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瘘的正确使用穿刺护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瘘的正确使用穿刺护理

穿刺前评估与准备

首先检查内瘘皮肤有无皮疹、发红、淤青、感染等,手臂是否清洁。

仔细摸清血管走向,感觉震颤的强弱或消失应及时通知医生。

穿刺前内瘘手臂尽量摆放于机器一侧,以免因管道牵拉而使穿刺针脱落。

工作人员做好穿刺前准备,如洗手、戴口罩、手套及穿刺用物。

选择穿刺点

动脉穿刺点距吻合口至少3cm以上,针尖呈离心或向心方向穿刺。

静脉穿刺点距动脉穿刺点间隔5-8cm,针尖呈向心方向穿刺。

如静脉与动脉在同一血管上,穿刺至少相距8-15cm,以减少再循环,提高透析质量。

注意穿刺点部位的轮换,切忌定点穿刺。沿着内瘘血管走向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交替穿刺,每个穿刺点相距1cm左右。此方法优点在于:1.由于整条动脉化的静脉血管受用均等,不易因固定一个点穿刺而造成受用多的血管处管壁受损,弹性减弱,硬结节或瘢痕形成及严重时形成动脉瘤,减少未受用血管段的狭窄而延长内瘘使用寿命2.避免定点穿刺后皮肤变薄,松弛,透析时穿刺点渗血。

进针角度

穿刺针针尖与皮肤成30~40°、针尖斜面向左或向右进针,使针与皮肤及血管切割面较小,保证穿刺成功率及治疗结束后伤口愈合速度

拔针前用创可贴覆盖针眼,拔针时用棉球压迫穿刺部位,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止血,按压力度以既能止血又能保持穿刺点上下两端有搏动或震颤,20~30min后缓慢放松,2小时后取下棉球,止血贴继续覆盖在穿刺点针眼处12时后取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