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全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全文)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和重要支柱。准确把握全球科技和产业发展动态,主动对接国家制造业发展战略,推动福建省制造业创新转型、提质增效,是适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根本要求,是经济新常态下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强省,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行动思路
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持续壮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打造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使先进制造业成为推动福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二)指导原则
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转变,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基础提升与融合发展相结合。夯实制造基础,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有机融合,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创新引领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抢抓福建对外开放的历史机遇,加大对外产业合作,实现与全球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高位嫁接。
绿色发展与质量效益相结合。发展生态友好型工业,坚持节约集约发展,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制造业规模、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整体优化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促进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三)发展目标
经过十年努力,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达到全国乃至国际先进水平。
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向制造大省迈进。
——制造业创新体系基本完善,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力争形成1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立以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创新网络。
——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比“十二五”末提高
约2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8%左右。商标总注册量居全国前列。
——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保持全国前列。
——绿色制造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保持国内先进水平。
到2025年,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向制造强省迈进。
——制造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形成2家以上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电子信息、轻工业、纺织服装等优势行业创新能力全国领先。
——质量效益显著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商标总注册量全国领先。
——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显著成效,两化深度融合水平迈上新台阶。
——绿色制造水平显著提高,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水平。
二、重点任务
(四)发展智能制造
推动智能化改造。实施智能化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机械、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的成套设备及生产系统智能化改造。全面推广“数控一代”,促进数控技术和智能装备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导企业构建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等先进制造能力。加快国防科工、民用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食品、印染、稀土、农药等重点行业智能检测监管体系建设,提高智能化水平。实施“机器换工”专项行动,推动重点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实现“机器换工”,加快工业机器人在各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到2020年,累计实施“机器换工”10000台(套)以上;到2025年,数控技术和智能装备在大中型企业得到普遍推广应用。(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发改委,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专栏1数控一代
2012年3月,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促进我国数控技术的推广应用与持续创新,推动机械产品的创新应用,科技部联合有关单位启动了“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简称“数控一代”)。实施“数控一代”工程是在各类装备上推广应用数字化控制技术,集成创新一批数控装备,实现装备性能、功能的升级换代,将有效破解传统制造业生产效率偏低、用工荒、能耗大等问题,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加快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的研
发与产业化,着力突破关键功能部件、智能化仪器仪表等领域。以数控技术、智能技术提升传统装备产品性能,促进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升级。大力培育和引进智能装备制造企业、系统集成和设备服务企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支持企业采购本省生产的工业机器人整机和成套设备。到2020年,建成若干个具有较大规模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到2025年,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规模和竞争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较为完整的智能装备产业体系。(省经信委,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开发智能终端产品。鼓励企业加快产品智能化转型,促进制造业产品与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无线通信、移动互联网、自动控制等技术的集成和跨界融合创新,提升产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安防、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居、无人机、智能照明电器、感知交互式影音设备、生活服务机器人、远程环境监控终端等智能终端产品,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省经信委,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提升工业软件支撑能力。制定工业软件产业发展政策措施,重点支持工业控制软件、信息安全软件、控制系统集成、核心自动化元器件及配套产品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进一步提升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安全可靠关键应用系统推广,提升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装备自动化及物联网应用等方面的系统集成能力。到2020年,全省工业软件产业实现业务收入超千亿元;到2025年,全省工业软件规模和产业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省经信委,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五)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
实施制造业创新重大工程。每年组织实施一批制造业创新专项,鼓励企业开展核心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研发新产品、开发新工艺、探索新模式,打造先进制造能力。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新机制新模式,支持龙头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围绕制造业重大共性需求和关键技术开展研发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性整体解决方案,对成效显著的企业授予“制造业重点企业技术中心(研究院)”的称号,并予以重点扶持。到2020年,建成30个制造业重点企业技术中心(研究院);到2025年,建成60个制造业重点企业技术中心(研究院)。(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发改委)
强化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完善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的扶持政策,实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广覆盖行动,支持企业组建研发中心、技术中心、检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实现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创新成果的持续增长。推行平台化、模块化、系列化的产品设计理念,普及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化的先进设计技术与工具,提高产品设计能力、效率和水平。到2020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60%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累计500家以上;到2025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力争80%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累计650家以上。(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发改委,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发挥中国海峡·项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