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房地产年鉴

2009年中国房地产年鉴
2009年中国房地产年鉴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 我国房地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1998年国家停止福利分房实行住房货币化后,房地产业开始真正发展起来。90年代发展壮大,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下,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投资占GDP 比例逐渐增加。21世纪随着城镇居民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购房需求不断增长,房地产业得到飞速发展,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国人均住房面积城市达到20平方米,农村达到25平方米,住宅成套率达到70%。住宅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城市达4%,城乡合计达7.5%,房地产业己上升到支柱产业的地位。近两年来住宅建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在1.5个百分点左右。关键词:市场发展 (一)房地产的总体规模越来越大 第一,房地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逐年增加。199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4010.17亿元,到2004年达到13158.25亿元,房地产投资额平均每年增长1000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的比例也逐年增加。 第二,开发规模快速增长。2004年全国房地产施工面积从1999年的56858万平方米上升到140451万平方米,增加了83593万平方米,平均每年增长25 %,房地产开发规模逐步扩大。房地产开发的各项指标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最高接近30%,近几年增长的更快。 (二)地区发展不平衡 第一,房地产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存在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①无论是房屋施工面积还是房屋竣工面积,东部都占有很大比例。这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早所致。②中部的增长速度(除了销售额)基本处于领先水平,并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东部地区土地资源偏紧,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和竞争激烈,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向中、西部转移,房地产的地区结构发生变化,尤其是随着中部经济的发展,中部的各项指标(除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其他两部。③地区间差距正逐步缩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西部的房屋销售面积占全国销售面积的比例都较前有所增加,且中、西部居民个人购买商品住宅在全国的份额也在增加,由2002年的13.6%,21.7%上升到15.7%,24.3%,中、西部居民购买商品住宅的增长比例较大,均高于全国平均的增长比例。可以看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地区间正逐步缩小差距。 第二,城镇居民居住水平存在地区差异。在中国人口增长的情况下,人均建筑面积仍在增长,反映了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得到了提高,但因各地区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从表3-4可以看出:从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的绝对数量上来看,东部地区24.91 >西部地区23.25>中部地区22.06。这是因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房地产市场比较活跃,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西部地区虽然房地产发展不完善,但人口密度较小,相对来说居住面积较为宽松,中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又不很发达,所以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最小;从其增长速度来看,西部地区5.1%>中部地区4.6%>东部地区3.6%。 (三)房价居高不下 近来,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三高”,房价高、居民购房热情高和居民可支配收入高。2004年全国商品房价格大幅攀升,达到了2714元/平方米,比2003年增长了355元,远大于19982003年年平均售价的增长,其中上海、北京、深圳的商品房均价分别达到8627元/平方米、6232元/平方米、6037元/平方米,与之对应的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分别为16683元、15638元和27596元。

历届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榜单

历届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榜单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中国指数研 究院联合发布 2016/3/27 9:06:10 浏览次数:63 2003年(第一届) 排名企业名称 1. 万科集团 2. 北京天鸿集团 3. 北京顺天通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4. 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5. 北京城市开发集团 6. 新疆广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7. 广州增城市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 8. 大华(集团)有限公司 9. 广州保利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10. 广州市番禺祈福新村房地产有限公司 11. 福州市房地产经营总公司 12. 北京金隅嘉业房地产开发公司 13. 利嘉实业(福建)集团有限公司 14. 上海绿地新龙基置业有限公司 15. 大连新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16. 天津市房地产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7. 北京住总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18. 重庆华宇物业(集团)有限公司

19. 西安高技地产 20. 重庆南方集团有限公司 21. 北京泰跃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22. 云南龙泉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 23. 通州区房地产开发总公司 24. 广州合生骏景房地产有限公司 25. 北京盛世兆业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26. 北京华远曙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7. 深圳市东部开发(集团)公司 28. 重庆市龙湖置业有限公司 29. 华润置地(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0. 杭州市居民区发展中心 31. 杭州市南都房产集团有限公司 32. 大连市建设控股有限公司 33. 和记黄埔地产(深圳)有限公司 34. 上海康桥半岛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35. 成都市成都花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36. 成都置信实业有限公司 37. 中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38. 广州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 39. 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0. 深圳市长城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1. 南光雅戈尔(宁波)置业有限公司 42. 广州珠江侨都房地产有限公司 43. 上海中环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44. 北京懿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45. 广东珠江投资有限公司 46. 深圳航空城(东部)实业有限公司 47. 北京敬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48. 天津顺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49. 北京海开房地产股份公司

甘肃省2009年统计年鉴

甘肃省2009年统计年鉴 甘肃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38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7.50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510.98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1373.87亿元,增长11.3%,其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88.27亿元,增长20.1%,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增加值231.21亿元,增长15.3%,房地产业增加值101.37亿元,增长7.0%。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省人均生产总值12852元,比上年增长9.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55:46.33:39.12调整为14.71:44.67:40.62,与上年相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1.66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提高0.16和1.50个百分点。 就业:年末全省就业人员为1488.63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92%。其中,城镇就业人员为413.84万人,增长4.0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5%,比上年末提高0.05个百分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9万人,下降6.84%。 物价: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3%,其中城市上涨0.9%,农村上涨2.2%。全省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下降1.0%。

全年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9.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下降9.50%,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水平上涨1.45%,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水平上涨0.22%。 表2:2009年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 二、农业 全年粮食总产量906.2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夏粮总产341.3万吨,下降2.8%;秋粮总产564.9万吨,增长5.2%。

中国房地产企业排名榜前100强

中国房地产企业排名榜前100强 ◇1.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2.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 ◇3.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4.碧桂园集团 ◇5.中海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6.广州恒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7江苏高力集团有限公司 ◇8 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 ◇9 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10 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11 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12 卓达集团 ◇13 百仕达地产有限公司 ◇14 中体奥林匹克花园管理集团 ◇15 大华集团 ◇16 四川蓝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17 浙江华门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18 园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19 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 ◇20 SOHO(中国)有限公司 ◇21 苏州工业园区建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22 广州颐和集团有限公司 ◇23 华润置地(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4 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5 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6 江苏华厦融创置地集团有限公司 ◇27 北京万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28 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29 南方香江集团有限公司 ◇30 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1 江苏新城房产股份有限公司

◇32 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33 上海城开(集团)有限公司 ◇34 天津泰达集团有限公司 ◇35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36 宁波联合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37 北京金源鸿大房地产有限公司 ◇38 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39 重庆华宇物业(集团)有限公司 ◇40 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1 绿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2 宁波维科置业有限公司 ◇43 苏州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44 浙江国际嘉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45 天津优联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46 上海宝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47 深圳市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8 天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49 上海置业有限公司 ◇50 苏州中茵集团有限公司 ◇51 上海金桥集团有限公司 ◇52 深圳市南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3 今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54 宝龙集团发展有限公司 ◇55 深圳市长城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56北京北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57 南京栖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58 北京城建兴华地产有限公司 ◇59 上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60 深圳泰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1 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2 宁波雅戈尔置业有限公司 ◇63 北京市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

1 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 我国房地产业逐渐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然而随着国内的投资速度放缓,但是消费需求依然旺盛,供给结构不合理,导致房价虚高,空置率居高不下。虽然我国房地产投资额平均增长率达到20%以上,房地产销售额也以每年超出27%的速度增长,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却是:中国房价总体已高得离谱。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7年中国房地产蓝皮书》来看,中国的房地产的增幅一直保持在20%以上,同时房地产价格一直呈显著上升的趋势。 2 房地产市场中博弈行为分析 2.1 房地产市场的内涵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很复杂的市场,是整个房地产产权交易的集合。房地产的交易过程就是房地产博弈过程,同时房地产的价格也是市场上主体之间博弈行为的结果。随着产权的受让方以一定的价格获取房地产产权,产权让渡方让渡房地产产权以获得相应的资金回报,交易的价格由此形成。 2.2 房地产市场的博弈主体 房地产市场中的博弈主体有很多,一般包括房地产开发商、银行、房地产的消费者、房地产相关专业人员、政府以及其他的金融机构。但是从价格的决定性因素角度来看,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博弈主体还是开发商、政府和消费者。他们之间既有相互之间的博弈,也有同类主体之间的博弈,最终决定了房地产的价格。 3 博弈模型与博弈分析 3.1 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的博弈分析 首先我们通过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曲线来看一下土地价格为什么会如此高? 通过图形可以看出,土地的稀缺性,房屋开发量不足决定了房地产商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由demand1曲线向右移动变成demand2曲线),如今房地产商不惜投入大笔的资金进行土地的储备,大势“攻城掠地”的行为已经证明了他们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与此同时,政府也把有限的土地资源拿到市场上进行拍卖和抛售,说明了土地的供给在不断减少,而政府对于农村郊区土地的开发和强制征用也证实了可用作开发的土地在减少,这样土地的供给曲线就会向左移(supply1曲线向左移动变成supply2曲线)。经过曲线的移动后,两条曲线的均衡点也由E1变成了E2,很容易得到土地的价格升高了。 模型分析:首先对于某一块土地,假设当地政府和开发商是信息完全的,双方都知道对于这个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收益为多少,双方博弈的焦点就在于如何分配这个收益E。作为政府,这块土地的成本就是基本的行政费用,而作为房地产商,他的整个项目的成本主要包括地价、建安费、销售费用等等。假设土地市场的逆需求函数为p=a-b×Q(p),土地的固定成本为C,那么政府的收益函数为

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资料编制国民

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资料,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并说明账 户体系的编制原则、主要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各相关账户的经济含义及各账户之间的经济联系。(本次作业的说明:本次作业的讨论与完成可以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由各成员集体讨论并分工合作完成,以学习小组长的名字上网提交,但需写清楚学习小组成员的名字及学号。) 账户体系是按国民经济整个运行过程——生产过程、收入分配、消费、投资过程编制的,个个环节 都用账户来体现,每个账户都有平衡项,平衡项是本账户的终点,也是下一个账户的起始点;通过平衡 项把上下两个账户联系起来。 1.生产账户:生产核算账户包括两个账户的内容,一个是反映货物和服务的账户。它是以一个国家 或地区一定时期为依据,将全部货物和服务分别从来源和使用给出系统放映。总产出来自国内本年度的生产总量,进口来自本年度从国外进口的全部货物和服务量。根据2003年北京地区相关数据: 货物和服务账户单位:亿元 来源使用 总产出546764.71 中间消耗359198.91 进口59398.46 最终使用246964.26 最终消费97822.69 总资本形成80646.30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77304.80 固定资本形成净额 固定资本消耗 存货增加3341.50 贵重物品净增加 出口68495.27总供给606163.17 总需求606163.17 生产核算账户的另一个是与收入分配等其他账户相衔接的生产账户,它反映生产总量的生产和投入 状况,总量上以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和使用为主要核算目的。 生产账户单位:亿元 使用来源 中间消耗359198.91 总产出546764.71 国内生产总值187565.8 固定资本消耗 国内生产净值 生产支出总额546764.71 生产总额546764.71 2.收入形成账户:收入形成账户是直接与生产相联系的分配账户,记录当前生产的增加值分配给参 与生产的各机构部门流量。收入形成账户从功能上说反映的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中各个生产要素收入 的形成,潜在说明生产活动创造的增加值的要素构成,是整个收入分配过程的起点。 收入形成账户的来源方记录作为分配初始流量的部门增加值,使用方记录该部门对劳动者报酬和 生产税净额的支付流量,总营业盈余是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和生产税支付后的剩余额,也记录在使用方,在账户中起平衡项的作用。

中国十大房地产公司排名

中国十大房地产公司排名 建筑与经济2010-03-29 15:58:32 阅读1948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万科(Vanke) 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84年的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1987年3月更名为“深圳现代企业有限公司”,同年11月进行股份制改组,并向社会发行股票。1988年深万科股票在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挂牌,1991年1月29日“深万科A”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首日开盘价14.58元,1993年4月首次发行B股,同年5月28日“深万科B”上市。 中海地产 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是香港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属下企业,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地产公司。主要业务是物业发展及投资、楼宇及土木建筑、基础工程及项目管理、房地产代理及管理,以及基建项目投资。是恒生指数成份股(蓝筹股)。 合生创展 民营企业家朱孟依先生于1992年成立,1998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是以发展中高档大型住宅地产物业为主的大型地产集团。主要业务是投资控股、物业发展、物业投资及物业管理业 务。 保利地产

中国保利集团旗下的大型房地产国有企业。公司总部设在广东广州。1992年底成立后开始进入房地产行业,在坚持以中高端精品住宅开发为主。1983年,解放军总参谋部、中国联合组建一家对外贸易公司,起名“保利”,保卫胜利之意。英文前缀词POLY-有“多”“聚”的含义,与中文“保利”一词发音相同且寓意也契合。保利集团的主标志,取英文“PLA”(中国人民解放军缩写)、“POLY”、“POWER”等单词首字母P变形而来。一大批老一辈国家领导人都在保利。 碧桂园(Country Garden 名字来自广东顺德的“碧江”和“桂山”合称而成。物业买家大多数是香港人,用途是香港人的渡假屋(香港亲朋假日社交联谊)、安顿在内地居住的家人、或者退休回乡的长者父母。碧桂园根据社会和人居发展的需求,不断丰富“大规模社区+优美环境+优质产品+优质管理服务+超级配套体系+合理定价” 为内涵的碧桂园家园模式。 首都开发 由城开集团与天鸿集团合并重组,于2005年12月10日正式挂牌成立的国有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2008年奥运会重大工程项目中, 两大集团也是重要的投资建设者。 恒大地产 恒大地产集团是集房地产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物业管理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房地产综合企业,连续五年荣登中国房地产企业10强。拥有中国一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中国甲级资质的建筑设计规划研究

2008中国房地产市场报告

2008中国房地产市场报告:整体趋稳房价理性回调 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中国政府以审慎灵活的宏观调控政策,基本上保持了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而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则更体现了这种审慎灵活性。2008年上半年,在国家调控政策主导下,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渐由2007年的过热转向理性回归,各项指标高位调整,过度需求泡沫得到有效的抑制;但2008年第三季度,市场开始快速下行,并显现出加速下滑的趋势。在国家“保增长”政策的主导以及各方面努力下,第四季度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整体市场基本保持了理性回归并稳定发展的态势。 1、2007年的投资过热,导致2008年整体市场供给压力大 1.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上半年在30%上高位运行,下半年涨幅出现回调 受2007年房地产投资过热的影响,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延续了去年略高于30%的同比增长幅度,而整体市场处于理性回归的态势,宏观调控起到了明显成效。下半年,国际上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由于“抑制过热”政策叠加、住房保障制度的推进,以及经济进入调整期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涨幅下降的趋势。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长从1-6月的33.5%一路下滑到1-11月的22.72%。尽管下半年涨幅回调明显,但涨幅的绝对值仍超过了20%以上,可见在国家“保增长”政策下,房地产开发投资并没有出现过大的波动,仍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指数研究院 1.2、自1998年以来,土地购置未开发面积近12亿平方米,市场潜在供给能力强 与2007年疯狂抢地以及“地王”不断涌现相比,2008年,中国土地市场开始恢复理性。土地购置面积和开发面积增幅基本趋势是逐月下降。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长由1-2月的34.7%,到年中(1-6月)的7.6%,1-11月的-5.9%,除1-5月外,增幅都是逐月在下降;而土地开发面积同比增幅也是由1-2月的20.2%,一路回落到1-11月的-2.7%,除1-6月外,也是逐月下降。2007年狂热的土地市场降温明显。但2008年1-11月土地购置未开发面积仍达1.12亿平方米,可见开发商囤积土地的意愿并没有出现根本性变化。

中国房地产10强企业模式研究

中国最强前十公司如何做地产? ——中国房地产10强企业模式研究 3月23日,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和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房地产企业500强测评成果发布会暨500强高峰会议(相关专题>>)将在北京·中国大饭店隆重举行。此次会议除了将发布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暨首选供应商品牌外,还将发布一系列相关的测评报告,比如《中国房地产10强企业模式研究》报告。 据了解,《中国房地产10强企业模式研究》报告将详解中国最强前10公司如何做地产,深刻透析2010年地产十强企业的盈利模式,全面揭秘中国房地产企业在时代变革中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得到企业战略的全面提升? 《中国房地产10强企业模式研究》将从战略提升到产品创新、从品牌打造到产品策略,从客户关系到团队管理,深入分析地产巨头成功之道,结合中国本土实际,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最佳学习范本。本文节选了部分内容,让读者先睹为快,具体详情敬请关注3月23日中国房地产企业500强测评成果发布会暨500强高峰会议 万科——中国地产企业活力及盈利标杆

企业素描 企业名称: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1984年 企业性质:万科1991年成为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二家上市公司,也是股市里的代表性地产蓝筹股。 企业概况:万科1988年进入房地产行业,1993年将大众住宅开发确定为公司核心业务,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 发展业绩:经过多年努力,万科逐渐确立了在住宅行业的竞争优势:“万科”成为行业第一个全国驰名商标,旗下“四季花城”、“城市花园”、“金色家园”等品牌得到各地消费者的接受和喜爱;公司研发的“情景花园洋房”是中国住宅行业第一个专利产品和第一项发明专利;公司物业服务通过全国首批ISO9002 质量体系认证;公司创立的万客会是住宅行业的第一个客户关系组织。同时也是国内第一家聘请第三方机构,每年进行全方位客户满意度调查的住宅企业。 模式研究 一、团队管理——将尊重员工放在第一位吸纳人才 万科的创业者和管理团队始终以职业经理的道德操守严格要求自己,敬业爱岗,全心全意回报股东,万科形成了一整套与职业经理人相关的价值观和文化,万科的管理,点点滴滴中都透露出专业、专注和细致、严谨。 1、王石:独具人格魅力的阳光型企业群体领袖 一直一来,王石给人一种智慧稳健的形象,他关注社会责任,引领业界风尚,努力塑造一个被社会认可并肯定的万科。 2、团队管理:尊重人是赢的人的最好方法 万科创业者很早就完成了转化为职业经理人的定位,很早就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完善的经理人制度,从而避免了许多民营企业创始合伙人之间的冲突和震荡,使管理团队得以长期稳定,并且形成了系统的经理人文化,理性的创业者和优秀的职业经理团队使万科在管理上能够集中精力,做细做深做透,不仅能在本地区积聚优势,而且建成了跨地区管理的高效体系。 3、有效激励制度+透明化治理 万科对内平等、对外开放、致力于建设"阳光照亮的体制";认真贯彻专业化+规范化+透明度=万科化的观点;执行规范、诚信、进取是万科的经营之道;鼓励各种形式的沟通,提倡信息共享,反对黑箱操作;反对任何形式的官僚主义。 二、发展战略——多元化资源策略下的跨区发展模式

中国房地产企业100强名单

中国房地产企业100强名单 1.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2.恒大地产集团 3.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 6.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 7.融创中国有限公司 8.龙湖地产有限公司 9.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 10.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11.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12.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13.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4.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5.绿地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16.远洋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17.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18.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1.新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2.融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3.旭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4.江苏中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5.泰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6.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7.正荣集团有限公司 28.建业住宅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29.中国奥园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0.路劲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31.融信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32.海亮地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3.龙光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34.宝龙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35.建发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36.禹洲集团 37.上海升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38.上海中建东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39.上海实业城市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40.浙江佳源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41.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42.金辉地产

43.广州时代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44.中骏置业控股有限公司 45.光明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6.景瑞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47.协信集团 48.国购投资有限公司 49.隆基泰和实业有限公司 50.浙江祥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51.联发集团有限公司 52.朗诗绿色地产有限公司 53.卓越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54.中粮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5.重庆华宇集团有限公司 56.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57.三盛地产集团 58.新鸥鹏集团 59.雨润地产集团 60.福晟集团 61.上海证大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62.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63.苏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64.上海爱家集团

中国房地产公司排名

中国10大房地产公司排名 万科(Vanke) 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84年的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1987年3月更名为“深圳现代企业有限公司”,同年11月进行股份制改组,并向社会发行股票。1988年深万科股票在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挂牌,1991年1月29日“深万科A”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首日开盘价14.58元,1993年4月首次发行B股,同年5月28日“深万科B”上市。 中海地产 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是香港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属下企业,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地产公司。主要业务是物业发展及投资、楼宇及土木建筑、基础工程及项目管理、房地产代理及管理,以及基建项目投资。是恒生指数成份股(蓝筹股)。 合生创展 民营企业家朱孟依先生于1992年成立,1998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是以发展中高档大型住宅地产物业为主的大型地产集团。主要业务是投资控股、物业发展、物业投资及物业管理业务。 保利地产 是中国保利集团旗下的大型房地产国有企业。公司总部设在广东广州。1992年底成立后开始进入房地产行业,在坚持以中高端精品住宅开发为主。1983年,解放军总参谋部、中国联合组建一家对外贸易公司,起名“保利”,保卫胜利之意。英文前缀词POLY-有“多”“聚”的含义,与中文“保利”一词发音相同且寓意也契合。保利集团的主标志,取英文“PLA”(中国人民解放军缩写)、“POLY”、“POWER”等单词首字母P变形而来。一大批老一辈国家领导人都在保利。 碧桂园 (Country Garden) 名字来自广东顺德的“碧江”和“桂山”合称而成。物业买家大多数是香港人,用途是香港人的渡假屋(香港亲朋假日社交联谊)、安顿在内地居住的家人、或者退休回乡的长者父母。碧桂园根据社会和人居发展的需求,不断丰富“大规模社区+优美环境+优质产品+优质管理服务+超级配套体系+合理定价” 为内涵的碧桂园家园模式。

16家央企房地产公司名单

16家央企房地产公司名单 1、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2、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 3、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4、华侨城集团公司、 5、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6、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7、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8、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9、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10、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11、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12、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外加4家境外企业,即: 13、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 14、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15、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16、南光集团有限公司。 PS:以下为详细介绍

1、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集团之一。公司旗下的中国海外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在我国房地产开发中始终居于领先地位,其自主规划开发的深圳“香蜜湖一号”、北京“中海安德鲁斯庄园”、上海“海悦花园”等十个项目获得中国房地产界的最高荣誉奖项——“詹天佑大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中国海外打造的“中海地产”是中国最具价值的房地产品牌之一。此外,公司八大建筑工程局在国内长年积累的广泛营销网络与建筑房地产业务一体化优势已成为公司开展中低档房地产开发、打造大众精品住宅的强有力支撑。近期,中建地产成功地创新了工程承包与房地产开发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中建地产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大的保障性住宅供应商之一。 2、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中粮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粮地产)以“建造优雅品味空间,享受舒适完美生活”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品质优良的产品和细致入微的服务。20 世纪90年代开始,中粮集团积极参与房地产业务,先后进入香港、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成都、沈阳、厦门等城市,成功开发了香港鹏利中心、北京名都园、北京中粮广场、上海鹏利海景公寓、广州都市华庭、成都凯莱帝景、沈阳鹏利广场、厦门鹭江海景花园、广州科学城等项目。2005年11月,中粮集团成为上市公司“深圳市宝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2006年4月,上市公司更名为“中粮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依托中粮集团的强力支持,中粮地产将大力整合中粮集团和上市公司的广泛资源,建立中粮集团地产业务开发的平台,抓住机遇,不断推进业务向前发展,使中粮地产成为具有品牌优势的专业房地产开发公司。 3、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地产业务是中化集团的五大主营业务之一。中化集团的地产业务定位于“在一线城市黄金地段及著名度假区开发运营高档商用物业”。截至2008年年末,公司正在开发和持有的高档商用物业面积已逾170万平方米,其中持有高档写字楼41万平方米、高档酒店客房3200间,资产规模和运营效率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国内最大的高端商业地产企业之一。 2007年8月17日,公司的地产旗舰企业方兴地产(00817.HK)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作为主要股东之一的另一家地产企业“远洋地产”(03377.HK)也顺利在香港上市。方兴地 产和远洋地产的成功上市,为中化集团的地产业务进一步整合发展提供了资本平台和更大的空间。上市后,方兴地产先后完成了一系列收购,已全资拥有方兴珠海、王府井大饭店、中化物业、凯晨物业和凯晨置业等资产。目前,方兴地产已经成功收购金茂集团100%权益,金茂集团成为方兴地产的全资附属企业。未来,方兴地产还将行使选择权,收购中化集团持有的中国世贸投资有限公司15%的股权,以及上海银汇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50%的股权。 4、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中国铁建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房地产项目土地总面积228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合计540万平方米,待

[易居]我国住房租赁市场现状分析

我国住房租赁市场现状分析 崔裴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关键问题,在深层次上也与住房租赁市场的不完善密切相关。为此,本文针对市场化运营的租赁住房(不包括公有住房和社会保障性租赁住房),通过对我国典型城市住房租赁市场的相关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对我国住房市场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内在深层次问题以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一、我国住房租赁市场的基本特征 (一)市场地位 住房租赁市场实际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住房供给渠道,但长期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从社会重视程度角度看,我国住房租赁市场目前被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但这只是近两年来的情况,在此之前的十几年时间内,住房租赁市场一直被政府和社会各界忽视。正因为如此,政府统计体系几乎完全没有有关住房租赁市场的统计项目和指标。因此,目前缺乏权威的定量数据来反映我国住房租赁市场的规模及其在房地产市场上的比例。 建设部发布的《2005年城镇房屋概况统计公报》中有“2005年底全国城镇私有住宅建筑面积87.9亿平方米”的数据,据此计算出的“住宅私有率”81.62%曾被许多人误用作“住宅自有率”,但实际上“住宅私有率”是指现有住宅总量中由私有所有的住房总量所占的比例,并不能反映居民中有多少比例是居住在自已所有的住房内,因此也无法由此间接反映住房租赁市场的规模。但是,由于自有住房一定是私有住房,而私有住房不一定都被所有权人自己使用,因此“住房自有率”一定小于“住宅私有率”。因此,可以推算,2005年我国住房自有率小于81.62%,如按套数计算,比例应更低。相应地,可以据此估计,我国承租住房的家庭比例至少在20%以上。 《上海统计年鉴2010》提供了每百户居民家庭产权构成数据(参见表1),显示2007—2009年租赁公房和租赁私房的合计比例为20—22%,但其中“私房”

2009年西藏统计年鉴

2009年西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 2010年03月31日 11:07 换个心情更换背景 2009年,全区各级、各部门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民生状况不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9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441.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99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36.19亿元,增长21.7%;第三产业增加值241.18亿元,增长10.3%。人均GDP15295元,增长11.2%。 在全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别为14.5%、30.9%、54.6%,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0.9个百分点。 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4 %。其中:城市上涨 1.5%,农村上涨1.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1.5%。从居民消费价格构成大类看,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和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分别比上年上涨3.9%、1.9%、1.6%和1.4%;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和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分别比上年下降3.0%、0.9%和 0.7%;居住类价格与上年持平。 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9%。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1.8%。

王娜-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资料-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

班级:16春会计本科姓名:王娜 学号: 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资料,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并说明 账户体系的编制原则、主要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各相关账户的经济含义及各账户之间的经济联系。 本次作业的说明:本次作业的讨论与完成可以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由各成员集体讨论并分工合作完 成,以学习小组长的名字上网提交,但需写清楚学习小组成员的名字及学号。 1.谈谈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各相关账户的经济含义 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部分。要坚持的原则有四个: (一)市场原则,从市场出发,考虑市场过程和市场活动以及市场发展变化等,作为确定国名经济核算范围分类、账户划分等方面的原则。 (二)所有权原则。表现为企业的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的所有权在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中产生着决定性作用。 (三)三定价原则。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收入和国民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等的等价统计原则。 (四)核算统计原则。是指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按核算时期或时点的当时市场价格,对包括生产、收入分配、消费积累在内的各种交易和资产负债进行估价的原则。 其各相应账户的经济含义: 账户体系中的第一个账户是生产账户,包括一个货物和服务账户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为依据,将全部货物和服务分别从来源和使用给出系统的反映。生产账户是一个与收入分配等其他账户相衔接的账户,反映生产总量的生产和投入产出状况。总量上以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与使用为核算目的。 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是第二部分账户,其中第一个账户是收入形成账户,其次是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是收入形成核算的继续,它记录的内容:一是各部门作为收入接受者,从收入形成账户中所获得的生产性收入包括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和生产税等流量;二是各部门之间进一步发生的财产收入流量通过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综合反映了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初次分配收入。与之衔接的下一个账户是收入在分配账户,它按部门记录了各种实际的经常转移活动,反映了各机构部门在初次分配收入基础上通过接受和支付各种经常性转移,形成可支配收入的过程和结果。与之相衔接的下一个账户是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与收入再分配账户的平衡项一一可支配收入作为初始流量记在账户来源方,在使用方记录最终消费支出,以储蓄为平衡项,储蓄是指没有花在最终消费上的那部分可支配收入。若为正数,表示还存在未使用收入,构成进一步投资的资金来源;若为负数,表示收入不够抵偿消费,需要从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与之相联系的下一个账户是资本账户,该账户记录各机构单位由经济交易而获得或处置的非金融资产价值以及与此有关的储蓄、资本转移活动等内容。这些交易被统称为非金融性资本交易,资本账户是一个流量账户,反映非金融资产的积累,它与资产负债存量账户和其他流量账户有紧密的联系,本账户的平衡项是资金余缺,若为正数,表明本部门资金富裕,除了满足本部门非金融投资的需要外还可供其他部门进行投资;若为负数,表明本部门资金短缺,需要从其他部门借入资金。与之相联系的下一个账户是金融账户,反映国内机构部门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发生的各种金融交易以及这些交易的净成果即资金的净借入或净贷出,账户的左端反映各种类型金融资产的净增加额,右端反映的是各种类型负债的净增加额以及资金余缺。金融账户的核算范围涵盖了严格的金融交易和其他货币交易。 2.解释资金流量账户体系中各总量指标的含义和相互联系以及具体核算方法 国民经济核算各账户间的这些主要是两大方面:一是存量核算与流量核算的联系;另一是流量 核算过程的联系。在账户指标上积累账户的资产负债和净值都与资产负债表中相对应的指标是直接联系。 积累账户反映了期末与期初资产负债表的变动部分。流量核算过程的联系是通过平衡项。如增加值是生产 账户的平衡项,它是生产过程所有因素决定的变量,并与收入初次分配账户联系;原始收入是收入初次分 配账户的平衡项,它是由收入初次分配所有因素决定,与收入再分配账户相联系;可支配收入是收入再分 配账户的平衡项,它是再分配过程决定的变量。通过平衡项可以考察和分析个经济过程的影响因素和决定

老龄化房地产

老龄化房地产

————————————————————————————————作者: ————————————————————————————————日期: ?

摘要: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当前,人口老龄化是人口问题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房地产业是满足人口“住有所居”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从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主要问题角度来分析它对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Abstract: In the final analysi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 kind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population,res ource, environment,societyand economy.At present,populatio naging is one ofthe mostimportantpopulationproblems, and realestate industry is theimportantsecurity of satisfying everyone’s livingin habitat, besides,it’sthemain power forpromotingeconomyandsociety.Thus, from the point of the problems of population, analyzingtheeffec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 freal estate industry hasgreatre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population aging; realestateindustry; sustaina ble development ? 21世纪以来,房地产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地位愈加凸显,它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要求。因此,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是否是可持续的,从而影响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等多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口老龄化趋势也更加明显,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不仅是数量增多的问题,还存在一系列因为数量增多和老年人口自身变化引起的其他问题。??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趋势 1.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中国房地产企业排名榜前100强

中国房地产企业排名榜前100强◇ 1.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2.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 ◇ 3.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 4.碧桂园集团 ◇ 5.中海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 6.广州恒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7江苏高力集团有限公司 ◇8 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 ◇9 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10 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11 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12 卓达集团 ◇13 百仕达地产有限公司 ◇14 中体奥林匹克花园管理集团 ◇15 大华集团 ◇16 四川蓝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17 浙江华门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18 园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19 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 ◇20 SOHO(中国)有限公司 ◇21 苏州工业园区建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22 广州颐和集团有限公司 ◇23 华润置地(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4 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5 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6 江苏华厦融创置地集团有限公司 ◇27 北京万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28 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29 南方香江集团有限公司 ◇30 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1 江苏新城房产股份有限公司 ◇32 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33 上海城开(集团)有限公司 ◇34 天津泰达集团有限公司 ◇35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36 宁波联合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37 北京金源鸿大房地产有限公司 ◇38 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39 重庆华宇物业(集团)有限公司 ◇40 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1 绿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2 宁波维科置业有限公司 ◇43 苏州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关系_中国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关系_中国房地产市场与 股票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关系_中国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发展现状 自1998年中国房地产住房体制改革和2021年中国股权分置、全流通股改革顺利进行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在这几年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且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研究中国房地产和股票价格波动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微观角度而言,它既对投资者投资行为(如提供有效投资组合)有现实意义,也对宏观经济,尤其是金融风险的监测和规避也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股市与房地产市场负相关关系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数据和中国金融发展报告数据整理,自1995年以来,中国股市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均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5-2021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跌落而股市繁荣。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从1995年的75%跌落至1996年的2.13%,其后至2021年才又回到20%附近。而上证综合指数在1996年到2021年启动了从536点到2309.99的大牛市。 第二阶段,2001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开始回升,股市步入萧条。房地产投资从2021年到2021年的年增长率分别为27.29%、22.81%、30.33%、29.59%和20.91%。与此同时,股市从2021年的2179点以后则开始了大熊市,一直跌至2021年6月的998点。 第三阶段,2021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和股市步入共同繁荣阶段。股票市场从2021年7月开始了一轮大牛市,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从1000点左右迅速上涨到4000点以上,上涨幅度超过200%。而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不仅没有回落,反而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