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对环境的影响-26页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三,由于武器装备的非精确性和战争中的狂轰乱炸,呈现 出与大规模生产相适应的战争中的人员大规模死亡和生态环 境的大规模破坏。
❖ 信息对抗阶段,战争对环境的影响取决于信息化武器的发展。
❖ 所谓信息化战争,简单地讲,就是信息时代以信息和信息武 器装备为战争工具的战争。信息武器系统在是指一个以信息 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高度只是密集型武器系统,是一个非常 庞大、涵盖面非常宽泛的武器系统。从杀伤类型上来说,大 体上可以划分为软杀伤型信息武器和硬杀伤型信息武器两大 类型。软杀伤型信息武器包括以计算机病毒武器等为代表的 形形色色的计算机网络攻击(或防御)型信息武器、以电子 战武器为大代表的电子攻击(或防御)型信息武器和以信息 及其媒体为依托的心理攻击(或防御)所用武器。硬杀伤型 信息武器主要是指精确制导武器及其信息系统。从长期后果 来看,如果这种武器被大规模装备和使用可能给环境带来摧 毁性破坏。
战争对环境的影响
胡梦宁 沈赛凤 徐沪安 朱星宇
刘思奇 万牧原
❖ 战争对环境的影响主要特征是:
❖ 第一,由于古代战争消耗的主要是人力资源、农业资源和可以 直接利用的自然资源,战争胜负主要取决于敌我双方体力的博 弈,因此,古代战争对生态环境破坏具有十分的有限性。
❖ 第二,战争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易恢复性。由于这种破坏没有对 生态环境系统构成深层的、大规模的、系统性的破坏,因而这 种被破坏的环境经过较短时间的自然调整、或简单的人工补救 就可以恢复。这种破坏不会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危险,此时的 人们关于战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注不多,直到进入20世纪特 别是机械、化学、生物和核武器出现后,人们才真正重视起来。
❖ (1)战争与环境存在双向互动轨迹。先后经历了或即将经历战争盲从环 境、战争破坏环境和生态观主导战争三个阶段。(2)人类对战争的认识 在逐步深化,先后经历了人类盲目崇拜战争、人类利用战争和人类理性 对待战争三个阶段。(3)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经历了人类与自然的混 沌和谐(环境决定论)、人类与自然的对立(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与 自然的对立统一(生态协调主义)三个阶段。
❖ 沉重的灾难:生态破坏
❖Fra Baidu bibliotek
战争,尤其是高科技战争对环境具有极
大破坏作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灾难性的,
战争与环境关系的实质:人与自然的关系
❖ 战争与环境的关系实质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而战争只是人类作用于自 然的多种方式之一。“战争—从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 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 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毛泽东: 《中国革命的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71页。】 作为一种古老的历史现象,它是原始社会末期不同利益集团共同体之间 交往扩大所导致的利益矛盾的激化的产物。考察“人类—战争—环境” 的关系链条历史可以发现如下判断:
❖ 主要表现: ❖ 1、以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为支撑的信息化战争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可能加
剧且持续时间绝对延长; ❖ 2、平民在战时死亡少,但战后却因环境恶化大量死亡; ❖ 3、使环境破坏更加隐形化,比如贫铀弹辐射、电子战电磁辐射、细菌基
因等生态污染;
❖
4、信息武器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可能呈现出严重的两面性:一方面,精 确制导武器大大低提高了武器的使用效能,有利于节约战争开支,用较 少的资源消耗达到战争目的,同时也减少了对非军事设施或平民的直接 伤害,是非常符合军事需要的技术进步。所谓高技术战争是“人道的”、 “干净的”怪论就是它的反映。另一方面,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行动将 在陆、海、空、天、电磁以及网络空间和心理空间等全维领域展开,由 于精确制导武器必然伴随着其高技术特性和杀伤力的增强,精确制导武 器使毁伤率大大提高了。计算表明,战斗部的爆炸威力提高一倍,杀伤 力仅提高40%,而目标的精确识别和精确制导导致的命中率提高一倍,杀 伤力提高100%。
战争污染整个星球
❖ 贫铀弹又称“银弹”,是一种具有极大杀伤威力的新型炸弹。它以贫铀 为主要原料制成。贫铀是在提炼放射铀(铀235)的过程中的副产品,其 放射性比天然铀低65%,可平均持续4000—5000年,暴露于自然环境下, 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有专家指出,贫铀弹所谓的“贫”只是相对原 子弹而言,对人类和环境来说它仍是不折不扣的核武器。虽然它不像原 子弹那样可以在数秒内将城市夷为平地,生物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感受到 其放射性,但其破坏性却不可低估。贫铀弹燃烧时,气溶胶化了的氧化 铀和贫铀微粒进入人体内部,如果人或动物吸入了贫铀弹爆炸时产生的 有毒尘埃,就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容易引起包括白血病在内的多种 癌症;而贫铀弹爆炸后产生的放射性微粒也可给水源和土壤造成二次污 染,而且持续时间会长达数百年以上,它的危害与原子弹爆炸后造成的 放射性污染相比并不逊色。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博士哈里·夏尔马2019年 起草的一份研究报告说,海湾战争中使用的贫铀弹使美国退伍军人和伊 拉克公民中的癌症患者增加了2万至10万人。英国生物学家科格希尔认为, 这些贫铀弹造成的核污染相当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的3%。据他 的分析,贫铀弹已使所有巴尔干地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污染,南 斯拉夫的放射性指标更是达到了正常标准值的3000%。
❖ 在能源对抗阶段,战争对环境的破坏具有以下典型特征:
❖ 第一,能源对抗阶段的战争的作用空间得到急剧拓展。近代 以来,依靠工业革命武装起来的海军、空军和陆军,与古代 战争相比发生了质的飞跃,战场空间由陆地向广阔的海洋、 底层空间扩展,战争的空间范围扩大,从而使战争对环境的 影响范围扩大。
❖ 第二,能源对抗阶段,战争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加剧。从古代 以消灭战争主体为中心的战略战术发展到利用近代以来的科 学技术从战略上打击对方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与人类活动直接 相关生态环境,例如利用海水盐化敌人的耕地、利用化学细 菌武器破坏敌方生态环境(越战美军使用落叶剂)、利用原 子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从事大规模环境破坏(广岛原子弹 事件)、轰炸对方的重要工业设施等。
❖ 信息对抗阶段,战争对环境的影响取决于信息化武器的发展。
❖ 所谓信息化战争,简单地讲,就是信息时代以信息和信息武 器装备为战争工具的战争。信息武器系统在是指一个以信息 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高度只是密集型武器系统,是一个非常 庞大、涵盖面非常宽泛的武器系统。从杀伤类型上来说,大 体上可以划分为软杀伤型信息武器和硬杀伤型信息武器两大 类型。软杀伤型信息武器包括以计算机病毒武器等为代表的 形形色色的计算机网络攻击(或防御)型信息武器、以电子 战武器为大代表的电子攻击(或防御)型信息武器和以信息 及其媒体为依托的心理攻击(或防御)所用武器。硬杀伤型 信息武器主要是指精确制导武器及其信息系统。从长期后果 来看,如果这种武器被大规模装备和使用可能给环境带来摧 毁性破坏。
战争对环境的影响
胡梦宁 沈赛凤 徐沪安 朱星宇
刘思奇 万牧原
❖ 战争对环境的影响主要特征是:
❖ 第一,由于古代战争消耗的主要是人力资源、农业资源和可以 直接利用的自然资源,战争胜负主要取决于敌我双方体力的博 弈,因此,古代战争对生态环境破坏具有十分的有限性。
❖ 第二,战争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易恢复性。由于这种破坏没有对 生态环境系统构成深层的、大规模的、系统性的破坏,因而这 种被破坏的环境经过较短时间的自然调整、或简单的人工补救 就可以恢复。这种破坏不会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危险,此时的 人们关于战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注不多,直到进入20世纪特 别是机械、化学、生物和核武器出现后,人们才真正重视起来。
❖ (1)战争与环境存在双向互动轨迹。先后经历了或即将经历战争盲从环 境、战争破坏环境和生态观主导战争三个阶段。(2)人类对战争的认识 在逐步深化,先后经历了人类盲目崇拜战争、人类利用战争和人类理性 对待战争三个阶段。(3)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经历了人类与自然的混 沌和谐(环境决定论)、人类与自然的对立(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与 自然的对立统一(生态协调主义)三个阶段。
❖ 沉重的灾难:生态破坏
❖Fra Baidu bibliotek
战争,尤其是高科技战争对环境具有极
大破坏作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灾难性的,
战争与环境关系的实质:人与自然的关系
❖ 战争与环境的关系实质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而战争只是人类作用于自 然的多种方式之一。“战争—从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 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 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毛泽东: 《中国革命的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71页。】 作为一种古老的历史现象,它是原始社会末期不同利益集团共同体之间 交往扩大所导致的利益矛盾的激化的产物。考察“人类—战争—环境” 的关系链条历史可以发现如下判断:
❖ 主要表现: ❖ 1、以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为支撑的信息化战争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可能加
剧且持续时间绝对延长; ❖ 2、平民在战时死亡少,但战后却因环境恶化大量死亡; ❖ 3、使环境破坏更加隐形化,比如贫铀弹辐射、电子战电磁辐射、细菌基
因等生态污染;
❖
4、信息武器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可能呈现出严重的两面性:一方面,精 确制导武器大大低提高了武器的使用效能,有利于节约战争开支,用较 少的资源消耗达到战争目的,同时也减少了对非军事设施或平民的直接 伤害,是非常符合军事需要的技术进步。所谓高技术战争是“人道的”、 “干净的”怪论就是它的反映。另一方面,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行动将 在陆、海、空、天、电磁以及网络空间和心理空间等全维领域展开,由 于精确制导武器必然伴随着其高技术特性和杀伤力的增强,精确制导武 器使毁伤率大大提高了。计算表明,战斗部的爆炸威力提高一倍,杀伤 力仅提高40%,而目标的精确识别和精确制导导致的命中率提高一倍,杀 伤力提高100%。
战争污染整个星球
❖ 贫铀弹又称“银弹”,是一种具有极大杀伤威力的新型炸弹。它以贫铀 为主要原料制成。贫铀是在提炼放射铀(铀235)的过程中的副产品,其 放射性比天然铀低65%,可平均持续4000—5000年,暴露于自然环境下, 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有专家指出,贫铀弹所谓的“贫”只是相对原 子弹而言,对人类和环境来说它仍是不折不扣的核武器。虽然它不像原 子弹那样可以在数秒内将城市夷为平地,生物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感受到 其放射性,但其破坏性却不可低估。贫铀弹燃烧时,气溶胶化了的氧化 铀和贫铀微粒进入人体内部,如果人或动物吸入了贫铀弹爆炸时产生的 有毒尘埃,就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容易引起包括白血病在内的多种 癌症;而贫铀弹爆炸后产生的放射性微粒也可给水源和土壤造成二次污 染,而且持续时间会长达数百年以上,它的危害与原子弹爆炸后造成的 放射性污染相比并不逊色。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博士哈里·夏尔马2019年 起草的一份研究报告说,海湾战争中使用的贫铀弹使美国退伍军人和伊 拉克公民中的癌症患者增加了2万至10万人。英国生物学家科格希尔认为, 这些贫铀弹造成的核污染相当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的3%。据他 的分析,贫铀弹已使所有巴尔干地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污染,南 斯拉夫的放射性指标更是达到了正常标准值的3000%。
❖ 在能源对抗阶段,战争对环境的破坏具有以下典型特征:
❖ 第一,能源对抗阶段的战争的作用空间得到急剧拓展。近代 以来,依靠工业革命武装起来的海军、空军和陆军,与古代 战争相比发生了质的飞跃,战场空间由陆地向广阔的海洋、 底层空间扩展,战争的空间范围扩大,从而使战争对环境的 影响范围扩大。
❖ 第二,能源对抗阶段,战争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加剧。从古代 以消灭战争主体为中心的战略战术发展到利用近代以来的科 学技术从战略上打击对方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与人类活动直接 相关生态环境,例如利用海水盐化敌人的耕地、利用化学细 菌武器破坏敌方生态环境(越战美军使用落叶剂)、利用原 子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从事大规模环境破坏(广岛原子弹 事件)、轰炸对方的重要工业设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