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桑枝黑木耳生产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桑枝黑木耳生产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桑枝黑木耳生产情况的调查报告_

黑木耳素有"山珍"、"素中之荤"的美称。经有关部门测定,桑条中含粗蛋白5.84%、纤维素51.48%、木质素18.01%、半纤维23.02%、灰分1.57%,是生产黑木耳的上等原料。利用春、夏季桑园伐枝的枝条或桑园更新收集的桑树枝,加工粉碎、装袋、杀菌、接种,在一定的环境下生长出来的黑木耳(桑枝木耳),俗称“桑耳”。“桑耳”与普通黑木耳相比肉质厚、朵形大、口感更为软糯,经检测桑枝木耳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钙、铁、锌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故桑枝木耳营养价值很高,还具有保健功能。五河镇茅山村崔用常、五河村王飞俩青年,利用在外务工时所掌握的技术信息,2012年回乡创业,当年试验性的发展种植桑枝黑木耳“991”2000棒,一举获得成功。2013年秋季,他们注册成立了五河镇用常桑枝木耳种植合作社,种植桑枝黑木耳“991”9.7万棒,当年采摘800斤干耳,2014年截止到目前已经采收7000斤。据调查,上述俩青年于2013年在五河镇五河村河西畈租用20多亩水田,收购近40万斤春伐、夏伐桑枝,种植991木耳种菌棒9.7万支,从浙江聘请技术人员,总投资30万元发展9.7万棒。从去年6月份开始备料,11月份开始采收到今年6月底采收结束,预计可产干耳10000公斤,按照去冬今春市场价格每公斤120元计算,产值应该不少于100万元。每棒总投资3.00元,具体构成为:人工工资每棒2.00元;桑枝收购成本15元/百斤,每棒0.45元;设施、菌种及其他材料每棒0.55元。如果按照每棒产干耳0.1公斤,每公斤100元保守计算,纯收入每棒可达7元,通过规模化生产、分级包装、商标注册后,产值会更高。每亩桑园枝条产量在1000---1500公斤之间,收购价每百公斤30元,蚕农亩增收300---450元。每棒用桑枝1.5公斤,以五河镇2000亩桑园为例,理论生产潜力可以达到150万棒左右,全县几万亩桑园,发展空间非常大。利用桑枝种植的耳子,市场竞争力强。它是百分之百桑树废料利用,不用一丁点杂木,属生态友好型产业。它用工量大且适合妇女就业。既适合规模生产也可以单户种植,农户可购买菌棒自行生产,有条件的蚕农如果能种上5000---10000棒(每亩田块可排放7000棒),便可收入几万元。废桑枝繁育黑木耳,可谓一举多得。以桑树为中心,形成循环利用圈,即桑叶喂蚕,桑树修剪后的残枝作为菌类培养的原料,菌类栽培后产生的废料又可作肥料、饲料、饵料和沼气发酵等多种用处,能进一步扩大蚕业的产业链。同时,养蚕与栽培食用菌在季节上和人力上也不冲突,先养蚕,后种菌。桑枝黑木耳栽培在浙江、河北等省早有栽培,浙江省在桑枝栽培黑木耳的研究上走在全国的前列。栽培桑枝黑木耳不失为农民致富的好门路。

黑木耳现状及发展规划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黑木耳现状及发展规划 黑木耳俗称木耳、云耳、光木耳,属担子菌亚门、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属,因其颜色淡褐、形似人耳而得名。黑木耳是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食药用菌,不但肉质细腻,脆滑爽口,而且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与无机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黑色食品,被称为“素中之荤”,有“黑色国宝”之称。黑木耳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关机构研究发现,黑木耳有减低血液凝固,减慢血小板凝聚和防止血液中腥固醇沉积的效果。据专家统计分析,人年均消费15千克菌类食品(包括黑木耳)才能达到健康标准,而只有美国、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达到了这一水平,我国目前人均年消费不足1.5千克,由此可见,黑木耳市场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增加,发展前景广阔。 一、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增量、扩面、提技”。全旗黑木耳种植总量在20XX—20XX年四年内达到1200万袋,总产量达到84万斤,年产值达到4200万元,纯利润达到840万元。 20XX年—20XX年每年培育黑木耳300万袋,扶持100户,每年总产量20万斤以上,产值1050万元,纯利润达到210万元,户均增收2.1万元。 二、建设重点 1、开展生产研究。改进栽培技术。推广黑木耳标准化栽培技术,大力发展袋料栽培;开展新型栽培材料的高产高效配套技术研究。 2、建立标准化专业化生产示范基地。按照黑木耳产业规模化、规范化的要求,在七家子林场、宝山林场建立标准化专业化生产示范基地。 3、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通过统一规划、集中扶持,分期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生产加工基地,新培植和加强一批产业带动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加工型和外向型产业龙头企业,发展以黑木耳产品为原料的精深加工。到20XX年,建设投产黑木耳深加工龙头企业3家。 4、建立产品质量和安全体系。适应农产品绿色、安全消费和安全生产的要求,加强黑木耳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和对重大生产安全事件的防控,逐步形成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5、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以转变生产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按照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要求,加强产业资源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循环利用型产业,提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根据我旗生态经济建设的要求,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零排放为重点,推广和发展资源节约型生产方式,推进资源利用方式向循环型、集约型转变。

黑木耳产业发展方案

黑木耳产业发展方案 为推动我市黑木耳产业加快发展,培育我市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致富步伐,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委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以村组干部示范带动为载体,大力推进袋栽黑木耳生产,努力做大做强我市黑木耳特色产业。 二、目标任务 2014年全市发展黑木耳2000万袋,其中乡镇1795万袋、林场205万袋。总产量200万斤以上,初级产品产值0.56亿元,纯利润达到0.2亿元,户均增收225元。建设菌包厂27家,年生产能力1234万袋。 三、主要措施 1、强化认识,提高发展黑木耳产业积极性。广泛宣传黑木耳发展所具有的广阔市场前景以及黑木耳自身所拥有的特质,引导广大农民栽培黑木耳。同时,充分发挥黑木耳生产大户的典型示范作用,宣传身边的典型和成功事例,进一步增强发展黑木耳的信心和主动性。

2、健全网络,加快黑木耳标准化生产步伐。一是完善技术服务网络。积极推广黑木耳标准化栽培技术,控制段木栽培,大力发展袋料栽培;开展新型栽培材料的高产高效配套技术推广。建立标准化、专业化生产示范基地。按照黑木耳产业规模化、规范化的要求,在镇、太平乡、连珠山镇、兴凯镇、当壁镇、金银库林场、三道岭林场等乡镇场开展黑木耳标准基地建设。实行技术辅导员联系示范点、重点村和示范户管理技术。二是完善技术培训网络。更新现有各乡镇农技干部知识,开展继续教育和黑木耳专业培训,引进专业人才,充实技术队伍。以各乡镇农技服务站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示范大户为基础,组成黑木耳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三级培训制度,采取专家培训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培训科技示范户、示范户培训带动耳农的梯次培训方式,年培训技术骨干200人,对村组干部进行全面培训。积极培育黑木耳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会员,创新“科研技术推广机构+专合组织+基地+菌农”的服务机制。三是完善销售网络。积极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主动参与黑木耳的生产、加工和销售,鼓励他们在大中城市设立销售窗口、开设专卖店或进超市设立专柜,积极参加全国黑木耳产品展会,向公众有效地推介产品。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具有自有自主产权的名优产品,全力打造黑木耳品牌,与旅游沿线观光、采摘充分结合,开发特色产品,发展自有品牌,不断健全销售网络体系。 3、科学发展,完善黑木耳产业发展模式。广泛推广“统一制棒、分户管理”的黑木耳生产模式,各乡镇要鼓励村经济合作社统一

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

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 1.辛温解表药: 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细辛.白芷.香薷.羌活.独活.藁本.辛夷.生姜.葱白.石胡荽.苍耳子.芸香草.柽柳。 2.辛凉解表药: 薄荷.蝉蜕.葛根.柴胡.升麻.牛蒡子.桑叶.菊花.蔓荆子.淡豆豉.浮萍.木贼。 3.清热泻火药: 石膏.寒水石.知母.栀子.芦根.竹叶.天花粉.夏枯草.淡竹叶.密蒙花.谷精草.青葙子.压趾草 4.清热燥湿药: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秦皮.白鲜皮.椿白皮.。(泻火解毒药):黄芩.黄连.黄柏.犀角.芒硝.龙胆草.水牛角.。 5.清热解毒药: 连翘.拳参.贯众.玄参.牛黄.白薇.大黄.射干.绿豆.甘草.秦皮.红藤.酸浆.白蔹.马勃.青黛.漏芦.升麻.菊花.大蓟.小蓟.地榆.朱砂.紫珠.蔊菜.硼砂.金银花.忍冬藤.连翘心.大青叶.板蓝根.水牛角..蒲公英.鱼腥草.白头翁.败酱草.穿心莲.蚤休(七叶一枝花).半枝莲.半边莲.土茯苓.山豆根.马齿苋.垂盆草.四季青.金果榄.凤尾草.天葵子.千里光.金荞麦.山慈菇.地锦草.鸦胆子.鸭跖草.雷公藤.豨莶草.金钱草.地耳草.青木香.鸡矢藤.仙鹤草.苎麻根.黄药子.羚羊角.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 6.清热凉血药: 犀角.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白薇.水牛角.生地黄.。 7.清退虚热药: 青蒿.白薇.鳖甲.知母.黄柏.龟板.秦艽.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8.泻下药: 大黄.芒硝.芦荟.羊蹄.玄明粉.番泻叶.。 9.润下药: (润肠通便)杏仁.桃仁.当归.百部.蜂蜜.桑葚.锁阳.火麻仁.郁李仁.何首乌.紫苏子.瓜蒌仁.柏子仁.松子仁.黑芝麻.决明子.车前仁.胡桃仁.冬葵子.肉苁蓉.。 10.峻下药: 甘遂.巴豆.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 11.祛风湿散寒药: 羌活.独活.川乌.草乌.辛夷.苍术.木瓜.蚕沙.松节.蕲蛇.白花蛇.乌梢蛇.威灵仙.雷公藤.伸筋草.寻骨风.海风藤.老鹳草.路路通.苍耳子.。 12.祛风湿清热药: 秦艽.防己.桑枝.萆薢.稀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穿山龙.丝瓜络.。

当前矿山尾矿的治理利用及现状

当前矿山尾矿的治理利用及现状 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有95%以上的能源和85%的工业原料取自于矿产资源,可是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了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延长使用年限,也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人们越来越重视尾矿的综合利用及治理问题。 目前的现状: 我国矿产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总回收率比发达国家低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冶金矿山每年排放尾矿量达1.5亿t以上,而其中铁的品位平均为11%,有的高达27%,相当于尾矿中尚存有1600万t的金属铁;在2000多万吨的黄金尾矿中尚含金约30t。我国矿产资源共、伴生组分丰富,其中铁矿石中大约有30多种有价成分,但能回收的仅20多种,一些金属元素尚遗留在尾矿中,每年矿产资源开发损失总价值约780亿元。而对于尾矿中的大半乃至90%以上的非金属组分更是极少开发利用。随着选矿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矿产资源的日渐紧张。尾矿已成为人们开发利用的二次资源,而且某些传统矿物的尾矿将成为非传统矿物的原料。 工业发达的国家已把矿业废料的开发利用作为矿山开发的新目标,把尾矿的综合利用及治理的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迫于形势所需,人们越发认识到尾矿综合利用及治理是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及保持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对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1 我国矿山尾矿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大多数矿山资源的品位较低,在选矿流程中排出大量的尾矿,随着矿产资源利用程度的提高,矿石的可开采品位相应降低,尾矿排出量也在增加。世界各国每年排出的尾矿量约50亿t,而我国仅2000年尾矿排放量就达6亿t左右。目前堆存的废弃物已达200亿t之多。而且还在以每年几亿吨的速度增加。目前我国的尾矿综合利用率仅为7%,大量的尾矿只能堆放在尾矿库或一些自然场地中,如此之多的尾矿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1 尾矿严重地污染周边的环境 有些选矿过程需加入一些药剂,尾矿中就会残留一定量的药剂。如选金用的氰化物是一种剧毒药剂;选矿中常用的黄药、黑药、酚类化合物在水中散发出一种难闻的特殊气味,对人畜是非常有害的;还有一些原存于矿石中的重金属元素,由于化学药剂的作用,而存在尾矿水中,这些尾矿水流入附近的河流或渗入地下,就会严重污染河流及地下水源。据调查,冶金矿山9个重点选矿厂附近的14条河流被污染,矿区周围水井的水质普遍达不到饮水标准。 我国一些矿山矿物嵌布粒度细,为了达到单体解离,需要将矿石磨得很细,这样的尾矿被排到尾矿库自然干涸以后,遇到大风天气,表面的尾矿砂会不断地被吹到周边地区,导致该地区的土壤污染、土地退化、植被破坏,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有时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畜的生存。如1998年夏季,金川镍矿的尾矿库因大风刮起尾矿砂尘暴,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徐凤宇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贵州贵阳550004)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阐述粉煤灰对环境的危害,说明其利用的必要性;从粉煤灰的化学组成及物理结构特点入手,综述国内外对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现状;具体介绍了粉煤灰在建材制品、化学工业、农业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中的应用,针对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定的可行性方案;为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与全面推广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最后对粉煤灰今后的发展方向及应用热点作了展望,旨在促进固体废弃资源的合理化利用与加快推进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的产业化进程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粉煤灰;综合利用;发展方向 0 前言 资源的综合利用化程度是反映人类文明程度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粉煤灰堆存量逐渐增加,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需要根据其特性不断开展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使其“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1 粉煤灰对环境的危害 电厂的粉煤灰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贮灰需占据大量的土地或农田,浪费土地资源,污染土壤; ②扬尘污染空气。只要有四级以上的风力,即可将表层灰粒剥离扬弃,扬灰高度可达20~50 m ,悬浮于大气中的粉煤灰不仅影响能见度,而且在潮湿环境中会对建筑物、工程设施等表面造成腐蚀③湿法排灰会浪费水资源并造成地表水体的污染,粉煤灰进入水体,使水浊度大大增加,形成的沉积物会堵塞河床、使湖泊变浅,悬浮物和可溶物会恶化水质。④贮存在灰场的粉煤灰、飘浮于大气中的粉煤灰降落到地面都会污染土壤,造成土质碱化及其他影响,影响农作物、植物生长及养殖业、畜牧业生产;⑤粉煤灰中含有重金属元素、有毒物质、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并影响人体健康。 2 粉煤灰利用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燃煤电厂及化工行业每年排放的粉煤灰工业废渣逐年增多,2000 年全国粉煤灰的年排放量累计达到1.16 亿吨,而且仍以每年800 万吨的排放量递增。预计2008年我国粉煤灰年产量将达到1.8亿吨,造成严重的“黑色污染”,所以粉煤灰高效的综合利用迫在眉睫。 3粉煤灰的基本性能 3.1粉煤灰的化学组成 粉煤灰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有机物的主要成分为碳、氢与氧;无机物的主要成分为高岭石、方解石和黄铁矿。无机物燃烧后经除尘器收集形成灰渣,其化学成分以氧化硅和氧化铝为主,其中Sio2、Al2o3、Fe2o3 3种成分占70%以上。Cao和Mgo的含量较小随原煤的组成和产出时代不同而变化,一般在0.2%~10%之间变动,各成分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1粉煤灰的主要成分含量 成分Sio2 Al2o3 Fe2o3 K2o Cao Tio2 N So2 P2o5 含量(%)50.33 30.50 7.40 0.95 3.55 1.05 0.128 0.18 0.013 3.2粉煤灰的物理结构

关于推进林业和林下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林业和林下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建设××××大力发展林业是市委、市政府根据××建设世界级城市目标把××作为××21世纪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而提出的明确要求。为此自02年起我县大力推进林业建设02-06年我县共造林18万亩其中公益林11万亩经济林7万亩全县林地面积近36万亩森林覆盖率预计为17。在经历了林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后从07年起全市林业建设从“重建向重管”方向转变不再进行大面积租地造林因此我县林业建设将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如何解决当前林业建设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找准林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将生态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林业建设的困难和问题 1、林业资金短缺02-06年我县公益林建设面积在11万亩左右需建设资金约8.4亿元土地流转及养护费约0.3亿元不包括社会化造林目前市到位资金约4.7亿元缺额约4亿元。再加上03-05年我县经济林建设面积近7万亩超计划3万多亩缺额资金约0.3亿元。其他如森林测报、防火等经费还远远达不到要求。由于林业资金短缺数额巨大给我县林业建设和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是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拖欠农民工工资、苗商资金现象严重。二是土地流转费不能及时发放农民反映强烈。特别是一些社会化造林企业运作困难由其承担的土地流转费不能支付社会稳定难以保证。三是养护、森防及防火经费得不到保证缺少必需的植保机械、防火设备、农药等森林病虫害、火警隐患多影响林地正常生长。

2、宏观政策制约这几年实施××建设大力推进林业发展使我县林业资源迅速增长生态环境大大改善曾吸引了岛外很多企业来崇投资。很多投资者是冲着当初市有关林业开发政策如以房养林、以林养林、以项目养林等和××林业规划目标来投资造林的。目前国家对土地实行严格保护政策在林地内开发房产基本无望07年起不再进行大规模造林使原本以林养林的打算也落空受管理用房的限制在林地内搞的休闲旅游项目不能满足旅游者吃、住、娱乐的需求对游客缺乏吸引力而难以维持。由于政府政策缺乏指导性和连续性目前许多投资者投资无回报难以继续经营均有退出的想法。 3、间挖苗木无出路我县三岛总体规划已批准实施规划中林业有明确的建设目标按我县17的森林覆盖率远远低于规划目标。但目前按照市林业发展思路××将不再进行大规模生态林建设使已建生态林面临着严峻的间挖压力今后如何解决间挖苗木出路、如何科学利用间挖苗木如何保持生态林健康持续发展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4、失地农民安置问题由于我县大量租用农民土地进行造林失地农民的就业和保障问题十分突出。农民土地流转后他们必然要求政府给予就业等相关政策来保障生活。而我县就业机会少仅仅依靠“万人就业项目”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可谓杯水车薪大部分失地农民还是难以安排不能彻底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虽然我县出台了土地流转补偿标准但随着物价上涨以目前564元/亩的土地流转费很难维持农民的基本生活因此土地流转费上调也成必然趋势。政府要马上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妥善解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

黑木耳种植可行性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要 (1)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2) 1.3综合评价 (3)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5) 2.1项目建设背景 (5)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 第三章建设条件 (10) 3.1项目区概况 (10) 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12) 第四章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7) 4.1基本情况 (17) 4.2研发能力 (17) 4.3法人代表及总经理 (18) 4.4食用菌产业化开发 (19) 4.5项目技术支撑单位 (19) 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20) 5.1市场分析 (20) 5.2销售方案 (22) 5.3市场风险分析 (23) 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24) 6.1建设规模 (24) 6.2建设内容 (24) 6.3技术标准 (25) 6.4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26) 6.5设备方案 (29) 6.6工程方案 (33) 6.7实施进度安排 (36)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7) 7.1投资估算 (37) 7.2资金筹措及资金使用计划 (40) 第八章财务评价 (42)

8.1评价范围 (42) 8.2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42) 8.3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估算 (43) 8.4评价指标 (45) 8.5不确定性分析 (46) 8.6评价结论 (47)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 (48) 9.1环境现状调查 (48) 9.2项目对环境影响分析 (48) 9.3环境保护措施 (49) 9.4环境影响评价 (50) 第十章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 (51) 10.1农业产业化经营 (51) 10.2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 (52) 10.3其它影响评价 (53) 第十一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54) 11.1项目机构与职能划分 (54) 11.2经营管理模式 (56) 11.3经营管理措施 (56) 11.4技术培训 (57) 11.5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57) 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60) 12.1可行性研究结论 (60) 12.2问题与建议 (61) 第十三章附录 (62) 13.1附表 (62) 13.2附件 (62) 13.3附图 (63)

中药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秦艽的功效和作用 润而不燥,为风中之润剂,既能祛风除湿,又能通络舒筋 兼利二便、导湿热外出,可治湿热黄疸。 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常与木瓜、川羌、独活、黄芪、当归等同用。 清退虚热之功,常与滋阴药同用,如秦艽鳖甲散及秦艽散。 秦艽则三痹皆宜,且清阳明湿热,用于偏热者。 秦艽的妙方集锦 治背痛连胸:秦艽4.5克,天麻、羌活、陈皮、当归、川芎各3克,炙甘草1.5克,生姜三片,桑枝9 克(酒炒)0水煎服。 治小便艰难,胀满闷:秦艽31克(去苗),水煎,去滓取汁,饭前分两次服。 治疮口不合:秦艽为末掺之。 治黄疸:秦艽16克,在半升酒中浸,每天空腹饮酒。有酒量的人服后易见效。 暴泻、大渴、大饮:秦艽62克,炙甘草16克,水煎服,一次9克。 小便艰难:秦艽31克,水一碗,煎至六分,分两次服。 一切疮口不合:秦艽研末敷上。 秦艽的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秦艽碱甲能减轻大鼠的甲醛性关节炎,并加速肿胀的消退,每日腹腔注射90mg/kg,连续 10天可使脚肿基本恢复正常,其效果与水杨酸钠200mg/kg相当,如预先注射秦艽碱甲,对大鼠蛋清性脚肿也有减轻和消肿作用,其作用强度与氯喹、皮质酮及秦艽中性乙醇浸剂相似,而比水杨酸钠略强,秦艽碱甲的抗炎作用原理是通过兴奋肾上腺皮质而实现的,但它与促皮质素又有所不同,它不是直接兴奋肾上腺皮质,而是通过神经系统以激动垂体,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而实现其抗炎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秦艽碱甲的双氢化合物(侧链上的双键被氢饱和)无消炎作用,可知双键的存在是抗炎的必要条件。此外,秦艽碱甲还能明显降低因注射蛋清而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8] 2.对中枢系统的作用:秦艽碱甲小剂量时对大鼠和小鼠有镇静作用,还能增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但较大剂量时则有中枢兴奋作用,最后导致麻痹而死亡。较小剂量注射给药时,能抑制狗肠痿因灌注氯化亚汞所引起的反射性肠液分泌,即抑制了狗的神经系统,这种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加强。光热刺激法实验表明,秦艽碱甲能提高大鼠的痛阈,但作用短暂,40分钟后作用消失。用热板法实验,秦艽碱甲对小鼠有镇痛作用。[8]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秦艽碱甲能降低豚鼠血压,对麻醉犬、兔也有明显而矩暂的降低血压作用,时时使心率减慢,无快速耐受现象。静脉注射阿托品和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均不能阻断其降低作用,加之对离体蛙心有抑制作用,减慢心率并伴有心舒张不全和心输出量减少,证明其降压作用与迷走神经无关,可能是直接抑制心脏的结果。[8]

首钢矿业公司近年来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情况

关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召开“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 盟”成立大会的说明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就是经原国家经贸委批准成立的全国性专门从事资源综合利用的行业组织,由国务院国资委主管,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科技部业务指导。我公司2006年加入该协会。 2009年该协会邀请尾矿综合利用产业相关单位、大学与科研机构,联合组建“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我公司2009年加入该联盟,就是该联盟的成员单位。 联盟定于2010年3月23日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及联盟第一届理事会,同期举办“中国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高层论坛”。 我公司就是该联盟的会员单位,免会务费,住宿费自理。会议要求将参加会议人员回执尽快发给她们,请及时安排参会人员。 技术处 2010年3月16日 首钢矿业公司近年来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一、矿业公司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一)排土场矿石回收技术研究 随着露天采区陆续闭坑,矿业公司资源紧张的矛盾异常突出,严重制约矿业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大石河铁矿排土场共有废石资源3、89亿吨,露天开采受原采矿工艺制约,矿石回采率仅为94、34%,露天开采矿石损失折合矿石约2205万吨,资源潜力巨大,具有充分的回收利用价值。 为了能够充分、合理的回收利用资源,2004年以来矿业公司围绕排土场矿石回收综合利用开展了资源化开发工作。先后进行了排土场开采与矿石回收工艺的研究工作。研制出适用排土场开采、矿石回收

工艺,在大石河铁矿裴庄东排土场实施,成功实现了排土场矿石的高效回收的综合利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 排土场矿石回收采用"粗选与分级精选"新工艺。该工艺流程合理,适应性强,技术、经济指标先进;尾矿库尾砂综合利用采用阶段磨矿、阶段磁选的主体工艺,铁精矿品位达到66%,该工艺具有创新性,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大石河铁矿裴庄东排土场矿石回收投入后,每年可从废石中回收磁铁矿石78万吨(品位>23%),可多产铁精矿19、60万吨(品位66%计),选矿厂年经济效益9128、5万元,同时可减少排土场占地。 2005年以来,矿业公司共建设15条排土场矿石回收生产线,年处理能力达到3000万吨以上。 (二)、尾矿库尾砂综合利用研究 首钢水厂铁矿老尾矿库堆存尾矿砂约有1、05亿吨,尾砂品位达到10、13%,相当于有1064万t的金属铁赋存于尾矿中。为了能够充分合理的回收资源, 自2004年以来,首钢矿业公司自选课题,围绕尾矿砂的二次利用开展了研究工作,通过实施尾砂性质的分析与研究、尾砂再选及分级工艺的研究、尾砂开采及堆存的方案研究与尾砂综合利用工程的设计,成功开发了磁铁矿尾矿库尾砂综合利用工艺,实现了尾矿库尾砂的综合利用。 该项目对尾矿性质进行了综合分析及再选与分级试验研究,确定尾矿再选回收铁金属与生产建筑用砂的可行性。对铁矿选矿厂尾矿库中的老尾矿采用阶段磨矿、阶段磁选的主体工艺,使铁精矿品位达到66%,并对粗选后的尾矿用旋流器分级生产建筑用砂。该项目具有创新性,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19799636.html, 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作者:刘雪娥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下旬》2018年第01期 【摘要】粉煤灰是火力发电行业的副产品,产生量巨大,加强粉煤灰综合利用意义重 大。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出台,粉煤灰利用也有所突破。本文就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现状就行阐述,分析了粉煤灰利用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粉煤灰;建筑工程;氧化铝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2015年生产原煤37.5亿t,消费煤炭39.65亿t。[1]我国的粉煤灰主要来自以煤为燃料的火电厂和城市集中供热锅炉,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2015年全国粉煤灰产生量达到5.7亿t,按照全国平均综合利用率70%计算[2],仍有约1.7亿t粉煤灰未被利用,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随着《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管理办法、法规等的出台以及各种优惠政策的实施,粉煤灰综合利用也取得许多进展,本文就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进行阐述,分析粉煤灰利用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1、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 1.1粉煤灰在农业中的应用 粉煤灰掺入土壤中使用能降低土壤容重、改变孔隙率、改善土体结构和提高土层内表面的温度,从而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产量[3]。粉煤灰的施用还会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和酶活性的 影响,能够对耕地、碱化土壤、沙化土壤、矿区土壤就行改良,缓解土地资源危机[4]。此 外,粉煤灰中含有农作物生长所需的钙、镁、锌、锰、硼等营养元素,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加作物抗病能力,提高作物产量。[5]因此,粉煤灰可用于生产粉煤灰复合肥、粉煤灰磁化 肥等用于农业工程中。[5] 1.2粉煤灰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粉煤灰可作为填筑材料,在填筑工程中替代砂、土等传统填料,以降低成本;粉煤灰经过处理成为原状灰之后可用作拌制混凝土的原料,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强度、干燥时的收缩性、导热率;粉煤灰可替代粘土用于水泥生产,还可作为混合材与水泥熟料共同制成粉煤灰水泥,由于强度要求高、抗裂性、耐腐蚀性要求较 高的海事工程、水利工程等;粉煤灰还能用于砖块中,制成保温砌块、空心砌块、粉煤灰砖以及路面砖,广泛地应用在车行道、人行道、园林道路、广场、亭院、仿古建筑道路以及停车场等道路建设中。[6]粉煤灰经铝酸酯活化后可用于合成粉煤灰聚烯烃产品。[7]以粉煤灰,

有关推进林业和林下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有关推进林业和林下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建设××××,大力发展林业是市委、市政府根据××建设世界级城市目标,把××作为××21世纪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而提出的明确要求。为此自02年起,我县大力推进林业建设,02-06年我县共造林18万亩,其中公益林11万亩,经济林7万亩,全县林地面积近36万亩,森林覆盖率预计为17%。在经历了林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后,从07年起,全市林业建设从“重建向重管”方向转变,不再进行大面积租地造林,因此我县林业建设将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如何解决当前林业建设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找准林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将生态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林业建设的困难和问题 1、林业资金短缺 02-06年,我县公益林建设面积在11万亩左右,需建设资金约 8.4亿元,土地流转及养护费约0.3亿元(不包括社会化造林),目前市到位资金约4.7亿元,缺额约4亿元。再加上03-05年我县经济林建设面积近7万亩,超计划3万多亩,缺额资金约0.3亿元。其他如森林测报、防火等经费还远远达不到要求。由于林业资金短缺数额巨大,给我县林业建设和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是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拖欠农民工工资、苗商资金现象严重。二是土地流转费不能及时发放,农民反映强烈。特别是一些

社会化造林企业,运作困难,由其承担的土地流转费不能支付,社会稳定难以保证。三是养护、森防及防火经费得不到保证,缺少必需的植保机械、防火设备、农药等,森林病虫害、火警隐患多,影响林地正常生长。 2、宏观政策制约 这几年实施××建设,大力推进林业发展,使我县林业资源迅速增长,生态环境大大改善,曾吸引了岛外很多企业来崇投资。很多投资者是冲着当初市有关林业开发政策(如以房养林、以林养林、以项目养林等)和××林业规划目标来投资造林的。目前国家对土地实行严格保护政策,在林地内开发房产基本无望; 07年起不再进行大规模造林,使原本以林养林的打算也落空;受管理用房的限制,在林地内搞的休闲旅游项目,不能满足旅游者吃、住、娱乐的需求,对游客缺乏吸引力而难以维持。由于政府政策缺乏指导性和连续性,目前许多投资者投资无回报,难以继续经营,均有退出的想法。 3、间挖苗木无出路 我县三岛总体规划已批准实施,规划中林业有明确的建设目标,按我县17%的森林覆盖率远远低于规划目标。但目前按照市林业发展思路,××将不再进行大规模生态林建设,使已建生态林面临着严峻的间挖压力,今后如何解决间挖苗木出路、如何科学利用间挖苗木,如何保持生态林健康持续发展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木耳产业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

木耳种植产业化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摘要。 项目名称:木耳种植菌料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 建设单位:**********************公司 项目内容:木耳流水线生产机械设备、菌类配套物资、 投资规模:500万。 资金来源:自筹 产值规模:一期:1000万。 二、项目背景: 我国的木耳生产在世界享有盛名,中国的产地主要是东北三省。最近几年的产值呈现快速发展阶段。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又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它的别名很多,因生长于朽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名木耳;又似蛾蝶玉立,又名木蛾;因它的味道有如鸡肉鲜美, 故亦名树鸡、木机(古南楚人谓鸡为机):重瓣的木耳在树上互相镶嵌,宛如片片浮云,又有云耳之称。人们经常食用的木耳,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腹面平滑、色黑、而背面多毛呈灰色或灰褐色的,称毛木耳(通称野木耳);另一种是两面光滑、黑褐色、半透明的,称为光木耳。毛木耳朵较大,但质地粗韧,不易嚼碎,味不佳,价格低廉。据现代科学分析,黑木耳的营养成分为:每100克干品中含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5克,粗纤维7克,钙375毫克,磷201毫克,铁185毫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0.15毫克,维生素B20.55毫克,烟酸2.7毫克。其中蛋白质、维生素和铁的含量分别比白

木耳高出一倍、两倍至五倍。在蛋白质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尤以赖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最为丰富。因此,黑木耳历来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常作为烹调各式中、西名菜佳肴的配料,或和红枣、莲子加糖炖熟,作为四季皆宜的佳美点心,不仅清脆鲜美,滑嫩爽喉,而且有增进食欲和滋补强身的作用。黑木耳具有一定吸附能力;对人体有清涤胃肠和消化纤维素的作用。因此,它又是纺织工人、矿山工人和理发员所不可缺少的一种保健食品。黑木耳还可作药用。历代医学家对于黑木耳的药效都有详细的记载,如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木耳生于朽木之上,性甘干,主治益气不饥,轻身强志,并有治疗痔疮、血痢下血等作用。”我国医学历来认为黑木耳有滋润强壮,清肺益气,补血活血,镇静止痛等功效。是中医用来治疗腰腿疼痛,手足抽筋麻木,痔疮出血和产后虚弱等病症常用的配方药物。据国外报道,黑木耳能降低血液凝块,缓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有特殊的效益。黑木耳所含的多糖类物质,具有一定抗肿瘤作用,据报道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42.6%。我国民间也有用黑木耳加水煎服,来治疗妇女子宫颈癌和阴道癌。 黑木耳生产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变废为宝,发家致富的好项目,发展黑木耳生产能够带动交通运输、食品加工、机械制造、餐饮服务等多种行业的共同发展。发展食用菌生产,有利于利用工业生产废弃物,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和增加社会的有效供给;有利于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稳定、农民致富的新兴产业。 吉林省桦甸地区作为重要的生产区域,在整个产业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生产大约150左右,规模性厂家不多.根据客观条件,依据本区域的资源比较优势和发展现代农牧业的考虑,重点解决目前受设备、场地、基地制

秦皮的功效与作用

[标签:标题] 篇一:七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及服用禁忌 七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及服用禁忌 胖大海、枸杞子、金银花等都是人们熟识且常用的中药,由于这些中药药性较为平和,大多数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服用,其实这些常用中药也有一些服用禁忌,切不可随意服用,并要掌握好安全用量。 胖大海——清肺利咽 胖大海味甘,性寒;有小毒。有清肺利咽、润肠通便之功效,适用于风热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喑哑,其他原因引起的喑哑用胖大海无效,特别是老年人突然失音及脾虚者应该慎用。【安全用量】代茶饮每次不得超过3粒,以防中毒。 决明子——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 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但决明子可引起腹泻,女性长期服用轻则引发月经不规律,重则可使子宫内膜不正常;有泄泻、低血压者及怀孕女性也应慎用。另外,决明子是一种泻药,长期服用对身体不好,会损伤身体的正气。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10~15克。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 枸杞子味甘,性平,功能为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枸杞子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时大量摄取肉类食物面泛红光的人不宜服用。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5~15克。 甘草——润肺祛痰止咳 甘草味甘,性平,有补益心脾、润肺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但长期服用能引起水肿和血压升高,还易引起低钾血症,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等。湿盛胀满者不宜服用。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3~10克。 人参——大补元气,提高免疫力 人参大补元气、生津安神、补脾益肺,能兴奋神经系统,提高免疫力,抗衰老。身强体壮者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人参易口干舌燥,甚至鼻孔出血。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有些人认为人参是一种补品,吃了对身体总有好处,这是错误的想法。无论是红参还是生晒参,在服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过量服食。另外,一定要注意季节变化。一般来说,秋冬季节天气凉爽,进食比较好;而夏季天气炎热,则不宜食用。在服用人参后忌吃萝卜、忌饮茶。人参忌与葡萄同食,葡萄中含有鞣酸,极易与人参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影响吸收而降低药效。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5~10克。 菊花——平肝明目,解毒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的作用。但阳虚体质者不适合服用;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应慎服;阴阳两虚型、痰湿型、血淤型高血压病患者也不宜服用菊花。菊花的服用方法:以苏杭一带所长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6~10克。 金银花——清热解毒

铁尾砂综合利用现状

铁尾砂综合利用现状 尾砂属于工业固体废物,根据国家有关的规定(工业废物处理处置规范),本着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对尾矿砂进行回采和利用,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预测在尾矿砂回采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主要是: 1、大气环境影响(大风干燥天气的扬尘污染); 2、地表水环境影响(尾矿砂进入地表水体,悬浮物和尾矿中污染物使水质变差); 3、声环境影响(尾矿砂回采中机械车辆操作噪声对声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 4、生态环境影响(尾矿库回采过程出现爆管,尾砂大量下泄,压覆地表植被、农作物); 以上影响主要反应出尾矿砂回采过程造成尾矿库溃坝引发的环境风险,而且在对尾矿砂回采项目进行中还涉及工程占地、厂区的生产生活废水、废气、生活垃圾产生及排放,均对区域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对尾矿砂治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选用优质管材、防止尾矿砂输送管破裂; 2、设立备用输送管道; 3、加强监控、巡查; 4、对尾矿砂综合利用,在对尾矿砂进行污染物含量鉴定后可作为其他行业的原材料,填充料(制砖、路基填充)。 5、对尾矿砂压覆区域进行覆土,种植植被,恢复生态。

一、铁尾砂资源状况特点 我国铁尾矿资源状况的特点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1、铁尾矿的产量大而利用率低。目前,我国的尾矿综合利用率只有7%。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堆存的铁尾矿量高达十几亿吨,占全部尾矿堆存总量的近30.0%。 2、铁尾矿的类型特点。铁尾矿按照伴生元素的含量分为两大类。一是单金属类铁尾矿,其按照矿物组成,一般将其分为四种类型:高硅型、高铝型、高钙镁型和低钙镁铝硅型(简称低硅型)。划分依据是其存在的主要元素,并有利于选择不同的利用途径。另一是多金属类的铁矿尾矿,主要有攀钢铁尾矿和白云鄂博铁尾矿,此类铁尾矿特点是矿物成分复杂,伴生元素多。 3、铁尾矿的分布特点。我国铁尾矿排放量堆积分布不均,按企业所有制分,国有重点矿山最高,地方国有次之,乡镇民办矿山最低;按地区分,河北、辽宁、山东、山西、四川5省最高。距离城市近的矿山尾矿堆存量小,偏远地区矿山尾矿堆存量大。 4、铁尾矿化学成分特点。各矿山的尾矿化学成分略有差异,大致如下:Fe一般为6%~17%,SiO2一般为30%~80%,Al203一般为1%-11%,Mg0一般为1%~10%,Ca0一般为13%-22%,S,Cu,T i02,V205等有价元素在尾矿中虽不同程度地存在,Au,Ag,Ga、稀土等元素很少,甚至为微量。

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

二、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燃煤粉锅炉排除的一种工业废渣。早在1914年,美国Anon发表了《煤灰火山特性的研究》,首先发现粉煤灰中氧化物具有火山灰特性。国外对粉煤灰的研究,可追溯到1920年后的电厂大型锅炉改造,也就从此开始有人研究粉煤灰的综合利用。而粉煤灰在混凝土中应用比较系统的研究工作是由美国伯克利加州理工学院的R.E.维斯在1933年后进行的,后来其应用不断扩展到各个利用领域。但粉煤灰问题真正引起人们重视是在二战结束之后,尤其是冷战时期爆发的石油危机之后,许多国家发电厂的燃料结构都发生变化,都加快转向以煤炭为主要燃料的进程。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灰渣的排放,这更一步促进人们重视粉煤灰资源的综合利用。于是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兴产业。 目前,国内外粉煤灰综合利用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7种: 1 .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粉煤灰加气混凝土是新型、轻质保温节能的墙体材料。主要原料为粉煤灰,占70 %左右,其它为石灰、水泥、石膏、发气剂等,将这些原料经过加工配料、搅拌、浇注、发气稠化、切割、蒸压养护等工序制成。可用作屋面保温、维护墙、隔断墙,亦可做最高楼层为五层的承重墙,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填充墙、寒冷地区的外墙和地震区使用,可减轻墙重,增加使用面积[3-5] 2.粉煤灰混凝土空心砌块。近年来,粉煤灰混凝土空心砌块发展较快,其主要原料为粉煤灰、集料、水泥等,原料经计量配料、搅

拌、成型、养护等工序制成。在普通混凝土砌块和轻集料混凝土砌块中,也可掺入粉煤灰,但作为掺合料加入。而在粉煤灰混凝土砌块中,粉煤灰既是掺合料又是细集料,掺量较高[6-7] 。 3.水泥粉煤灰膨胀珍珠岩混凝土保温砌块。其工艺流程基本上与粉煤灰混凝土空心砌块相似。珍珠岩砌块具有重量轻、保温性能好,且有一定的强度等特点,影响密度与强度的因素有:珍珠岩的掺量,粉煤灰与水泥的比例以及工艺流程的控制。还可加入适量的外加剂,以提高砌块强度。 4.粉煤灰混凝土路面砖。粉煤灰混凝土路面砖以水泥和粉煤灰为混合胶结料再配以粗骨料等,原料经计量搅拌、成型、养护制成,变更成型的模具可制成方砖、连锁路面砖、仿古砖,绿化种草砖、路沿块及其它形状的路面砖等。成型采用分层面料,即粉煤灰混凝土料和彩色料,还可制成各种彩色的路面砖。粉煤灰混凝土路面砖不但具有普通混凝土路面砖的优点和用途,而且重量轻、导热系数小,长期性能更好。用于车行道、人行道、园林道路、广场、亭院、仿古建筑道路、停车场、护坡和绿化等[9-10] 。 5.粉煤灰砖。以粉煤灰、石灰为主要原料,掺加适量石膏和骨料,经坯料制备,压制成型,高压或常压蒸汽养护而成的粉煤灰砖。以粉煤灰为主,采用水泥为主要胶结料,经坯料制备、压制成型,常压蒸注养护或自然养护而制成的粉煤灰砖。利用85 % -90 %的粉煤灰与部分添加剂为主要原料,经搅拌半硬塑挤出或半干压法成型砖坯,经燃烧而成的无粘土烧结粉煤灰砖。这种砖打破了

关于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的报告

关于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的报告 发展林下经济是我县实现“生态美百姓富”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有效促进我县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11月上旬,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5年工作要点,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元帜和部份县人大代表组成的调研组,在县林业局负责人的陪同下,对我县林下经济发展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寨里镇、鸾凤乡、崇仁乡,通过走访、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和座谈等形式,对我县林下经济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林下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我县是南方集体林区重点县,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84.97万亩,有林地面积240.17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98.7万亩,竹林面积40.1万亩。森林覆盖率78.15%,森林蓄积量1117.07万立方米,总立竹量9200万株。我县的自然条件和生态资源优势,使林下经济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约有100万亩的林地适宜林下经济的发展。2015年预计产值可达3.38亿元。其中:林下种植产值2.6亿元,林下养殖产值0.13亿元、相关林产品采集0.20亿元、森林景观利用(森林旅游)0.45亿元。经营面积39.3万亩,涉及农户数3573户,就业人数达11000人。 (一)领导重视,落实政策。2014年,县委、县政府将发展林下经济列入了乡镇绩效考评管理目标,并制定了具体评分管理办法,要求各乡镇完成一个面积达100亩或产值达100万元以上的示范片建设。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对一些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服务效果好的林下经济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给予重点扶持。几年来,已投入资金880余万元,其中,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700多万元,用于林下经济发展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扶持以9个专业示范合作社为龙头的一批林下经济项目。如投入40万元为铁皮石斛培育项目建设喷灌设施;投入20万元为林下养蜂户建设蜂巢;投100余万元,为林花、林苗、林药等项目建设林下路网、喷灌设施等。 (二)因地制宜,形式多样。一是以林+渔、林+禽、林+蜂为主的林下养殖。2014年养殖面积3.3万亩,产量超万吨,产值超亿元。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和现代渔业发展示范建设项目分别获得中央财政的支持,新建1500亩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建立山塘淡水鱼养殖科技示范户199户,辐射发展养殖户4000户。建立以杉城农民养蜂专业合作社和光泽武夷山玲珑养蜂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林-蜂-蜜”林中养蜂模式。二是以林+药、林+花、林+菌为主的林下种植。发展种植厚朴、白术、七叶一枝花、铁皮石斛、木瓜、草珊瑚、瓜蒌、葛藤、麦冬等多种中药材,成为全省中药材基地。我县累计种植厚朴达5.7万亩,总量居全省各县(市)之首,被授予“中国厚朴之乡”;发展建立了3个南方红豆杉、银杏等名贵树种苗木培育基地,建成紫薇、桂花、紫花玉兰、福建野鸭椿等绿化苗木基地2000亩。培育阔叶林下红菇菌生长环境,发展竹荪等食用菌,年产量达2600吨。三是以红菇、竹笋、油茶、松脂采割的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全县现有人工种植油茶面积4.2万亩,年产茶油60吨,价值600多万元;红菇采集基地0.2万亩,年产2.1吨,价值600多万元;竹笋采集基地5万亩,年产鲜笋7500吨,价值9000多万元;引进福建赛绿公司,投入资金3000万元建设油茶基地12000余亩,计划投入5000万元在光泽金岭工业园区建设茶油加工厂,在金岭工业园区购地43.5亩,目前厂房主体已基本建成。四是以生态休闲为主的森林旅游。利用我县独有的自然地貌和森林景观资源,开发神山风景区、乌君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12个“森林人家”森林旅游示范点等森林旅游项目,2012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规划建设“武夷天池国家森林公园”。全县纳入森林旅游开发和保护的林地面积达12万亩。森林旅游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年森林旅游产值达0.45亿元。如“鸿建山庄、亿帆水乡渔村”等,是集食宿、休闲、观光、旅游、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山庄,成为我县十佳旅游线路,列入省级旅游示范基地。 (三)创新方式,集约经营。一是多元化投入。探索以农民、企业、社会为主体的多元化林下经济发展投入机制,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经营模式,鼓励合作社、农户以土地、资金、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