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联技术第一章网络互联概述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标题:网络互联概述学时:理论2节授课日期:2008-02-25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是对数据包进行操作,利用数据头中的网络地址与它建立的路由表比较来进行寻址。

路由器可以用于局域网与局域网互联,局域网与广域网互联以及局域网通过广域网与局域网互联。

如果互联的局域网高层采用不同的协议,则需要使用多协议路由器。

4、网关

网关用于互联异构网络,网关通过使用适当的硬件和软件来实现不同协议之间的转换功能。

异构网络:是指不同类型的网络,这些网络至少从物理层到网络层的协议都不同,甚至从物理层到应用层所有各层对应层次的协议都不同。因此,在网关中至少要进行网络层及其以下各层的协议转换。

五、冲突域

连接在同一导线上的所有工作站的集合,或者说是同一物理网段上所有节点的集合或以太网上竞争同一带宽的节点集合。

这个域代表了冲突在其中发生并传播的区域,这个区域可以被认为是共享段。在OSI 模型中,冲突域被看作是第一层的概念,连接同一冲突域的设备有Hub,Reperter或者其他进行简单复制信号的设备。

也就是说,用Hub或者Repeater连接的所有节点可以被认为是在同一个冲突域内,它不会划分冲突域。而第二层设备(网桥,交换机)第三层设备(路由器)都可以划分冲突域的,当然也可以连接不同的冲突域。

连接在集线器上所有的设备构成一个冲突域,一个广播域。

交换机上的每一端口构成一个冲突域,整个交换机构成一个广播域

路由器的每一个端口构成一个冲突域,一个广播域。

六、广播域

广播域(Broadcast Domain)是一个逻辑上的计算机组,该组内的所有计算机都会收到同样的广播信息。

七、不同设备形成的冲突域和广播域比较

1、中继器

2、集线器

3、网桥

4、交换机

5、路由器

八、常用的广域网技术

1、PSTN+Modem :

电话网的传输质量、接通率、电路利用率都不能满足网络数据通信发展的要求,特别不适合突发性和对差错要求严格的数据通信业务,更不适合用来传输综合业务。

2、分组交换(x.25)

x.25是一个种典型的面向连接的分组交换网,也是早期广域网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通信技术,一般用于大范围内的低速数字通信。

它建立在原有的速率较低、误码率较高的电缆传输介质上,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包括了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拥塞控制等功能。

x.25网的协议复杂,延迟较大,传输速率较低,它的最大速率仅为64kb/s,相对而方收费还较贵,现逐步被帧中继所取代。

3、数字数据网络(DDN)

DDN通常称为专线,是利用数字信道传输技术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传输网络。DDN通过半永久性连接电路(实际上是用户租用的专用线路)为用户提供一个高质量、高带宽的数字传输通道。

对于实时性强,速度很高,通信量大的用户来说非常理想,但价格非常昂贵。

4、综合业务数字网络(ISDN)

ISDN是在电话综合数字网(IDN)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同时提供各种通信业务,包括语音、数据、可视图文、可视电话、传真、电子信箱、会议电视、语音信箱和网络互联等。窄带ISDN(N-ISDN):建立在铜线电话网的基础上,而且与模拟通信端到端兼容;宽带ISDN(B-ISDN):以光纤作为干线和用户环路的传输介质。

5、帧中继(FR)

帧中继是从x.25发展而来,建立在数据传输率高、低误码率的光纤上。它在x.25的基础上,简化了差错控制(包括检测、重传和确认)、流量控制和路由选择功能而形成的一种快速分组交换技术。

帧中继的特点:传输速度高、网络延时小,处理速度快、能够适应突发性业务等。

6、异步传输模式(ATM)

ATM是建立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基础上的传输模式,是一种快速分组交换技术,它充分利用了电路交换实时性好、分组交换信道利用率高且灵活性好的优点。

ATM是一种面向连接的技术,用用小的、固定长度(53字节)的数据传输单元(信元),支持多媒体通信、服务质量保证、网络传输延时小、适应实时通信的要求,没有链路的纠错和流量控制,协议简单,数据交换效率高,既可用在局域网中,也可用于广域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