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果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成果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

1.1 成果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信息产业是国家产业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技术更新迭代快、学科融合程度强、创新要求高等特点。为适用产业发展,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具有较强行业应用能力的创新性计算机类人才,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厦门理工学院在中国大陆率先提出了“纳产业精华,为产业服务”的“亲产业”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厦门及区域优势发展产业链治校办学。为此,教学成果团队秉持学校“亲产业”的办学理念,积极融入本地和区域信息产业,与产业链中的重点企业建立了长期、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自2008年逐步构建“亲产业”的计算机类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新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在课程体系、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师资团队和教学监管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丰富的成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受到本校、兄弟院校、主管部门和产业界的一致好评,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推广应用价值。

1.2 主要内容

(1)产学研生态上,建立服务产业平台,同时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和科教合作,打通教学、科研、服务地方和就业等环节;

(2)课程体系上,瞄准本地优先发展产业方向和优势产业链需求,以学科融合、分类培养为原则设置专业方向,以岗位能力养成为目标构建课程体;

(3)实践教学上,推行理论知识实例化,项目模拟工程化,实战演练一体化;

(4)教学条件上,建设创新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等特色十足的教学机构;

(5)质量保障机制上,融合学校、企业和学生多方需求,强化教学各环节过程监管,实施阶段调查反馈与教学成效分析,达到持续改进目的。

1.3 主要成果

教学方面,获得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 2个专业通过工

程教育认证,主持省、部级教研教改项目1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2篇,

出版教材/专著10部,学生参与省级和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90余项,孵化

出15个学生创业团队,近4年学生获国家级赛事奖励199项、省部级奖励

243项,并且通过参与教师课题发表科研论文16篇,获得专利22项,软件著作权35项。科研方面,建立省级服务产业科研平台6个,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师资方面,教师队伍中培养了7人次省级以上人才称号,3人获得

市级以上优秀教师或者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详见附件3、6、7)。

二、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与运行效果

2.1 构建协同育人平台,形成产教研互促生态圈

瞄准本地千亿产业链,建成了六个省级科研平台,依托这些平台构建校企联合、科教联合、校际联合的全方位立体式育人体系。学校制定《应用型研发先导项目管理办法》,打通了校企合作的重要环节。同时出台《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实施与管理暂行办法》,有效的督促教师与产业对接。在扶持和监督下,建成了一支结构优化、行业特色鲜明的“亲产业”师资队伍,近4年来承接了100多项课题,到校经费5000多万元。直接吸纳了大批优秀的学生参与研发,培养了学生的产业应用创新能力。同时将项目内容转换为课程案例,加强了课程内容的“亲产业”(详见附件1、2、5)。

2.2 建立一批特色十足的工程训练和创新创业实践机构

2008年,福建省首家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后陆续建立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创业基地、协同创新中心和大学科技园等实践机构,以大学生为主体,企业、高校共同参与的集学科竞赛、创新与职业教育、创业项目体验与孵化的人才培养与科技育成平台(详见创新创业园区门户

/)。

2.3 按职位要求构建分类培养的课程体系

结合地方经济重点发展领域,在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等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丰富教学经验,以“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创新能力+行业应用”职位需求为目标,构建“专业基础、领域知识、工程素养和创新创业”四个模块构成的课程体系,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考评办法,阶梯式系统化地学习工程素质理论和提升创新创业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