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漫步第一人名人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空漫步第一人名人故事
对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来说,半个世纪前那场历时12分钟的太空漫步尽管短暂,却是人类进军宇宙的一大步。这一壮举也因此超越了政治藩篱,为后世传颂。
1965年3月18日,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壮举——成为“太空漫步第一人”。50年后的今天,回忆起那场12分钟的短暂冒险,他依旧心潮澎湃。
宇宙中的一切过目难忘
今年80岁的列昂诺夫精神矍铄。时至今日,他依然清楚记得自己拥抱太空的感受。
“地球是圆的。”列昂诺夫告诉法新社,从黑暗的太空俯瞰地球,他惊讶地发现,祖国苏联清晰可见,“我立刻看到了黑海和克里米亚半岛,然后向‘左’看到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还有一小部分意大利。这副印在脑海中半个世纪的画面,不是地图,而是我亲眼所见”。
“我还找到了波罗的海和我生长的加里宁格勒湾。”透过护目镜,列昂诺夫贪婪地观察着浩瀚的宇宙,“星星围在我身边,阳光极其刺眼,光线好像成了身体的一部分。”
“天地间仿佛只剩我一个人,整个世界万籁俱寂。”列昂诺夫在接受“今日俄罗斯”网站采访时承认,进行太空行走过程中,绝对的死寂令他心生恐惧。“我可以十分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和呼吸,现在想起这种感觉,我依然感到难受。”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无论如何,这段珍贵的经历永远铭刻在了他心中。“每每想起在太空中见到的一切,我就会心跳加速、呼吸困难。”
美苏航天竞赛在此定格
列昂诺夫走入太空的一幕,是美苏冷战这部“连续剧”中的一个小高潮。彼时,两国在各个领域展开了激烈角逐,自然而然地催生了一场以探索宇宙为目的“太空竞赛”。相继将各自的人造卫星送入太空后,载人航天便成为它们的下一个目标。
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乘坐苏联“东方1号”飞船进入地球轨道,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位货真价实的宇航员;此后仅23天,美国人艾伦·谢泼德就乘坐“自由7号”重演了加加林的成功。以微小的差距输给苏联,在太空竞赛中落后的美国倍感焦躁。
此后不久,华盛顿就公布了“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宏大蓝图;几乎同时,时任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也发话,要求苏联在航天事业上取得更大成就。随着美苏航天竞赛趋于白热化,如何“让人类像水手遨游大海一样徜徉太空”,被双方决策者不约而同地纳入视野。
如今看来,在这场竞赛的前半段,苏联一度领先。美国人还在为太空行走做准备工作时,列昂诺夫和同事帕维尔·贝尔亚耶夫就已乘坐“上升2号”载人宇宙飞船飞向了苍穹。
苏联“航天之父”谢尔盖·科罗廖夫“钦点”了当时刚到而立之年的列昂诺夫,相信他有能力完成太空行走的神圣使命。“在几次模拟飞行中,我的得分都很高,我还懂得绘画,这种技能在航天领域并不多见。”列昂诺夫如此解释自己脱颖而出的缘由。
美国《时代》周刊这样描述列昂诺夫:来自西伯利亚煤矿区的他,也许从一出生就注定是个传奇;列昂诺夫的妈妈有9个儿女,因此荣获“光荣母亲”勋章。长大后的列昂诺夫早早加入共青团,考上飞行学校,完成了115次跳伞,进而成为苏联最早的一批航天精英。
太空漫步背后险象环生
尽管列昂诺夫足够优秀,但进入太空的实际过程依然充斥着不确定性。“上升2号”发射前夕,经过18个月强化训练的列昂诺夫正踌躇满志,却得悉飞船可能有点问题。此时,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继续等待9个月,或者坐上有缺陷的飞船“拼一把”。
当时,美国的太空行走计划已进入最终阶段,苏联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我们选择了后者,这与勇气无关,我只知道自己必须这么做。”列昂诺夫告诉英国《卫报》。
1965年3月18日10点整,“上升2号”顺利点火升空,不久便进入既定轨道,开始自由飞行。时不我待,全身披挂的列昂诺夫小心翼翼地打开气闸舱的舱盖,由一条15.35米长的特制安全带拴着,踏出了人类迈向太空的第一步。
辉煌壮丽的宇宙让列昂诺夫有些迷失,而当他冷静下来,一连串麻烦已接踵而至。他发现,出舱后的气压差令宇航服急骤膨胀,“8分钟后,我明显感到宇航服的变化……我的指尖感受不到手套的存在,我的脚在靴子里晃荡,我甚至无法按到相机的快门。”
飞船一点点接近日落轨道,宇航员必须在暗夜降临前返回。然而,肥大的宇航服将他卡在了舱外。知道时间紧迫,列昂诺夫飞快地计算
一番,果断调低了宇航服内部的压力。
“所有可能的后果我都知道,可当时的我别无选择。”列昂诺夫告诉“Collectspace”网站,按规定,他该向莫斯科地面控制中心报告自己的任何举动,但为避免引发恐慌并没这么做,“那种情况下,没人能帮我。”
好不容易挤进舱门,另一个问题又来了。由于事出仓促,列昂诺夫让自己的头,而不是脚先进入舱内,他需要把自己“掉过来”。这个在地球上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到了太空里却成为严苛的考验——膨胀的宇航服几乎将船舱塞满,最后,列昂诺夫只得再次冒险调低宇航服内的压力,用尽全身力气,才将舱门复位。
不难想象,短短12分钟里,列昂诺夫承受了多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他告诉英国广播公司:“我平时很少出汗,但那天我的体重减了5.4公斤,每只靴子里灌进了3升汗水。”
即便险象环生,他还是很快忘记了疲惫。因为,飞船里的同伴正兴奋地向地球报告:人类已走进太空!
溢美之词同样来自对手
迈向太空的一小步有惊无险地完成,接下来该回地球了。列昂诺夫曾著书描述动人心魄的着陆过程——失重令飞船疯狂旋转,定位系统也罢工了,不得不由人工操纵着陆。
最终,他们安全降落在哈萨克斯坦附近的原始森林里。“我们在森林中等了3天才被救出来。苏联电台的报道则称,我们回到地球后就直接去度假了。”列昂诺夫说。
无论过程如何曲折,列昂诺夫的凯旋意味着,苏联人先于美国10个礼拜完成了史上首次太空漫步。回到莫斯科,列昂诺夫成为英雄,收获了震耳的欢呼和无限的荣耀。
对手也毫不吝惜地将溢美之词赠予这位遨游九霄的勇士。美国媒体在1965年的报道中写道,“列昂诺夫在太空行走了12分钟,却为轨道飞行器赋予了终身的寿命”。
在美苏“太空竞赛”的后半程,列昂诺夫没有再度上天,苏联的领先地位似乎也随之不复存在。美国人后来居上,尼尔·阿姆斯特朗于1969年7月21日将足迹留在了月球。
1970年,曾和列昂诺夫并肩奋战的贝尔亚耶夫英年早逝,但列昂诺夫依然希望为航天事业贡献力量。又过了5年,他在美国“阿波罗”号和苏联“联盟”号飞船的联合飞行中出任指挥官,这是航天领域的首次国际合作,实现了从不同地点发射的航天器在太空中的对接。
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的美苏“太空竞赛”告一段落。此后,为表彰列昂诺夫的贡献,国际航天组织用他的名字,为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
从去年起,因乌克兰问题而愈发紧张的国际关系,令“美俄将重回冷战”的说法甚嚣尘上。然而,当法新社记者问及列昂诺夫如何看待乌克兰问题时,老人只是平静地回答:“在宇航员眼中,‘边界’是不存在的,这个词只存在于政治家脑中,我们看到的只有整个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