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河北地区赵郡李氏活动略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麻” 。其虽为李徽伯支的家族寺庙, 但也自然会 [!] [!] [!]
疑是赵郡李氏在乡里地位和影响力的象征。这大 概也是李崇哲重修家庙的原因之一, 这似乎还是 北朝时士族 “双家形态” 的一种延续。不过, 值得 注意的是, 李崇哲为李俊的第八子, 从长幼次序来 说, 家族事务不应该由他负责。如果不是恰好在 本州担任官职, 大概也无法实现父亲的愿望。据 称, 开业寺碑上还留有宋人的题记, 由此可知在开 耀重修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 开业寺仍然存在, 它 似乎表明赵郡李氏在地方势力的瓦解是一个较为 漫长的过程。
!""# 年 $ 月 第 %! 卷第 & 期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 /,+012() 3+456*7489(:);,+48467 < =(>4,- =>46+>67)
?,9 !""# @(-A%! B(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都是长期居住在乡里的。 与之相对的是李子雄一支在中央活动频繁。 李子雄的曾孙李纬历任皇朝宗正等官, 袭高都公, 官位不低。李纬的弟弟李俊则担任过扬州大都督 府兵曹参军等职, 他的官位虽不算高, 但他的儿子 李崇哲任行本州录事参军事, 是威权甚重的州官 之职, 因此之故也才能够完成其父遗愿, 重修开业 寺。 历次主持重修开业寺者虽然都 属 李 徽 伯 后 嗣, 但其中微妙变化却颇耐人寻味。作为长房后 嗣, 李子旦支不仅继承了李徽伯的爵位, 也当然地 成为开业寺的主导者, 因此前两次重修事务皆由 其支负责, 这是符合常理的。然而, 为何在唐开耀 年间, 这一主导权却悄悄地转移到李子雄一支了 呢?内中原因, 碑文并没有说明, 但我们看到, 开 耀年间, 开业寺已是 “讵比夫谢家遗宅, 徒拟甘棠, 韩国旧台, 空传酸枣而已” , 渐趋败落, 与 “此寺 爰初缔葺, 迄乎崇丽” 的景象已殊有不同。因此 李俊才立意要重修家庙, 恢复往日的辉煌。根据 碑文, 开业寺上一次重修是在贞观四年 ( "#$) , 距 此已有 !$ 余年的时间, 此间长期居住于乡里的李 子旦支如果没有极其特殊的原因的话, 应该不可 能已全部迁离赵郡。家庙荒芜、 败落的景象反映 的是其家族发展的不盛。所以重修之任只能由在 中央做官、 仕宦显赫的李子雄一支继起承担。由 此, 修庙主导权的变化反映的是两个房支在家族 内部势力的消长。据记, 开业寺碑碑阴上刻有六 身供养人像, 除三位当家沙门之外, 另三身分别是 李徽伯、 李子旦和李子雄。此后碑上还有玄孙行 本州录事参军事崇哲的题名, 却无李子旦支人名 出现, 可见这次重修事宜完全是由李崇哲负责, 子 旦支在这次宗族事务中的地位退居到次要位置。 李子旦支势力衰退的原因无法探究, 但这一 支一直世居乡里, 应该与地方上的势力变化有关。 但李子雄支却依靠在中央的出仕保持一定的家族 地位。可见, 出仕与否对于唐代像赵郡李氏这样 的山东旧士族在地方的社会地位是有一定影响 的。据碑文, 李崇哲重修开业寺的目的在于 “钦唯 旧德, 只若先功” , 颂扬祖先功德, 自然也带有重 振家声的意味。开业寺在北齐时已成为僧侣众多 的大庙。 “自魏历齐, 僧徒弥广, 德均 鹭, 数若稻
!
饥, 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 赖以全活 者将万计, 收埋骸骨所见无遗。至春又出粮种, 分 给贫乏, 赵郡农民德之, 抚其子孙曰: ‘此乃李参军
[$] 遗惠也’ 。 ” 是本州赈济事业的鼎力支持者, 因此
在地方上享有极高的声望。由此来看, 李士谦虽 具有儒素德业的士族传统特征, 却不以仕进为念。 活动于地方, 但并非武力豪强。似乎是一种介于 世家大族与地方豪强之间的类型。关于李士谦后 嗣的情况, 我们不得而知。他们似乎在入唐以后 变得默默无闻, 以至于家族谱系也没有保存下来。 除李士谦家族外, 在隋和唐前期的河北地区 也偶尔还能看到西祖李崇哲支参与宗族活动的情 况。这一支是北魏李徽伯的后裔。据记, 李徽伯 的后世可知的有两支, 长子子旦承袭了李徽伯的 爵位, 但未出仕。另一支是李子旦的弟弟, 李徽伯
一直做到车骑大将军。隋晋王杨广出镇并州时, 李子雄被委任为河北行台兵部尚书随行。这个职 任在当时应是颇为重要的。杨广选择李子雄担任 此职, 除了他的文才武略之外, 应该与其家族在此 地区的影响力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至于李徽伯一支在赵郡乡里的活动, 通过唐 开耀二年 (%&#) 李尚之撰写的 《大唐开业寺李公之
" 的第五子李子雄。 李子雄尚武喜骑射, 他在北魏
根据史传记载, 李士谦的先祖李曾在北魏时 任赵郡太守, 自此以后这一支世居于赵郡平棘。 到李士谦的父辈时, 这个家族已有从地方豪强转 变为世家大族的迹象了。据 《魏书》 所记, 李士谦 的伯父李 是个气尚豪爽、 喜好饮酒之士。北魏
[!] 时期曾经招募乡勇随萧宝夤西征, 屡立战功。 不
# 碑》 (以下简称 《开业寺碑》 ) 可获知一二。
过, 李士谦的父亲李谧却是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家, 隐于乡里, 以琴书为业。尽管他从未出仕为官, 但 死后仍然得到朝廷的旌表, 显示出他在地方上的 影响力。李士谦的叔父李郁也是个博通经史的文 士, 他担任过国子博士, 在两位兄长相继去世以后 辞官回家, 主持门户。这是北朝门阀士族 “双家形 态” 的典型表现。生活在北齐隋初之际的李士谦, 作为家族的代表, 继承了父亲的博览群籍, 并擅长 天文术数, 崇信佛教。除在 "# 岁时曾为北魏广平 王征辟为开府参军事外, 似乎没有担任过其他官 职。在此期间, 北齐权臣辛术、 赵郡王睿, 和士开、 高元礼等人数次想要征召他入朝, 都被李士谦力 拒。北齐正是赵郡李氏政治社会地位急速上升之 时, 而李士谦在此时却选择了隐居不仕, 是比较特 殊的。这一方面可能与他崇信佛教有关, 另外一 方面我们推测或许也有维护其家族地方势力的意 图。根据 《隋书》 本传的记载, 北齐末至隋时, 赵郡 李氏宗党豪盛, 常有聚会喧哗。而李士谦在地方 的活动也相当活跃, “ 每以振施为务, 州里有丧事 不办者, 士谦辄奔走赴之, 随乏供济” 。 “它年又大
《唐代河朔三镇 “胡化” 说辨析》 (载 《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 , 中山大学出版社 %I#I 年版) !如方积六 就对陈寅恪先生的观点提出了反驳。
・ %!& ・
说明赵郡李氏的家族势力在北朝至隋和唐前期始 终盘踞周旋于赵郡常山一带, 没有发生过大的变 化。这样一个土著于乡里的士族家族对于我们试 图探讨的问题来说, 具有相当的典型性。由于赵 郡李氏在北朝的情况论者已有所研究, 此不赘言。 本文更倾向于探讨这一家族隋唐时期在河北地区 活动的具体情况。 追寻隋唐时期居住于河北地区的赵郡李氏踪 迹, 最早可见的有东祖的李士谦支和西祖李崇哲 支, 稍晚则有西祖的李栖筠支, 最晚的是东祖的李 潘支, 以下即对其情况稍作分析。
伴随隋唐统一王朝的建立和选举制度的改 变, 山东士族逐渐脱离乡里, 迁徙至两京, 是中古 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关于这个论题, 自 陈寅恪先生在 !" 世纪 $" 年代写作 《论李栖筠自 [%] 赵徙卫事》 一文以后, 学界多有讨论。 细读陈寅恪先生的文章, 不难发现, 先生认为 在隋废除九品中正制之后, 河北地区仍有一批世家 大族留居于乡里, 不与仕宦却依然能够保持在地方 上的势力。直到唐玄宗统治晚期, 因胡族势力的不 断侵入, 才迫使汉族士族不得不舍弃乡邑, 出走他 乡。换一种说法, 这一时期世家大族居住地的变 化, 是由两方面的因素促成的, 选举制度的改变只 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因素则是由于河北地 区在安史之乱以后演变为崇尚武力的胡化区域。 近年来在美国和台湾学者促成的对于隋唐士 族进行家族个案考察的风气之下, 学界对于科举 制度的实行给隋唐尤其是唐代士族阶层带来的变 化及其意义有了更多的探讨, 其中对于陈先生所 提到的中晚唐时期河北地区的胡化因素, 论者的 看法有较大的差异。 更因为史料的关系, 研究者
!
对于隋唐士族在中央的活动更为关注, 而对留居 于乡里的士族情况探讨有限。可见的仅有毛汉光 先生的 《论安史乱后河北地区之社会与文化— — —
[!] 举在籍大士族为例》 等少数几篇论文。我们认
为, 这一时期士族由于科举制度的实行而出现的 官僚化和中央化进程固然为时代发展之主流, 但 留居于乡里的士族活动也值得注意和认识, 对这 一问题有更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赵郡李氏作为北朝隋唐时期的山东著姓之 一, 宗族庞大, 支系繁盛。隋唐时期留居于乡里的 并不仅限于李栖筠一支, 通过对史籍和出土文献 的梳理, 可以发现更多的有关于他们的历史踪迹, 虽不够完整却也能由此窥其一斑。因此本文即试 图对赵郡李氏留居于河北地区的一些情况再作考 察, 意图对陈寅恪先生的论点有所补益。
据碑文, 开业寺位于赵郡元氏县。初建于北 魏时期, 由李徽伯舍宅为业, 建成其寺, 从北魏至 唐初, 开业寺历经数次劫难, 几次重修, 一直由李 徽伯家族负责管理, 大概是其家族寺庙。最初两 次负责重修的分别是李子旦子祖元及孙维摩, 最 近的一次则是由李子雄的曾孙李俊以及李俊的儿 子李崇哲主导其事。 根据 《开业寺碑》 的记载, 李祖元仅袭爵固安 伯, 除此之外别无他职, 有可能和其父一样未曾出 仕。虽然李维摩在武德中曾经担任赵、 定二州别 驾。但别驾在唐代为府州上佐, 品高俸厚, 但并无 实际职任。时当唐朝初立, 此官有可能是朝廷出 于安抚地方势力的考虑, 则李祖元祖孙三代大约
隋唐时期河北地区赵郡李氏活动略论
张 葳
(天津师范大学 文化历史学院,天津 &""&#C)

பைடு நூலகம்
要: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实行,促使士族逐渐出现了官僚化和中央化的倾向。然而士族在官僚化和
中央化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个地方化的过程。对隋唐时期有关居于乡里的赵郡李氏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 析和考察,可以发现隋唐时期士族逐渐失去了对地方的主导权,而这正是造成唐代河北地区与中央之间关 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隋唐;河北;赵郡李氏 中图分类号:D !C%;D !C!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F G F"&" (!""#) "& G "%!& G "H

关于西祖李栖筠支的情况, 陈寅恪先生早已 有所揭示, 在此稍加申论。陈寅恪先生谈到李栖 筠一支本已逐渐地变为地方豪强, 后因胡族压力 而迁离故里, 到中央入仕, 不再返回乡里。这虽然 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但其实循此路径离开赵郡的 也只是赵郡李氏家族中的一部分而已。在李吉甫 撰写的 《元和郡县图志》 中, 条述赞皇县条称: 百陵冈, 在县东十里。即赵郡李氏之别
["] 业于此冈下也。冈上亦有李氏茔冢甚多。
可见, 唐中后期赵郡李氏在乡里仍拥有一定的宗 族产业。这一推断亦可由墓志得以证明。 《唐代 墓志汇编》 “开成 $!$” 《 唐故朝议郎使持节光州诸 军事守光州刺史赐绯鱼袋李 (潘) 公墓志铭兼序》 记: 公名潘, 字藻夫, 先世赵郡赞皇人, 分继 东祖之后。皇赵州司马府君诠之曾孙, 皇检 校司门员外郎府君章之孙, 皇赞皇县令府君

隋唐初期七姓十家的山东著姓中, 唯有赵郡 李氏的房支始终以东、 西、 南三祖贯穿始终, 没有 出现个别房支在他地另立门户的情况, 由此可以
收稿日期: !""F G %% G !" 作者简介: 张 葳 (%IF# G ) , 女, 江西宜春人, 历史学博士,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
但隋唐有关于这一支在当地活动的记载较少, 也许与这一支早离乡里有关。 !赵郡李氏南祖主要居于高邑一带, 北史作李子雄, 《开业寺碑》 亦作李子雄, 按其兄为子旦, 依照排行应为子雄。古人常有省去 “子” 的习惯, 《隋 "李雄, 书》 或因此而称其 “李雄” 。 樊子林、 张锦栋 《 〈大唐开业寺李公之碑〉 考述》 (载 《文物春秋》 , 但 《考述》 中的碑 #’’$ 年第 $ 期) #碑文可见于刘友恒、 文标点多有错误, 本文随文更改, 不另出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