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床毕业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数控钻铣床电气系统控制毕业设计论文

数控钻铣床电气系统控制毕业设计论文

XX学院设计说明书课题:数控钻铣床电气系统控制毕业设计子课题:同课题学生姓名:专业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前言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PLC技术正在不断地深入到各个领域并迅速地向前推进,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机械加工领域引起了许多深刻的改革。

《双面钻孔组合机床在运用》就是运用了PLC技术与机床电气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实现了机电一体化的运用,这便使双面组合钻床操作更加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在机械制造业中已不再是仅仅要求单机自动化,而是要求实现一条生产线,一个车间、一个工厂甚至更大规模的全盘自动化,这便体现PLC技术的重要性。

在设计中,参考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方面和PLC方面的教材和资料,在书后的参考文献中列出,这些宝贵的资料对我完成毕业设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设计中有许多不妥之处,敬请老师提出宝贵指正.摘要数控钻铣床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可以高速、精确的切削零件。

本文就对钻铣床的机械结构、电气控制和数控三部分进行了设计,基本可以满足钻铣床的运行。

本系统采用的数控装置集成进给轴接口、主轴接口、手持单元接口、内嵌式PLC接口、远程I/O板接口于一体,支持硬盘、电子盘等程序存储方式以及软驱、DNC、以太网等程序交换功能,具有高性能、配置灵活、结构紧凑、易于使用、可靠性高的特点。

详细给出了主/控制回路图及一些元件的选择。

关键字:数控装置PLC 主/控制回路目录第一章绪论…………………………………………………………………………1.1数控机床的发展史………………………………………………………1.2数控机床的现状…………………………………………………………1.3数控机床的特点和用途…………………………………………………1.4 PLC相关技术的发展入应用领域………………………………………1.4.1 PLC技术简介…………………………………………………………1.4.2PLC的基本结构………………………………………………………1.4.3 PLC应用领域…………………………………………………………第二章电气系统控制设计…………………………………………………………2.1可编程器的选择和可行性的论证………………………………………2.1.1设计的内容及任务……………………………………………………2.1.2可行性论证……………………………………………………………2.2总体方案的拟订和论证…………………………………………………2.2.1总体设计方案的拟订…………………………………………………2.3电气部分设计……………………………………………………………2.3.1选件……………………………………………………………………2.3.2电源……………………………………………………………………2.3.3数控装置与软驱单元的连接…………………………………………2.3.4数控装置与外部计算机的连接………………………………………2.3.5数控装置开关量的输入/输出…………………………………………2.3.6数控装置与手持单元的连接…………………………………………2.3.7数控装置与主轴装置的连接…………………………………………2.3.8数控装置与进给驱动装置的连接……………………………………2.3.9急停与超程解除的设计………………………………………………2.3.10电磁兼容设计…………………………………………………………2.3.11数控机床系统总体设计………………………………………………第三章伺服电机的选择与计算………………………………………………………3.1伺服电机的选择计算……………………………………………………3.2惯量匹配计算……………………………………………………………第四章数控部分设计………………………………………………………………4.1基本结构与主要功能……………………………………………………4.1.1基本配置………………………………………………………………4.1.2主要技术规格…………………………………………………………4.2操作装置…………………………………………………………………4.2.1操作台结构……………………………………………………………4.2.2显示器…………………………………………………………………4.2.3NCP键盘………………………………………………………………第五章外文翻译……………………………………………………………………第六章参考文献……………………………………………………………………第一章绪论1.1数控机床的发展史:1949年帕森斯公司正式接受美国空军委托,在麻省理工学院伺服机构实验室的协助下,开始从事数控机床的研制工作。

数控铣床毕业设计论文

数控铣床毕业设计论文

株洲工学院200 届毕业设计(论文)
材料
院(系)、部:机械工程系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颜竟成职称教授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024班
学号:
2006年5月
材料清单
1、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书
2、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3、中期检查表
4、指导教师评阅表
5、评阅教师评阅表
6、答辩及最终成绩评定表
7、毕业设计说明书
8、附录材料
200 届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书
院(系):机械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株洲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本科2006届)
学院(系)机械工程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题目 K5040数控立式铣床及控制系统设计学生姓名樊义祥学号 202405
指导教师颜竟成职称教授
2006年5月1日
说明: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学生填写,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考查的重要依据,经导师签署意见及教研室审查后生效。

株洲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报告
院、系:机械工程系
院、系:机械工程系
株洲工学院200 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最终成绩
评定表
院、系(公章):
说明:最终评定成绩=a+b+c,三个成绩的百分比由各院、系自己确定,但应控制在给定标准的10%左右。

数控铣毕业设计论文

数控铣毕业设计论文
(10)机床外形尺寸2500×2295×2550mm
(11)机床净重4500kg
(12)数控系统FANUC 0i Mate-MB
2.主轴系统
VMC600数控铣床主轴采用直流或交流伺服电动机驱动,可实现无级调速,具有很宽的调速范围(80-8000r/Min)和很高的回转精度,主轴本身刚度与抗振性比较好,对提高加工质量和各种小孔加工极为有利,另外主轴转速可以通过操作面板上的转速倍率开关进行调整。
又考虑到我们平时所学的知识,故选用VNC600数控铣床。它是常规的三轴联动数控铣床,也可配置四轴联动数控系统(加装数控分度头)。所以它的实用范围很广泛,可以加工平面、凸台、各种曲面,还适用于批量生产。完全满足扇形盖零件的加工。VMC600数控铣床的性能指标如下:
1.主要规格尺寸
(1)工作台面积(长×宽)800×350mm
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扇形工件的数控加工与工艺
系部:机电工程
专业:机械制造
班级:
姓名:
学号:
导师:
二O一六年十月
本文是主要是对典型铣削类零件加工技术的应用及数控加工的工艺性分析,主要是对零件图的分析、毛坯的选择、零件的装夹、工艺路线的制订、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确定、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填写、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选择正确的加工方法,设计合理的加工工艺过程,充分发挥数控加工的优质、高效、低成本的特点。还重点对铣削类零件的加工艺进行了分析,利用自动编程并且进行仿真验证得到加工效果图。
1.3数控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机床数控系统,即计算机数字控制(CNC)系统是在传统的硬件数控(NC)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通过系统控制软件与硬件的配合,完成对进给坐标控制、主轴控制、刀具控制、辅助功能控制等。CNC系统利用计算机来实现零件程序编辑、坐标系偏移、刀具补偿、插补运算、公英制变换、图形显示和固定循环等。使数控机床按照操作设计要求,加工出需要的零件。1908年,穿孔的金属薄片互换式数据载体问世;19世纪末,以纸为数据载体并具有辅助功能的控制系统被发明;1938年,香农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了数据快速运算和传输,奠定了现代计算机,包括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的基础。数控技术是与机床控制密切结合发展起来的。1952年第一台数控机床问世后,数控系统已经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和六代的发展,其六代是指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小型计算机、微处理器和基于工控PC机的通用CNC系统。其中前三代为第一阶段,称作为硬件连接数控,简称NC系统;后三代为第二阶段,乘坐计算机软件数控,简称CNC系统。

数控铣毕业设计

数控铣毕业设计

数控铣毕业设计数控铣床是一种先进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

作为一名学习数控铣削技术的学生,我有幸能够参与数控铣床的毕业设计。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毕业设计中的经验和收获。

首先,我想介绍一下数控铣床的基本原理。

数控铣床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根据预先编写好的程序,自动完成工件的加工过程。

相比传统的手动操作,数控铣床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稳定性的优势。

因此,研究和设计数控铣床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和有意义的课题。

在我的毕业设计中,我选择了一个复杂的工件进行加工。

这个工件有多个形状复杂的孔和凹槽,需要进行多次刀具切削和坐标轴移动。

在编写加工程序之前,我首先进行了详细的工艺分析和加工路径规划。

通过使用CA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仿真,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工件的结构和加工难度,为后续的加工步骤做好准备。

接下来,我开始编写数控铣床的加工程序。

这是整个毕业设计的核心部分,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一步。

在编写程序时,我需要考虑刀具的选择、切削参数的设定以及加工路径的优化。

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和工件质量,我还使用了自动换刀系统和自动测量系统。

这些先进的技术设备使得数控铣床的加工过程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在进行实际加工之前,我进行了多次的仿真和调试。

通过仿真软件,我能够模拟整个加工过程,并检查程序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在调试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通过不断地优化程序和调整参数,我最终成功地完成了工件的加工。

除了加工的过程,我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测试。

通过使用精密测量仪器,我对工件进行了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结果表明,数控铣床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这为我毕业设计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获得了实践经验。

我深刻认识到数控铣床在工业制造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控铣床将会越来越普及,为工业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总结起来,数控铣床的毕业设计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有意义的任务。

数控铣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程序设计毕业论文

数控铣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程序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一、摘要……………………………………………………二、配合件设计的内容及步骤……………………………1、零件加工工艺的分析……………………………1.1 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1.2 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2、编程尺寸的确定…………………………………2.1 计算各节点的坐标尺寸………………………3、毛坯的选择……………………………………4、工艺过程设计……………………………………4.1 板料凸件加工工步顺序的安排………………4.2 板料凹件加工工步顺序的安排………………5、选择机床、工艺装备等…………………………5.1 刀具的选择方案………………………………5.2 铣削用量的确定………………………………6、确定切削用量……………………………………7、工艺文件…………………………………………7.1 工序卡片………………………………………7.2 刀具卡……………………………………………8、编制加工程序单…………………………………三、小结…………………………………………………四、参考文献……………………………………………摘要数控机床的出现以及带来的巨大利益,引起世界各国科技界和工业界的普遍重视。

发展数控机床是当前我国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的必由之路,是未来工厂自动化的基础。

数控机床的大量使用,需要大批熟练掌握现代数控技术的人员。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它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控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更新,现在数控技术也称计算机数控技术,加工软件的更新快,CAD/CAM的应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

如像UG , PRO/E , Cimitron , MasterCAM ,CAXA制造工程师等。

数控技术是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尤其在模具领域应用最为广泛,所以这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很高的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数控编程知识和数控操作技能。

数控铣床毕业设计范文

数控铣床毕业设计范文

毕业设计设计题目:经典零件的加工工艺系别:自动化工程系专业:机电一体化班级:**:***学号: 33设计小组:章厚君,刘宏超****:***完成时间:【摘要】 (3)前言 (4)零件简图 (5)1.1零件图的正确性及完整性分析 (6)2.工艺方案的分析与拟定 (6)2.1分析零件图 (6)2.2 毛坯的选择 (6)2.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6)2.2.2毛坯的热处理 (6)3.机床的选择 (7)3.1普通铣床的选择 (7)3.2 加工中心的选择 (8)4.工件的装夹与定位 (9)4.1.1工件的装夹方案 (11)4.1.2选择定位基准 (11)4.2夹具、刀具、量具的选择4.2.1 夹具的选择94.2.2 刀具的选择 (10)4.2.3量具的选择 (11)5.1确定加工余量 (13)5.2加工方案选择各表面及孔...............................................................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各表面及孔的加工方案 (13)5.3.1平面的加工方案 (13)5.3.2 孔的加工方案 (13)6.1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15)6.2切削用量的确定 (15)6.3进给量f的确定 (16)6.4切削深度αp的确定 (17)6.5切削速度vc的确定 (18)6.6主轴转速n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拟订并确定加工工艺方案 (13)7.1拟订加工方案 (13)7.2比较并确定最终加工工艺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工序内容拟定 (14)8.1 工序三的装夹方案 (14)8.2 工步(3)的工艺分析 (14)8.3 工步(5)的工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毕业论文数控铣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程序设计

毕业论文数控铣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程序设计

毕业论文数控铣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程序设计1000字本文主要从数控铣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和程序设计两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如何使用数控铣床进行零件加工,提高零件生产的效率和精度。

一、数控铣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数控铣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金属加工设备,其加工精度和速度远远高于传统的机械加工设备。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零件材质、加工要求、工件定位等因素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刀具、切削参数和加工路径。

1.零件材料数控铣床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加工,如钢、铜、铝、铸铁等。

不同的材质有着不同的硬度、韧性和塑性,需要采用不同的切削参数和工艺。

2.加工要求零件的加工要求包括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几何形状等。

根据要求,选择不同的刀具和切削参数,控制加工深度和速度,保持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

3.工件定位工件定位是数控铣床加工中重要的一环,其准确度关系到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在定位时需要考虑工件尺寸、形状、材质和加工要求等因素,采用适当的夹具和定位方式,确保工件的固定和稳定。

二、数控铣床零件加工程序设计数控铣床加工程序是指按照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编制的加工指令集,通常由CAD/CAM软件生成。

数控铣床加工程序设计需要根据实际加工情况进行优化和修改,从而实现加工过程的高效和精密。

1.加工路径在数控铣床加工程序中,加工路径是指刀具在工件表面上的轨迹路线。

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适当的加工路径,控制刀具的进给速度、转速和加工深度,以实现精确的加工。

2.刀具选择数控铣床加工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工件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

刀具的选择要考虑切削性能、刀具材料、刀具刃数等因素,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加工效率。

3.切削参数设定切削参数包括进给速度、转速和加工深度等。

根据零件材质和加工要求,合理设置切削参数,以确保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同时,需要严格控制切削温度和切削力,避免对工件造成损伤。

综上所述,数控铣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和程序设计是数控加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充分考虑实际加工情况和加工要求,优化加工方案,提高零件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用微机数控技术改造X62W万能铣床的X——Y工作台毕业设计论文

用微机数控技术改造X62W万能铣床的X——Y工作台毕业设计论文
⒋传动效率计算
η==0.96
式中——螺旋升角,W1L3508γ=4°10′
——摩擦角取最大牵引力为3340N支承间距L=320mm,丝杆螺母及轴承均进行预紧。
⒌刚度验算
先画出此纵向进给滚珠丝杠支承方式草图如图(2)所示
Z4J4JS
Z3J3
⑴丝杆的压变形量δ1
F=(d02-dq2)=(352-4.7362)`≈944
可实现多工序的集中,减少零件在机床间的频繁搬运。拥有自动报警、自动监控、自动补偿等多种自律功能,因而可实现时间无看管加工。有以上五条派生的好处。如: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一个人可以看管多台机床),减少了工装,缩短了新产品试制周期和生产周期,可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等等。
以上这些优越性是前人想象不到的,是一个极为重大的突破。此外,机床数控化还是推行FMC(柔性制造单元)、FMS(柔性制造系统)以及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企业信息化改造的基础。数控技术已经成为制造业自动化的核心技术和基础技术。
⒋传动效率计算
η==0.94
式中——螺旋升角,W1L4006γ=2°44′
——摩擦角取最大牵引力为14683支承间距L=1250mm,丝杆螺母及轴承均进行预紧。
⒌刚度验算
先画出此纵向进给滚珠丝杠支承方式草图如图(1)所示
Z2J2L1
Z1J1
⑴丝杆的压变形量δ1
F=(d02-dq2)=(402-3.9692)`≈1244
第一种方案:主轴的升降工作台的X,Y轴的进给运动。
第二种方案:工作台的X,Y轴的进给运动改变为微机控制,实现三轴或二轴的开环同步控制或非同步控制。
第一种方案的设计一实现,但我们要求对X,Y轴的改造,Z轴作为预留,因此选择第二种方案。

数控铣床毕业设计.

数控铣床毕业设计.

姓名:学号:所在系部:专业班级:指导教师:日期:工程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院系审核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开题报告课题类型:课题类型: A-理论探究型 B-实践应用型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申请答辩表学生签名:日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审表4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审表5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表6-1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表(不足加附页)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总表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数控铣床二维工作台设计注:成绩评定由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组分别给分(以百分记),最后按“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 以下)”评定等级。

其中,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占40%,评阅人评定成绩占20%,答辩组评定成绩占40%。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院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年月日导师签名:年月日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ngineerinAnd Technology collogyByCai Xian LongMay 18 2012摘要伴随着各行业对机加工产品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数控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控机床以其高精度、高效率和低劳动强度等诸多普通机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当今制造业的主流加工设备,大多数企业的生产机床为普通机床,生产设备陈旧落后,用这种设备加工出来的产品普遍存在质量差,精度低,成本高,供货周期长等问题,已经不能适合当今企业所面临的竞争需要。

毕业设计论文-数控雕铣机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数控雕铣机设计论文

1前言1.1数控雕铣机设计的目的和意义雕铣机(CNC engraving and milling machine)它是一种数控机床。

数控雕铣机像其他数控机床一样是通过数控系统根据加工程序的代码控制雕铣机动作,实现雕刻、铣削的自动化。

在国外加工模具时都用加工中心来加工,并没有雕铣机的概念。

但是加工中心在用小刀具加工小型模具时就会显示出力不从心,会产生高额的成本。

国内在有雕铣机这个概念以前用的是雕刻机,雕刻机的长项在于雕,并不能满足铣削的要求。

雕铣机的出现克服了加工中心和雕刻机的不足。

既可以用小刀具加工小型模具,可以进行雕刻也可以进行铣削,是一种高精度的数控机床。

雕铣机的功能决定了它使用范围。

从工艺上,雕刻可分为二维平面雕刻、三维立体雕刻和全自由度空间雕刻。

其中,全自由度空间雕刻主要用于一些形状复杂的工艺品或大型艺术作品的雕刻工作,此类制品的随意性强、构成形状复杂、工艺性差,因此这类工艺迄今为止雕铣机尚无能为力,只能采用手工雕刻,制品的质量和艺术性完全依赖于雕刻师的技艺水平。

相比之下,在三维立体雕刻和二维平面雕刻工艺中雕铣机就大有可为。

三维立体雕刻类似于三维的铣削加工,可以完成精密模具、艺术浮雕曲面等雕刻加工;而二维平面雕刻工艺主要用于标牌文字及平面几何图形的雕刻加工。

目前,三维立体和二维平面雕刻大部分已采用雕铣机完成,克服了传统手工雕刻存在的缺陷[1]。

现代数控雕铣机床运动系统要求具有高速运算、快速插补、高速通信、主轴高速运转、高精度定位、高分辨率位置检测和数字伺服控制等能力。

数控雕铣机床要实现形状复杂的零件加工,必须要求运动控制系统能进行多种插补运动的控制,如直线插补、圆弧插补、连续插补。

此外控制系统需要具有良好的运动速度控制能力、速度前瞻功能,以保证机床在停止、起动、加工时不产生冲击、失步、颤抖,并在驱动过程中准确运动到制定位置[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微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直接推动了微型计算机的迅速发展,而微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技术又带动整个高技术群体飞速发展,从而使雕铣机也有了质的飞跃。

数控铣削加工毕业论文

数控铣削加工毕业论文

数控铣削加工毕业论文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3)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数控铣削加工理论基础 (6)2.1 数控铣削加工原理 (8)2.2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 (9)2.3 数控铣削加工刀具与夹具 (10)三、数控铣削加工设备与操作 (11)3.1 数控铣床型号与结构 (12)3.2 加工参数设置与调整 (13)3.3 加工过程中的安全与防护 (15)四、数控铣削加工实例分析 (16)4.1 零件加工需求分析 (17)4.2 加工工艺设计与实施 (18)4.3 加工结果分析与评价 (20)五、数控铣削加工优化策略 (21)5.1 提高加工效率的策略 (22)5.2 提高加工精度的策略 (24)5.3 节能减排的策略 (25)六、数控铣削加工发展趋势与展望 (26)6.1 数控铣削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27)6.2 数控铣削加工行业的未来展望 (29)七、结论 (30)7.1 研究成果总结 (31)7.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2)7.3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33)一、内容描述数控铣削加工技术概述:详细阐述数控铣削加工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常用工艺及其发展历程。

数控铣削加工的工艺参数研究:分析工艺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速率、刀具类型等)对加工质量、精度和效率的影响,探讨工艺参数的优化选择方法。

数控铣削加工的仿真与实验研究:介绍数控铣削加工的仿真技术,包括仿真软件的应用及实验验证。

分析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验证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数控铣削加工在典型零件制造中的应用: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数控铣削加工在典型零件(如模具、汽车零件等)制造过程中的应用,探讨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的措施。

数控铣削加工的发展趋势与挑战:分析数控铣削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及解决方案。

本论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数控铣削加工技术,为提高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加工质量和效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数控铣床X-Y工作台的改造毕业设计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

数控铣床X-Y工作台的改造毕业设计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

摘要当今世界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在各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各领域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动力与驱动部分、执行机构、传感测试部分、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

机电一体化是系统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传感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多学科技术领域综合交叉的技术密集型系统工程。

新一代的CNC系统这类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正朝着高性能、智能化、系统化以及轻量、微型化方向发展。

关键字:机电一体化的基础基本组成要素特点发展趋势AbstractNow the world electronic technology rapidly expand, the microprocessor, the microcomputer obtain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in various area of technology, to various domain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enormous promotion effect. A perfect integration of machinery system, should contain the following several base elements: Basic machine, power and actuation part, implementing agency, sensing measurement component,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art. The integration of machinery is the system technology, the computer and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 the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the examination sensing technology, the servo drive technology and the mechanical skill and so on multi-disciplinary area of technology synthesis overlapping technology-intensive systems engineering. New generation's CNC system this kind of model integration of machinery product toward the high performance, the intellectualization, the systematization as well as the featherweight, the microminiaturized direction develops.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machinery foundation basic component elements characteristic trend of development.目录摘要...............................................................1 第一章前言.........................................................3 第二章总体方案的设计...............................................72.1设计任务................................................72.2总体方案的确定..........................................7第三章机械系统的设计........................................93.1工作台外形的设计........................................9 3.2滚珠钢轨的设计.........................................9 3.3 滚珠丝杆的设计.........................................10 3.4 步进电动机的选用.......................................13 3.5 确定齿轮传动比.........................................15 3.6 齿轮模设计.............................................15 3.7 步进电机负载计算.......................................16 第四章控制系统硬件设计.....................................184.1CPU板的设计...........................................18 4.2驱动系统设计...........................................22 4.3 传感器和人机界面设计...................................28 4.4 本章小结...............................................29 第五章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305.1总体方案的设计.........................................305.2 主流程图设计...........................................30 5.3 INTO中断服务流程设计.................................31 5.4 INT1中断服务流程设计................................32 致谢......................................................39参考文献...................................................40附录......................................................41第一章前言1.1 当今世界数控技术及装备发展的趋势及我国数控装备技术发展和产业化的现状在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的新环境下 ,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及装备、提高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性 ,并从战略和策略两个层面提出了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几点看法。

毕业设计(论文)-数控镗铣床换刀机械手设计(全套图纸)

毕业设计(论文)-数控镗铣床换刀机械手设计(全套图纸)

数控镗铣床换刀机械手设计摘要为了更好的应用,机床工业中的对应机械手获得了广泛的研究,然而,有限的工作空间,比较差的灵活性,复杂对应机械手的难于设计,导致人们把目光投向于少于6个自由度的对应机械手,本篇论文描述了几个在自由度的数量和类型上都不相同的对应机械手,这些对应机械手可被用语对应运动机器,运动模拟器和工业机器人。

关键词:对应机械手;对应运动机械;自由度;机器人Abstractllel manipulators for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 have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for various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However, limited useful workspace areas, the poor mobility, and design difficulties of more complex parallel manipulators have led to mare interest in parallel manipulators with less than six degrees of freedom (DoFs). Several parallel mechanisms with various numbers and types of degrees of freedom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which can be used in parallel kinematics machines, motion simulators, and industrial robots.Key words:parallel manipulator;parallel kinematic machine;degree of freedom;robot目录绪论 (5)1机械手的相关介绍 (6)1.1数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6)1.2 数控加工中心的基本功能 (6)1.3 加工中心的组成部分 (7)1.3.1 刀库 (7)1.3.2 刀具交换装置 (7)1.3.3 运刀装置 (8)1.3.4 刀具编码装置 (8)1.3.5 刀具识别装置 (9)1.4 刀库的驱动及定位 (9)1.5 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状况 (10)1.6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10)2 换刀机械手的总体方案设计 (11)2.1 设计任务 (11)2.2 机械手的平稳性 (11)2.3机械手的运动特性分类 (13)2.4 开关型机械手的速度及位置控制 (13)2.5 机械传动行机械手的速度及位置控制 (14)2.6 机械手类型确定 (14)2.7 驱动系统及电控统的选择 (14)3 总体结构设计 (19)3.1 手爪部分设计 (19)3.2 机械手手臂设计 (19)3.3 机械手传动结构的设计 (22)4 换刀机械手的参数和计算 (25)4.1 手臂的弯曲变形 (25)4.2 电动机的选择 (26)5 换刀过程 (27)致谢 (31)参考文献 (32)绪论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飞跃发展,自动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实现工件的装卸、转向、输送或操持焊枪、喷枪、扳手等工具进行加工、装配等作业的自动化,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xa6132铣床的数控化改造毕业设计论文

xa6132铣床的数控化改造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内容提要 (2)第一章绪论 (3)1.1 数控机床的发展 (3)1.2 数控改造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3)第二章设计参数的选择 (4)2.1 设计内容 (4)2.2 资料准备 (4)第三章方案比较和选择 (5)3.1 伺服驱动 (5)3.2 CNC数控系统 (6)3.3机械部分 (7)第四章机械部分的设计与计算 (7)4.1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选用设计 (7)4.2 选择螺纹轴直径\导程及螺母 (8)4.3精度的选择 (11)4.4 热变形的对策 (11)4.5支承轴承的选择 (11)4.6驱动电机的选择 (11)4.7锥形夹紧环结构的设计计算 (13)4.8 齿轮和同步齿型带的工况比较 (14)第五章 CNC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14)一、CPU及存储器模板设计 (14)二、键盘、显示器接口模板的设计: (20)三、I/0接口模板 (23)四、直流伺服电机接口模板 (27)第六章设计体会 (32)参考文献 (33)内容提要按照毕业设计的要求,将一台XA6132普通升降台卧式铣床改造成三坐标数控铣床。

由于毕业设计的时间限制,本次设计任务的要求如下:机械部分主要解剖一个坐标轴,完成机械结构设计,零部件及参数的选择,完成部分计算过程:电气和微机部分结合机械结构的设计特点主要完成数控系统控制部分整体方案的论证和选择,使整个系统能够较完美地结合,并完成硬件接线设计以及系统框图。

最后,总结本次毕业设计,完成毕业论文撰写。

第一章绪论1.1 数控机床的发展在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机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不断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也不断缩短,因此,对机械加工设备的要求也不断地在提高。

使它不仅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而且能迅速地适应加工零件的变更。

数控机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和发展。

电子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促进了数控机床的迅速发展。

数控岂庆在当今世界已进入了批量生产,它的机械加工中所占的比重也愈来愈大,在航天、航空和汽车行业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机械加工设备。

论文范本数控铣床设计方案

论文范本数控铣床设计方案

摘要由于我们所学的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了能够体现该专业的优越性,本次设计的主导思想是用电器控制机械加工,使机械和设计紧密地结合起来。

此次毕业设计课题是:简易数控铳床的设计。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一面着手搞好这次毕业设计,一面又有计划地复习前面所学过的基础知识。

从而使我对以前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而且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紧扣设计题目,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并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了数控铳床的设计及相关的电器控制。

但由于本人能力、水平有限,仍存在着一些错误,希望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最后,我在此向在本次设计中付出了辛勤劳动的指导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

关键词:机械加工;电器;数控铳床AbstractDue to our major is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in order to be able to reflect the professi onal superiority, the desig n guid ing ideology is to use the electric con trol mecha ni cal process ing, make the mecha ni cal and electrical closely together.In the graduati on desig n, while I begi n does well this graduati on desig n, the front side and systematically review lear ned the basic kno wledge. Thus the basic kno wledge of before I acquire firmer, and developed my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In the graduati on desig n, I gripp ing desig n topic, con sult releva nt tech ni cal data, and the teacher's guida nce and help, completed the CNC milli ng mach ine desig n and releva nt electric con trol. But because I ability, limited ability, still has some mistakes, hope the teacher to give ani madversi on correct.Fi nally, I am here to in this desig n worked hard labor guide teacher say a word of hearty than ks.Keywords:mechanicalprocessing electric。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长江大学YANGTZE UEIVERSITY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专业数控技术学生姓名严鑫指导教师管志强(数控指导老师)院校站点长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十分的广泛。

而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的大国,掌握先进的数控加工工艺和好的编程技术也是相当重要的。

本文开篇主要介绍了数控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的趋势,紧接着对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做了简要的介绍,使对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

接下来主要是对具体零件的加工工艺的分析,然后用西门子840D仿真软件指令进行数控编程和仿真加工,最终根据所编写的程序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对应的产品。

关键词数控铣床数控工艺编程目录摘要 (1)1 绪论 (1)1.1数控机床的产生和发展 (1)1.2数控机床的加工特点 (2)1.3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2)2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 (5)2.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5)2.2、装夹方案的确定 (7)2.3、数控加工刀具 (7)2.4、切削用量的确定 (9)2.5 切削液的选择 (10)2.6、进给路线的确定 (10)2.6.1铣削加工路线的确定 (10)2.6.2 孔加工路线 (13)2.7 加工阶段的划分 (14)2.8工序的划分 (14)2.8.1 工序划分原则 (14)2.8.2工序划分的方法 (15)2.9工艺文件的制定 (15)3 零件铣削加工工艺分析 (16)3.1分析零件图,确定安装基准 (16)3.2确定加工方法和加工路线 (17)3.2.1选择加工方法 (17)3.2..2选择加工路线 (17)3.3选择切削用量 (17)3.4选择刀具 (18)3.5确定工件加工坐标系 (19)3.6计算刀具轨迹坐标 (19)3.7铣削加工工序卡和刀具卡 (21)4 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 (23)4.1西门子840D常用的编程指令 (23)4.2零件的铣削加工程序 (31)4.2.1参数的设定 (31)4.2.2 加工程序 (34)4.2.3 零件仿真加工图 (36)5 总结 (38)参考文献 (39)后记 (40)绪论1.1数控机床的产生和发展数控机床(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是用数字代码形式的信息(程序指令),控制刀具按给定的工作程序、运动速度和轨迹进行自动加工的机床,简称数控机床。

毕业论文《典型轴类零件数控车床加工编程设计与工艺设计》

毕业论文《典型轴类零件数控车床加工编程设计与工艺设计》

典型轴类零件数控车床加工编程设计与工艺设计摘要数控车床是应用数控技术的车床,也就是装了数控系统的车床,是严格按照从外部输入加工程序来自动对被加工零件进行车削加工。

它是综合应用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检测及精密机械等高科技的产物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离开了数控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就成了无本之木。

数控技术的广泛使用给机械制造业生产方式、生产结构、管理方式带来深刻的变化,它的关联效益和辐射能力更是难以估计。

数控技术及数控装备已成为关系国家战略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其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现代化程度的核心标志,实现加工机床及生产过程数控化,已经成为当今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本论文主要通过对典型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和加工编程设计,进一步了解与掌握数控原理的理解,零件的识图与合理加工工艺的设计,并且进一步加强对数控G代码编程的熟练应用。

关键词数控加工工艺编程 G代码The typical shaft parts CNC lathe programming design and process designAbstract CNC lathe application lathe CNC technology, lathe CNC system that is installed,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input from the external processing program to automatically turning machining parts to be machined.It is a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automatic control,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precision machinery and other high-tech products CNC technology is the modern manufacturing automation, flexible foundation for integrated production, left the CNC technology,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became a forest without trees. The extensive use of CNC technology to bring profound changes to the mode of product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structure, management style, and its associated benefits and the ability to radiate more difficult to estimate. NC and CNC equipment has become the country's strategy and reflects the country'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level of basic industry, the level of core mark is a measure of the degree of modernization of a country'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 and production process has become manufactur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industry.This thesis through the typical shaft par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of programming designed to further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y the CNC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parts of the knowledge map and reasonable process design, an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skilled application of CNC G-code programming.Keywords CNC machining process programming G code目录引言 (3)第一章数控技术 (4)1.1 国内外数控发展概况 (4)1.2数控技术发展趋势 (5)1.2.1性能发展方向 (5)1.2.2 功能发展方向 (7)第二章零件图纸设计与分析 (11)2.1 零件图纸设计 (11)2.2 机床的选择 (11)第三章零件的夹具与刀具设计 (13)3.1 数控机床夹具 (13)3.1.1机床夹具的组成 (13)3.1.2机床夹具的作用 (15)3.1.3 零件的夹具设计 (16)3.2 数控机床的刀具 (16)3.2.1 数控刀具的分类 (16)3.2.2 数控刀具的选用 (17)3.3.3 零件的刀具选用 (22)第四章零件的加工工艺 (23)4.1 数控车削的加工工艺内容 (23)4.2数控车削的加工工艺分析 (23)4.2.3 零件的工艺步骤 (26)第五章零件切削用量的选定 (27)5.1 切削用量的选择 (27)5.2 切削用量的内容 (27)第六章零件主要操作步骤及程序的编制 (29)6.1加工顺序及路线 (29)6.2机床的操作步骤: (29)6.3零件的安装及装夹方式 (29)夹具是机床的一种附加装置,工件的装夹与数控车床一般使用三爪自动定心卡盘装夹工件。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数控铣床加工工艺设计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数控铣床加工工艺设计

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主要内容 (2)2.1数控加工工艺内容的选择 (2)2.1.1数控加工的内容 (2)2.1.2适于数控加工的内容 (2)2.2 数控加工工艺性分析 (3)2.2.1标注应符合数控加工的特点 (3)2.2.2几何要素的条件应完整、准确 (3)2.2.3定位基准可靠 (3)2.2.4统一几何类型及尺寸 (3)2.3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的设计 (3)2.3.1工序的划分 (4)2.3.2顺序的安排 (4)2.3.3数控加工工艺与普通工序的衔接 (4)第三章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方法 (5)3.1确定走刀路线和安排加工顺序 (5)3.2确定定位和夹紧方案 (6)3.3确定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 (7)3.3.1对刀点的选择原则 (7)3.4 确定切削用量 (9)3.4.1填写数控加工技术文件 (10)3.4.2数控编程任务书 (10)3.4.3数控加工工件安装和原点设定卡片(简称装夹图和零件设定卡)113.4.4数控加工工序卡片 (12)3.4.5数控加工走刀路线图 (13)3.5数控刀具卡片 (14)第四章数控铣床加工的基本特点 (15)第五章数控铣床刀具的选择 (16)5.1数控铣床对刀具的要求及铣刀的种类 (16)5.1.1对刀具的要求 (16)5.1.2常用铣刀种类 (17)5.2孔加工刀具的选用 (17)5.3铣削加工刀具选用 (18)结论 (18)结束语 (18)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控铣床加工工艺设计摘要目的数控机床作为一种高效率的设备,欲充分发挥其高性能、高精度和高自动化的特点,除了必须掌握机床的性能、特点及操作方法外,还应在编程前进行详细的工艺分析和确定合理的加工工艺,以得到最优的加工方案。

方法本文通过理论上的论述和实例的说明,得到数控铣床加工工艺的基本过程为:零件图分析,加工工艺路线的设计,夹具和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选择和划分工序及拟定加工顺序等步骤。

数控毕业设计论文 数控铣床零件的加工与编程

数控毕业设计论文 数控铣床零件的加工与编程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2018届)题目数控铣床零件的加工系(院)机电工程系专业数控技术班级数控高职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上交日期 2018-3-2目录一、摘要 (2)二、绪论 (3)三、毕业设计任务... (11)四、简单的轴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13)五、轴类零件二维图 (13)六、轴类零件的工艺分析 (13)七、轴类零件粗精加工手工编程 (16)八、轴类零件仿真操作注意事项 (20)九、简单的套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21)十、设计小结 (22)十一、参考文献 (23)摘要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来改变毛坯的形状和尺寸,把它加工成符合图纸的要求。

车削加工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相对于刀具旋转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

车削加工的切削能主要由工件而不是刀具提供。

车削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在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车削适于加工回转表面,大部分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都可以用车削方法加工,如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端面、沟槽、螺纹和回转成形面等,所用刀具主要是车刀。

在各类金属切削机床中,车床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约占机床总数的50%。

车床既可用车刀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又可用钻头、铰刀、丝锥和滚花刀进行钻孔、铰孔、攻螺纹和滚花等操作。

按工艺特点、布局形式和结构特性等的不同,车床可以分为卧式车床、落地车床、立式车床、转塔车床以及仿形车床等,其中大部分为卧式车床。

数控车削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典型代表,在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如航天、汽车、模具、精密机械、家用电器等各个行业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已成为这些行业不可或缺的加工手段。

为了子数控机床上加工出合格的零件,首先需根据零件图纸的精度和计算要求等,分析确定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等内容,用规定的数控编程代码和格式编制出合适的数控加工程序。

编程必须注意具体的数控系统或机床,应该严格按机床编程手册中的规定进行程序编制。

但从数控加工内容的本质上讲,各数控系统的各项指令都是应实际加工工艺要求而设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铣床毕业设计论文
数控立式铣床工作台滑鞍结构设计
第一章 概述

• 现在,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产品的日趋精密复杂,且需频繁改型。普
通机床已不能适应这些需求。数控铣床是机械和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机械
结构随着电子控制技术在铣床上的普及应用,以及对铣床性能提出的技术要求,而
逐步发展变化。数控铣削是机械加工中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数控加工方法之一,它除
了能铣削普通铣床所能铣削的各种零件表面外,还能铣削普通铣床不能铣削的需要
2~5坐标联动的各表面轮廓和立体轮廓。

• 数控铣床机械结构的主要特点,

• (1) 高刚度和高抗震性 铣床刚度反映了铣床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为了满足数
控铣床高速度、高精度、
• 高生产率、高可靠性和高自动化的要求,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铣床应有更高的静、
动刚度,更好的抗震性。
• (2) 减少铣床热变形的影响 铣床热变形是影响铣床加工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
一。由于数控铣床主轴转速、进给速度远高于普通铣床,在切削过程中产生大量的
热,从而发生热变形,严重影响了加工精度。

• (3) 传动系统机械结构简化 数控铣床的主轴和进给驱动系统主要是用交流、直
流电动机和伺服电机驱动,因为他们调速范围大,并可无极调速,这样使传统大为
简化,箱体结构简单。

• (4) 高传动效率和无间隙传动装置 数控铣床在高进给速度下,工作要求平稳,
有高定位精度。因此,对进给系统中的机械传动装置和元件要有高寿明、高刚度、
无间隙、高灵敏度和低摩擦阻力的特点。

• (5)低摩擦因数的导轨 要求导轨在高速进给时不振动,低速时不爬行,具有很高
的灵敏度,耐磨性要高,精度保持性要好。
• 数控铣床主要机械部件包括底座、滑鞍、工作台、立柱、主轴箱箱体等,它们的刚度
等影响着数控机床的几何精度和加工精度,所以对数控铣床工作台,滑鞍设计对我认
识机床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 导轨的选择
•导轨的截面与组合如下图所示:
矩形三角形燕尾形圆形

第二章导轨的选择

矩形三角形燕尾形圆形
•滚动导轨是在导轨面之间放置滚珠、滚柱、滚针等滚动
体,使导轨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变成为滚动摩擦。

• 当导轨与滑块作相对运动时,钢球就沿着导轨上经过淬硬并精密磨削加工而成的四
条滚道滚动;在滑块端部,钢球通过反向器反向,进入回珠孔后再返回到滚道,钢
球就这样周而复始地进行滚动运动。反向器两端装有防尘密封端盖,可有效地防止
灰尘、屑末进入滑块内部。反向器两端装有防尘密封端盖,可有效地防止灰尘、屑
末进入滑块内部。
滚珠导轨:

• 导轨的选择原则:
• 一、求较大刚度和承载能力时,采用矩形导轨;中、小型卧式车床床身是由三角形
和矩形导轨的组合;而重型车床上则采用双矩形导轨、以提高承裁能力;
• 二、要求导向精度高的机床采用三角形导轨。能自动补偿间隙、导向性好;
• 三、矩形导轨和圆形导轨工艺性好;三角形导轨和燕尾形导轨工艺性差;
• 四、要求结构紧凑、高度小、调整方便的机床采用燕尾形导轨。
• 所以,根据导向精度、刚度、承载能力和制造工艺性等综合考虑,该数控立式铣床
采用矩形滚动导轨作为机床的导轨方案一。

• 经计算校核GGB45AA型滚动导轨符合要求

•为保证一定的传动精度和平稳性,尽量减小其摩擦力,选用
了,滚珠丝杆螺母副。滚珠丝杠螺母副是数控机床中回转运
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常用的传动装置。它以滚珠的滚动代替丝
杆螺母副中的滑动,摩擦力小,具有良好的性能

第三章滚珠丝杆螺母副的计算和选型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结构原理图
• 组成:主要由丝杆、螺母、滚珠和滚道(回珠器)、螺母座等组成。
• 工作原理:在丝杆和螺母上加工有弧行螺旋槽,当它们套装在一起时便形成螺旋滚
道,并在滚道内装满滚珠。而滚珠则沿滚道滚动,并经回珠管作周而复始的循环运
动。回珠管两端还起挡珠的作用,以防滚珠沿滚道掉出。

• 珠丝杆螺母副所承受的主要是轴向载荷。它的径向载荷主要是卧式丝杆的自重。安
装时,要保证螺母座的孔与工作螺母之间的良好配合,并保证孔与端面的垂直度等。
这时主要是根据载荷的大小和方向选择轴承。
•滚珠丝杆螺母副的支承形式与传动系统的结构、刚度
密切相关。合理选择支承形式、轴承形式;合理布置
加强筋;加大螺母座的接触面积;保证安装部位加工
精度等都是提高传动系统刚度的重要措施。

•常用的滚珠丝杆螺母副的支承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支承方式(F-O方式),这种
安装方式仅在一端装可以承受双向轴向载荷与径向载
荷的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或滚针/推力圆柱滚子轴承,
并进行轴向预紧;另一端完全自由,不做支撑。这种
支承方式结构简单,但承载能力较小,总刚度较低,
且随着螺母位置的变化刚度变化较大。通常适用于丝
杆长度、行程不长的情况。图a

第四章滚珠丝杠支承轴承的设计计算

• 一端固定、一端游动的支承方式(F-S方式),这种安装方式在一端装可以承受双向
轴向载荷与径向载荷的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或推力滚针/圆柱滚子轴承,另一端装深沟
球轴承,仅作径向支撑,轴向游动。与G-Z方式相比,提高了临界转速的抗弯强度,
可以防止丝杆高速旋转时的弯曲变形,其他方面与G-Z方式相似。可以适用丝杆长
度,行程较长的情况。图b
• 两端固定的方式(F-F方式),这种安装方式在两端都装可以承受双向轴向载荷和径
向载荷的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或推力滚针轴承,丝杆两端采用双重支承,并进行预紧,
提高了刚度。这种结构方式可使丝杆的热变形转化为轴承的预紧力,但设计时要注
意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和支承刚度 图c

• 综合考虑以上滚珠丝杆螺母副的结构特点,本机床选用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支承
形式(G-Z方式)
•为有效避免了传动中的传动误差,采用了小惯量,高转
速电机直接驱动滚珠丝杠传动的形式。
•根据转动惯量和所需转动力矩的计算选取合适的联轴器.
•伺服电机是根据负载条件来选取的。加在电机轴上的负
载主要有两种:负载扭矩和负载惯量,其中负载扭矩包括
切削扭矩和摩擦扭矩。负载扭矩应小于所选择电机的额
定扭矩,负载扭矩与加速扭矩之和应等于所选择电机的
最大扭矩。

加速扭矩应考虑负载惯量和电机惯量的匹配,同时
还应考虑连续过载时间在所选电机的允许范围内,负载
快速运动时所需的电机转速应在电机的最高转速之内

第五章联轴器和伺服电机的选择

•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加深了我对铣床的认识,让我认识到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
验不足,因此本次设计有不少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吸取此次的经
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