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导学的“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课堂导学的“导”

发表时间:2009-07-23T15:49:56.153Z 来源:《西部科教论坛》2009年第7期供稿作者:徐蕊[导读]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导”就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初中历史课堂导学的“导”

重庆市兼善中学徐蕊 400700

教学中的“教”与“学”是课堂教学的两大环节,每个环节的实施都可百花齐放,但“教”的结果和效力直接影响学生“学”的程度,而学生“学”的深浅又会影响老师“教”的发挥,这两者和谐的标准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一大关键。在现今的教学中,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提倡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反对唯师唯书。那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导”就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导是教师对知识传递采用的一种方式;

2.导是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的一种铺垫;

3.导是教师对知识点的延伸;

4.导是教师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

历史学科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所学习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并仅是只要求学生知晓事情的本身,而是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还有给后人带来的影响和启迪,在教学中就应特别突出导的作用。而初中教学中导学的“导”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它是高中学习的重要基础,是学生人生观形成的前提,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操作程序

1.导入新课

依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应注意引人入胜,但不能千篇一律,可通过学生的情绪变化发生改变,目的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性。它可以是教师才进课堂时学生的一句话、一张表情、一个行为……可以是历史上的今天,可以是昨天发生的事件,甚至于是老师的穿着、天气的变化……总之,一开始学生的情绪调动是非常重要的。2.导学新课

导学的主要方式要有启发性、指导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知识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特别是新旧知识的串联,中外知识的联系,提供知识间的纽带。

(1) 导入要精辟;

(2) 导入要联系紧密;

(3) 引伸要合理;

(4) 要善于归纳,小结。

3.导引入思

初中基础教学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是要培养高素质的人,要达到一个较高境界,就要逐渐削弱学生从小养成的一些激烈的偏见,但不是刻意改变它,而是通过完全没有偏见的精神气质、教师的语言、教师的态度、教师对待课堂上的变故,甚至教师的穿戴等。而任何知识和观念要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那必须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认同。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中的导不能太随意,要有一定的难度和高度,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去总结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点点滴滴、以及如何应对今后人生中的各种问题。教学中的问题不一定都是老师提出,导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历史学科通过学生的阅读,找出有用信息;同时间发生事件的共性和不同;不同国家发生的同类事件的分析,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等等。在此类教学中,老师的导会让学生努力思考,开拓思维,积极讨论,导的作用就显得非常关键。

4.组织检测

不是通常情况下的以分数检验教学效果,那会折磨着每个学生。其目的是巩固教学,弥补教学的不足,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检测,可以让学生对上节历史课的知识进行总结,也可以通过学生间的相互督促、相互提问来达到目的。突出重难点,且题量和难度要适中,针对性强,立即评讲,让学生掌握地更牢靠。

5.布置预习

预习的好坏是课堂导学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拓展学生知识面和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预习内容注重与方式相统一,明确,具体。可利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指导学生预习,回忆以前学过的相关历史事件,让学生查阅或讨论一些资料。这种方式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衔接有深刻体会,也不会占用学生太多的课余时间,学生会带着兴趣期待着下一节课。

二、教学的多元化导学

基础学科每节课都有具体的目标、大纲中有明确的标识,但我认为,导学模式在知识点上可以不局限于教学大纲,应多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每堂课的形式也可根据内容的不同进行变换,拓展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导学的作用,提高教学的能量,发挥学科的社会功能,把学生培养成能力性人才。教师的多元化导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而是以培养人为最终目的:通过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潜质;培养同伴间的和谐关系;通过实践中的经验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卢梭曾说过,教师的责任,不是要教学生这样那样的学问,而是要学生自己去发现那些学问,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浓淡、学习积极性的高低,是教学活动成败的决定因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要求教师的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还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调动学生的知识来参与教学。教师要善于指导评价学生的学习形为,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基础教育阶段各个学科的功用得到真正的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