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句话是蔡元培对青年学子的恳切勉励, 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而不是 做官发财的进身阶。因此,学生在校应努力 钻研学问,增长见识。这一点无论在当时还 是现在,都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4. 请简要分析一下这段文字的语言特点。
在语言上,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 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这篇演讲辞写作 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过渡、新旧两种文 体并行的时期,当时的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 特点。以本文为例,文章基本的框架还是文言文, 有大量的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多用单音词、语气 词等;但另一方面文章又比较浅显,有许多口语成 分,比起古文来好理解。因此,本文读起来既有文 言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的特点,又有口语的明快易 懂的特点,学习时要注意体味。
作者生平
• 蔡元培(1868—1940),字 鹤卿,先号民友,后改孑民。 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家,中 国近代学术与教育的奠基者。
作者作品
• 在教育中首倡德、智、体、美四育,以“养成共和健全之 人格”;并积极推行义务教育和社会教育
• 积极倡导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允许和鼓励不同学 派发展的办学方针。
5. 本文是作者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的演说辞, 可为什么主体部分是向学生提出谆谆教诲与建 议希望?谈谈你的理解。
就职演说,大都会阐释自己的施政纲领或对听众 提出要求,本文二者融合而又侧重于后者。作为北 大的新一任校长,蔡元培对青年学子寄予了厚望。 他深知当时社会的污浊与北大的沉疴,因此,在演 讲中,他开门见山,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要求, 这三点可以说每一点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也 是青年学子们普遍关心的。这样,在内容上首先就 抓住了听众的心理和兴奋点,引起了听众的兴趣。
情景演绎
• 设想自己当了班长,写一 篇“就任班长之演说”的文稿。 要求:观点明确,有演说稿特 点,不少于400字。
课堂随练:
阅读课文的“抱定宗旨” 这一段,思考以下题目:
阅读课文的“抱定宗旨”这一段,思考以下题目:
1. 结合全段来看,这里的“宗旨”指的是什么?在作者看来, 求学者应当有怎样的“宗旨”?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宗旨”? 2. 作者在文中批评了哪些不正确的求学“宗旨”?他认为求 学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3. 如何理解“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 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这句话 的含意? 4. 请简要分析一下这段文字的语言特点。 5. 本文是作者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的演说辞,可为什么主 体部分是向学生提出谆谆教诲与建议希望?谈谈你的理解。 6. 作者在文中对当时北大学子提出的希望有着积极的现实意 义,这种意义在今天有无价值?谈谈你的认识。
•孜孜
造诣
店肆 沦丧
訾詈 冶游
塞责 会晤
相勖 敷衍
庶民
切磋
正轨
砥砺
鲜为人知
正音:
• 数(shù)载(zǎi) 干(gàn)禄(lù) 提携
(xié) 肄(yì)业 孜孜(zīzī)
造诣(yì)
店肆(sì) 沦丧(lúnsàng)
訾(zǐ)詈 (lì) 冶(yě)游 塞责(sèzé)
会晤(wù) 相(xiāng)勖(xù) 敷衍
(2)感人肺腑的情思 :
在演讲的全过程,作者讲述任何问题时,都倾注了无 比的热情。 他五年前任职教育部时就对北大做出贡献,早已情系 北大;走马上任之初,即针对时弊,殷殷教导青年学 子改变观念、学风,热切关注;每提一点要求,都真 诚表达自己对现实的看法、对事理的理解和对青年学 子的诚挚期待;对青年学子近期应做事两项事,也同 样是带着满腔热情来进行解释和开导。 这篇演讲的巨大说服力,除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因素之 外,感人肺腑的情感因素也起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1. 结合全段来看,这里的“宗旨”指的是 什么?在作者看来,求学者应当有怎样的 “宗旨”?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宗旨”?
这里的“宗旨”指的是求学的目的 (目标)。在作者看来,求学者应当“为 求学而来”,光明正大,而不以“做官发 财”为志。因为,“宗旨”偏斜,就会惟 分数是争,潦草塞责,虚度光阴,而难有 真才实学,从而导致误己、误人、误国的 恶果。
2. 作者在文中批评了哪些不正确的求学 “宗旨”?他认为求学的终极目的是什 么?
作者在文中批评了求学为“做官”和“致 富”两种错误的“宗旨”。他认为求学的终 极目的是“学成任事”。
3. 如何理解“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 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 造诣,容有底止”这句话的含意?
3.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4.结合本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大学的内涵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问 题,并进而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学习要点
1.理解本文的思想内涵和历史意义,并从中思考本文对当 代大学生的启示。
2.了解演说词的特点,并思考如何才能使演说打动听众。
(3) 清晰明快的思路:
这篇演讲稿结构非常明晰。 由于演讲的时间性限制,听众是一听而过,时 间有限,因此演讲只能安排一个中心,而且要 求中心突出。 本文就是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 展开的,并且全文都是围绕着这一中心组织材 料和精心构思。 开头话直截简短,正文展开中心内容,结尾有 阐述,重在总结全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楚, 全文结构紧密,思路明晰。
(4)古朴典雅的语言 :
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作,带有古朴典雅的特点。 这是因为在那个年代,正是新文化运动的前期,是 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而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 当时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 但作者在语言运用方面,独出心裁,别具一格。他 的文章的基本格式是文言文,用了文言文语汇和句 式,但造语浅显,带着许多口语口语成份,这就比 古文容易接受理解。 因此,这篇演讲稿读起来,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 味深长的特点,又有口语明快易懂、容易接受的好 处。
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1. 北大老照片
著 名 的 北 大 红 楼
今天的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延伸阅读
1 .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2 .张申府:回想北大当年 3 .冯友兰:蔡元培的人格感召
• 坚决批判封建复辟思想,反对“尊孔读经”,针对宗 教迷信活动,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发表了 《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美育与人生》等文章 和演说。
蔡 元 培 手 迹
创作背景
唐振常《蔡元培传》(节选) • 1916年前北大的概况 • 蔡元培的改革措施 •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数载 干禄 提携 肄业
曰改良讲义。二曰添购书籍。)。
抱定宗旨
• ①大学性质:
• ④正反深入论证: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求学者:爱惜光阴,孜
• ②多年弊端:
孜求学,造诣容有底止。
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 思想。
求官者:放荡冶游,敷 衍塞责,学问毫无。
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 • ⑤事例论证:
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 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清朝的覆灭(官吏腐败) 人们对当局的不满(道
德沦丧)
• ③提出要求:
• ⑥结论:宗旨不可以不
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正大。
砥砺德行
1、必要性:有败德毁行之事 2、重要性:关乎国家兴替 3、责任:力矫颓俗
读罢全文,你从文中看到北大当年存在着
怎样的腐败现象?
• (1)很多学生不以学业为重,而是把大学当作升官 发财的阶梯。因此,平时敷衍塞责,放荡游玩,考 试时才突击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 多寡。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
•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毛泽东
• 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 由。——周恩来
• “三不主义”——一不做官,二不纳妾, 三不打麻将——蔡元培
教学要求
1.在了解北大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2.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 (2)因为热心做官,很多学生对于教师,不问其学 问深浅,只问其官阶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
• (3)精于政法的人才,多入政界,学校中专任教授 很少。
• (4)有些学生,不重视道德修养,沾染了社会的恶 劣风气,不自觉砥砺德行,被人看不起。
鉴赏要点: 1、巨大的现实意义 2、感人肺腑的情思 3、清晰明快的思路 4、古朴典雅的语言
6. 作者在文中对当时北大学子提出的希望有 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这种意义在今天有无价值? 谈谈你的认识
作者的这种希望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积 极的价值作用。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现实社 会里,我们青少年学生应当有远大的理想 抱负,力求在学校多学知识,提高自己的 文化水平和学术修养,争取将来为祖国的 繁荣和富强、民族的振兴和崛起作出自己 应有的贡献。
(fūyǎn) 庶(shù)民
切磋
(qiēcuō)
正轨(guǐ)
砥(dǐ)
砺(lì)
鲜(xiǎn)为人知
结构与观点
• 第一部分(1段):回顾自己与北大的渊源。 • 第二部分(2-4段):对青年学子提出三点希望。 • ①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 ②砥砺德行,品行不可以不谨严。 • ③敬爱师友。 • 第三部分(5段):交待了上任后要做的两件事及缘由(一
(1)巨大的现实意义 :
课文作为就职演说,阐释了自己的治校纲领,并对青 年学子提出要求。这两方面的意思融合在一起,而侧 重后者。 作者作为新任校长,针对当时社会和教育存在的弊端, 对青年学子提出三点要求,这三点要求正是治疗当时 教育和北大的沉疴之良方,每一点都事关中国教育和 北大的前途和命运。作者治校的大计方针融合在这三 点要求之中,为改造教育和北大,具有巨大的现实意 义和推动作用。 作者讲述的问题,正是当时北大青年学子普遍关心的 问题,在演说的内容和情感上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引 起了听众的兴趣,这就使演讲获得了巨大的教育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