂、粉针剂等制剂;从口服药扩大到了肌肉注射、静脉滴注、血管介入等给药方式。
同样,中药在医疗领域的运用也逐渐扩展,中药药源性疾病也出现了增长势头,并已经有多种药物因致患者死亡而遭禁用。
对此,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无论天然药物还是化学药物均有其自身的特性,而药物的这种特性对人这个具有生物活性的机体必然会有一定影响,而这种影响是向好的方向转化还是向坏的方向转化,并不仅仅取决于药物本身的特性[1]。
2 中药药源性疾病的成因2.1对中草药物辨认不清:中药药品来源广泛、品种繁多,成分复杂,而不同科属的同名中药在毒性上也有相当差异。
例如:将关木通当作川木通、白木通用而引发的1993年比利时中草药肾病案[2],这就是是木通的科属不同造成的,关木通为马兜科植物,主要含有马兜铃酸亦称木通甲素。
实验证明人体静脉给药量大于lmg/kg可导致。
肾损害,长时间低剂量给药可在体内蓄积,有肾毒性。
而川木通为毛莨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主要成分为绣球皂苷和唐苷等;木通来源于木通科植物木通或其同属植物的干燥藤茎,主含木通皂苷,有利尿作用,无肾毒性。
再如:名为五加皮者,又有香加皮和五加皮之分,前者为萝蘼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辛、苦、温而有毒,后者为五加科落叶小灌木细柱五加和无梗五加的干燥根皮,辛、苦、温而无毒;若不明究里混用,则必引起中毒反应。
再有将外形相似的药物混用,如将有毒之山慈菇当作红慈菇用[3]。
药源性疾病的防治与临床合理用药-57-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57药源性疾病的防治与
临床合理用药
备注:红色选项为正确选项
药源性肾损害的诊断与防治
1、急性间质性肾炎无感染征象者,给予激素泼尼松治疗无效后应该加用()。
A、青霉胺
B、环磷酰胺
C、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D、乙酰唑胺
2、锂相关肾病的临床特征主要是()。
A、尿浓缩功能受损
B、肾功能损害伴有高血压、高尿酸、高血钾、低镁血症
C、发热、微血管病
D、肾病综合症
3、急性肾小管坏死通过及时的治疗,肾小管滤过功能可在()左右恢复。
A、三个月
B、半年
C、一年
D、两年
4、药源性肾损害的防治原则错误的是()。
A、选择药物的时候,尽量选用等效的肾毒性小或者没有肾毒性的药物。
常见药源性疾病及防治.
1.常见药源性疾病;
2.药源性疾病的防治;
一、常见药源性疾病
(一)药源性肾病
急性肾衰竭
非甾体抗炎药、ACEI类、环孢素
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噻嗪类(多与剂量无关)
急性肾小管坏死
最常见的药源性肾病; 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正比
氨基糖苷类、两性霉素B、造 影剂、环孢素
答案:E
谢 谢!
答案:ABCDE
二、药源性疾病的防治
原则:首先停用所有药物,然后采取抢救措施、应用拮抗药物、调整治 疗方案。
1.加强认识,慎重用药 2.加强管理 3.加强临床药学服务 4.坚持合理用药 5.加强医药科普教育 6.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例题
单 选 题
药源性疾病因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程度较严重才持续时间过长,引起 下列药源性疾病的防治,不恰当的是 A. 依据病情的药物适应症,正确选用 B. 根据对象个体差异,建立合理的给药方案 C. 监督患者用药行为,及时调整给药方案和处理不良反应 D. 慎重使用新药,实行个体化给药 E. 尽量联合用药
一、常见药源性疾病
(三)药源性皮肤病
Steven-Johnoson 综合征和中毒性表 磺胺类、抗惊厥药、别嘌醇、非甾体抗炎药 皮坏死
பைடு நூலகம்
血管炎和血清病 血管神经性水肿
血管炎:别嘌醇、青霉素、氨茶碱、磺胺类、噻嗪类利尿药、丙 硫氧嘧啶、雷尼替丁、喹诺酮类和免疫抑制剂
血清病:头孢氨苄、米诺环素、普萘洛尔和链激酶
肾小管梗阻 肾病综合征
尿酸或草酸盐(抗肿瘤药引起肿瘤组织溶解形成尿酸)
药物引起的免疫机制介导
金盐、青霉胺、卡托普利
一、常见药源性疾病
药源性疾病的防范与合理用药
药源性疾病的防范与合理用药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药源性肾损伤根据用药与发病的关系可分为( )种类型B∙关于防治药源性肾损伤实现安全用药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最容易受到药物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的损害D∙()属于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药物B∙药源性肾损伤一般不为()D∙使用干扰素的肾损伤多发生于用药后()D∙关于药源性肾损伤用药原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关于造影剂渗透压对肾损害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均有肾毒性,肾毒性强度最大的为()A二、∙对于药源性肝损害病人,应给予()的饮食D∙治疗药物所致肝内胆汁淤积的首选药是()C∙根据病理变化分型,药源性肝脏疾病不包括()C∙人体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B∙治疗前无肝损害或肝损害不明显,治疗后出现肝损害,支持药源性肝损害的证据是()B ∙下列哪项不是药源性肝脏疾病的影响因素()C∙以胆汁淤积为主的药源性肝病的特点是()A∙对于以过敏反应为主的药源性肝病,药物接触史一般为()A∙药源性肝脏疾病最常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是()A∙确诊药源性肝脏疾病后,应立即()A三、∙下列哪项药物()可以导致血糖升高D∙下列哪项不是类固醇糖尿病的高危人群()B∙下列哪项不是药源性高血糖的危害()D∙关于胰岛素的作用机制,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D∙关于正常人血糖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B∙下列哪项不是血糖的来源()C∙下列关于药源性低血糖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D∙下列关于药源性高血糖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关于水杨酸类药降低血糖的作用,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A ∙关于药源性血糖异常的防治,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A。
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展望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药和治 疗方法将不断涌现,需要医生不断更 新知识,掌握最新治疗手段。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有助 于提高医生诊断和用药的准确性和效 率。
未来医疗模式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个性化的用药方案。
公众对健康的需求将不断提高,需要 医生提供更加专业和全面的健康管理 服务。
合理用药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药物的适应症、剂量、给药 途径、联合用药、用药时机、患者的依从性等,需要医生综 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的特性来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 案。
原则
有效性
药物应具有明确的治疗效果,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药物的适 应症选择最有效的药物。
安全性
药物应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医生在选择和使用药物时应充分 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尽量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用药依从性教育
教育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避免因不按时服药 或自行调整剂量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良反应的发生。
05
合理用药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总结词
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但过度或不合理的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的 产生,影响治疗效果。
详细描述
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 素,并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同时,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服用药物,避 免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
案例三:慢性病患者的合理用药
总结词
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合理用药对 于控制病情、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 义。
VS
详细描述
慢性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 用药方案,定期进行药物调整。同时,患 者应了解所服用的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 注意事项,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在用药过程中,患者还应保持健康的生 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促 进药物的疗效。
药学专业知识一
药学专业知识(一)
《药学专业知识(一)》主要考查药学类执业药师从事药品质量监管和药学服务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用于评价执业药师对药学各专业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识记、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
这部分的知识内容是药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执业药师
的执业技能的基础,体现了药师知识素养和业务水准。
根据执业药师相关职责,本科目要求在正确认识药物结构与构效关系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药物常用剂
型的特点、质量要求和临床应用,药动学、药效学及药物体内过程;熟悉与药品质量管理直接相关的国家
药品标准和药典的通则等内容;并能够运用药学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认识
药物与疾病治疗的客观规律。
预防医学(二)第十三章 医源性疾病防制
第二节 常见的医源性疾病
• (一)药源性医源性疾病 • 3.防制 • (1)充分认识药源性疾病的危害 • (2)做好科学合理用药 • (3)加强药源性疾病的监督
第二节 常见的医源性疾病
第二节 常见的社会病
• (二)吸毒 • 3.健康危害 • 生理依赖性(戒断反应);精神依赖性(精神障碍与变 态);对身体的毒性作用;传染性疾病;对生殖系统及子代的损 害作用
• 4.防范吸毒的社会对策 • (1)制定禁毒法律法规(强制性的法规和行政手段是控制 吸毒的关键) •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常见的社会病
• (二)吸毒 • 指出于非医疗目的,通过注射、口服、鼻吸或其他途径将 毒品摄入人体的行为。 • 毒品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等能够使人形 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 1.流行特征 • (1)世界性蔓延:我国的吸毒人数呈上升的趋势,80%以 上的吸毒者是青少年 • (2)经济及文化水平分布:高收入或低收入者相对较高, 中等收入者较低
第二节 常见的医源性疾病
• (二)感染性医源性疾病 • 4.常见的医源性感染 • 肺部感染(我国发生率最高);尿路感染;伤口感染;病 毒性肝炎;皮肤及其他部位感染。 • 5.医源性感染防制 • (1)加强管理(关键)和监控(重要任务) • (2)建立健全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 (3)医院合理布局 • (4)加强医护员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素质。
• (一)自杀 • 3.预防对策 • (2)高危人群筛查 • 采用一些心理测试量表,来筛查人群中有自杀意念、情绪 障碍和心理障碍者,对其重点加以防范,采取诸如心理咨询、心 理疏导以及加强心理卫生指导等方法 • (3)建立自杀干预机构 • 干预中心设立电话、书信、面谈、探访、专题讲座、科普 宣传等服务形式
药物合理使用的指导原则和途径
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严肃查处制售假劣药品、非法渠道购销药品等违法行为。
制定和完善药物管理政策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职责,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建立健全药物监管体系,加强对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全程监管,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合理用药意识。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都有所改变,因此用药时需特别注意。
老年人用药时应尽量选择作用平稳、副作用小的药物,并适当减少剂量和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老年人常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需要使用多种药物,因此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06
CHAPTER
提高药物合理使用水平策略与建议
药物使用问题
不合理用药可能导致多种问题,如治疗效果不佳、药物不良反应增多、细菌耐药性增强、医疗资源浪费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合理用药的目标
合理用药的目标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同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具体来说,包括选择适当的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和过度治疗等。
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优先选择医保目录内的药品,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和过度治疗,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药物使用应便于患者获取和使用,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简化用药方案,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前的准备工作,方便患者自我管理。
提供用药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患者解决用药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
03
透皮给药
通过皮肤吸收药物,适用于长期治疗或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药物。优点为方便、无痛,缺点为吸收较慢,受皮肤状态影响较大。
合理用药的原则
合理用药的原则是什么?一、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
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措施。
不合理用药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二、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三、购买药品要到合法的医疗机构和药店,注意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购买。
四、阅读药品说明书是正确用药的前提,特别要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事项。
如有疑问要及时咨询药师或医生。
五、处方药要严格遵医嘱,切勿擅自使用。
特别是抗菌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不能自行调整用量或停用。
六、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非处方药长期、大量使用也会导致不良后果。
用药过程中如有不适要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七、孕期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要注意禁忌;儿童、老人和有肝脏、肾脏等方面疾病的患者,用药应谨慎,用药后要注意观察;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特殊职业者要注意药物对工作的影响。
八、药品存放要科学、妥善,防止因存放不当导致药物变质或失效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谨防儿童及精神异常者接触,一旦误服、误用,及时携带药品及包装就医。
九、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国家免费提供一类疫苗。
十、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
常见不合理用药的表现与后果及合理用药的重要意义1 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及后果1.1 不合理用药的表现目前我国临床用药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表现:1有病症未得到治疗:病人患有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疾病或症状,但没有得到治疗,包括得不到药物和因误诊而未给予需要的药物。
2选用药物不当:指病人存在用药病症,但选用的药物不对症,对特殊病人有用药禁忌或者合并用药配伍失当等。
临床上,以抗生素药物的滥用最为严重。
往往是有了症状,既不管是否由细菌感染引起,也不管病原菌的种类,一律统统首选强效、广谱抗生素,而忽视抗生素选用的基本原则,即首选药物一定考虑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3用药不足:包括剂量太小和疗程不足,多发生在因畏惧药物不良反应,预防用药,或以为病情减轻过早停药的情况下。
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疾病
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疾病【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164-01药源性疾病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出现与用药有关的人体功能异常或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临床使用的化学药品日益增多,使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明显增高的趋势。
卫生部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每年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患者有250万,药源性疾病的死亡人数是主要传染病死亡人数的10倍[1]。
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疾病,已成为医药界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造成药源性疾病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一、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因素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因素很多。
既有患者本身的特异性体质、性别、年龄、饮食习惯,也有药物方面的质量因素,但主要原因还是不合理用药、滥用、错用药物或不按医嘱自服、乱用药[2]。
造成药源性疾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药物的毒副作用认识不足:只考虑药物的治疗作用,对其毒副作用不够警惕。
如阿司匹林引起的支气管哮喘、胃复安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痢特灵引起的皮炎等等,以庆大霉索引起的突发性耳聋为例,仅1985~1987年见于正式报道的就有175例。
2忽视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有的病人患有多种疾病,服用多种药物治疗,处方医生互不通气,忽视了一些药物共用增加了毒副作用的现象,对老年人来说,这种情况更普遍。
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效果不错,但有的病人为了使疾病早日康复,同时服用这两种药物,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不科学、不合理地同时用药,轻则降低了药物的治疗作用,重则增加了药物的毒副反应。
3滥用药物现象普遍:我们知道,滥用广谱抗生素可引起双重感染,甚至引起霉菌性败血症。
有人使用抗生素,几天就换一种,药物在血液中尚未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即被撤换了,一方面浪费药物、延误病情,另一方面加重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和病情。
4忽视个体化用药的重要性:一些病人存在肝、肾等慢性疾病,用药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避免使用氯霉素、磺胺药、四环素、利福平、消炎痛等对肝肾有损害的药物。
药物安全和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 范解读
REPORTING
抗菌药物种类及适应症概述
青霉素类抗生素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 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泌尿生殖道等感染 。
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 等特点,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生殖道 、胆道等感染。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处方点评工作开展情况回顾
点评范围广泛
对门诊、住院等各类处方进行了 全面点评,覆盖了医院各个科室
和各类药物。
点评方法科学
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点评方 法,对处方用药的合理性、经济性 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
问题及时反馈
针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相 关科室和医生进行了反馈,并督促 其进行整改。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设定
加强信息化建设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处方审核 和点评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处
方信息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完善审核标准
根据临床实践和药物研究进展, 不断完善处方审核标准,提高审
核工作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强化培训教育
加强对药师和医生的培训教育, 提高其合理用药意识和技能水平 ,促进合理用药行为的普及和推
广。
XX
分类介绍
根据不良反应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不良反应;根据不良 反应与药物的关系,可分为A型反应(量变型异常)和B型反应(质变型异常)。
监测方法和技术手段探讨
01
02
03
04
自愿呈报系统
通过医护人员自愿报告药物不 良反应,收集相关信息。
集中监测系统
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对某 一类或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进
XX
药物安全和合理用药 的重要性
合理用药
2.药源性疾病 药源性疾病
• 指药物成为疾病因子引起人体局部组织 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一系 列临床征象,是药物不良反应在一定条 件下产生的严重后果(仍是正常的用药 方法和剂量,不包括超剂量用药或误服 药品引起的中毒即药品不良事件 药品不良事件)。 药品不良事件
2.1常见的药源性疾病
• 药源性肝病(肝实质、间质、胆道、静 脉系统、肿痛在内)、氯丙嗪、四环素 等。 • 药源性肾病(肾实质、间质)。某些抗 生素。 • 药源性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 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等。
2
胆汁排泄
某些药经胆汁分泌可治疗胆道感染,如 某些药经胆汁分泌可治疗胆道感染, 红霉素、利福平 红霉素、
肝肠循环(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有些药物经肝脏排入胆汁, 再 有些药物经肝脏排入胆汁 , 随胆汁进入肠中, 进入肠中的药可 随胆汁进入肠中 , 部分地被重吸收,称为肝肠循环。 部分地被重吸收,称为肝肠循环。 进入肝肠循环的药排泄变慢,作 进入肝肠循环的药排泄变慢, 用时间延长。 用时间延长。
3
影响被动转运的因素: 影响被动转运的因素: a. 脂溶性:脂溶性大易通过细胞膜 脂溶性: b. 分子量:小分子药物易通过细胞膜 分子量: c. 解离度 : 药物的极性高 , 则解离度 解离度: 药物的极性高, 脂溶性小, 大 , 脂溶性小 , 离子化的形式不易通 过细胞膜。 过细胞膜。
主动转运 特点: 特点: 1. 逆浓度差 2. 消耗能量 3. 需要载体 4. 饱和限速 5. 竞争抑制 主动转运可使药物集中在某一器官 或组织
• 合理用药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药源性 疾病、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
合理用药要求
3.1有适当的适应症 明确诊断,符合医学原理用药 3.2选择适当的药品 3.3完善用药方案
合理用药用药安全
合理用药用药安全
第20页
1.4药品不良反应发生频率分类
• 当前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推荐标准。 • 十分常见≥10% 不良反应发生为用药人
数10%或大于10% • 常见 ≥1%<10% • 偶见 ≥0.1%<1% • 罕见 ≥0.01%≥0.1%<1% • 十分罕见<0.01%
合理用药用药安全
第21页
• ②过敏反应 几乎每种抗生素均可引发。青、 链、先锋常见——药品热,皮疹,神经血管性 水肿,胶原性疾病等。
合理用药用药安全
第46页
• ③二重感染(菌交替症)。重复长久使 用,尤以广谱抗药素所致,常见为金葡 菌、真菌、肠道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
• ④细菌耐药性改变——人体内外细菌均 可出现耐药菌株。如结核杆菌耐药致全 球结核病死灰复燃、痢疾杆菌长久肆虐 人类原因。
合理用药用药安全
第32页
1.6.2以详细症状出现判断—— 受条件限制。
• 已了解药品不良反应,或有说明书对照, 有专业书籍参阅。
合理用药用药安全
第33页
1.6.3以再激发觉象判断
——再次服一个药品出现过去出现过 反应。
合理用药用药安全
第34页
1.7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应采取 办法
• 即刻停药,向医药专职人员咨询,到医 院就医,使用药品等及时排除已使用药 品并保护相关脏器。
• 向省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药品不良反 应监测中心汇报。个人作一统计,防止 再次发生。
合理用药用药安全
第35页
2.药源性疾病
• 指药品成为疾病因子引发人体局部组织 或器官发生功效性或器质性损害一系列 临床征象,是药品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 下产生严重后果(仍是正常用药方法和 剂量,不包含超剂量用药或误服药品引 发中毒)。
医学专题促进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五页。
青霉素+头孢菌素(tóu bāo jūn sù)? 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或四环素类)? 喹诺酮类+氨基苷类?
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五页。
2.4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hélǐ)使用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yuánzé)》2011年卫生部印发
第三十页,共六十五页。
相互作用分为有益的相互作用(疗效增强、不良反应减少)和有害的相互 作用(疗效减弱、不良反应增多)。 如:氯沙坦+氢氯噻嗪(有利?有害?)
多潘立酮+红霉素(有利?有害?)
第十六页,共六十五页。
2.2.2 药物相互作用发生(fāshēng)的环节
体外——配伍禁忌(jìnjì)
体内
第十七页,共六十五页。
手术;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性手术,以上手术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清洁手术
清洁-污染手术
甲状腺手术 乳腺手术 腹外疝手术 关节 耳鼻喉科手术 泌尿外科手术 胸外科手
置换成形术 截骨、骨内固定术 皮肤肿 术(食管、肺) 人工流产-刮宫术 经阴
块切除术 白内障手术
道或经腹腔子宫肌瘤切除术 剖宫产术
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五页。
2.3 抗生素的合理(hélǐ)使用
——《抗菌药物(yàowù)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附件
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五页。
2.3.1 围手术(shǒushù)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
清洁手术:手术部位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 呼吸道、消化道、
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可不使用抗菌药物。
第九页,共六十五页。
2.1 基本(jīběn)药物与合理用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代谢的遗传多态性
种 族 CYP2D6, % 无 非洲/非 非洲 非 裔美国 人 亚洲人 白种人 8 有 超快 92 ? CYP2C19,% 无 - 4-7 有 CYP2C9, % 无 有
- 93-96 0.003 >99
药源性疾病的治疗原则
A型药源性疾病:通过调整药物剂量,或改用 型药源性疾病:通过调整药物剂量, 型药源性疾病 选择性高的药物, 选择性高的药物,或加用对不良反应有拮抗作 用的药物。 用的药物。 B型药源性疾病:通常是确定病因后,必须立 型药源性疾病: 型药源性疾病 通常是确定病因后, 即停药,并告知病人今后也应禁用此类药物。 即停药,并告知病人今后也应禁用此类药物。 具体措施: 具体措施:
1 7
98 92
1 1
12-22 78-88 - - 3 97
0.08 0.36
>99 >99
Hale Waihona Puke 药源性疾病死亡位于前10位情况统计 药源性疾病死亡位于前10位情况统计
占总数% 疾病 例数 占总数% 73 16.08 过敏性休克 40 8.81 急性肾功能衰竭 27 5.95 中毒 3.75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懈症 17 17 3.75 急性白血病 16 3.52 粒细胞缺乏 14 3.08 急性肝坏死 13 2.86 猝死 12 2.64 过敏 10 2.20 再生障碍性贫血 239 52.64 合计 454例药源性死亡的分析 85---92年文献综述 ---92年文献综述) 454例药源性死亡的分析 (85---92年文献综述)
药源性疾病的诊断原则
诊断与一般疾病的诊断原则基本相同, 诊断与一般疾病的诊断原则基本相同, 1)要完整的了解病史,特别应仔细询问服药史、 过敏 )要完整的了解病史,特别应仔细询问服药史、 史,必须要明确用药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的关 联程度。 联程度。 2)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如过敏性疾病一般早期首先 )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 出现皮肤粘膜改变,出现皮疹等,如此时明确原因, 出现皮肤粘膜改变,出现皮疹等,如此时明确原因, 常常可以避免严重ADR的发生。 的发生。 常常可以避免严重 的发生 3)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其中血药浓度监测是诊断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其中血药浓度监测是诊断 血药浓度监测 药物蓄积中毒或超量中毒的可靠依据, 药物蓄积中毒或超量中毒的可靠依据,也是与过敏 性疾病进行鉴别的最直接的证据。 性疾病进行鉴别的最直接的证据。
药源性疾病的诊断原则
4)在鉴别诊断上重点是与原患疾病的鉴别 ) 而鉴别诊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 而鉴别诊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 , 作为医师要熟知患者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形 式;在诊治过程中若出现与预期目的不一致的临 床表现,或病情出现突发变化且不能用原发病解 床表现,或病情出现突发变化且不能用原发病解 释时,要特别注意是否有ADR存在,如停用该种 存在, 释时,要特别注意是否有 存在 药物后症状缓解更要高度怀疑药源性疾病, 药物后症状缓解更要高度怀疑药源性疾病,需进 一步做相关的检查。 一步做相关的检查。 切记不可随意重复用药, 切记不可随意重复用药,
按受损器官系统分类
ADR分类 分类 例次 46 全身反应 23 呼吸系统损害 18 泌尿系统损害 17 肝胆系统损害 15 皮肤及附件损害 心率和心律紊乱 14 白细胞异常及其他有关损害 9 7 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损害 7 消化系统损害 6 心血管系统一般损害 构成比% 构成比% 24.34 12.17 9.52 9.00 7.94 7.41 4.76 3.70 3.70 3.18
药源性疾病的诊断原则
5)发生药源性疾病的原因很多,既有药物本身 )发生药源性疾病的原因很多, 的因素, 的因素 , 又有患者个体差异和用药不当等因素 的影响。 对文献己有报道的药源性疾病, 的影响 。 对文献己有报道的药源性疾病 , 一般 较易诊断, 较易诊断 , 但对有些罕见或文献中尚未有报道 的,则较难诊断 可采取体外试验(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可采取体外试验 (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 白细胞 移动抑制试验)、皮肤试验、斑贴试验等 移动抑制试验) 皮肤试验、
药源性疾病学的发展
药源性疾病研究是指利用药物流行病学、试验医学、 药源性疾病研究是指利用药物流行病学、 试验医学、 临床医学、药物基因组学等方法,研究药物导致疾 临床医学、 药物基因组学等方法, 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病理改变、 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病理改变、 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和预防措施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以及治疗和预防措施等,是一个 新兴的综合学科。 新兴的综合学科。 药源性疾病如发现得早、治疗及时, 药源性疾病如发现得早、治疗及时, 绝大多数可以 减轻症状、缩短疗程或痊愈, 减轻症状 、缩短疗程或痊愈 ,若不能及时发现或治 疗抢救措施不力,则可造成不可逆性损害, 疗抢救措施不力, 则可造成不可逆性损害,导致终 生致残,甚至死亡。 生致残, 甚至死亡 。因此加强对药源性疾病的防治 是我们医药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是我们医药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药源性疾病的分类
目前, 目前 , 药源性疾病尚无统一的分类 及分类标准。 及分类标准 。 比较常见的分类方法 有以下几种: 有以下几种: ◆按发病的快慢分类 ◆按药物剂量及用药方法分类 ◆按药理作用及发病机理分类
药物变态反应约占药物不良反应的10- % 药物变态反应约占药物不良反应的 -25%, 其发生与病人的特异体质和免疫机制有关。 其发生与病人的特异体质和免疫机制有关。 特异体质与基因突变和遗传素质有关。 年代 特异体质与基因突变和遗传素质有关。80年代 Vesell曾通过观察双胞胎人群中 ( 异卵双胞胎 曾通过观察双胞胎人群中( 曾通过观察双胞胎人群中 和同卵双胞胎)氨替比林、双香豆素、 和同卵双胞胎)氨替比林、双香豆素、保泰松 的血浆半衰期, 的血浆半衰期,结果发现异卵双胞胎使用前述 药物的血浆半衰期存在明显差异,平均较同卵 药物的血浆半衰期存在明显差异, 双胞胎差6-22倍。 在当时仅仅笼统地认为是遗 双胞胎差 倍 传药理学因素造成这种差异, 传药理学因素造成这种差异,而与环境因素无 关。
药源性疾病的防治 与合理用药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邓培媛
药源性疾病的防治与合理用药
药源性疾病定义 药源性疾病 药源性疾病的病因学分类 药源性疾病的诊断原则 药源性疾病的防治原则
药源性疾病(drug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s;DID) diseases;DID)定义:
159例药源性死亡病例分析 159例药源性死亡病例分析
(1997-2000年国内期刊文献检索资料) 药源性死亡药品种类分布(续表) 药源性死亡药品种类分布 解毒药 避孕药 酶类及生化制品 营养及血浆代用品 脱水利尿剂 止咳平喘药 其他 合计 2 2 6 4 2 3 14 95 2 3 6 5 4 7 17 184 1.09 1.63 3.26 2.72 2.17 3.80 9.24 100.00
遗传药理学的研究、 遗传药理学的研究、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已 使原来所讲的特异体制因素有了明确的答案, 使原来所讲的特异体制因素有了明确的答案, 即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取决于药物代谢基因 的差别。目前已知人类药酶,细胞色素P 的差别。目前已知人类药酶,细胞色素 450
至少有12个亚型。遗传药理学的假想已被 至少有 个亚型。 个亚型 现代科学所证实
药源性疾病定义: 药源性疾病定义:
它不仅包括药物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所产生的不良反 而且包括超量、误服、 应 , 而且包括超量 、 误服 、 错用及不恰当使用药物所 引起的疾病。 引起的疾病 。 药源性疾病既是严重不良反应的表现形 又是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 式 , 又是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 药源性疾病可涉及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 药源性疾病可涉及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 , 以及导致突 癌变和胎儿畸形等。 变、癌变和胎儿畸形等。 药品不良反应是伴随着药品的出现而存在的一种客观 现象,人类只有不断的认识它,逐渐地掌握其规律, 现象 , 人类只有不断的认识它 , 逐渐地掌握其规律 , 才能避免或预防严重药害事件发生。因此自90年代开 才能避免或预防严重药害事件发生 。 因此自 年代开 国际上已将ADR和 DID视为一种新的流行病称为 始 , 国际上已将 和 视为一种新的流行病称为 药物流行病。目前已在更广阔的领域对其进行研究。 药物流行病。目前已在更广阔的领域对其进行研究。
药源性疾病的诊断原则
向药师或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咨询, 向药师或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咨询,进行必要的 实验室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 实验室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 有些来势凶猛的药源性疾病如诊断不及时, 有些来势凶猛的药源性疾病如诊断不及时,可 在短时内造成死亡,如休克, 在短时内造成死亡,如休克,其病因包括药物 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中毒性休克等, 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中毒性休克等, 如在短时间内不能做出明确诊断, 如在短时间内不能做出明确诊断,抢救措施不 得力,即可出现不可逆的循环衰竭,造成严重 得力, 即可出现不可逆的循环衰竭, 不可挽回的后果。 不可挽回的后果。
药源性疾病的诊断原则
血药浓度监测可以及早发现由于遗传药理学变 异引起血药浓度过高而出现中毒症状。 异引起血药浓度过高而出现中毒症状。 还可以利用新学科的知识如药物基因组学, 还可以利用新学科的知识如药物基因组学,进 行基因检测,预测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 行基因检测,预测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 对药源性疾病的诊断, 对药源性疾病的诊断,要注意临床医师和临床 药师相互配合, 药师相互配合,利用各自知识与经验的优势及 早明确诊断。 早明确诊断。
159例药源性死亡病例分析 159例药源性死亡病例分析
(1997-2000年国内期刊文献检索资料) 死亡病例使用药品种类分布
药品类型 品种数 29 抗微生物药 中枢神经系统药 11 3 抗肿瘤药 循环系统药 3 5 麻醉药 2 诊断用药 2 消化系统药 5 中草药 抗组织胺药 2 致死频次 79 23 11 3 6 4 2 9 3 构成比(%) 构成比(%) 42.94 12.50 5.98 1.63 3.26 2.17 1.09 4.89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