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睫炎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虹睫炎

虹膜睫状体炎,简称虹睫炎,又称前葡萄膜炎,是一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虹膜睫状体炎症,多发生于青壮年,常反复发作。治疗以迅速消除炎症、防止虹膜后粘连为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对于严重前葡萄膜炎患者,特别是出现前房积脓和大量纤维素渗出的患者,应立即给予睫状肌麻痹剂和糖皮质激素滴眼剂点眼。前者多选用2%后马托品眼膏,一日2次,也可先用1%硫酸阿托品眼膏,待1~2d后改为2%后马托品眼膏。

虹睫炎的临床表现

症状

患者可出现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在前房出现大量纤维蛋白渗出或出现反应性黄斑和视乳头水肿时,可引起视力明显下降,发生并发性白内障和继发性青光眼时,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

体征

(1)睫状充血或混合性充血

睫状充血是指位于角膜缘周围的表层巩膜血管的充血,是急性前葡萄膜炎的一个常见体征,但角膜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也可引起此种充血,应注意鉴别。

(2)角膜后沉着物

炎症细胞或色素沉积于角膜后表面,被称为KP。其形成需要角膜内皮损伤和炎症细胞或色素的同时存在。根据KP的形状,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尘状、中等大小和羊脂状。前两种主要由中性粒稀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沉积而成,后者则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核类上皮构成。尘状KP主要见于非肉芽肿性葡萄膜炎;中等大小KP主要见于Fuchs综合征和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伴发的片葡萄膜炎;羊脂状KP主要见于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

KP有三种分布类型,即:

①下方的三角形分布:是最常见的一种分布形式,见于多种类型的前葡萄膜炎;

②角膜瞳孔区分布:主要见于Fuchs综合征、青睫综合征和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伴发的前葡萄膜炎;

③角膜后弥漫性分布:主要见于Fuchs综合征和单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伴发的前葡萄膜炎。

(3)前房闪辉

是由血-房水屏障功能破坏,蛋白进入房水所造成的,裂隙灯检查时表现为白色的光束。前葡萄膜炎常引起前房闪辉,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钝挫伤以及在前葡萄膜炎恢复期,也可因血-房水屏障功能受到破坏或其功能未完全恢复而出现前房闪辉,因此前房闪辉并不一定代表有活动性炎症。

(4)前房细胞

在病理情况下,房水可出现炎症细胞、红细胞、肿瘤细胞核色素细胞。葡萄膜炎时主要为炎症细胞,裂隙灯检查可见到大小一致的灰白色尘状颗粒,近虹膜面向上运动,近角膜面则向下运动。炎症细胞是反映眼前段炎症的可靠指标。房水中大量炎症细胞沉积于下方房角内,可见到液平面,称为前房积脓。在炎症严重时尚可出现大量纤维蛋白性渗出,使房水成为相对凝固状态。

(5)虹膜改变

可出现虹膜水肿、纹理不清等改变。虹膜与晶状体前表面的纤维蛋白性渗出和增殖可使二者粘附在一起,称为虹膜后粘连;如出现广泛虹膜后粘连,房水不能由后房流向前房,导致后房压力升高,虹膜被向前推移而呈膨隆状,称为虹膜膨隆;虹膜与角膜后表面的粘附则称为虹膜前粘连;此种粘连发生于房角出,则称为房角粘连。

虹膜因炎症可出现三种结节:

①Koeppe结节:是发生于瞳孔缘的灰白色半透明结节,主要见于非肉芽肿性炎症,也可见于肉芽肿性炎症;

②Busacca结冢菏发射于虹膜实质内的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结节,主要见于肉芽肿性炎症;

③虹膜肉芽肿:是发射于虹膜实质中的单个粉红色不透明的结节,主要见于结节病所引起的前葡萄膜炎。

(6)瞳孔改变

炎症时因睫状肌痉挛和瞳孔括约肌的持续性收缩,可引起瞳孔缩小;虹膜部分后粘连不能拉开,散瞳后常出现多形状的瞳孔外观,如梅花状、梨状、不规则状,如虹膜发生360度的粘连,则称为瞳孔闭锁;如纤维膜覆盖整个瞳孔区,则被称为瞳孔膜闭。

(7)晶状体改变

前葡萄膜炎时色素可沉积于晶状体前表面,在新鲜的虹膜后粘连被拉开时晶状体片表面可遗留下环形色素。

(8)玻璃体及眼后段改变

在虹睫炎和前部睫状体炎时,前玻璃体内可出现炎症细胞,单纯虹膜炎患者的铅玻璃体内一般无炎症细胞,前葡萄膜炎通常无玻璃体混浊,但偶尔可出现反应性黄斑囊样水肿和视乳头水肿。

虹睫炎的发病原因和病理

虹膜睫状体炎的发病原因多样,主要分成三类:

一、外源性病因

主要是由外部致病因素所致。如眼部外伤、感染、化学性及有毒物质的刺激。

二、内源性病因

是虹膜睫状体炎的主要原因。包括病原微生物经血流或淋巴进入眼内而发病,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以及眼内组织变态反应等。

三、继发性病因

继发于眼球及其附近组织炎症以及眼内毒素刺激。

虹睫炎的治疗方法

虹膜睫状体炎必须诊断准确,治疗原则如下:[1]

一、散瞳

一旦诊断明确,立即散瞳,这是治疗的关键性措施。

临床上主要采用1%阿托品或复方托品酰胺进行散瞳;如虹膜已有后粘连,可结膜下注射散瞳合剂。

散瞳的作用主要是解除瞳孔括约肌和睫状机痉挛;减少对睫状血管的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吸收;并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此外散大瞳孔可防止虹膜后粘连。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使用皮质类固醇可抑制炎症浸润和渗出,消退水肿;抑制成纤维细胞形成,减少细胞间质增生和胶原沉积。

给药方法:根据病变轻重,可选用局部滴用眼药水(典必殊及0。1%FML 等)、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等)或眼周注射,严重者可全身应用。

三、非甾体类激素应用

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炎症。如迪非眼液、消炎痛片等。

四、抗生素

若为化脓性前葡萄膜炎,可局部或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1]

五、免疫治疗

对严重虹膜睫状体炎使用激素无效时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增强剂常用制剂有:

1、环磷酰胺可以单独使用或配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常用口服量50~100mg/日,分次服用,2周为一疗程。

2、痛可宁(苯丁酸氨芥):每日0。1~0。2mg/kg,连续5~6月。

3、左旋咪唑是常用的免疫增强剂。

六、热敷或短波疗法

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

七、对症治疗

1)继发青光眼者可进行降眼压治疗。

2)虹膜周边粘连引起继发青光眼者可行虹膜周边切除。

3)并发白内障者可在炎症控制下行白内障摘除术。

八、护理

1. 心理护理:

2. 按医嘱给予充分散瞳是治疗的关键一步。常用1%阿托品眼药水点眼,滴眼时注意压迫泪囊部,防止经鼻吸收引起全身症状。混合散瞳剂结膜下注射时,应让病人平躺10分钟,观察呼吸、脉搏变化。

3. 激素治疗可抑制炎症,减少渗出,常为球侧注射或结膜下注射,球侧注射常引起眼睑肿胀,结膜下注射常致眼压升高。经过观察,对内源性虹睫炎常用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3mg,术后病人用球侧注射可减少其它并发症。

4. 局部湿热敷可减轻炎症,应指导病人每天3次湿热敷温度在50—60℃为宜防止烫伤。

5. 全身服用消炎痛和地塞米松时,应在饭后半小时服用,密切观察有无胃痛和大便潜血,以及时发现应激性溃疡,防止胃穿孔。

6. 治疗过程中密切注意眼压变化,可利用非接触性眼压计进行测量,以防止角膜擦伤后继发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