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参栽培技术
我要打印IE收藏放入公文包我要留言查看留言
添加人:admin 添加时间:2006-5-10
[生长习性]
丹参喜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湿润,土壤肥沃。
在自然条件下,生于低山坡、路旁、河边等比较湿润的地方。
在栽培条件下,若种子萌发和幼苗阶段遇高温干旱,会影响发芽率,会使幼苗生长停滞甚至造成死苗;若秋季遇持续干旱,会影响根部发育,降低产量。
丹参怕涝。
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土地上栽培,会造成叶黄根烂。
丹参耐寒。
茎叶只能经受短期零下5°C左右低温,而地下部却可安全越冬。
生育期光照不足,气温较低,幼苗生长慢,植株发育不良。
在年平均气温为17.1°C,平均相对湿度为77%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
适宜在肥沃的沙质土壤上生长;土壤酸碱度适应性较广,中性、微酸、微碱均可。
[栽培技术]
丹参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野生分布,因此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但栽培主产区位于河北、安徽、河南、山东、四川、陕西等省。
1、选地与整地
丹参是深根植物,根部可伸入土层30cm以上,宜选择肥沃、疏松、土层深厚、地势略高、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
山地栽培宜选用向阳的低山坡。
丹参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土质黏重和低洼积水的土地不宜种植。
整地时,每亩施入厩肥1500~2000kg作基肥,将土壤深翻30cm以上,种植前,再行翻耙、平整作畦。
2、繁殖方法
丹参的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和分根繁殖。
生产上一般用分根繁殖,方法是作种栽用的丹参一般都留在地里,栽种时随挖随栽。
选择直径0.3cm左右,粗壮色红,无病虫害的一年生侧根于2~3
月栽种。
也可在11月收获选种栽植。
按行距30~45cm和株距25~30cm穴栽3~4cm。
栽时将选好的根条折成4~6cm长的根段,边折边栽,根条向上,每穴栽1~2段。
栽后随即覆土,一般厚度为1.5cm左右。
据生产实践证明,用根的头尾做栽出苗早,中段出苗迟,因此要分别栽种,便于田间管理。
木质化化的母根作种栽,萌发力差,产量低,不宜采用。
分根栽种要注意防冻,可盖稻草保暖。
3、田间管理
(1)定苗在幼苗开始出土进,要进行查苗,若发现苗密度过大,要间苗;若缺苗,要及时进行补苗;或发现土壤板结、覆土较厚而影响出苗时,要及时将土疏松、扒开,促其出苗。
(2)排灌丹参整个生长期都要保持排水畅通,防止多雨季节丹参受涝。
出苗期及幼苗期如土壤干旱,要及时灌水或浇水。
(3)中耕除草丹参前期生长较慢,应及时松土除草,以免杂草丛生,影响丹参生长。
(4)施肥丹参开春返青后,要经过长达九个月的生长期,才能收获。
除下种时应尽量多施基肥外,在生长过程中还需在返青时施提苗肥;生长中期不留种子的地块,可在剪过花序后施肥;夏季剪过老秆以后,施长根肥,宜重施。
(5)摘蕾不准备收种子的丹参,从4月中旬开始,要陆续将抽出的花序摘掉,以保证养分集中到根部。
这是丹参增产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
[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
(1)根腐病发生初期,个别支根和须根变褐腐烂,逐渐向主根扩展,主根发病后,导致全根腐烂,地上部分茎叶枯萎死亡,严重影响产量。
为真菌病害,病菌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越冬,丹参栽种后,遇适宜条件,病菌开始浸染危害。
一般4月下旬发病,5~6月进入发病盛期,8月以后逐渐减轻。
地下
害虫危害严重的地块发病重。
防病方法实行轮作;选用无病苗栽,栽种前严格剔除病苗,种苗用 50%托布津1000倍液浸 5~10min,晾干后栽种。
(2)菌核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
病菌首先侵害茎基部、芽头及根茎部,使这些部位逐渐腐烂,变成褐色,常在病部表面、附近土面以及茎秆基部的内部,发生灰黑色的鼠粪状菌核和白色的菌丝体。
与此同时,病株上部茎叶逐渐发黄,最后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发生菌核病的地块不收取种苗;实行轮作,发过病的地块,不宜重茬,可与水稻进行轮作;药剂防治,初期零星发病时,用50%氯硝胺可湿性粉剂0.5kg加石灰7.5~10kg,撒在病株茎基及周围土面。
但施药后要隔10天以上才能翻挖根茎,以保证药用安全。
(3)根结线虫病根结线虫可通可丹参种根和土壤传播。
丹参被害时,须根上形成大大小小的根瘤,呈念珠状一串,内有线虫寄生,瘤的外面粘着土粒,难以抖落。
防治方法实施植物检疫、建立无病留种田,无病区不从病区调入种根;实行轮作,不重茬,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2、虫害防治
主要有银纹夜蛾。
其幼虫咬食叶片,造成缺刻、孔洞,老龄幼虫取食叶片,严重危害时,仅剩下主脉。
每年发生5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或枯枝下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冬季进行翻耕整地,可以杀灭在土中越冬的幼虫或蛹;灯光诱杀成虫;7~8月在第二、第三代幼虫低龄期,喷施10%杀灭菊酯乳油2000~3 000 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 1500~2000 倍液,隔7天一次,能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采收、加工及贮藏]
1、种子的生产、采收及贮藏
丹参为越年开花结实,栽植后的第二年,从5月底或6月初开始,种子陆
续成熟。
在花序上,开花和结籽的顺序是由下而上进行,下面的种子先成熟。
种子要及时采收,否则会自行散落地面。
花序剪下后,需即行暴晒,打出种子,扬净。
经晒过三个晴天的种子,播种后发芽率较高,出苗较整齐。
种子晒干后,装入布袋,挂在阴凉、干燥的室内保存。
2、根和根茎的采收加工及贮藏
(1)采收加工丹参在大田定植后,经过1~2年,至生长季结束,即可收获。
从年底茎叶经霜枯萎,至翌收早春返青前,是最适宜的收获期。
一般丹参于栽种第二年10~11月上旬收获。
采挖要选择睛天进行。
丹参根条入土深,质脆,易折断,需小心挖掘。
整个根部挖起后,抖去泥块,放在地里露晒,待根部失去部分水分发软后,再除去根上附着的泥土,运回加工。
丹参运回后,从芦头下剪下根条,然后将根摊开暴晒,直至晒干为止。
根条将干时,再用火烘,以除去根条上的须根。
趁热整齐地放入篓子内,轻轻摇动,即可除去须根及附着的泥灰,得到光滑成支的丹参成品。
(2)贮藏养护丹参用麻袋或筐包装,每件30~40kg,贮藏于仓库干燥处,适宜温度30°C以下,相对湿度70% ~75%。
商品安全水分11% ~14%。
本品质脆易折断,要防止重压;吸潮生霉,易虫蛀。
吸潮品,质体变软,不易折断,发热变色。
贮藏期间定期检查,发现受潮或湿度过高,及时翻垛、摊晾,虫情严重时用磷化铝熏杀。
高温高湿季节前可进行密封抽氧充氮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