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
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一、问诊的意义
问诊是了解病情,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 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疾病的很 多情况,如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及治疗经过,患者的自觉症状、既往病史、 生活史和家族史等,只有通过问诊才能获 得。
二、问诊的方法Baidu Nhomakorabea
医生询问病人,了解病情,需要有一定的 方法。医生能否通过询问,及时、准确、 全面地获得有关疾病的临床资料,与询问 的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3、诊治经过
有些病人,尤其是患病较久者,在就诊前 已经在其他医院进行过诊断和治疗。
4、现在症状
现在症状是问诊的主要内容。虽然现在症 属于现病史的范畴,但因其包括的内容较 多,是问诊的重点。
四、既往史
既往史又称过去病史,主要包括病人平素 身体健康状况,以及过去患病情况。
1、既往健康状况 2、既往患病情况
1、环境要安静适宜 2、态度要严肃和蔼 3、不用医学术语询问 4、避免资料片面失真 5、重视主诉的询问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问诊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 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等。 询问时,应根据就诊对象,如初诊或复诊、 门诊或住院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 询问。
(一)恶寒发热
指病人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是表证的特征性症 状。其机理是外邪侵袭肌表,正气与邪气相互斗 争,卫气宣发失常所致。外邪袭表,卫阳被遏, 肌腠失于温煦则恶寒;邪气外束,正邪交争,卫 阳失于宣发,则郁而发热。
由于感受外邪性质的不同,寒热症状可有轻重的 区别。临床上常见以下三种类型:
指病人只发热,而无怕冷之感的症状。多 系阳盛或阴虚所致,是里热证的特征证候。
1、壮热
指高热(体温在39℃以上)持续不退,不 恶寒只恶热的症状。常兼面赤、口渴、大 汗出、脉洪大等症。多因风热内传,或风 寒入里化热,正邪相搏,阳热炽盛,蒸达 于外所致。多见于伤寒阳明经证和温病气 分阶段,属里实热证。
“热”指发热,包括病人体温升高,或体温正常 而病人自觉全身或局部(如手足心)发热。
寒与热的产生,主要取决于病邪的性质和机体阴 阳的盛衰两个方面。邪气致病者,由于寒为阴邪, 其性清冷,故寒邪致病,恶寒症状突出;热为阳 邪,其性炎热,故热邪致病,发热症状明显。机 体阴阳失调时,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虚则热, 阳虚则寒。由此可见,寒热是机体阴阳盛衰的反 映,即寒为阴征,热为阳象。
中医诊断学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诊法、辨证、诊断综 合运用和病历书写等内容。
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1、司外揣内 2、见微知著 3、以常衡变
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1、整体审察 2、诊法合参 3、病证结合
第一章 问诊
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 的的询问,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2、潮热
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 的症状。
下午3-5时(即申时)热势较高者,称为日晡潮 热,常见于阳明腑实证,故亦称阳明潮热。由于 胃肠燥热内结,阳明经气旺于申时,正邪关键剧 烈,故在此时热势加重。
午后和夜间有低热者,称为午后或夜间潮热。有 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者,称为骨蒸发热,多 属阴虚火旺所致,由于阴液亏虚,不能制阳,机 体阳气偏亢,午后卫阳渐入于里,夜间卫阳行于 里,使体内偏亢的阳气更加亢盛而生内热,故午 后和夜间有低热。
五、个人生活史 1、生活经历 2、精神情志 3、饮食起居 4、婚姻生育 5、小儿出生前后情况
六、家族史
家族史是询问病人的家庭成员,包括父母、 兄弟姐妹、子女等人的健康和患病情况。 必要时应注意询问直系亲属的死亡原因。
第三节 问现在症
问现在症是询问病人就诊时所感受到的痛 苦和不适,以及与病情相关的全身情况。
一、一般情况
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否、 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等。
二、主诉
主诉是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 及其持续时间。如“发热咳嗽3天,加重1 天”。
主诉往往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一般只 有一两个症状,即是主症。通过主诉常可 初步估计疾病的范畴和类别、病情的轻重 缓急。因此,主诉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是了解、分析和认识疾病的重要线索。询 问时,医生首先要善于抓住主诉。
1、恶寒重发热轻-风寒表证的特征 2、发热轻而恶风-伤风表证的特征 3、发热重恶寒轻-风热表证的特征
(二)但寒不热
指病人只感寒冷而不发热的症状,是寒证 的特征证候。其怕冷的产生,多为感受寒 邪致病,或为阳气不足而阴寒内生。
1、新病恶寒-里实寒证 2、久病畏寒-里虚寒证
(三)但热不寒
问寒热,首先应该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症 状。如有寒热的症状,必须询问怕冷与发热是否 同时出现,还应注意询问寒热的新久、轻重程度、 持续时间的长短,寒热出现有无时间或部位特点, 寒热与体温的关系,寒热消长或缓解的条件,及 其兼症等。
临床上常见的寒热症状有恶寒发热、但寒不热、 但热不寒、寒热往来四种类型。
现在症是疾病现阶段病理变化的客观反映, 是医生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
一、问寒热
指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感觉。寒与热是临 床最常见症状,是辨别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 的重要依据,为问诊的重点内容,故张景岳将其 列为《十问歌》之首。
“寒”指病人自觉怕冷的感觉。临床上有恶风、 恶寒和畏寒之分。病人遇风觉冷,避之可缓者, 谓之恶风;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或近火取暖而 不能缓解者,谓之恶寒;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 或近火取暖而能够缓解者,谓之畏寒。
三、现病史
现病史是指病人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 的发生、发展及其诊治的经过。现病史应 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询问。
1、发病情况
主要包括发病的时间,是突然发作,还是 缓慢发生;发病的原因和诱因;最初的症 状及其性质、部位,当时曾作何处理等。
2、病变过程
医生了解病人的病变过程,一般可按疾病 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询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