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标注法讲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③梁上部通长筋和架立筋的标注规则 在梁上部既有通长钢筋又有架立筋时,用“+”号相联标 柱,并将通长筋写在“+”号前面,架立筋写在“+”号后面并 加括号。例如,当梁配置四肢箍时, 用2φ22+(2φ12)表示, 其中2φ22为通长筋,(2φ12)为架立钢筋。 图13.2.11◆上部、下部纵筋均为通长筋的表示 若梁上部仅有架立筋无通长钢筋,则全部写入括号内。当 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和下部纵向钢筋均为通长筋,且多数跨配筋 相同,此时可将标准写在梁的下侧,并用分号“;”隔开。图 13.2.11表示梁上部为3Φ22通长筋,梁下部为4Φ25通长筋。
精品课件
②梁下部纵向钢筋 当梁下部纵向钢筋多于一排时,用“/”号将各排纵向钢 筋自下而上分开。 例如梁下部注写为6φ25(2/4)表示梁下 部纵向钢筋为两排,上排为2φ25,下排为4φ25,全部钢筋伸 入支座。 当梁下部纵向钢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 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例如梁下部注写为6φ25 2(2)/4 表 示梁下部为双排配筋,其中上排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4φ25 全部伸入支座。 当梁上部和下部均为通长钢筋,而在集中标注时已经注明,
直径 不小 于 6mm, 间距 不大 于 300m m。
强度 等级 一般 用 C30
返回
精品课件
表 13.2. 3 筏形基础的构造
筏板厚度按抗剪、抗冲切强度验算确定。
带基础梁 的板厚 一般取 200~400mm。板 厚
与计算区段的最小跨度之比不宜小于 板厚
1/20。 边 跨 有 悬 伸 出 的 筏 板 , 悬 伸 部分 可
精品课件
(2)截面注写方式 截面注写方式也需要画出柱的平面布置图,并进 行编号同时要画出柱子结构同时要画出柱子结构层楼 面标高和结构层高,参见图13.2.6◆。 下一页
精品课件
表13.2.1柱子的编号
柱类型 框架柱 框支柱 芯柱 梁上柱
代号 KZ KZZ XZ LZ
序号 XX XX XX XX
剪力墙柱
梁的 基础梁顶
端部 部的纵向
一般 钢筋全部
应有 贯通,底
悬臂 部纵向钢
伸出, 筋通长配
伸出 置量不少
长度 于总量的
宜为 1/3。翼板
第一 受力筋直
跨跨 径不小于
距的 φ10。
1/4。
基础梁 高超过 700 时 在梁侧 沿高度 每 300 ~ 400 mm 设一 根 φ 10 钢筋
直径不小于 8mm 。 肢 数 : 肋 宽 b≤ 350 mm 为双肢; 350 < b ≤ 800mm 为 四 肢;b>800mm 时为六肢。在 距支座 (1/4 ~ 1/3)L 范围内应加 密配置。
做成坡度,坡度边缘厚度不小于 200mm。
基础梁不外伸的清悬臂筏板,伸出长度不
悬 臂 板 长 宜大于 2m。悬臂板应上下配置钢筋。双向
度及配筋 悬臂挑出而基础梁不外伸的筏板,应在角
部加配放射状附加钢筋。
支 座 及 跨 纵横向支座配筋应有 0.15%配筋率的钢筋
中钢筋
连通,跨中钢筋按实际配筋率全部连通。
下一页
精品课件
返回
精品课件
基础底板 形式 锥形
阶 基础 阶梯形
数 基础
底板配筋
插筋
钢筋保护 层
垫层要求
表 13.2.1 钢 筋 混 凝 土 独 立 基 础 的 构 造 要 求 承 受 轴 心 荷 载 时 一 般 为 正 方 形 ;承 受 偏 心 荷 载 时 一 般 采 用 矩 形 ,其 长 宽 比 一 般 不 大 于 2, 最 大 不 大 于 3 宜 采 用 一 阶 或 两 阶 ,可 根 据 坡 角 的 限 值 与 基 础 的 总 高 度 H 而 定 。基 础 边 缘 高 度 H 1 一 般 不 小 于 20cm , 也 不 宜 大 于 50cm 每 阶 高 度 一 般 为 300~500m m 。 基 础 高 度 , 500~900m m 时 用 两 阶 ; 大 于 900m m 时 用 三 阶 , 基 础 长 , 短 边 相 差 过 大 时 , 短 边 方 向 可 减 少一阶 面 积 按 计 算 确 定 。沿 长 边 和 短 边 方 向 均 匀 布 置 。长 边 的 钢 筋 设 置 在 下 排 。 钢 筋 直 径 不 宜 小 于 10m m , 间 距 不 宜 大 于 200m m , 当 基 础 边 长 B 大 于 3 m 时 可 用 0 .9 l(l= B -5 0 ) 1 .钢 种 、 直 径 , 根 数 及 间 距 与 上 部 柱 内 的 纵 向 钢 筋 相 同 2 .箍 筋 直 径 与 上 部 柱 内 箍 筋 相 同 , 在 基 础 内 应 不 少 于 两 个 箍 筋 3 .一 般 伸 至 底 面 , 用 光 面 钢 筋 ( 末 端 有 弯 钩 ) 时 放 在 钢 筋 网 上 有 垫 层 时 不 宜 小 于 40m m ; 无 垫 层 时 不 宜 小 于 70m m 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 不 宜 低 于 C 30 垫 层 厚 度 宜 为 50~100m m , 每 边 伸 出 基 础 50~100m m
图13.2.9 集中注写的形式
返回
精品课件
②箍筋的标柱规则 当箍筋分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时, 用斜线“/”分隔,肢数写在括号内。当抗震结构中的框 架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和肢数时,也可用斜线“/”将 其分隔开表示。
例如 13φ8@150/200(4),表示梁的两端各有13个φ8 箍筋,间距为150;梁跨中箍的间距为200,全部为4肢箍。 又如 13φ8@150(4)/150(2),表示梁两端各有13个φ8的4 肢箍,间距150;梁跨中为φ8双肢箍箍筋间距为150。
返回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返回
2.柱下条形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要求如表13.2.2◆。图13.2.2◆ 为某钢筋混凝土柱下条形基础的施工图。 3.筏形基础 筏形基础又称筏片基础、筏板基础、满堂红基础。其 形式有梁板式和平板式两种类型。梁板式又可细分为交梁 式和梁式,板式也可以细分为板顶加礅或板底加礅式。 框架结构一般采用交梁式筏板基础。 筏形基础的构造见表13.2.3◆。
悬挑梁不计 入跨数。
精品课件
返回
图13.2.7 KL-1配筋图(传统方法)
返回
精品课件
图13.2.8 KL-1配筋图(平法)
返回
精品课件
(1)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包括集中标柱与原位标注两部分。 集中标柱——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柱——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 该项数值进行原位标柱,施工时原位标柱取值优先。 下一页
WKL XX
梁
或 (XXB)
框支梁
(XX).(XXA) KZL XX
或 (XXB)
(XX).(XXA) 非 框 架 梁 L XX
或 (XXB)
悬挑梁
XL
井字梁
(பைடு நூலகம்X).(XXA) JZL XX
或 (XXB)
( XXA)为 一 端 悬 挑 ,( X X B ) 为 二端悬挑。如 KL7(5A)表 示 7 号 框架梁,5 跨一端 有悬挑梁。
分布钢筋
板 厚 ≤ 250mm 时 φ 8@250;板 厚 > 250 时 φ 10@200。
精品课件
返回
精品课件
13.2.3楼(屋)盖结构平面布置图
楼(屋)盖结构布置图主要是表示楼(屋)盖各种构件的 平面位置以及预留洞、预埋件等内容。
13.2.4梁、柱、墙结构详图
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平法)绘制施工图时,可以 在结构平面布置图上表示梁、柱、墙的施工详图。
精品课件
图13.2.4◆为交梁式筏板基础平面图。 基础详图为基础剖面图、基础梁的配筋图 以及柱的配筋图。 下一页
精品课件
表 13.2.2 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要求
基础梁高度 及翼板厚度
悬臂 伸出 长度
受力钢 筋
纵向构 造钢 筋
分布 混凝
箍 筋钢 土
筋
梁高 H 约为柱 距 的 1/8 ~ 1/4 , 翼 板 厚 度不宜小于 200mm , 小 于 或等于 250mm 时宜用等厚 度板;当大于 250mm 时宜用 变后度板,其 坡度不超过 1:3。
精品课件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规 格的纵筋相联表示,并将角部钢筋写在“+”号前面。 例如2φ25+2φ22 表示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顶 梁的中部。
当梁上部支座两边的纵向筋规格不同时,须在支 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上部支座两边纵筋相同时,可 仅在支座一边标注,另一边可省略标注。
精品课件
构层存在高差时,者将高差值标入括号内。例如(0.05)表示梁顶低于结构层0.05m;若为(0.05)表示梁顶 高于结构层0.05m。
2)梁原位标注法 ①梁支座上部纵筋 该部位标注包括梁上部的所有纵筋,即包括通长筋。 当梁上部纵筋不止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从上 自下分开 。如 6φ25(4/2),表示梁支座的上一排钢筋 为4φ25,下排钢筋为2φ25。
精品课件
————————————
KL-1(3)300×600——梁编号(跨数)截面宽×高。
φ8@100/200(2) ——箍筋直径、加密区间距/非加密
区间距(箍筋肢数)。
2Φ25
——通长筋根数、直径。
G2φ12
——构造钢筋根数、直径。
(-0.05) —— 梁顶标高与结构层标高的差值,
负号表示低于结构层标高。
精品课件
返回
精品课件
1)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的形式如图13.2.10◆所示。
①梁截面标准规则。当梁为等截面时,用b×h表示。 当为加腋梁时用b×h Yc1×c2表示,其中c1为腋长,c2为
腋高(图13.2.9◆)。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不同时,
用斜线分割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b×h1/h2。
下一页
采用平法表示梁的施工图时,需要对梁进行分类与编号,其
编号的方法应符合表13.2.5◆的规定。
下一页
精品课件
图13.2.5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返回
精品课件
返回
表 13.2.5 梁 编 号
梁类型
代 序 跨数及是否 号 号 带有悬挑
备注
楼层框架
(XX).(XXA)
KL XX
梁
或 (XXB)
屋面框架
(XX).(XXA)
精品课件
④梁侧钢筋的标注规则。 梁侧钢筋分为构造配筋和受扭纵筋。当梁的腹板高度 ≥450mm时,就需要配置构造梁侧钢筋,构造钢筋用大写 字母G打头,接着标注梁两侧的总配筋量,且对称配置。 例如G4φ12,表示在梁的每侧各配2φ12构造钢筋。 受扭纵筋用N打头。例如N6φ18,表示梁的每侧配置 3φ18的纵向受扭钢筋。 ⑤梁顶高差的标柱规则 梁顶高差是指梁顶与相应的结构层的高度差值,当梁 顶与相应的结构层标高一致时,则不标此项,若梁顶与结
13 结构施工图
精品课件
13.2 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施工图
教学要求
1.了解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施工图的组成;了解剪 力墙结构的平法表达方式。
2.掌握混凝土平面整体表达方式;重点掌握柱和梁 的平法表达方式。
精品课件
13.2.1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施工图的组成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一般由结构设计说明、基础图、 结构平面布置图以及墙、柱、梁、板等构件详图组成。 13.2.2基础图 1.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常见形式如图13.2.1◆。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的构造要求见表13.2.1◆。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将常用的结构处理方法,作为模块制
成标准图。绘图时采用在平面图上直接标柱的方式来表示梁、
柱、墙的配筋,使得详图表示规范化,同时大大地降低了绘图
工作量。 下面介绍平面整体的表示方法。
下一页
精品课件
返回
精品课件
1.柱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柱子的平法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称为列表注写 方式,另一种称截面注写方式。应用时,柱子的编号要 符合表13.2.4的规定。 (1)列表注写方式 柱平法列表注写方式需要画出柱的平面布置图, 并根据柱的类别按表13.2.4的规则编号,同时要画出柱子 结构层楼面标高和结构层高,参见图13.2.5◆。
精品课件
则不需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 ③附加箍筋和吊筋的标注 当多数附加箍筋和吊筋相同时,可在梁平法施工图上 统一注明,否则直接画在平面图的主梁上,用引出线标注 总配筋数(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在括号内)见图13.2.12。 下一页
QZ
XX
精品课件
2.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梁平面整体配筋图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 截面注写方式表达框架梁的截面尺寸、配筋的一种方法。
图13.2.7◆为采用传统方法表示框架梁的详图,需要画出框 架梁的立面,根据配筋的变化需要画出断面图,并要表示梁的标 高、钢筋的断点、并还需要画出钢筋简图或钢筋表。图13.2.8◆ 是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平面注写方式表示同一根框架梁的施 工图,除了不需要详细画梁的立面和剖面外,还可以直接在平面 图上标注。
③梁上部通长筋和架立筋的标注规则 在梁上部既有通长钢筋又有架立筋时,用“+”号相联标 柱,并将通长筋写在“+”号前面,架立筋写在“+”号后面并 加括号。例如,当梁配置四肢箍时, 用2φ22+(2φ12)表示, 其中2φ22为通长筋,(2φ12)为架立钢筋。 图13.2.11◆上部、下部纵筋均为通长筋的表示 若梁上部仅有架立筋无通长钢筋,则全部写入括号内。当 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和下部纵向钢筋均为通长筋,且多数跨配筋 相同,此时可将标准写在梁的下侧,并用分号“;”隔开。图 13.2.11表示梁上部为3Φ22通长筋,梁下部为4Φ25通长筋。
精品课件
②梁下部纵向钢筋 当梁下部纵向钢筋多于一排时,用“/”号将各排纵向钢 筋自下而上分开。 例如梁下部注写为6φ25(2/4)表示梁下 部纵向钢筋为两排,上排为2φ25,下排为4φ25,全部钢筋伸 入支座。 当梁下部纵向钢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 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例如梁下部注写为6φ25 2(2)/4 表 示梁下部为双排配筋,其中上排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4φ25 全部伸入支座。 当梁上部和下部均为通长钢筋,而在集中标注时已经注明,
直径 不小 于 6mm, 间距 不大 于 300m m。
强度 等级 一般 用 C30
返回
精品课件
表 13.2. 3 筏形基础的构造
筏板厚度按抗剪、抗冲切强度验算确定。
带基础梁 的板厚 一般取 200~400mm。板 厚
与计算区段的最小跨度之比不宜小于 板厚
1/20。 边 跨 有 悬 伸 出 的 筏 板 , 悬 伸 部分 可
精品课件
(2)截面注写方式 截面注写方式也需要画出柱的平面布置图,并进 行编号同时要画出柱子结构同时要画出柱子结构层楼 面标高和结构层高,参见图13.2.6◆。 下一页
精品课件
表13.2.1柱子的编号
柱类型 框架柱 框支柱 芯柱 梁上柱
代号 KZ KZZ XZ LZ
序号 XX XX XX XX
剪力墙柱
梁的 基础梁顶
端部 部的纵向
一般 钢筋全部
应有 贯通,底
悬臂 部纵向钢
伸出, 筋通长配
伸出 置量不少
长度 于总量的
宜为 1/3。翼板
第一 受力筋直
跨跨 径不小于
距的 φ10。
1/4。
基础梁 高超过 700 时 在梁侧 沿高度 每 300 ~ 400 mm 设一 根 φ 10 钢筋
直径不小于 8mm 。 肢 数 : 肋 宽 b≤ 350 mm 为双肢; 350 < b ≤ 800mm 为 四 肢;b>800mm 时为六肢。在 距支座 (1/4 ~ 1/3)L 范围内应加 密配置。
做成坡度,坡度边缘厚度不小于 200mm。
基础梁不外伸的清悬臂筏板,伸出长度不
悬 臂 板 长 宜大于 2m。悬臂板应上下配置钢筋。双向
度及配筋 悬臂挑出而基础梁不外伸的筏板,应在角
部加配放射状附加钢筋。
支 座 及 跨 纵横向支座配筋应有 0.15%配筋率的钢筋
中钢筋
连通,跨中钢筋按实际配筋率全部连通。
下一页
精品课件
返回
精品课件
基础底板 形式 锥形
阶 基础 阶梯形
数 基础
底板配筋
插筋
钢筋保护 层
垫层要求
表 13.2.1 钢 筋 混 凝 土 独 立 基 础 的 构 造 要 求 承 受 轴 心 荷 载 时 一 般 为 正 方 形 ;承 受 偏 心 荷 载 时 一 般 采 用 矩 形 ,其 长 宽 比 一 般 不 大 于 2, 最 大 不 大 于 3 宜 采 用 一 阶 或 两 阶 ,可 根 据 坡 角 的 限 值 与 基 础 的 总 高 度 H 而 定 。基 础 边 缘 高 度 H 1 一 般 不 小 于 20cm , 也 不 宜 大 于 50cm 每 阶 高 度 一 般 为 300~500m m 。 基 础 高 度 , 500~900m m 时 用 两 阶 ; 大 于 900m m 时 用 三 阶 , 基 础 长 , 短 边 相 差 过 大 时 , 短 边 方 向 可 减 少一阶 面 积 按 计 算 确 定 。沿 长 边 和 短 边 方 向 均 匀 布 置 。长 边 的 钢 筋 设 置 在 下 排 。 钢 筋 直 径 不 宜 小 于 10m m , 间 距 不 宜 大 于 200m m , 当 基 础 边 长 B 大 于 3 m 时 可 用 0 .9 l(l= B -5 0 ) 1 .钢 种 、 直 径 , 根 数 及 间 距 与 上 部 柱 内 的 纵 向 钢 筋 相 同 2 .箍 筋 直 径 与 上 部 柱 内 箍 筋 相 同 , 在 基 础 内 应 不 少 于 两 个 箍 筋 3 .一 般 伸 至 底 面 , 用 光 面 钢 筋 ( 末 端 有 弯 钩 ) 时 放 在 钢 筋 网 上 有 垫 层 时 不 宜 小 于 40m m ; 无 垫 层 时 不 宜 小 于 70m m 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 不 宜 低 于 C 30 垫 层 厚 度 宜 为 50~100m m , 每 边 伸 出 基 础 50~100m m
图13.2.9 集中注写的形式
返回
精品课件
②箍筋的标柱规则 当箍筋分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时, 用斜线“/”分隔,肢数写在括号内。当抗震结构中的框 架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和肢数时,也可用斜线“/”将 其分隔开表示。
例如 13φ8@150/200(4),表示梁的两端各有13个φ8 箍筋,间距为150;梁跨中箍的间距为200,全部为4肢箍。 又如 13φ8@150(4)/150(2),表示梁两端各有13个φ8的4 肢箍,间距150;梁跨中为φ8双肢箍箍筋间距为150。
返回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返回
2.柱下条形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要求如表13.2.2◆。图13.2.2◆ 为某钢筋混凝土柱下条形基础的施工图。 3.筏形基础 筏形基础又称筏片基础、筏板基础、满堂红基础。其 形式有梁板式和平板式两种类型。梁板式又可细分为交梁 式和梁式,板式也可以细分为板顶加礅或板底加礅式。 框架结构一般采用交梁式筏板基础。 筏形基础的构造见表13.2.3◆。
悬挑梁不计 入跨数。
精品课件
返回
图13.2.7 KL-1配筋图(传统方法)
返回
精品课件
图13.2.8 KL-1配筋图(平法)
返回
精品课件
(1)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包括集中标柱与原位标注两部分。 集中标柱——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柱——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 该项数值进行原位标柱,施工时原位标柱取值优先。 下一页
WKL XX
梁
或 (XXB)
框支梁
(XX).(XXA) KZL XX
或 (XXB)
(XX).(XXA) 非 框 架 梁 L XX
或 (XXB)
悬挑梁
XL
井字梁
(பைடு நூலகம்X).(XXA) JZL XX
或 (XXB)
( XXA)为 一 端 悬 挑 ,( X X B ) 为 二端悬挑。如 KL7(5A)表 示 7 号 框架梁,5 跨一端 有悬挑梁。
分布钢筋
板 厚 ≤ 250mm 时 φ 8@250;板 厚 > 250 时 φ 10@200。
精品课件
返回
精品课件
13.2.3楼(屋)盖结构平面布置图
楼(屋)盖结构布置图主要是表示楼(屋)盖各种构件的 平面位置以及预留洞、预埋件等内容。
13.2.4梁、柱、墙结构详图
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平法)绘制施工图时,可以 在结构平面布置图上表示梁、柱、墙的施工详图。
精品课件
图13.2.4◆为交梁式筏板基础平面图。 基础详图为基础剖面图、基础梁的配筋图 以及柱的配筋图。 下一页
精品课件
表 13.2.2 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要求
基础梁高度 及翼板厚度
悬臂 伸出 长度
受力钢 筋
纵向构 造钢 筋
分布 混凝
箍 筋钢 土
筋
梁高 H 约为柱 距 的 1/8 ~ 1/4 , 翼 板 厚 度不宜小于 200mm , 小 于 或等于 250mm 时宜用等厚 度板;当大于 250mm 时宜用 变后度板,其 坡度不超过 1:3。
精品课件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规 格的纵筋相联表示,并将角部钢筋写在“+”号前面。 例如2φ25+2φ22 表示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顶 梁的中部。
当梁上部支座两边的纵向筋规格不同时,须在支 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上部支座两边纵筋相同时,可 仅在支座一边标注,另一边可省略标注。
精品课件
构层存在高差时,者将高差值标入括号内。例如(0.05)表示梁顶低于结构层0.05m;若为(0.05)表示梁顶 高于结构层0.05m。
2)梁原位标注法 ①梁支座上部纵筋 该部位标注包括梁上部的所有纵筋,即包括通长筋。 当梁上部纵筋不止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从上 自下分开 。如 6φ25(4/2),表示梁支座的上一排钢筋 为4φ25,下排钢筋为2φ25。
精品课件
————————————
KL-1(3)300×600——梁编号(跨数)截面宽×高。
φ8@100/200(2) ——箍筋直径、加密区间距/非加密
区间距(箍筋肢数)。
2Φ25
——通长筋根数、直径。
G2φ12
——构造钢筋根数、直径。
(-0.05) —— 梁顶标高与结构层标高的差值,
负号表示低于结构层标高。
精品课件
返回
精品课件
1)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的形式如图13.2.10◆所示。
①梁截面标准规则。当梁为等截面时,用b×h表示。 当为加腋梁时用b×h Yc1×c2表示,其中c1为腋长,c2为
腋高(图13.2.9◆)。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不同时,
用斜线分割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b×h1/h2。
下一页
采用平法表示梁的施工图时,需要对梁进行分类与编号,其
编号的方法应符合表13.2.5◆的规定。
下一页
精品课件
图13.2.5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返回
精品课件
返回
表 13.2.5 梁 编 号
梁类型
代 序 跨数及是否 号 号 带有悬挑
备注
楼层框架
(XX).(XXA)
KL XX
梁
或 (XXB)
屋面框架
(XX).(XXA)
精品课件
④梁侧钢筋的标注规则。 梁侧钢筋分为构造配筋和受扭纵筋。当梁的腹板高度 ≥450mm时,就需要配置构造梁侧钢筋,构造钢筋用大写 字母G打头,接着标注梁两侧的总配筋量,且对称配置。 例如G4φ12,表示在梁的每侧各配2φ12构造钢筋。 受扭纵筋用N打头。例如N6φ18,表示梁的每侧配置 3φ18的纵向受扭钢筋。 ⑤梁顶高差的标柱规则 梁顶高差是指梁顶与相应的结构层的高度差值,当梁 顶与相应的结构层标高一致时,则不标此项,若梁顶与结
13 结构施工图
精品课件
13.2 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施工图
教学要求
1.了解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施工图的组成;了解剪 力墙结构的平法表达方式。
2.掌握混凝土平面整体表达方式;重点掌握柱和梁 的平法表达方式。
精品课件
13.2.1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施工图的组成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一般由结构设计说明、基础图、 结构平面布置图以及墙、柱、梁、板等构件详图组成。 13.2.2基础图 1.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常见形式如图13.2.1◆。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的构造要求见表13.2.1◆。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将常用的结构处理方法,作为模块制
成标准图。绘图时采用在平面图上直接标柱的方式来表示梁、
柱、墙的配筋,使得详图表示规范化,同时大大地降低了绘图
工作量。 下面介绍平面整体的表示方法。
下一页
精品课件
返回
精品课件
1.柱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柱子的平法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称为列表注写 方式,另一种称截面注写方式。应用时,柱子的编号要 符合表13.2.4的规定。 (1)列表注写方式 柱平法列表注写方式需要画出柱的平面布置图, 并根据柱的类别按表13.2.4的规则编号,同时要画出柱子 结构层楼面标高和结构层高,参见图13.2.5◆。
精品课件
则不需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 ③附加箍筋和吊筋的标注 当多数附加箍筋和吊筋相同时,可在梁平法施工图上 统一注明,否则直接画在平面图的主梁上,用引出线标注 总配筋数(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在括号内)见图13.2.12。 下一页
QZ
XX
精品课件
2.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梁平面整体配筋图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 截面注写方式表达框架梁的截面尺寸、配筋的一种方法。
图13.2.7◆为采用传统方法表示框架梁的详图,需要画出框 架梁的立面,根据配筋的变化需要画出断面图,并要表示梁的标 高、钢筋的断点、并还需要画出钢筋简图或钢筋表。图13.2.8◆ 是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平面注写方式表示同一根框架梁的施 工图,除了不需要详细画梁的立面和剖面外,还可以直接在平面 图上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