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香菇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摘要 (1)
一、南阳香菇出口贸易的现状 (1)
二、南阳香菇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2)
(一)生态环境与资源消耗间的矛盾凸现 (2)
(二)多数加工企业规模偏小,整体竞争力较低 (3)
(三)栽培技术粗放,附加值低 (3)
(四)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了香菇出口 (4)
三、造成南阳香菇出口贸易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4)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的原因 (4)
(二)造成南阳香菇行业现有标准体系较低的原因 (5)
四、解决南阳香菇出口贸易问题的措施 (6)
(一)针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6)
(二)解决企业规模小,效益低的措施 (6)
(三)针对栽培技术粗放,附加值低的应对措施 (7)
(四)有效规避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 (7)
五、总结 (8)
参考文献 (8)
Abstract (9)
南阳香菇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我国是香菇生产的发源地,至今已有多年的种植历史。随着我国食用菌行业的发展,八十年代末期,我国香菇产量超越了日本,成为头号生产国。同时,随着香菇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各种贸易保护层出不穷,各国间的贸易摩擦激增。南阳作为香菇的主产地,在香菇出口贸易中出现诸多问题。出口中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底,以及绿色贸易壁垒等,南阳香菇出口贸易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政府、协会、企业应加强合作,在困境中共同寻求香菇对外出口贸易的出路,促进南阳香菇产业在新世纪更好的发展。关键词:香菇出口贸易;贸易壁垒;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国食用菌产量由1978年的6万吨增至2008年的1827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也由忽略不计上升到当前的75%左右。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和出口国,是继粮、棉、油、果、菜之后的第六大种植业。仅从出口方面来说,食用菌每年的出口额在大幅增加,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繁荣我国经济,提高农民收入,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一体的朝阳产业。然而,入世以来,随着各国传统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大幅度削减,食用菌出口中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科技含量低,生产质量不高等问题也急剧上升。甚至出现了有些年份香菇出口贸易下降的趋势,直接影响我国的食用菌行业,影响到食用菌行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南阳香菇出口贸易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以找出解决的方法,实现南阳香菇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南阳香菇出口贸易的竞争优势,以实现南阳香菇在出口贸易中更好的发展。
一、南阳香菇出口贸易的现状
(一)优越的资源禀赋条件
南阳西峡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系豫、鄂、陕三省交会处的金三角地带,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境内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76.8%,是河南省第
一林业资源大县,被誉为绿色王国。县境处于北纬33度,跨越北温带与亚热带两个气候区,气候宜人,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是世界公认的香菇生产的黄金带。
(二)卓越的产品品质
我国香菇生产区域广泛、香菇品种较多,其中品质最好的就是南阳西峡香菇。西峡香菇由于种植地理位置适宜,种植方法独特,技术管理严格,由此形成了香菇菇形美观、色泽鲜亮等独特风格[1]。目前南阳西峡香菇80%对外出口,年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三分之一,其中日本市场70%的香菇都来自西峡。在日本、新加坡等国西峡香菇被默认为免检产品,2008年西峡香菇被国家质检总局认证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三)良好的产业基础
南阳西峡是我国最早从事香菇栽培的地区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栽培技术和经验,形成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产业集聚效应良好。目前在西峡从事香菇种植的农户已达三万多户,占全县农户的三分之一。据统计,2009年西峡香菇种植规模达1亿多袋,年产量(干品)3.5万吨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由此形成的西峡香菇市场年交易额基本稳定在12亿元左右。西峡香菇产业集群已初现端倪,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西峡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最大的香菇集散地和加工地,成为全国干香菇的价格形成中心和出口货源集散中心[1]。目前西峡已被农业部等部委授予中国香菇之化生产基地的香菇产量只占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多一点,且有的基地建设仍不规范,导致整个西峡香菇市场的不完善。此外,香菇产品的可追溯体系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
二、南阳香菇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与资源消耗间的矛盾凸现
南阳西峡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县份之一,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香菇是森林的儿子,它属于木腐菌类,发展香菇产业,就必须以消耗木材资源为代价。西峡人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香菇产业时,对所属的天然林木资源进行了大规模、无休止的私采滥伐,最终导致西峡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由此导致的山洪等地质灾害不时发生,
给西峡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后来虽然西峡人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开始转变观念,大力发展菌类等战略,从而保护本地森林资源。但香菇产业发展所需的林木资源消耗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西峡香菇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二)多数加工企业规模偏小,整体竞争力较低
香菇的消费需要通过餐桌经济来实现,而严峻的现实是南阳西峡的香菇每年有95%以上是以干、鲜的原始状态出售的,真正意义的深加工非常少。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西峡的香菇加工企业虽然有300多家,但这些加工企业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只是对产品进行如烘干、剪柄、筛选、分级、保鲜等初级加工,像香菇麻辣丁、白灵菇罐头、仲景香菇酱等深加工项目非常少[2]。由于产品加工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程度低,科技含量少,难以适应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最终限制了香菇的终端消费和企业的发展壮大。南阳香菇产品销售大多菇农以单独销售为主,产品经营企业数量较少,经营规模也都不大,没有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体系,缺乏具有较强拉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市场依赖程度高,抵御风险能力低。
(三)栽培技术粗放,附加值低
由于香菇生产是一个新兴产业,其快速发展时恰值我国科研体制改革,使生产中的许多问题没有得到研究。由于南阳对其栽培技术研究也不系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系统指导菇农生产,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使南阳香菇生产普遍存在着栽培管理粗放的现象,多数菇农只重数量、不重质量[2],多是望天收,根本谈不上科学管理,产量不稳、产品质量差,严重影响了南阳香菇产业的健康发展。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经营观念和模式陈旧,品牌意识不强。通过对南阳香菇行业的调查发现, 对国内标准了解的企业仅有26家, 且多属知之不详; 自身制定有企业标准的可谓凤毛麟角; 国际标准更是鲜为人知。近年来, 南阳香菇企业的技术、规模、机械化程度等有所好转, 生产状况得到改善, 但距集约化、工厂化生产尚有较大距离。虽然南阳香菇行业已经进行了部分食用菌产品的加工工作,但大部分仍停留在粗加工、初级产品层次,主要以盐渍、烘干、罐头等粗加工为主,缺乏高技术产品,经济效益低,而且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差。南阳香菇产品精深加工品少,并且多为抄袭别人的产品,自己创新产品极少,产品附加值低。南阳香菇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没有专业的食用菌服务队伍,菇农不能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